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汤宇卿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203Z10课程名称: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理、材、结)、RC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工程测量、隧道工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专业方向)教材、教学参考书:1、教材. . 余俊.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2、教学参考书[1]陈立道、朱雪岩.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2]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童林旭.地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4]童林旭.地下商业街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黄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童林旭、祝文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为专业课程,以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重点结合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发展,讲授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地下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要点,培养学生作为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工程师的核心素质和能力,为今后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地下建筑的合理开发与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关系,明确地下空间开发意义;2. 掌握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 熟悉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的功能及特点、了解它们与地面同类建筑物的区别和联系;4. 掌握各种不同功能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关键要点;5. 了解地下建筑的环境控制、防水防灾技术、地下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韩超【摘要】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型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改扩建规划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铁路长春客运枢纽站改扩建的归纳总结,对国内类似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建设有借鉴意义.%With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dedicated line and rail transit coming into being,the terminal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will be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whether the comprehensive terminal gives its maximum efficiency or not largely depends on how its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have been researched.By analyzing relevant issues,such as the 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traffic modes,streamline organization,interchange design,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author suggests the technical strategy and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of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Also,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iz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Changchun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whi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research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similar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 in our countr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站;长春站;改扩建;交通换乘;交通组织【作者】韩超【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长春铁路枢纽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京哈、长图、长白3个方向,旅客发送量日均5万人次,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由于新建哈大客运专线、新建长吉城际铁路线的引入,长春市拟建轨道交通1、3、4号线也在此接入,需完善长春站综合客运交通换乘中心的功能,对长春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进行改扩建,成为服务东北三省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研究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研究1. 引言1.1 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研究在新时代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城市规划的协同发展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探索新的关键技术,推动地下空间工程在城市规划中的更好应用,引领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创新趋势。
地下空间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地下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创新研究,不仅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地下空间工程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不断地开展创新研究,不断地更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为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的增加,地面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地下管线通道等,这些地下空间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传统的地下空间利用主要以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业为主,而新时代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智能化应用。
一些城市开始建设地下垃圾处理站和地下绿化系统,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3 未来的趋势
(1) 集约化 :综合、系统地开发, 依据功能形态地不同,协调地下空 间地开发,实现地上地下有机融合, 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建设系统规 模地综合群体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Urban underground space;Development status;Research review
0 引言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协调和整 合城市功能、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 市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具有重要的 战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 2015 年 ) 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深度 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正式对地 下空间提出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的要 求,促使地下空间建设量明显上升, 约百分之六十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为 十二五时期完成 [1]。2020 年,“十四五” 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发布新的 意见,主要集中在提升管理的智慧化 水平及实现一网统管,避免以往深度 开发的地下综合管廊和大规模的单一 功能的地下空间设施与地下空间资源
研究与探讨 Study and Discussion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张 宏 王淑晴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概 要: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来说,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分析国内 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当前政策与实际案例剖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结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几点建议。
②平战、平灾结合体系成熟,危急 时刻,各类地下空间设施可以有效地 转作人民防空所,及时进行地下救护。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件

安全性原则
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应充分 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 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
功能性原则
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根据其使用 功能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地下
空间的利用效率。
规划策略
分层规划策略
根据地下空间的深度,可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空间 ,不同层次的地下空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特点,应根 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住宅区地下空间规划应遵循舒适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原则,确保地下住宅能够满足居 民的生活需求。
住宅区地下空间规划要点
住宅区地下空间规划要点包括合理划分居住单元、优化采光通风系统、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等方面,以提升地下住宅的居住价值和舒适度。
04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式
交通设施
地下停车场、地铁 、隧道等。
工业设施
地下工厂、仓库等 。
商业设施
地下商场、地下餐 厅等。
公共设施
地下图书馆、地下 博物馆等。
防空设施
地下人防工程等。
地下空间的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制定保护规划
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 任主体。
建立监测系统
定期监测地下空间状况,及时 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加强日常维护
交通引导策略
通过地下交通设施的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策略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恢复,确保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综合开发策略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一级学科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一级学科1.引言1.1 概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和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地上的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关注。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一级学科,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和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
同时,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建设交通通道、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更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可以有效减少对城市地表的开发需求,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还可以为城市提供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的场所,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应变能力。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和研究。
同时,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一级学科进行论述:1.2.1 定义和背景:首先会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概念进行阐述,包括其定义、范畴和相关背景知识。
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概述,读者可以初步了解到该学科的涵盖范围和基本概念。
1.2.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重要性和作用:本节将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地下管线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管线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是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是解决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诸如污染严重、人均绿地减少、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问题,所谓生存危机决非危言耸听,这就要求我们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则是首先考虑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规划;地下管线;地下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城市地下管线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的生命线,上天入地使得城市地上空间得到了净化和美化,但有限的地下空间在缺乏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各种专业管线(给水、排水、电力等)各自为政,使本来有限的宝贵地下空间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也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下管线老、密、乱现象突出,但是从总体来说,地下管线的管理仍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不重视地下管线规划,没有形成严格的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在规划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料,而不得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勘测,有时由于提供的资料不准确,而出现规划不适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在建设中,施工不认真,有意无意地违反规划方案,或随意性强,今天埋明天挖,甚至还没填平,另一种管线又在施工。
加之规划力度不够,管理困难,同一条道路因管线施工引起已埋管线损毁的事故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布设地下管线是何等重要。
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与同仁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如何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理规划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一、城市地下管线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城市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应包括:地下管线、地下铁路、地下通道、人防工程、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及其它地下设施、城市水文与工程地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的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要对城市整体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一个总体规划设想,使地上、地下建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先行,应力求具备整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及超前性。
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解读

城乡规划法:
第三十八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 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 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 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 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 权。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 组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专 题论证;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 采用多种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 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议,并向原审批机 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 可组织编制修改方案;
第三十八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 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 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 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 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 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 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 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
城乡规划法:
第三十七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 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 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 ,由城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 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修改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审查报批。 报批材料中应当附具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 意见及处理结果。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 规划。
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局规律
功能布局
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不同于城市其他地区,由 于其高强度的开发,一般情况下,地下空间从垂直方 向而言,地下一层可达性最佳,商业价值最高,因此, 往往开发为商业、餐饮等具有较高盈利的空间。地下 2-3层往往开发为人防空间、停车空间、物流空间、市 政设施空间等。 但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地块这些功能的分布是不同的, 如商场的下部、办公楼的下部和地铁联系通道的附近 功能布局均有其最佳的模式。因此,需要对此进行研 究,探讨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 之间的合理布局等问题。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区规划应当“提出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 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
总体规划阶段
规划层次
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的总体部署,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总体 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内容包括:通过收集和 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 况和发展条件,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开发性和 适建性评价,从而在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阶段重点 解决: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模; 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等问 题。在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人防工程设施、市 政工程设施、交通工程设施、仓储设施等专项规划衔 接的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 标及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进行了城市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规模的需求预测,将城市地 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城市总 体规划形成一个整体。
位于商业中心的地铁站
综合化的地下换乘空间
地铁和轻轨共构交通网络
3.国内地下开发利用现状 ①开发规模扩大,开发速度加快; ②开始从孤立的单体建设转变为城市 建设和改造的整体组成部分; ③城市交通的改造成为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的主要动因; ④内部环境和安全的标准有所提高, 地下空间利用的综合形象有所改善。
规划层次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3)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 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 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 (4)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 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 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 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 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 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开发契机
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500美元以上时,开始出现城 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当人均GDP进入500~ 2000美元阶段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较广 泛的发展;当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地下 空间的开发利用向高水平发展。
表1 不同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功能与规模
城市 名称 旧 城 中 心 区 蒙特 利尔 新 建 城 市 中 心 区 杭州 钱江新城 核心区 402 地铁、隧道、停车系统、步 行系统、共同沟、变电站、 商贸街、 中水雨水循环使用 系统、休闲娱乐设施等 巴黎 拉德芳斯 750 公交乘换中心、高速地铁 2 条、高速公路、地下步行系 统等 200 多万平方 米商务区, 住宅 2.5 万套 步行区域 67ha, 集中管 理的停车场 2.6 万个车位 460 深中心区名 称 面积 (万平方米)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 地面空间开 发量 (万平方米) 北京 王府井地 区 新街口地 区 Downtown 不到 1 平方公 里 5 个街区 地铁、步行系统、商业、停 车场等 停车系统、共同沟、中水雨 水循环使用系统、商业、娱 乐等 地铁、停车场、商业街等 800 40(商业空 间) 200—230 100 580 地铁、停车、商业等 145 20(商业空 间) 580(其中商 业 90) 50 (其中商业 12) 165 地铁、 地下停车、商业等 346 地下空间开 发量 (万平方米) 60(现有)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规划层次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根据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 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 关系等,包括地下交通设施系统、地下公共空间设施 系统、地下市政设施系统、地下防灾系统、地下仓储 与物流系统等; (2)针对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对规划范围内地下空 间的开发利用要求,提出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的功能、规模、布局等详细控制指标;对开发地块地 下空间的控制,以指导性为主,仅对开发地块地下空 间与公共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控制; (3)结合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开发建设的特点,对 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建设模 式、运营管理等提出建议。
重庆开始向地下要空间
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其地下工程
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
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确定的规划框架由“一轴、一区、两点、三线”组成。 一轴——地下公共空间发展轴:东三环路地下空间发展轴线。 一区——地下空间核心开发区域:以地铁国贸换乘枢纽为带动, 重点开发建设东三环路两侧、长安街与光华路之间的商务中心 区核心区与国贸一、二、三期工程下的地下空间。 两点——地下空间主要集散点:地铁1号、10号线国贸换乘站, 地铁10号线光华路车站。 三线——地下空间主要公共联络线:建国门外大街及建国路地 下联络线,光华南路地下联络线,商务中心区东西街地下联络 线。 功能布局: 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设施。 地下二层主要为内部管理停车及设备用房,并在通道的过街处, 设置少量地下二层商业,以保持地下商业网络的连续。 地下三层、四层主要为停车及设备用房。
基础设施: 地下管线、地下变配电所、水泵房、共同沟等。 物流设施: 地下仓库、装卸车位和场地等。 人行通道: 过街通道、地下街道、地下中庭、下沉广场等。 车行通道: 地下快速路、车库连通路、下穿道路。 轨道通道: 地铁、地下LRT等。
地下空间开发行为在城市中心区应用最为广泛,多与 地铁站相结合,功能上以商业和停车为主,开发量一 般为地上建筑量的30%-50%。
总量控制
规模控制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与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 求量有关。地下空间需求量取决于城市发展规模、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空间(含地上、地下)布局、 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等科学技术水平、自然地理条 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地下空间需求量是 整个城市空间需求量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个城市 空间的需求,单独预测地下空间需求量。
停车空间: 一方面需要研究地上高强度的开发对地下停车量的需 求,另一方面,地下停车数量也受到周围道路交通状 况的制约,其配套指标一般小于其他地区,小于城市 停车设施配套的平均指标。
表2 东京市内的新规划大规模开发项目停车配套指标
地区名称 占地面积(ha) 办公用地总面积 (万平方米) 商业用地总面积 (万平方米) 住宅面积(万平方米) 合计(万平方米) 停车数量(辆) 停车指标(平方米/辆) 晴海多灵顿广场 4.8 38.3 5.3 19.8 63.4 820 530 大崎门城 4.2 25 4 2 31 900 300 横滨库伊广场 4.4 20.8 14.5 无 35.3 1700 207 品川城 5.2 6.5 6.2 7.1 49.8 1650 410
分项控制
规模控制
商业空间: 按照开发收益的规律,地下一层的商业价值仅次于地 面一层,与地面二层大致相当,如与地铁联系,其价 值将更高。因此,开发商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希 望扩大这些设施的规模,但是,地下商业设施过度开 发将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和物流,会导致已经很拥 挤的大城市中心区不堪重负。 人防空间: 通过地上空间开发的规模,就可以直接推算出地下人 防空间所需要配套的规模,在这之中,部分地下空间 可以通过平战转换措施,在平时做其他用途,以满足 城市地下停车、商业、娱乐空间的需求。因此,在计 算地下空间总需求量时应考虑扣除重复计算部分。
浦东位置图
珠海莲花路地下空间开发
1 、采用人车分离的模式,为过路式交通创 造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其尽快穿过商业区。
2 、规划出行交通和停车组织也以街坊为基 础,街坊单元内以及部分街坊之间,将地下 停车库联接为一体。 3、步行系统通过不间断的建设与扩展,逐步 把公共性强的商业、娱乐、餐饮等设施连成 一个公共活动网络,增加空间的多样性,提 供明快灵活的步行动线选择。
规划层次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 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2)结合地区公共活动特点,合理组织规划区的公共 性活动空间,明确地下空间体系中的公共活动系统;
各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
半径500m
半径500m 半径500m
東京(日本)
多伦多(加拿大)
半径500m 半径500m
蒙特利尔(加拿大)
半径500m
钱江世纪城(杭州)
北京(中国)
新宿(日本)
慕尼黑的地下空间开发
慕尼黑是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文 化中心兼首府,人口125万,是德国 的第3大城市。市区有U1-U8共8条 地铁线路,并通过近郊铁路S线联系 周边地区,在城市边缘,地铁和近 郊铁路换乘便捷。地铁高峰时段每5 分钟一班,平时10-20分钟一班。慕 尼黑的地铁站非常大,林立着小店 铺,等车的人可以顺便把需要的东 西买齐,在地铁站购物已成为慕尼 黑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规划天际线
规划总平面图
上海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 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 京路仅一江之隔。 四大经济功能,即金融功能、贸易集散功能、集 约生产和交通枢纽功能、管理和信息服务功能。 按照“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的思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