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合集下载

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思想。

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福斯特理论的重要观点是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是极其破坏生态环境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和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增长,常常会对环境、资源、劳动力等进行过度开发和压榨。

这种开发和压榨导致了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水污染等严重的环境危机。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多种环境问题。

福斯特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反对这种环境破坏的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福斯特理论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问题在于剩余价值的掠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掠夺。

这种掠夺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环境的破坏。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而福斯特理论告诉我们,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根本途径是革命性地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

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的本质价值,改变剩余价值的掠夺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福斯特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

福斯特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化”的概念。

这种观点提示我们,只有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和规范,加强公民教育和参与,提高环保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借鉴福斯特理论,在加强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环境问题以及其根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推动社会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等关键问题。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武姝含(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多维视角探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读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武姝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生态革命”一词,最早由K ·博尔丁在1953年提出。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空前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峻挑战。

博尔丁提出的具有社会革命性质的“生态革命”,侧重于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旨在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状态的改善[1]。

不同于博尔丁传统的生态革命理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不仅强调观念和技术变革,更主张变革社会权利结构,通过社会权利结构变革实现生态环境的彻底转型,代表的是一种根本的、系统的变革,需要“吸收必要的替代技术,但是强调必须变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植于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当中的社会结构”[2]。

其涵盖的领域是深层次、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种视角来解读,更好地透析福斯特生态革命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革命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的坚决摒弃福斯特认为,革命有生态工业革命和生态-社会革命两种类型。

生态工业革命实质是在资本主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制度只是做出局部性的调整而没有实质性的变革。

资本主义宣称可以实现“非物质化”,通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来降低使用总量,实际上是在从根本上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同时尽可能增加自己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但是伴随生态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投入使用的新技术虽然可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却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反而更加扩大了生产规模,伴随而来的是生产资料的巨大浪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福斯特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杰文斯悖论”。

福斯特不否认生态革命需要技术革新,他赞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但仅仅依靠技术和市场等经济手段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寻求社会形态的彻底变革。

浅谈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

浅谈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

摘要:生态革命思想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福斯特生态革命的思想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生态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视域。

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革命思想;评析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著名的美国左翼刊物《每月评论》主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方案,从而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被有些学者称为西方“激进环境运动最主要的智力支柱(mtel-leetual pillar)。

2010年1月,福斯特在《每月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要进行生态革命》的文章,就他2005年以来多次强调的生态革命主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综合福斯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生态革命思想的著述,其生态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危机是比经济危机更为严峻的危机福斯特指出:“自2008年以来,我们就一直活在一场世界经济危机中,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亿万人,实际上是数以十亿计的人,为此痛苦莫名。

”虽然经济危机对社会和人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但它毕竟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危机过后便会迎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复苏与增长,直到下次的危机降临”。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危机并不是当今资本主义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资本主义最终能够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

福斯特指出,相比较而言,人们现在面临的世界生态危机是一场“极有可能出现终结一切的危机。

如果这场危机处理不好,这就是人类的最后危机——人类将整体死亡,人类支配地球的时期将告终。

人类的行动正造成危及地球大多数物种灭绝的环境变化,连带文明与我们自己的种类可以想见也无法幸存。

”福斯特认为,当前生态问题的严峻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不是以线性进程逐渐发生,而是正以危险的加速度方式逼向地球体系状态的突变。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探析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摘要】本文探讨了福斯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领域的重要贡献。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分析了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阐述,强调了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生态冲突与资本主义制度分析。

探讨了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以及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重要性。

结尾部分从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影响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进行总结,指出了福斯特对生态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并为生态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福斯特、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冲突、资本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公平、环境正义、影响、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福斯特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探索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了解福斯特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关注和探索。

福斯特在研究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的结合,提出了生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当代生态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背景介绍还可以介绍福斯特的学术成就、发表的著作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贡献,以及他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声誉。

通过深入了解福斯特的背景和贡献,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探索和阐述,为后续的正文内容铺垫。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探讨福斯特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阐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指导。

生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生态学历史发展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提供启示。

福斯特生态正义思想的道德哲学意蕴解读

福斯特生态正义思想的道德哲学意蕴解读

福斯特生态正义思想的道德哲学意蕴解读美国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从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多重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问题,不但揭示了“生态和资本主义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2,而且蕴涵了其生态正义3思想。

本文试图在解读其文本的基础上,主要从伦理学理论形态1的视角,对福斯特关于维护生态正义能否超越阶级利益倾向、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否具有生态正义性的评述中包含的生态正义思想及其特质作一解读。

一、维护生态正义能否超越阶级利益倾向?福斯特在对“维护生态正义能否超越阶级利益倾向”的道德哲学审思中,凸显了其对这一复合性问题蕴涵的人与人—环境—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生态伦—理形态”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和“生态伦理—道德形态”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道德范式之间冲突的批判性审视与分析。

福斯特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一开始就聚焦于当今许多著名环保主义者所采取了一种超越阶级斗争的政治立场。

绿党自称其代表了一种超越历史阶级局限的方式——体现自然自身价值的“新范式”,因而可置身于传统的社会争论之外。

他们宣扬“我们已看到敌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主导观点,这样就将大多环境问题都归咎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婴儿的出生数量和工业化特性,似乎社会中不存在阶级或其他派别。

2对此,福斯特指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接着他通过对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原始森林木材业危机联盟的讨论,说明生态的急剧恶化是历史上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阶级斗争在具体积累过程中固有的特性。

3他认为,忽视阶级和其他社会不公而独立开展的生态运动,充其量也只能成功地转移环境问題。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却以其无限度地将人类生产性能源、土地、定型的环境和地球本身建立的生态予以商品化,进一步强化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倾向。

因而,这对于构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性关系的总体绿色目标毫无意义,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因为现存社会力量——环保主义者与林业工人等的分裂,给环境事业造成更多的反对力量。

福斯特生态-社会革命思想简析

福斯特生态-社会革命思想简析
心 所 在 ”2 。 _ 。在 福 斯 特 看 来 , 世 界 的 自然 科 全
当 前 , 态 危 机 问 题 成 为 人 类 面 临 的 重 大 问 生
题并 引起 了 广泛 关 注 。面 对 危机 四伏 、 难 深 重 灾
的 世 界 , 斯 特 向世 人 提 出 了这 样 几 个 问题 : 个 福 这
影 响 。福斯 特作 为美 国生态 马克 思主 义 的代 表人
物 , 为资 本 主义 本 质上 是 反 生态 、 可 持续 的 , 认 不 是造 成生 态危 机 的根 源 , 须进 行 生态一 必 社会 革命
( c—o il e ouin , 立 可 持 续 的 生 态 社 会 eos c v lt ) 建 ar o
自然 的世 界 观对 生 态 所 构 成 的威 胁”2 。但 是 , _4 j 福斯 特更进 一 步认为 ,承认 不是 科学 ( “ 也就 是说 , 物理 学和 自然科 学 ) 而是 经 济 学才 是 构 成 我们 文 化 中机械 观特 征 的主要源 泉至关 重要 。 自由市 场 的个 人 主义作 为 占统 治 地 位 的 自由概 念 , 不愿 承 认 ‘ 人忽 视他 人需 求 ’ 非理 性 的 , 愿 承认 世 个 是 不 界不 是 ‘ 由众 多微 小单 位 组 成 的 ’ 这 是 问题 的 核 ,
同 , 须 进行 生 态一 会 革命 , 之 以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主 义 要 以 满 足 人 的 真 正 需要 和 能 力发 展 为 必 社 代
本 , 注 人 和 自然 的 共 同福 祉 。要 防 止把 经 济持 续发 展 简 单 等 同 于 可持 续 发 展 , 真 正 可持 续 的 生 态社 会 主 关 走
居 民 也 终 将 迎 来 世 界 的 崩 溃 。 因 此 , 今 天 提 出 在 这 些 问题 是 合 理 且 必 要 的 ”1 。 [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一、本文概述《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一文旨在深入剖析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其对于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启示。

福斯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紧密结合了当代生态危机的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首先回顾福斯特的生平与学术背景,探讨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分析福斯特对于生态危机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危机中扮演角色的批判。

文章还将关注福斯特提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包括生态革命、生态社会主义等核心思想。

通过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应对当代生态危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学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福斯特认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和深化。

在生态学理论方面,福斯特深受生态学整体论和系统论的影响。

他强调,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活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福斯特还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浪费式利用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福斯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工人的利益。

福斯特强调,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全新解读爱德华·福斯特两部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

全新解读爱德华·福斯特两部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
1引早 在 远 古 时 代 人 类 就 已开 始 关 注 自然 , 们 “ 各 种 图 腾 他 以 崇 拜 的 方 式把 自己认 同 于具 象 的 自然 力 ” …。随 着 人 类 文 明 的 发 展 , 态 环 境 日益 恶 化 , 类 的 生 存 意 识 也 日益 增 强 。 在 生 生 人 态 危 机 成 为 当 今 人 类 关 注 的社 会 热 点 之 时 , 态 批 评 (c ci 生 e or — t is , 个 始 于上 世 纪 9 年 代 流 行 于 北 美 并 迅 速 向世 界 其 他 c m)这 i 0 地 区 波 及 的批 评 新 观 点 也 越 来 越 受 到 了众 多 文 学 家 和批 评 家 的关 注 。生 态 批 评 是 探 讨 文 学 与 自然 的 关 系 的 一 种 文 学 批 评 理 论 , 主 要 任 务 是 “ 过 文 学 来 重 新 审 视 人 类 文 化 . 行 文 其 通 进 化 批 判 , 索 人 类 思 想 、 化 、 会 发 展 模 式 如 何 影 响 甚 至 决 探 文 社 定人 类 对 自然 的态 度 和 行 为 ,如何 导 致 环 境 的 恶 化 和 生 态 的 危 机 ” _ 生 态 学 视 野 研究 文 学 , 经 典 作 品进 行 重 新解 读 、 l。用 2 对 解 构 、重 建 甚 至 颠 覆 是 文 学 与 生 态 理 念 结 合产 生 的 生 态 批 评
全 新 解 读 爱 德 华 ・ 斯 特 两 部 福 小 说 中 蕴 含 的 生 态 思 想 和 生 态 意 识
姜 乘 鹤
( 阜 师 范 大 学 外 围语 学 院 , 东 曲 阜 曲 山
摘 要 :生 态批 评 是 西 方 最 新 出现 的 一 种 文 学 批 评 潮 流 和视 角 。 可 以说 生 态批 评 是 研 究 文 学 和 自然 环 境 之 间 相 互 关 系 的 学 问 , 因为 它试 图从 文 化 领 域 来探 索人 类 和 自然 之 间的 关 系。 当今 生 态危 机 日益 恶化 的 时代 . 生 态文 学批 评 独 特 在 以 和 全 新 的 视 角 来 解 读 福 斯 特 在 小说 《 度 之 行 》 《 华 德 庄 印 和 霍 园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生 态 意 识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关 键 词 :生 态 批 评 生 态 意 识 生 态 思 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作者:万冬冬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8期
摘要:福斯特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指认资本主义制度是反生态的,生态帝国主义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要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必须进行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危机;生态革命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生态批判,揭露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
福斯特认为,我们这个星球正面临着一种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

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

资本主义是一个自我扩张的价值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对自然的破坏为代价而取得的,以积累财富为最终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反生态的本性。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是由资本的反生态性决定的。

自然界在资本眼中,只是一种积累的工具。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任意掠夺,对环境毫无顾忌地污染和破坏,却没有为此支付生态费用。

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耗竭,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扩张,不仅危害了人类自身,而且也破坏了生产条件。

这种破坏性体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

福斯特指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人口的过度增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核辐射、森林锐减、湿地受到破坏、土壤被侵蚀、沙漠化、洪灾、饥荒、河流破坏、地表水减少和污染、海岸和河口水污染、珊瑚礁毁灭、石油泄漏、过度捕捞、有毒废物、杀虫剂的滥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等。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的永久冻土层融化,释放出大量甲烷到大气中。

极地白色的冰融化为蓝色的海水,降低了地表的反射率,使得全球温度逐渐升高。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世界平均气温比前工业化时期高出2℃的临界点不久将会被超过。

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开始,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与之相伴随。

马克思认为,原始积累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逐出土地;二是通过圈地运动产生了贫困无地的劳动者大军,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三是随着生产资料被越来越少的资本家所垄断,财富得以大量集中。

新大陆的开辟,使欧洲人向全世界扩张,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自然资
源。

这导致世界上大量的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在15世纪,海豹在芬兰是一种普通的动物,但在17世纪的时候,只能在西伯利亚看到它的影子。

到了18世纪末,西伯利亚几乎所有的毛皮动物都被杀绝。

在福斯特看来,海狸的灭绝充分地说明了物种的消失对生态环境的重大影响。

根据初步估计,仅在17世纪的南美洲就有1000多万的海狸被杀。

海狸的灭绝改变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使其他物种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

福斯特认为,全球环境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积累。

世贸组织是服务于资本利益的工具,它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发展政策被限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内。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在退化,水资源短缺在增长,能源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成为由战争所强化的全球性垄断组织的目标。


在福斯特看来,环境经济学家提出的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思想无法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

在“利润之神”面前,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这就陷入了“杰文斯悖论”。

杰文斯论证说,蒸汽机的每一次改进都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煤炭需求的增加。

将自然环境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经济简化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因为它存在着三个矛盾。

一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交换关系,这割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二是自然的内在价值不能简化成市场价值。

“环境不能完全地纳入商品经济的循环之中。

有许多道德方面的原因要求我们摆脱市场影响而保护自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三是经济简化论只能在短期内缓解危机,但最终还是会加剧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不是像自然那样循环的,而是一种线性的循环,也就是从资源到废弃物。

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它是不会考虑生产废弃物和消费废弃物的去向和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

二、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福斯特认为,生态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生态帝国主义的核心是中心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的优势对边缘国家的生态剥夺。

”生态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剥夺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

在福斯特看来,生态帝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

第二、与掠夺资源相联系的大规模人口和劳动转移。

第三、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脆弱性以加强帝国主义控制。

第四,向发展中国家倾倒有毒废弃物。

第五,产生了标志着资本主义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全球性“物质变换断裂”。

例如,英国大量施用化肥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本国的土地肥力下降。

为了补偿本国土地的肥力,英国搜寻了拿破仑战场和欧洲的地下墓穴以寻找尸骨,并从拉丁美洲进口鸟粪和投资硝酸钾产业。

对鸟粪和硝酸钾的占有引发智利与玻利维亚及其盟国的战争。

利用其更加现代化的、由英国建造的海军和由法国训练的陆军,智利很快取得了胜利,并控制了玻利维亚所有的硝酸钾矿和大部分秘鲁的鸟粪储藏。

尽管智利赢得了战争,但它是从属于英国的,是英国掠夺
鸟粪和硝酸钾的工具。

在战争之前,英国人控制了秘鲁塔拉帕卡13%的硝酸钾产业,战争之后,英国人的占有额上升到34%,并在1890年达到了70%。

福斯特指出,对化石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高消费已经植入到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之中,资本主义面对廉价石油消失而采取的反应就是转向新能源帝国主义。

“冷战”后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都与石油有关。

从1998年开始,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中采取了一些列战略能源措施,以应对美国进口的外国石油超过50%的阀值、世界石油闲置产能消失、所有剩余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集中在波斯湾以及即将出现的石油峰值的担忧。

美国为了应对即将出现的石油峰值,入侵伊拉克、在非洲几内亚湾拓展军事活动以及指责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威胁,这都表明能源帝国主义的危险日益凸显。

在福斯特看来,生态帝国主义所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它给整个地球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毁灭性后果。

“资源战争造成的破坏,包括对石油资源本身的破坏、对大气环境的破坏以及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归根到底都是对人以及人的生存环境的破坏。

”人类面临的巨大危险,主要不是由自然环境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失控的紊乱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更具体地说,是由美帝国主义所造成的。

三、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
福斯特认为,试图仅仅通过与社会制度相分离的技术的、工业的或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不可能的,解决它的出路在于超越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

这就需要进行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变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植于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当中的社会结构”。

这意味着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性变革。

生态革命与绿色工业革命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社会作用。

绿色工业革命是在技术转型方面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尝试,由生态现代化的精英领导,它把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群众排除在外。

相反,能够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福斯特看来,芒福德的“基础的共产主义”观念与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属于革命性的。

芒福德将其“基础的共产主义”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社会革命目标。

芒福德认为,资本主义的生态缺陷与其经济缺陷相关联,它建立在三种形式的扩张之上,即土地扩张、人口扩张和工业扩张。

这三种扩张都达到了它们的极限,并陷入了生态与经济的矛盾之中。

相比资本主义本质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言,生态社会主义具有诸多优点。

第一、它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第二、它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控制生产。

“创造一个生产者联合起来的社会,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不仅按照他们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这种调节,而且也按照后代和整体生命的需要来进行调节。

”第三、它能够合理地计划生产以满足社会需要。

福斯特指出,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是相互促进的。

“超越人类异化的社会主义目标在任何可观的程度上都不可能实现,除非它与超越自然异化的目标同济共进。

同样,如果不解决社会异化,超越自然异化的生态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一种真正的生态革命,必须结束资本主义破坏性的物质变换,形成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关系。

参考文献:
[1]约翰·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约翰·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M].刘仁胜,李晶、董慧,译,人民出版社,2015.
[3]陈永森,蔡华杰.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生态社会主义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5.
[4]康瑞华.批判·构建·启思: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