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范例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399题)实验报告[5篇范例]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399题)实验报告[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b29fe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0.png)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399题)实验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399题) 实验报告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399题)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受试的心理状况是否区别于常人,掌握个别施测的使用方法,能运用组合分析解释测量结果。
掌握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二、实验材料大学生心理测验系统三、实验步骤3.1 进入大学生心理测验系统后再点击进入人格特点测评项目。
3.2 点击测试项目名称即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进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界面。
3.3输入被试信息,确定后桌面弹出测验指导与窗口,认真阅读指导语:① 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② 不可漏掉任何测题;③本测验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测验。
④ 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
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确定阅读完毕后开始测试。
3.4 按照出现题目的先后顺序作答,直至答题完毕。
四、实验结果 4.1 受试信息姓名: XXX 性别:女年龄: 20 文化程度:本科测验耗时: 00:19:464.2 受试结果 *疑问(Q)=1 L=50 编号指标原始分标准分谎分 0 27.26诈分 8 52.47校正分 4 30.63疑病 28 86.49 2 抑郁 33 59.13 3 癔症 31 64.77 4 心理变态 32 80.81 5 男性化-女性化 21 78.06 编号指标原始分标准分 6 偏执 2889.13 7 精神衰弱 40 77.15 8 精神分裂 65 94.41 9 轻躁症 32 79.77 10 社会内向 53 73.44五、实验结果分析临床量表中某一量表T分在60以上时便有心理病理现象,因此受试的10个分临床量表的结果分析如下:有效性分析:受试做MMPI时合作, 4个效度量表均在可接受范围,提示MMPI剖图结果有效。
实验报告格式范例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一、实验目的
1.1描述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2定义实验的具体目标
二、实验方法
2.1材料和设备清单
2.2实验步骤和过程
2.3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操作要点
2.4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详细列出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
3.2对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3绘制实验结果的图表和图像
四、实验讨论
4.1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4.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4.3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和讨论
4.4指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五、实验结论
5.1简明扼要地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5.2针对实验目的和方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5.3对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展望
总结:。
论文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探究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分析不同浓度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3. 为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本实验主要研究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植物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玉米种子;(2)生长激素: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3)其他材料:蒸馏水、玻璃瓶、标签纸、剪刀、尺子等。
2. 实验方法(1)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小时,去除浮种和损伤种子;(2)分组:将处理好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20粒;(3)激素处理:将生长激素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0.1mg/L、0.5mg/L、1.0mg/L、5.0mg/L、10.0mg/L)的溶液,每组分别用相应浓度的激素溶液浸泡24小时;(4)播种: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种于装有土壤的玻璃瓶中,每瓶20粒;(5)生长条件:将玻璃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浇水;(6)测量:每隔5天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叶面积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生长高度反而下降;(2)叶面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叶面积反而减小。
2.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2)叶面积: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
3.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2)叶面积: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
五、结论1. 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植物生长;2. 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均不利于植物生长;3. 本实验为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报告范例

2-2【实验目的】1.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基本操作。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选择操作。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操作。
【实验内容】1.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创建快捷方式。
4.剪贴板。
5.回收站操作。
【实验作业】1.资源管理器的使用练习一[操作要求]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浏览C盘,改变文件及文件夹的显示为“图标”方式。
②查找C盘中文件扩展名为bmp的文件,选择其中10个复制到D:\Exl\Picturel中。
③选择D:\Exl\Picturel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浏览其属性并改为“只读”属性。
④选择D:\Exl\Picturel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先将其删除,再将其恢复。
⑤将C盘Windows文件夹中首字母为m的所有文件复制到D:\Ex2\Tool文件夹中。
[实验步骤]①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右单击C盘,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②单击“搜索”按钮,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选中其中的十个复制过去。
③打开D盘,右单击其中的一个文件夹,选择“属性”,根据提示进行操作④打开D盘,右单击其中的一个文件夹,将其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将其恢复。
⑤⑤单击“搜索”按钮,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选中全部然后复制过去。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资源管理器的一些简单操作和作用,也了解了资源管理器的一些基本功能,明白了通过对文件夹的不同操作可以使得文件夹变得完全不同,本次实验完成后所得到的完美效果让我更深的感受到了资源管理器在对文件夹的管理上的巨大作用。
4-1【实验目的】1.了解工作簿文件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方法。
3.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实验内容】1.Excel 2003工作簿文件的建立。
2.向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3.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学生总分、最高分、平均分并评出优秀学生。
4.工作表的改名、移动、复制。
5.保存工作簿。
【实验作业】1. 新建一个工作簿,完成下列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通用15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通用15篇)化学实验报告范例篇1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2) 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4) 待实验(3)的试管内液体不再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热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该步骤实验可以反复多次)(5) 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实验编号实验现象现象解释(1) 木条不复燃(2) 木条不复燃 H2O2分解O2速度太慢没足够的O2试木条复燃.(3) 3H2O2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MnO2使H2O2加速分解O2,O2使木条复然(4) 新加入的H2O2产生大量气泡因为MnO2继续作为催化挤的作用!H2O2继续分解(5) 5MnO2的质量不变因为MnO2是催化剂所以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化学实验报告范例篇2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革兰氏染色法实验报告共5篇

革兰氏染色法实验报告篇一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可用于鉴定细菌的类型和形态。
以下是一份革兰氏染色法的实验报告范例,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实验目的: 1.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方法; 3.观察细菌在革兰氏染色中的反应,并进行鉴定。
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特性而设计的一种染色方法。
细菌细胞在染色过程中会根据细胞壁的结构不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厚的细胞壁,含有较多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物质(如染色时用的紫檀碱),因此在染色后会呈现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不含有革兰氏染色阳性物质,染色时使用的碘酒(革兰氏碘化酒)能使它产生复合革兰氏染色阳性物质(碘靛紫),再用酒精脱色,再用洋红着色,使其产生颜色变化,最终呈现红色。
实验步骤: 1.准备好菌液:选取需检测的菌株,用无菌盘收集少量菌落,用少量生理盐水悬浮,制备菌液。
2.片玻璃片:在清洁无菌玻璃片上滴上一滴菌液。
3.烘干:将玻璃片架起,自然风干。
4.固定:将玻璃片的细菌涂片在火焰上迅速烘烤,使其牢固地附着在玻璃片上。
5.染色:将烘烤后的玻璃片放入紫檀液中,染色1分钟。
6.脱色:用酒精脱色10-30秒。
7.洗净:用自来水清洗片上的超染色剂。
8.再染:将片浸入碘靛紫溶液中,染色1-2分钟。
9.脱色:用酒精脱色10-30秒。
10.洗净:用自来水清洗片上的超染色剂。
11.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比较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情况。
12.记录:记录细菌的形态、颜色等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和颜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革兰氏阳性菌在染色后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在染色后呈现红色。
结论: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染色反应可以初步鉴定细菌的类型。
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使用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菌进行了染色和鉴定,观察到了不同细菌的染色结果,并且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与记录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现象,了解酸碱溶液的性质。
实验器材与试剂:1. 酸性溶液(盐酸)2. 碱性溶液(氢氧化钠)3. 酸碱指示剂(酚酞)4. 温水槽5. 均匀无色试管实验步骤:1. 先准备两个试管,标记为试管A和试管B。
2. 拿起试管A,并向其中加入1ml的盐酸。
3. 拿起试管B,并向其中加入1ml的氢氧化钠。
4. 分别将试管A和试管B放入温水槽中,使温度保持一致。
5. 在试管A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记录下溶液变色的现象和时刻。
6. 缓慢滴加试管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到试管A中,同时记录下试管B中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量。
7. 每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轻轻摇动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8.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试管A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记录下此时试管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量。
实验结果:1. 在试管A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后,溶液变为红色。
2. 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颜色逐渐从红色变为橙色,黄色,直到最终无色。
实验数据记录:在试管A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数量:10滴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盐酸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无色的。
2. 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改变。
起初,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呈现红色。
随着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现橙色,黄色,最终变为无色。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得出了酸碱反应会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记录了酸碱溶液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酸碱反应提供参考。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化学试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加入试剂和摇动试管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
3. 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报告的范例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 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学习使用光照强度计和植物生长记录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温室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生菜种子、发芽基质2. 光照设备:LED生长灯3. 光照强度计4. 温湿度计5. 量筒6. 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生菜种子用温水浸泡6小时,然后用发芽基质填充培养皿。
2. 将浸泡好的生菜种子均匀撒在发芽基质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发芽基质。
3. 将培养皿放入温室中,用LED生长灯照射,设定光照强度分别为200、400、600、800勒克斯。
4. 使用光照强度计分别测量每个培养皿的光照强度,确保光照强度准确。
5. 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
6. 每隔3天对植物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7. 实验持续2周。
实验结果:1. 在2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缓慢,株高约为5cm,叶片数量较少,颜色较浅。
2. 在4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较快,株高约为10cm,叶片数量适中,颜色较深。
3. 在6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迅速,株高约为15cm,叶片数量较多,颜色鲜绿。
4. 在8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生长速度开始放缓,株高约为16cm,叶片数量较多,颜色鲜绿。
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株高和叶片数量也随之增加。
2. 在4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最快,叶片颜色也最为鲜绿,说明该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最为有利。
3. 在8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开始放缓,可能是由于光照强度过高导致植物叶片受到损害。
实验结论: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2. 在本实验中,400勒克斯光照强度对生菜生长最为有利。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