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农民画的价值观
六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农民画》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难点
1.知识与技能: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农民画的夸张、变形、寓意等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激发学生对农民画的兴趣,使其真正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农民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六年级美术上册《质朴的农民画》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农民画的起源、特点及其表现手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农民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掌握农民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学会运用夸张、变形、寓意等手法进行创作。
1.知识层面:学生对基本的绘画技巧有所掌握,但对于农民画的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2.能力层面: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农民画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教师分层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但对农民画这种质朴、淳朴的艺术形式可能缺乏关注。教师需激发学生对农民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b.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5.课后拓展,延伸学习:
a.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农民画作品,深入了解民间艺术。
b.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如民间艺术展览、实践活动等,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农民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风格吗?它有什么特点?”
东丰农民画现状(程勒)

东丰农民画发展现状东丰农民画历经百年,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大量的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凝重和谐的农民画作品。
当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东丰农民画事业蓬勃发展。
1988年东丰县首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东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东丰县被中国美协评为“中国十大农民画乡”。
东丰县委、县政府也始终把农民画创作队伍和骨干作者的培养作为推动东丰农民画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坚持给地位、给荣誉、给待遇、给条件。
自2000年起,先后制定出台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系列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画发展的实施意见》、《东丰县农民画人才奖励办法》和《东丰县农民画专业人员职称评聘办法》等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
陆续聘用、录用21名农民骨干作者为国家事业单位干部。
为加快东丰农民画产业化步伐,县政府于2010年建设了东丰农民画发展基地----“东丰·中国农民画馆”。
画馆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6平方米,总投资3580万元,2011年10月投入使用。
画馆建设以来,免费接待前来考察、学习、参观20万余人次,举办各种展会十余次,培训骨干农民画作者100余人。
2012年9月8日,“2012辽源东丰·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览”在东丰·中国农民画馆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是东北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农民画艺术节,共有31个省、134个市县、1000余名农民画作者参与,开创了东北地区举办全国农民画艺术节的先河。
同时,组织1988名中小学生共画农民画,挑战世界最大规模艺术课,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东丰农民画已成为吉林省的文化品牌,东丰县也因此被第三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评为“2012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评为“2012文化生态旅游县”。
最新农民画社团活动教案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小学美术《农民画》教案

突破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创作难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农民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农民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农民画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农民画的起源及特点:讲解农民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如形象夸张、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等。
举例: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民画为例,比较各自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农民画的认识。
(2)农民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分析农民画常见的题材,如农耕、丰收、节日等,以及其表现手法,如平面化、装饰性等。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对农民画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了解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农民画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
2.教学难点
(1)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平面化和装饰性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教师示范以及学生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表现手法。
(2)色彩运用: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有限,难以在作品中灵活运用色彩。
突破方法:讲解色彩理论知识,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手法。
(3)农民画中的色彩运用:介绍农民画中色彩的搭配规律,如对比色、互补色等,以及色彩在画作中的作用。
举例:分析经典农民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
(4)创作实践:以“丰收的季节”为主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学画农民画》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学画农民画》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学画农民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农民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材通过介绍农民画的历史、风格、题材等内容,使学生对农民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多个步骤详细的绘画教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画农民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形状等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农民画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农民画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历史、风格、题材等基本知识,学会农民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农民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农民画的特点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农民画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画经验。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3.农民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农民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农民画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农民画的历史、风格、题材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农民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画出自己心中的农民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绘画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东丰农民画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东丰农民画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发布时间:2023-02-15T08:00:11.57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19期作者:张浩孙奥岑[导读] 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张浩孙奥岑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1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逐渐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这个背景下,各类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将现代生活、现代审美与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文化内涵深厚且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产品。
东丰农民画是我国优秀的民俗艺术,已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形象。
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引入东丰农民画元素,以此弘扬传统民俗绘画,同时深化产品设计的内涵,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东丰农民画;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东丰农民画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通过民画艺术的宣传,可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心,也能促进民族团结,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产品本身应该富含深刻的寓意,产品包装也要彰显艺术与文化内涵。
东丰农民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符号,采用现代设计语言结合民画艺术,实现创新与再造,生成可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新元素,并且运用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既可以增加包装的设计美感,也能通过包装展现内部产品的蕴含的文化。
一、东丰农民画的精神内涵(一)彰显地域特色东丰农民画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彰显了鲜明的地域文化。
因为产生于东风省,是当地著名的民间艺术,所以命名为东丰农民画。
该地位于吉林省,境内风景宜人、群山环绕、四季分明,为农民画艺术的孕育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东丰农民画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在古代时期,当地居住的民族较多,包括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各个民族移民带来了多彩的文化,为东丰农民画的创作奠定了文化基础,农民画的创作也十分活跃,包括《满族风情》、《过大年》等等,作品中展现了各个民族的服饰、习俗、生活习惯等文化特色,同时也绘制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使画面精彩纷呈。
农民画社团活动教案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艺术)社团(农民画)小组活动案社团组长:陈洪黎辅导教师:梁峰。
小学美术乐考手册1~2年级一年级美术乐考《学画农民画》

《学画农民画》一、教材分析:《学画农民画》属于“造型·表现”系列,旨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农民画,农民画以夸张的人物造型、有规律的表现手法和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著称。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感受农民眼中的劳动生活,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体会农民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劳动的淳朴之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民画这种民间艺术的绘画形式,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合作探究了解农民画的特点与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体会农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从中萌生出的独特美感,激法学生热爱民族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感受农民画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
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劳动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2、教学难点:运用装饰线,装饰色,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民间玩具、年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1、问:大家觉得这些画漂亮吗?哪里漂亮?2、答:(1)颜色特别鲜艳。
(2)画面非常饱满。
(3)物象比较抽象等等……3、问:那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呢?4、答:抽象派画家……5、课件出示答案:农民画6、总结:让大家意想不到吧,这些画出自农民伯伯之手,这样精美的作品可能与大家印象中的农民不符,勤劳的农民不仅种庄稼的好手,这些美丽的画同样也出自他们勤劳的双手,我们今天就要来认真的学一学,赏一赏这些劳动之画。
(二)新课讲授:1、课件出示农民画,小组讨论:给农民画起个名字,谈谈为什么?2、同学们欣赏农民画,知道我国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农民画。
3、同学们给农民画取名字:秋忙、丰收、拾穗、播种、采藕……4、问:大家看看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点?5、答:都是劳动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赵 家治
东 丰农民画以农 民作者为主体 , 三农 ” 以“ 为主要题材 , 作 品充实美 、 风格美 、 意境 美 , 具有 民族 、 民俗 、 原生 、 原创 的特 征, 是表现东北风情的 中国绘画。原生态 、 大众化 、 时代性是
东丰农 民画的重要 价值观 , 它推动东 丰农 民画 10 0 年来 的演
在 社会 引 起较 大 的反 响 。在农 民画成 长
丰农 民画艺术专题研讨会 ,j 会领 导和
画 家对 东 丰农 民画 的 成功 和发 展 给予 高
度评价 , 丰农 民画不仅获得 了全 国性 东
“ 化 认 同 ” “ 术 认 同 ”也 获 得 了“ 文 、艺 , 大
味无穷。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曹振峰称 赞说 :他用各种的形式描绘耕牛 , “ 或成 虎的斑条纹 , 或饰以斑马纹 , 或将母牛腹 中的小牛画出来 , 或将 牛头配 神兽 的 脸谱 , 兀不出于心中的爱 。 中国现代 文 ”
丰农 民画首 次 进京 在 中 国美 术馆 举 办 画 展, 全 人 大 常 委 会 原 副 委 员 长 光英 观 展后 , 为尔丰 农 民画 题词 :关 东情 ” “ 。
归真。李俊敏认 为关力 民俗是一幅幅图 画, 如何解 渎每幅画 , 中感悟人生 、 从 感 悟生 活 、 悟 自然 、 感 感悟生命 , 是他长期 遵循 的创作 原则。他喜欢画牛 . 他认为 , “ 的品质 、 牛 牛的精神凝聚着中华 民族的 传统 美德 ” 。他创作 10 0 多幅表现牛 的
绣 和 用 毛草 纸 绘 画 。她 的长 孙 李洪 山耳 濡 目染 地 学会 了祖 母
的技 艺 , 做木 匠活走 乡 串户 , 采众 长 , 握 了许 多 民间手 博 掌
艺 。他 常常为左邻右舍剪纸 , 打家具 刻木雕 , 打棺材 画 l 生 2
肖, 糊彩棚画山水 , 渐渐摸索了一套地方民间彩绘技艺。 上世纪 7 年代 , 氏家族 的绘画手艺在李洪 山之子李俊 0 李
2l年第8 O1 期
拯 5 1
文化论从
尔 丰 农 民画 贵 在 原 生 态 , 在 反 璞 美
文化艺术作 出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人 文反映。东丰县以农 民画独特的艺术表 现农村现实 , 歌颂农 民新生活 , 成为农民 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 具有广泛 的受众性 。18 年 的“ 国首届农 民画 93 全 大展”东丰县有 6 , 件作品参展 ,件作品 4
进 、0 3 多年的发展及未来的辉煌 。
一
、
原 生态 是 东 丰农 民画产 生 的 源泉
东丰县地处我省 中南部长 白山余 脉与松辽平原交汇的地
带, 土地肥 沃 、 草茂粮 丰 。考古及 历史 资料记 载 , 在距今 早 50 年左右 的古代 , 00 就有先 民在这块 山峦叠嶂 、 溪河纵横 、 自 然秀美 的土地上居住 、 活 、 生 繁衍 。清朝康熙年 间被封 为“ 帝 王狩猎 、 择地讲武 、 备训( 八旗) 卒徒” 的皇家 围场 , 每年入秋 , 康 熙 皇 帝率 文 武朝 臣 和八 旗将 领 到此行 猎 习武 , 代代 相 袭 。 19 年被封为 “ 86 皇家鹿苑” 。东丰县 以龙的图腾积淀着深厚的 鹿 乡文化底蕴 , 民间故事 、 诗歌 、 绘画和 民间鼓乐 、 音乐 、 曲艺 、
农 民 画 , 的 神态 各 异 , 式 多样 , 的 牛 形 牛 品质 、 质 、 气 神 表现 得 淋漓 尽致 , 气 精 趣
画展受到文化部领导 、 中央美术馆领导 、
中央美院教授等专家充分肯定 , 纷纷为
农 民画题 字 。 国家艺 术 研 究 院 开 了尔
获奖, 其中张玉艳《 幸福的晚年》 一等奖 、 李升华《 农忙时节》 二等奖 , 均被 中国美 术馆收藏 , 姚风林《 关东烟》 获二等奖被 外商购买 。一时东丰农 民画声名鹊起 ,
敏 、 俊 杰 身 上 得 到 继 承 。李 俊 敏 中学 毕 业 , 父 亲 学 木 匠 、 李 跟
棚匠手艺 , 在生产队的墙报上常有他的画作 , 在乡亲们 的彩棚 上有他的牡丹花 , 他渐渐踏上 了民间艺术发展的道路。在李 俊敏 、 李俊杰的带领下 , 张玉艳 、 姚凤林 、 李升华等青年成立了
秧歌 、 魔术多种艺术并存 。
东丰农 民画 , 源于剪纸 、 刺绣 、 木雕 、 彩绘 、 石雕 、 泥塑等传
统 民间 工艺 , 根 于东 丰 2 2 .平 方公 里 的 黑土 地 上 ,2 民 植 51 5 1个
族 、0 4 万勤劳质朴的人 民是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 它像 山花一样 开在乡间。秀水乡红榔头村的李刘 氏心灵手巧 , 擅长剪纸 、 刺
过程中, 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 , 我 我省林
百石 、 关鉴等 1 多位 画家先后到东丰县 0
讲课指导 , 助推 了大众美术的发展。
18 年 初 , 委 、 政 府 讨 论 全 县 94 县 县
文化工作时 , 真分析 了农 民画的发展 认
值观 , 也是东丰县文化工作之路。县委 、
县政府以农民画为文化工作的切入点 。 全面弘扬地域特色文化 , 打造文化品牌 , 以人为本 地解 决文化 发展 问题 。20 00
业余美术小组。17 年秀水乡党委把三间会议室划为农 民画 93 室 , 民画作者发展 到 2 人 , 农 7 创作作 品 l 件 , 7 李俊杰创作 的 《 学犁》 吉林 日报》 在《 上发表。 17 年秀水 乡文化站经县里批 95
准成立 , 从此东丰县有组织开展农民画创作活动在这里起步。
学 馆 馆 长舒 乙 先 生 为其 题 词 :民族 、 “ 民 间、 民俗 , 原始 、 生 、 本 , 自生 活 , 原 原 始 高
于生 活 。 ”
众化” 价值观的认同 , 民画不仅可以进 农 乡村民房 , 也可 以进入都市殿堂 , 是雅俗 共赏 的艺术 。从此 , 东丰农 民画走 向全 国, 走向世界。 “ 大众化 ” 不仅是东丰农 民画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