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6.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一、知识链接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

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1.几何图形(1)观察下图,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概念: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圆柱,圆锥,球体等它们的各部分都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那些几何图形的例子,能告诉大家吗?4.比一比: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热水瓶.请四位学生上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然后向同学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说一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画一画: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探究活动: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动手画一画,并进行展示三、课堂练习:课本练习四、要点归纳:1.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图形的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图形的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教案

教案课题 6.1 几何图形课时安排1课时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2、了解几何体与立体图形的概念;3、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重点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魔方、三角板、圆规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家小时的玩伴——魔方,你知道魔方能抽象成数学中哪种几何体吗?(立方体)1、现在我们将这个立方体分解能得到什么?(面)2、立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公共部分是什么?(棱)3、棱与棱之间的公共部分是什么?(点)在立方体中我们能找到点、线、面、体这四种几何元素,这些基本图形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二、点、线、面、体1、几何体(1)小学学过哪些几何体?请同学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板书名称。

用一个魔方引入点线面体,得到几何概念的同时也渗透了点线面体之间的静态联系,为接下来的关系探究埋下伏笔。

温故知新,联系小学的知识,并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事物从而加深对各类几何体的认识。

(2)教师说明:我们生活中有类似形状的许多物体,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出来。

2、面(1)平面与曲面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围成几何体的面有什么区别?如长方体的各个面与圆柱体的侧面有何不同?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圆柱体的侧面是曲的数学中的面可分为平面和曲面。

看到这块黑板,它的面是平的,老师在上面画一条直线,我们知道,直线可以无限延伸,同样的,数学中的平面也可以无限延伸,而黑板只是有平面的形象,而不是平面。

注意: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

练习:围成下列几何体的面分别有几个面?哪些是曲面?哪些是平面?(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将下列图形进行分类:你什么根据什么来分的?总结:像上图这些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为平面图形。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两种分类。

_七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1几何图形教案新版浙教版08191137

_七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1几何图形教案新版浙教版08191137

6.1 几何图形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在详细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它们的某些特点.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觉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差别.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育学生抽象、鉴别能力.感情目标:感觉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忱,而且经过七巧板的叙述,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二、教课重难点:要点: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图形的观点与判断.难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由面旋转成体.三、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认识下边这些几何体吗?你能举出一些在平时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近似的物体吗?由此引入新课: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方不一样的知识:几何图形(二)研究新知:1、合作学习:你们在上边的图形中,发现了哪些面,哪些是平面,哪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沉静的湖面呢?篮球、水桶呢?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观点?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以上问题能够让学生回答、思虑、改错,并进行议论,由教师总结。

2、几何图形的观点: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盘根错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同学们,你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那些几何图形的例子,能告诉大家吗?3、叙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观点,并判断以下列图形属于哪一类图形:上边的图是什么图形。

角、射线、三角形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呢?4、练习:下边的平面图形经过旋转能够获得什么立体图形?①一个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②一个矩形绕它的此中一条边旋转一周;③一个等腰三角形绕他的底边上的高旋转一周。

5、研究活动:师生共同议论达成研究活动中的问题。

6、应用拓展:请以给定的图形“〇〇、△△、═”(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想独到且存心义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幽默的讲解词.如图就是切合要求的一个图形.你还可以构想出其余的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三)课内小结:经过本节的学习, 你对图形有哪些新的认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讲堂练习:(五)作业部署:。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6.1几何图形导学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6.1几何图形导学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6.1几何图形导学案
七年级(上)6.1《几何图形》导学案
主备人:何红斌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2.了解几何体与立体图形的概念.
3.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本节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几何体吗?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课内导学】
一、自主学习
1.点、、、这些基本图形都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他们都称为 .
2.若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内,这样的图形称为 .若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 .
3.请你举出生活中类似圆柱的物体:;生活中类似长方体的物体: .
4.黑板是图形;篮球是图形.
5.下列几何体的表面中,没有曲面的是 ( )
A.排球
B.水桶
C.数学课本
D.日光灯
二、合作、交流:
1.下列图形中,立体图形有;平面图形有 .
2.(1)如图所示的字母是怎样形成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1几何图形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1几何图形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几何图形:点,线,面,体 立体图形: 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平面图形: 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试一试:你能说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平面图形, 哪些是立体图形吗?





⑹ 平面图形: (2)(4)(5) 立体图形: (1)(3)(6)
常见的平面图形
五边形

八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常见的立体图形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6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6.1 几何图形
6.1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万里长城—中国
泰姬陵—印度
天坛祈年殿—中国
金字塔—埃及
国家体育馆—中国
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圆、线段、 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 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 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 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如直线、角、三角形、圆等)的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动成
动成
动成

线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四棱柱
三棱柱

பைடு நூலகம்
画立体图形时,我们常把被遮挡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11个
找一找,图中有哪些熟悉的立 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 点,线段,角。
连连看:如图将第一行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 能分别得到第二行中的哪一个几何体?并用线接起来。
a
b
c
d
f
g
h
j
平曲 面面

几何图形教学课件(浙教版)

几何图形教学课件(浙教版)

D. 4个
当堂检测
3. 下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泛和方形空泛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
堵住圆形空泛,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泛的是 ( B )
当堂检测
4. 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
到的三个平面图形,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B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沿一条侧棱剪开将其侧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图形 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
解:将其侧面沿一条棱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为 4×5=20(cm),宽为6 cm,因而面积是20×6=120(cm2).
讲授新课 知识点四 由点、线、面运动而形成的图形
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正面
侧面
俯视图 水平面
讲授新课 三视图的对应规律:
主视图和俯视图 ——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 ——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 ——宽相等
长对正
高平齐
主视图
左视图



宽 俯视图
宽相等
讲授新课
在画三种视图时,对应部分的长度要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
视 图

通常把俯视图画在主视

图下面,把左视图画在
主视图右面.
左视 图
正方体的三视图 都是正方形
讲授新课
主 视 图
图2



左 视 图
圆柱的主视图和 左视图都是长方 形,俯视图是圆.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画出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三视图.
主 视 图
俯 视 图
左视 图
讲授新课

6.1-几何图形

6.1-几何图形

课题 6.1 几何图形班级 组名 姓名 学号【教材分析】学习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2.了解几何体与立体图形的概念;3.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学习重点: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学习难点: 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求学1、想一想:平静的湖面、教室的地面是怎样的?排球的表面、水桶的侧面又是怎样的?面可以分为 面和 面。

注意: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2、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你知道是可以由那些基本图形来刻画吗?点、 、 、 这些基本图形都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他们都称为 。

3、(1)写出它们的名称。

(2)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

(3)根据组成几何体的表面可以将上述几何体分为哪几类?4、下列几何体的表面中,其中没有曲面的是( )(A )排球 (B )水桶(C )数学课本 (D )日光灯5、围成圆锥的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合作探究,组内互学1、结合下列图形,你认为几何图形如何分类?若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若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

2、下列图形不属于立体图形的是()A、长方体B、圆C、圆柱体D、圆锥体三、实践体验,培养会学1、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怎样的几何体?(1)长方形绕一边旋转形成。

(2)半圆绕一边旋转形成。

(3)三角形绕一边旋转形成。

2、现有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1几何图形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1几何图形

6、1几何图形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

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2)下图中各个几何体的面,哪些是平的?哪些是曲的?4、有关概念点、线、面、体称为几何图形5、大家已经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好多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等,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而圆锥、球设计思路:1、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

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

通过让学生举例进一步体验有关的概念的理解,并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几何图形,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有效结合方式。

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态度,又促进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探究等能力的提高。

3、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比较具有趣味性,安排在课后完成,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动手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
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
②几何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如直线、角、三角形、圆等;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4.知识拓展
①线:可以看作由许多点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点运动形成的:直线、曲线;
重点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
抽象能力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粉笔、学生身边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几何 体 吗?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 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由此引入新课: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的知识:几何图形.
2.平面图形的概念: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概念:图形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4.几何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作业
1、作业本6.1
2、小作业本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效果、教案设计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二、合作学习学习新知
1.合作学习: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 了那些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湖面呢?篮球、水桶呢?
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 的城市给我们以什 么概念?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
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讨论,由教师总结。
2.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 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4、课堂练习夯实基础
1.课本143页课内练习
2.课本144页作业题
5、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立体图形
一、几何:研究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间的位置
动成动成动成
二、几何要素:点线面体三、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直曲来自曲板书设

6.1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面: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的线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由线运动形成面、平面和曲面;
体:可以看作由许多面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面旋转形成的.
②练习:下面的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A.一个半圆绕他的直径旋转一周;B.一个矩形绕他的其中一条边旋转一周;C.一个等腰三角形绕他的底边上的高旋转一周.
归纳小结二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A.线可以看作由许多点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点运动形成的。B.面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的线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由线运动形成面。C.体可以看作由许多面所组成,也可以看作是面旋转形成的。
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那些几何图形的例子,能告诉大家吗?
3.讲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并判断以下图形属于那一类图形:
前面所示图形属于哪种?角、射线、三角形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呢?
4.练习:下面的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①一个半圆绕他的直径旋转一周②一个矩形绕他的其中一条边旋转一周
③一个等腰三角形绕他的底边上的高旋转一周
3、知识运用拓展归纳
1.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我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
请问:以下地图中的点和线通常表示什么?
2.比一比,看哪组同学找的几何图形多?
3.归纳小结一①点、线、面、体都称为几何图形。(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
6.1
课题
6.1几何图形
授课日期:2016年月日星期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3.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