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函数基础知识记忆

合集下载

锐角三角函数值记忆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记忆法

30、 45、 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记忆法
1.口诀法:可用“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来帮助记忆,如下表:
2.数形定义法:如右图,在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比为1︰3︰2,即 30角的对边(或 60角的邻边)为“1”,
60角的对边(或 30角的邻边)为“3”,斜边为“2”;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213030sin ==斜边角的对边 ,233030cos ==斜边角的邻边
30tan =角的邻边角的对边 3030=33,同样可得 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比为1︰1︰2,即 45角的对边或邻边都是“1”, 斜边是“
2”; 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222
14545sin ===斜边角的对边 ,22214545cos ===斜边角的邻边 1454545tan ==角的邻边角的邻边 。

60 ︒
45 ︒ 45 ︒ 30 ︒ 2
1 1
2
3 1。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梳理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梳理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梳理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ABC中,∠C=90°.(1)正弦: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ac.(2)余弦: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bc.(3)正切:锐角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4)三角函数: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二、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1)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①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②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③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3)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A≤1,1≥cosA≥0.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tanA>0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1)平方关系:sin2A+cos2A=1(2)正余弦与正切之间的关系(积的关系):一个角的正切值等于这个角的正弦与余弦的比,即tanA=sinAcosA 或sinA=tanA•cosA.(3)正切之间的关系:tanA•tanB=1.四、互余两角的函数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A+∠B=90°时,正余弦之间的关系为:①一个角的正弦值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余弦值,即sinA=(90°-∠A);②一个角的余弦值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正弦值,即cosA=sin(90°-∠A);也可以理解成若∠A+∠B=90°,那么sinA=cosB或sinB=cosA.五、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特指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sin30°=;cos30°=;tan30°=;sin45°=;cos45°=;tan45°=1;sin60°=;cos60°=; tan60°=;(2)应用中要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是按值的变化规律去记,正弦逐渐增大,余弦逐渐减小,正切逐渐增大;二是按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特殊值规律去记.(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用广泛,一是它可以当作数进行运算,二是具有三角函数的特点,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较多.六、计算器-三角函数(1)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可以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出锐角的度数.(2)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如求tan46°35′的值时,先按键“tan”,再输入角的度数46°35′,按键“=”即可得到结果.注意:不同型号的计算器使用方法不同.(3)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方法是:如已知sinα=0.5678,一般先按键“SHIFT”,再按键“sin”,输入“0.5678”,再按键“=”即可得到结果.注意:一般情况下,三角函数值直接可以求出,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需要用第二功能键七、解直角三角形1、(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2)解直角三角形要用到的关系①锐角直角的关系:∠A+∠B=90°;②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③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A的对边斜边=ac,cosA=∠A的邻边斜边=bc,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a,b,c分别是∠A、∠B、∠C的对边)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很多有关测量问.如:测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测河宽等,关键在于构造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和测量边的长度,计算出所要求的物体的高度或长度.(2)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过程是:①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②根据题目已知特点选用适当锐角三角函数或边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再转化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3、坡度角问题(1)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2)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3)在解决坡度的有关问题中,一般通过作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坡角即是一锐角,坡度实际就是一锐角的正切值,水平宽度或铅直高度都是直角边,实质也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应用领域:①测量领域;②航空领域③航海领域:④工程领域等.4、仰角俯角问题(1)概念: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5、方向角问题(1)在辨别方向角问题中:一般是以第一个方向为始边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相应度数.(2)在解决有关方向角的问题中,一般要根据题意理清图形中各角的关系,有时所给的方向角并不一定在直角三角形中,需要用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一个角的余角等知识转化为所需要的角.。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与复习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2、如以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 那么∠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A90B 90∠-︒=∠︒=∠+∠得B A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对边邻边Cαsin0 21 22 23 1 αcos1 23 2221 0 αtan 0 33 1 3 不存在 αcot不存在3133 0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

(注意:尽量防止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2、应用举例:(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 (2)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3)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α==。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i h l=hl α如图3,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锐角三角函数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讲义【知识点拨】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A 的正弦=A asin A=c∠的对边,即斜边;∠A 的余弦=A b cos A=c∠的邻边,即斜边,∠A 的正切=A a tan=A b∠的对边,即∠的邻边注意:我们说锐角三角函数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讨论的!若没有直角,要想方设法构造直角。

课堂练习:1. 把Rt △ABC 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得Rt △A 'B 'C ',那么锐角A.A '的余弦值的关系为( ).A.cosA =cosA 'B.cosA =3cosA 'C.3cosA =cosA 'D.不能确定 2. 已知中,AC =4,BC =3,AB =5,则( )A .B .C .D .3.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A.34 B.43 C.35 D.45α图14.在△ABC中,∠C=90°,tan A=,则sin B=()A. B. C. D.5.在Rt△ABC中,∠C=90°,a=2,b=3,则cos A=,sin B=,tan B=,6.⑴如图1-1-7①、②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变化而变化,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变化的规律;⑵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比较18○、34○、50○、61○、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知识点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知识点三:运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或求值 1.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 (90○-A )=cosA , cos (90○-A )=sin A tan (900-A )=ctan A ; ctan (900-A )=tan A2.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①平方关系:sin 2A+cos 2A=l ② 商数关系:sin cos tan ,cot cos sin A AA A A A==sin cos a a += ③倒数关系: tgα·ctgα=1.课堂练习:1. 如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么cos α的值等于( )A.12D.12. 45cos 45sin +的值等于( ) A. 1B. 2C. 3D.213+ 3.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sin 60sin 30sin 30︒-︒=︒B .22sin 45cos 451︒+︒=C .sin 60cos 60cos 60︒︒=︒D .cos30cos30sin 30︒︒=︒4. 已知a 为锐角,sina=cos500则a 等于( )A 20°B 30°C 40°D 50°5. 若tan(a+10°)=3,则锐角a 的度数是 ( ) A 、20° B 、30° C 、35° D 、50°6. (兰州市)如果sin 2α+sin 230°=1那么锐角α的度数是( )A.15° B.30° C.45° D.60° 7. 已知α为锐角,且sin α-cos α=12 ,则sin α·cos α=___________8. cos 2α+sin 242○ =1,则锐角α=______.9. tan30°sin60°+cos 230°-sin 245°tan45°10. 22sin30cos60tan 60tan30cos 45+-⋅+︒.11. 22sin 45cos30tan 45+-知识点四: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三角函数的单调性1. 正弦和正切是增函数,三角函数值随角的增大而增大,随角的减小而减小.2. 余弦是减函数,三角函数值随角的增大而减小,随角的减小而增大。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讲义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Rt △ABC 中,∠C=900,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A 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 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 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 的锐角三角函数 2、取值范围 <sinA< cosA< tanA>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第1题图①斜边)(sin =A =______, 斜边)(sin =B =______; ②斜边)(cos =A =______,斜边)(cos =B =______;③的邻边A A ∠=)(tan =______,)(tan 的对边B B ∠==______.例2. 锐角三角函数求值:在Rt △ABC 中,∠C =90°,若a =9,b =12,则c =______,sin A =______,cos A =______,tan A =______, sin B =______,cos B =______,tan B =______.例3.已知:如图,Rt △TNM 中,∠TMN =90°,MR ⊥TN 于R 点,TN =4,MN =3.求:sin ∠TMR 、cos ∠TMR 、tan ∠TMR .典型例题: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求值1.已知Rt △ABC 中,,12,43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2.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3.已知:⊙O 中,OC ⊥AB 于C 点,AB =16cm ,⋅=∠53sin AOC(1)求⊙O 的半径OA 的长及弦心距OC ;(2)求cos ∠AOC 及tan ∠AOC .4. 已知A ∠是锐角,178sin =A ,求A cos ,A tan 的值对应训练: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A .55 B .255 C .12D .2 2.在△ABC 中,∠C =90°,sin A=53,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A .35B . 45C . 34D . 43类型二. 利用角度转化求值:1.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D 是AC 边上一点,DE ⊥AB 于E 点.DE ∶AE =1∶2.求:sin B 、cos B 、tan B .2. 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05)C ,和点(00)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D ,B 是y轴右侧圆弧上一点,则cos ∠OBC 的值为( ) A .12B .32C .35D .453.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 上有一点P (3,4),则sin α= .D C B A Oy x第8题图AD ECBFDABC4.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cm,DE ⊥AB ,3sin 5A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 2.5.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32,2AC =,则sin B 的值是( )A .23B .32C .34D .436. 如图6,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8AB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A.34 B.43C.35 D.457. 如图7,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D 为AC上一点,若1tan 5DBA ∠= ,则AD 的长为( )A .2B .2C .1D .22 8. 如图8,在Rt △ABC 中,∠C =90°,AC =8,∠A 的平分线AD =3316求 ∠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类型三. 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例1 如图,在△ABC 中,∠A=30°,∠B=45°,AC=23,求AB 的长.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 =120°,AB =10,AC =5.求:sin ∠ABC 的值.对应训练1.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2.已知:如图,△ABC中,AB=9,BC=6,△ABC的面积等于9,求sin B.3. ABC中,∠A=60°,AB=6 cm,AC=4 cm,则△ABC的面积是A.23cm2 .43cm2 C.63cm2 D.12 cm2类型四: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例1 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A.12B.55C.1010D.255对应练习:1.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 A =_______.2.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络线的交点处,若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BAC∆,则'tan B的值为A.41B.31C.21D.13.正方形网格中,AOB∠如图放置,则tan AOB∠的值是()A.55 B.2 55 C.12 D. 2CBAABO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当 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计算:︒-︒+︒60tan 45sin 230cos 2. 2)计算:︒-︒+︒30cos 245sin 60tan 2. 3)计算:3-1+(2π-1)0-33tan30°-tan45° 4.计算:30tan 2345sin 60cos 221⎪⎪⎭⎫ ⎝⎛︒-︒+︒+. 5.计算:tan 45sin 301cos 60︒+︒-︒;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锐角α .(1)21cos =α (2)33tan =α (3)222sin =α(4)33)16cos(6=-οα(5)已知α 为锐角,且3)30tan(0=+α,求αtan 的值(6)在ABC ∆中,若0)22(sin 21cos 2=-+-B A ,B A ∠∠,都是锐角,求C ∠.例3.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1.已知∠A 为锐角,且sin A <2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A < 30° B. 30°< A <60° C. 60°< A < 90° D. 30°< A < 90° 2. 已知A 为锐角,且030sin cos <A ,则 ( )A. 0°< A < 60°B. 30°< A < 60°C. 60°< A < 90°D. 30°< A < 90°例4.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1.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DE ⊥AB 于E ,BE =16cm ,⋅=1312sin A 求此菱形的周长.2.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3==BC AC ,作∠DAC =30°,AD 交CB 于D 点,求:(1)∠BAD ;(2)sin ∠BAD 、cos ∠BAD 和tan ∠BAD .3.已知:如图△ABC 中,D 为BC 中点,且∠BAD =90°,31tan =∠B ,求:sin ∠CAD 、cos ∠CAD 、tan ∠CAD .4.如图,在Rt △ABC 中,∠C=90°,53sin =B ,点D 在BC 边上,DC= AC = 6,求tan ∠BAD 的值.5.如图,△ABC 中,∠A=30°,3tan B =,43AC =.求AB 的长.解直角三角形1.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的主要关系如下: 在Rt △ABC 中,∠C =90°,AC =b ,BC =a ,AB =c ,①三边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两锐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B A cos sin ______; ==B A sin cos _______;DCBAACB==BA tan 1tan _____; ==B A tan tan 1______.④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的线段.在Rt △ABC 中,∠C =90°,CD ⊥AB 于D .CD 2=_________;AC 2=_________; BC 2=_________;AC ·BC =_________.类型一例1.在Rt △ABC 中,∠C =90°.(1)已知:a =35,235=c ,求∠A 、∠B ,b ;(2)已知:32=a ,2=b ,求∠A 、∠B ,c ;(3)已知:32sin =A ,6=c ,求a 、b ;(4)已知:,9,23tan ==b B 求a 、c ;(5)已知:∠A =60°,△ABC 的面积,312=S 求a 、b 、c 及∠B .例2.已知:如图,△ABC 中,∠A =30°,∠B =60°,AC =10cm .求AB 及BC 的长.例3.已知:如图,Rt △ABC 中,∠D =90°,∠B =45°,∠ACD =60°.BC =10cm .求AD 的长.例4.已知:如图,△ABC 中,∠A =30°,∠B =135°,AC =10cm .求AB 及BC 的长.类型二: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仰角与俯角:例1.如图,从热气球C 处测得地面A 、B 两点的俯角分别是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 处的高度CD 为100米,点A 、D 、B 在同一直线上,则AB 两点的距离是( )A . 200米B . 200米C . 220米D . 100()米例2.已知:如图,在两面墙之间有一个底端在A 点的梯子,当它靠在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B 点;当它靠在另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D 点.已知∠BAC =60°,∠DAE =45°.点D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m 23=DE ,求点B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BC .例3.如图,一风力发电装置竖立在小山顶上,小山的高BD =30m . 从水平面上一点C 测得风力发电装置的顶端A 的仰角∠DCA =60°, 测得山顶B 的仰角∠DCB =30°,求风力发电装置的高AB 的长.例4 .如图,小聪用一块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测量树高,已知小聪和树都与地面垂直,且相距33米,小聪身高AB 为1.7米,求这棵树的高度.类型四. 坡度与坡角例.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堤坝高BC=50m ,则应水坡面AB 的长度是( )A .100mB .1003mC .150mD .503mABCD E类型五. 方位角1.已知:如图,一艘货轮向正北方向航行,在点A 处测得灯塔M 在北偏西30°,货轮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航行,1小时后到达B 处,测得灯塔M 在北偏西45°,问该货轮继续向北航行时,与灯塔M 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精确到0.1海里,732.13≈)综合题:三角函数与四边形:1.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35°,∠BCD=90°,AB=BC=2,tan ∠BDC= 63. (1) 求BD 的长; (2) 求AD 的长.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分别作AE ⊥BC 于点E ,AF ⊥CD 于点F . (1)求证:∠BAE =∠DAF ; (2)若AE =4,AF =245,3sin 5BAE ∠=,求CF 的长.三角函数与圆:1. 已知:在⊙O 中,AB 是直径,CB 是⊙O 的切线,连接AC 与⊙O 交于点D, (1) 求证:∠AOD=2∠C (2) 若AD=8,tanC=34,求⊙O 的半径。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锐角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门重要概念,涵盖了三角函数的绝大部分知识点。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初等三角方程的基础。

本文将就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便于读者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一、正弦函数正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之一,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正弦函数在数学中的表达式为sinx,其定义域为实数集合R,值域为闭区间[-1,1]。

具体来说,正弦函数在锐角三角形中,它的值等于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正弦函数在锐角三角函数中的性质:1. 周期性:sin(x+2kπ)=sinx,其中k为任意整数。

2. 对称性:sin(-x)=-sinx。

3. 奇偶性:sin(-x)=-sinx,sin(x+π)=-sinx。

4. 增减性:在区间[0,π/2]上,sinx单调递增;在区间[π/2,π]上,sinx单调递减。

5. 值域:正弦函数在[-π/2,π/2]上单调递增,值域为[-1,1]。

在求解三角函数的数值计算时,使用正弦函数的一般方法是将角度转换为弧度,然后采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二、余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三角函数之一,通常在三角函数的解题中被广泛应用。

余弦函数在数学中的表达式为cosx,其定义域为实数集合R,值域为闭区间[-1,1]。

具体来说,余弦函数在锐角三角形中,它的值等于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余弦函数在锐角三角函数中的性质:1. 周期性:cos(x+2kπ)=cosx,其中k为任意整数。

2. 对称性:cos(-x)=cosx。

3. 奇偶性:cos(-x)=cosx,cos(x+π)=-cosx。

4. 增减性:在区间[0,π/2]上,cosx单调递减;在区间[π/2,π]上,cosx单调递增。

5. 值域:余弦函数在[0,π]上单调递减,值域为[1,-1]。

三、正切函数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一种,通常用于解决三角函数运算或求解空间中的几何问题。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初中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222c b a =+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定 义表达式 取值范围 关 系正弦 斜边的对边A A ∠=sin c aA =sin1sin 0<<A(∠A 为锐角)B A cos sin = B A sin cos =1cos sin 22=+A A余弦 斜边的邻边A A ∠=coscbA =cos1cos 0<<A(∠A 为锐角)正切的邻边的对边A tan ∠∠=A Aba A =tan 0tan >A(∠A 为锐角)B A cot tan = B A tan cot =AA cot 1tan =(倒数) 1cot tan =⋅A Atan α=sin cos αα,cot α=cos sin αα余切的对边的邻边A A A ∠∠=cotab A =cot 0cot >A(∠A 为锐角)注意:(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的三角形随便套用定义;(2)sinA 不是sin 与A 的乘积,是三角形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

“sinA ”表示一个比值,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的;(3)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三边长短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

例题:1.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 =1,b =2,则cosA =________ ,tanA =_________.2. 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B =5,BC =3,则sinA =________ ,tanA =_________.3.在Rt △ABC 中,∠C 为直角, ∠A =300,b =4,则a =__________,c =__________4.(2008·威海中考)在△ABC 中,∠C =90°,tanA =31,则sinB =( ) A .1010B .23 C .34D .310105.在△ABC 中,∠C =90°,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a =c ·sinAB .b =c ·cosBC .b =a ·tanBD .a =b ·tanA6.在△ABC 中,∠C =90°,(1)已知:c = 83,∠A =60°,求∠B .a .b . (2) 已知:a =36, ∠A =30°,求∠B .b .c .7.(2009·漳州中考)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 的值是( )A .35B .43 C .34D .45练习:1.在Rt △ABC 中,∠C 为直角,若sinA =53,则cosB =_________. 2.已知cosA =23,且∠B =900-∠A ,则sinB =__________. 3.∠A 为锐角,已知sinA =135,那么cos (900-A)=___________ . 4.在Rt △ABC 中,∠C 为直角,AC =4,BC =3,则sinA =( ) A .43 B .34 C . 53 D .54 5.在Rt △ABC 中,∠C 为直角,sinA =22,则cosB 的值是( ) A .21 B .23 C .1D .22知识点二、特殊角所对的三角函数值1. 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三角函数0° 30°45°60°90° αsin0 2122 231 αcos1 23 22210 αtan 0 331 3- αcot-3133注意: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用下述方法:0°.30°.45°.60°.90°的正弦值分别是02.12.22.32.42,而它们的余弦值分别是42.32.22.12.02;30°.45°.60°的正切值分别是13.22.31,而它们的余切值分别是31.22.13。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解决许多三角学问题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它们都是锐角三角函数的一种形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1. 正弦函数(sin函数):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它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1]。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波形,在一个周期内,函数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中心对称于原点。

正弦函数的性质:- sin(0)=0,sin(90°)=1,sin(180°)=0,sin(270°)=-1,sin(360°)=0- sin(-θ)=-sin(θ),sin(θ±360°)=sin(θ)- sin(180°±θ)=-sin(θ),sin(90°±θ)=cos(θ),sin(θ+90°)=cos(θ)-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 余弦函数(cos函数):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它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1]。

余弦函数的图像也是一个波形,与正弦函数的图像是相似的,但是它们的相位有所不同。

余弦函数的性质:- cos(0)=1,cos(90°)=0,cos(180°)=-1,cos(270°)=0,cos(360°)=1- cos(-θ)=cos(θ),cos(θ±360°)=cos(θ)- cos(180°±θ)=-cos(θ),cos(90°±θ)=-sin(θ),cos(θ+90°)=-sin(θ)-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3. 正切函数(tan函数):正切函数是一个定义域是除去所有奇数π/2的实数集,值域是整个实数集的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