八下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八下第三单元_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件

2. 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0年设立的厦门省属 于这一格局中的( A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人物篇会议篇改革篇开放篇典型事例邓小平安徽凤阳小岗村理由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第二学习小组同学要围绕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一主题来收集材料请你帮他们完成材料的收集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问题导学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 容、历史意义。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立法工作取得的成就 及意义。 (3)农村改革的目的、形式、特点、作用,城市 改革的重点、内容及作用。 (4)对外开放的目的、时间、设立的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窗口、后增设的经济特区,开放的沿 海城市、重要开发区、形成的开放格局。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颂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歌曲,歌 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 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 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是指什么历 史事件?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 诗篇”是指什么?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 样的规定?〔2分〕这次大会有何意义?〔2分〕
❖ ⑷中国共产党的进展历程说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 质的政党?〔2分〕 ❖❖❖ ⑴⑶⑵⑷1规毛是9定2泽一1年:东个〔作思与出1想时分了俱〔〕把进2上分党的海〕和政〔国党1家分;的〕代工表作中重华点民转族移根到本经利 济益建;设代上表来中的国战先略进决生策产。力〔;2代分表〕中国最宽阔人民 ❖ 意根义本:利略益〔的2政分党〕等。 ❖ 〔答对2点给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 分〕
中心领导集体。 ❖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 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今,〔标志〕中国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023广东东莞,2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 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 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 导思想是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④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 3、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
解放”的是 〔A 〕
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 策,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我国对外开 放的格局,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 ⑷中国共产党的进展历程说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 质的政党?〔2分〕 ❖❖❖ ⑴⑶⑵⑷1规毛是9定2泽一1年:东个〔作思与出1想时分了俱〔〕把进2上分党的海〕和政〔国党1家分;的〕代工表作中重华点民转族移根到本经利 济益建;设代上表来中的国战先略进决生策产。力〔;2代分表〕中国最宽阔人民 ❖ 意根义本:利略益〔的2政分党〕等。 ❖ 〔答对2点给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 分〕
中心领导集体。 ❖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 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今,〔标志〕中国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023广东东莞,2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 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 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 导思想是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 ④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 3、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
解放”的是 〔A 〕
A、邓小平 B、叶剑英 C、胡耀邦 D、陈云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 策,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我国对外开 放的格局,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八(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复习
城镇二中 卢秀桥
八下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上面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共同主题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者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纲要求
伟大的历史 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认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 转折 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实行的地点、时间和主 要内容,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 本原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特色的社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会主义
考点分析
本课时所复习的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邓小平理论。 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这 个知识点可以联系到很多内容,比如联系到改革开放、经济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1)改革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首先实施的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3)主要内容: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①调动解放了农民的积极性; (4)作用: ②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 开始富裕起来。
2.城市改革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归纳:建国后1953年以来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 上有哪些变化?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 循什么原则?我国不断调整对农村的政策说明了什么?
城镇二中 卢秀桥
八下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上面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共同主题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者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纲要求
伟大的历史 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认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 转折 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实行的地点、时间和主 要内容,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 本原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和影响。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特色的社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会主义
考点分析
本课时所复习的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邓小平理论。 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这 个知识点可以联系到很多内容,比如联系到改革开放、经济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1)改革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首先实施的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3)主要内容: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①调动解放了农民的积极性; (4)作用: ②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 开始富裕起来。
2.城市改革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归纳:建国后1953年以来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 上有哪些变化?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 循什么原则?我国不断调整对农村的政策说明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课件(共68张PPT)

三、单元总结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伟大的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史转折 经济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 经济特区建立 开放 对外开放领域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设中国特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 中国梦宏伟蓝图 为实现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国梦而努 新发展理念 力奋斗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学习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 ⑴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⑵了解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 ⑶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⑷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⑸了解中国梦的蓝图和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等。 2.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 二、重点、难点 1.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 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梦中的指导意义。
7.
8.
9.
10.
11.
释疑解惑
1.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2.
3.
(4)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Leabharlann 1.2.3.
4.
5.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3.
4.
5.
6.
8.
9.
10.
11.
第9课 对外开放
1.
2.
3.
4.
5.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4.
5.
6.
7.
8.
9.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品课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 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 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 立的基本史实。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思想基本原则
3、党的十二大——“走自己的路” 4、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三步走的 战略部署
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姓“资”姓“社”等 问题 解决:
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面对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进行 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胆 子要更大些,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 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 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 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思想
欣赏flash《走进新时代》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 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 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思考: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完成了化,必须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
• 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及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 展的新阶段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 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 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 立的基本史实。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思想基本原则
3、党的十二大——“走自己的路” 4、党的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三步走的 战略部署
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姓“资”姓“社”等 问题 解决:
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面对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进行 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胆 子要更大些,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 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 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 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思想
欣赏flash《走进新时代》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 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 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思考: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完成了化,必须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
• 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及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 展的新阶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

。
3、比较新旧社会开放的本质区别: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
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部署3的第三步目标是:
。
邓
小
平
建
设
有 中 国
邓 小
特
平
色
理
的
论
社
会
主
义
的
思
想
1.1978年,提出改革改革开放
2.1979必须坚持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真英明; 搞改革,富国民; 促开放,世人惊; 绘蓝图,构美景; 中特路,发展经; 承包制,解温饱; 国企改,富人民; 搞特区,创奇迹.
考纲
•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规律。
的伟大决策,是 建国以来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转折。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图全一 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图二改革开放 政策。改革先从 安徽凤阳小岗村 开始。上图反映的是
安徽18户农民所签订的中国农村第一张分田合同。这 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 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推行以 以家庭联产为主 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了。
形 成
3.1982十二大上提出….....................
4.1987十三大上提出……………….
5.根据其设想提出了………….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03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04
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
0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发展
0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
04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 理,提升民生福祉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 体制改革等。
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 定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
0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到共产主义实现之
前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02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程度不够发达,社会
主义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03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总结词:政治稳定
详细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地化 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政治稳定。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始终发 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了国家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总结词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结合
详细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具有强大包容性和韧性。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1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中共“八大” 、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1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D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 、 C、十三大 D、十四大 、 、 14、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D ) 、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 、 C、 “文化大革命” D、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 文化大革命” 、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的一个中心是(A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的一个中心是( A、经济建设 B、坚持对内改革 、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对外开放 、 、
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 谈谈改革开放30多 际,谈谈改革开放 多 年来取得哪些成就? 年来取得哪些成就?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哪些启示?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哪些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把握机遇,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当的政策 把握机遇,从国情出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出现了什么局面? 建设出现了什么局面?对中国有 什么影响? 什么影响? 局面: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 局面: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影响: 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开始,土地国有不变,实行包产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户,包干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 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经 济 特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沿 海 开 放 区 内 地
全 方 位 、 多 层 次 、 宽 领 域 的 开 放 格 局 形 成
试题训练
1.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 入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 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 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 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 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首次使用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世纪的晨光中,看到的是一个 崭新的中国,辉煌的中国!
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名称
土地革命 农业改造 人民公社
情况
1950-1952。把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了农民 所有制,土地私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解放了 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3-1956, 将土地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1958年,土地仍是公有,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党史上 中共一大(诞生)、遵义会议(转折)、中共七大(毛论)、中共八 的会议: 大(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中共十二大(首提中特论)、 中共十三大(社初论)、中共十四大(中特论) 、中共十五大(邓论)
试题训练
1.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 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种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知识回顾
准备: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思想解放运动) 会议召开: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思想路线: 伟大转折 内容 政治路线: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影响:一次转折、一个开端、一个新时期
党史上的 遵义会议、毛泽东、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转折:
知识回顾
改革
开放
开端:1978年小岗村的“包产到户” 农村 制度: 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 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走上了 富裕道路。(与国情相结合的制度创新) 时间:1985年 城市 重点: 国企改革(政企分开、两主两多制度) 目标: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目的: 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促进经济建设。 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汕头厦门珠海、1988年海南省、1990年 步骤: 浦东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知识回顾
提出: 1978、改革开放;1982年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 小 发展: 1987年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巡 讲话(思想大解放)、1992年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中 平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理 1997、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论 成为指导思想: 历史地位: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党的理论:1945年毛泽东思想、1997年邓小平理论、2002年“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年科学发展观
试题训练
1.“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 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2.如果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中国的100位杰出人物评选活动, 推荐图片中的人物参选“特别贡献奖”,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 B.新中国的缔造者 C.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祖国统一大业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 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5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指导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 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3.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事件发生于1978 年的是 ①粉碎“四人帮”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开展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④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