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报告总结范文(共5篇)

篇一:实验报告范文心理学实验报告2009-09-14 11:09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10:34摘要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男女两名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sternberg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
结果发现,两名被试的反应时并没有随着记忆项目长度的增加而随着增加,也就是说,本次实验没有验证实验假设,本次实验是不成功的。
关键词:系列扫描短时记忆加因素法1 前言1900年ge.muller和a.pilzecker提出两类记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已经确认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指对信息保持几秒钟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在20 世纪,sternberg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
这种实验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因此,重要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辨别认知加工的顺序,并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
加因素法假定,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
这样称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
加因素法的基本手段是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以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
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一个典型实验是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任务”。
科学实验报告范本: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

科学实验报告范本: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1. 引言1.1 概述本实验报告旨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环境条件、养分供应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观察植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1.2 文章结构本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撰写。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实验目的进行详细阐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框架。
接着,我们将介绍实验设计,包括背景介绍、研究问题和实验假设。
随后,我们会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并说明数据收集和记录方法。
在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我们将描述观察到植物生长的过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来支持结果解释和讨论。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和未来研究建议。
1.3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索植物生长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植物对环境条件和养分供应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生态学和农业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实验报告也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实验报告范本,以指导其他研究人员进行类似实验和撰写报告。
2. 实验设计:2.1 背景介绍: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例如光照、水分和营养等。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因素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深入探究这些关系。
2.2 研究问题: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水分供应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 不同营养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有何差异?2.3 实验假设:基于我们对植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初步了解,我们提出以下实验假设:- 充足的光照会促进植物的生长。
- 适量的水分供应会保证植物正常的水分需求。
- 营养丰富的土壤会促进植物更好地吸收其他所需养分。
根据这些假设,我们可以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它们。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物理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实验步骤】(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才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虽然经过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及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2.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50ml),温度计,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时,每0。
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在继续加热,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模板)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实验报告格式范文篇一: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铁生锈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铁生锈的实验报告一·设计方案如图中ⅰⅱⅲ所示ⅰⅱⅲ在第ⅰ支试管中放有洁净的铁钉和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铁钉未完全浸入水中);第ⅱ支试管中洁净的铁钉下半部分浸入蒸馏水中,上半部分浸入到植物油内(铁钉完全浸入液体内);第ⅲ支试管先经加热使试管干燥,然后放入洁净的铁钉,再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棉花上放一些干燥剂氯化钙,最后用橡皮塞塞紧.二·实验现象过一周后,第ⅰ支试管内铁钉在水面以上部分生锈;第ⅱ支试管和第ⅲ支试管中铁钉未生锈。
三·分析现象第ⅰ支试管中铁钉在水面以上部分与氧气和水蒸气充分接触;第ⅱ支试管中铁钉与水接触,与氧气不接触;第ⅲ支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
四·结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篇二: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报告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报告六年级六班石仪琳实验目的生活中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要容易生锈,那么铁生锈是跟水发生反应呢还是跟水及空气一起发生反应?还是其它的反应呢?原因是什么呢?铁生锈必须具备那些条件呢? [实验目的]: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提升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追求,密切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
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及调查后,对铁生锈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接触,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
依据:我们通过观察、调查发现,放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放在干燥的地方的铁制品却不是很容易生锈;猜想2: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
依据:我们通过观察、调查发现,裸露在空气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但涂了油漆的或镀上了一些不易生锈的金属后的铁制品却不太容易生锈.猜想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猜想4:与其它因素有关依据: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一夜之后就锈蚀了,钢铁锈蚀还有其他的影响;工厂里车床、机器的生锈是可能是接触了化学物质。
大学实验报告怎么写(共8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院专业学号姓名同组实验者2012 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说明: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本篇三:武汉大学实验报告格式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年月日12345篇四:南昌大学实验报告格式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一、实验项目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基本原理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八、参考资料篇五:成都理工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及相关要求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二〇年月二〇年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放大器矩形系数Kr0.1的测定
基本条件:Re=1KR=10K
测出Bw0.1的同频带:
Bw0.1=fH-fL= ?
通带特性曲线
根据实验测得数据,计算出此条件下的Kr0.1=
Kr0.1= Bw0.1/ Bw0.7= ?
5.得出你所用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结论。
教师签字__________
实验课程名称:_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项目名称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实验成绩
实验者
专业班级
组别
同组者
XXX
实验日期
xx年x月x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及回路参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3.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意义及测试方法。(电压增益、通频带、矩型系数等)
输入/输出信号波形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说明1:放大器的AVo表征的是:
说明2:放大器射极电阻Re变化对AVO的影响。
3.谐振放大器通频带Bw的测定
基本条件:Re=1K
条件1数据(R=10K)条件2数据(R=470Ω)
Bw0.7=fH-FL=?Bw0.7=fH-FL=?
通带特性曲线通带特性曲线说明1:什么 Nhomakorabea通频带?
三、主要仪器设备
高频实验箱GP-4一台
双踪示波器TDS-1002一台
高频信号发生器WY-1052一台
万用表一块
四、实验内容,实验数据等记录
1、放大器静态测量与工作状态判断
基本条件:R=10K Vcc=12V
按表要求分别改变RE时,测试数据记录于表中:
RE
实际测量值(V)
计算值
根据VCE判断BG1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实验基本原理
实验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
图中,R1、R2、R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使放大器工作于甲类。C5是RE的旁路电容,C1是输入耦合电容,L2、C2、Ct是谐振回路,Ct用来调谐,SW1用以改变集电极回路的阻尼电阻R,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的影响。SW2用以改变射极偏置电阻Re,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的影响。为了减轻负载对回路Q值的影响,输出端采用变压器耦合输出方式。
六、小结、建议及体会
在这次高频实验中,我熟悉了高频电路实验箱的组成及其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熟悉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与选择性等相关知识;单调谐回路特点是电路简单,调试容易,但选择性差,增益和通频带的矛盾比较突出;单级单调谐放大器是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其电压增益主要决定于管子的参数、信号源和负载,为了提高电压增益,谐振回路与信号源和负载的连接常采用部分接入方式;单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大,选择性差,这是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主要缺点。通过电路中的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还有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完成这个实验后,我对高频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Vb
Ve
Vc
Vce
Ic(mA)
是
否
原因
500
1K
2K
Vb:基极对地电压。Ve :发射极对地电压。Vce: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压。
说明1:
说明2:
2、谐振频率fo与谐振增益Avo的测定与计算
基本条件:当阻尼电阻R=10K
条件1数据(Re=2K)条件2数据(Re=500Ω)
fo=?Avo=?fo=?Avo=?
基本条件:Vcc=12 VR=2KRe=500Ω
Fo=
Avo=
Bw0.7=
五、实验思考题
1.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vo与哪些因素有关?双调谐放大器的有效频带宽度B与哪些因素有关?
2.改变阻尼电阻R数值时电压增益Avo、有效频带宽度B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3、画出实验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高频等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