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2
九年级下册语文变色龙教案2

九年级下册语文变色龙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德育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1)疏解下列字词°投影: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洋溢(yáng 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伶俐(líng lì):聪明、灵活°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下贱胚子°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4.学生合作探究: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教师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1.角色分配: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3.学生分组试读°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五、布置作业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第二课时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3)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3.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教师明确: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三、课、课堂小结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四、布置作业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板书设计五.教学后记。
《变色龙》教学设计2

《变色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习人物的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社会意义2、讽刺艺术的充分运用。
透析文字认识社会。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熟悉故事情节。
二、解题导入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
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
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
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
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
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
1890年。
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
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
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
变色龙 (2)1.ppt.

对赫留金的态度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2
3 4 5 6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 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受了害,我决不 能不管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 那手指头伸出来! 物
怪你不好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 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真不赖,怪伶俐的,一口 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两次写围观群众。“木材厂四周很快就聚了 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写出
了围观的人聚结之快和他们的无聊心态—— 以看热闹为乐;
结尾处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
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 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两次描写使小说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广。
②找出小说中三次提到“法律”的句子,结合上 下文及写作背景,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练笔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 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 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 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提示: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 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欧打赫留金。
三次提到法律
四次写军大衣
五次变色
六次判定
由一个小窗口反映社会的大 问题,这种写法叫什么?
“以小见大”
析课文——总结文章中心
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
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忠 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腐败,也揭露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 俗、愚昧的生活状态。
小说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
《变色龙》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总第17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题:6变色龙教学内容:变色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组织交流:嘴、眼睛、背、脚、尾巴。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三.体悟方法,质疑探究1.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对变色龙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1)作者细致的观察:外形:似蛇非蛇嘴、眼睛、背、脚、尾巴……捕食:眼睛、舌头变色: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2)作者描写的角度外形:很难发现、细细端详捕食:绘声绘色的介绍、亲眼所见变色:眼见为实(3)作者描写的方法抓住外形特征描写抓住动作特征描写抓住功能特征描写2.师:读了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你现在要对作者说些什么?3.质疑:看着变色龙令人惊奇的外形,让人惊讶的捕食与变色能力,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四.探索自然,激发情感1.师:我们借助作者对变色龙的细致观察来了解自然。
7、变色龙2

我来当法官:
如果你是奥楚蔑洛夫,你会 怎么处理“狗咬人”事件?
目标回顾:
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从学习到的知识、获得 的能力、情感上的启迪方面 来谈。)
变色龙
契诃夫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 自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 意。
学习提纲:
1. 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 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3.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情?
1、作家作品:
契诃夫是19世纪末 批判现实主义 作 家,是具有世界声誉的 短篇 小说大 欧· 师,与 莫泊桑 、 亨利 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 有 《装在套子里的人 、《小公务员之 》 《变色龙》 等。 死》、
2、时代背景:
《变色龙》写作于 年,当时的俄国沙 皇 亚历山大三世 为了强化统治,豢(huà n) 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 服务,他也制造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 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 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 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 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 表。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到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 大衣?请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联系上 下文想想这样写的作用。
课文开头,奥楚蔑洛夫身穿一件新的大衣出场,这件军大衣是 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用这 件军大衣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第二次脱大衣的动作既提示 了他因判错了狗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 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第三次写他穿上军 大衣则是他心惊胆战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 深一层的胆怯。第四次写军大衣是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 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 地走了。小说通过反复穿、脱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 变色过程中的丑态和表现他内心的惊慌和强做镇定的窘态的卑劣 心理。
初中语文九下第二单元 6 变色龙 (2)

【技法点睛】①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到已知信息所在的段落,确定作 答范围;②根据空格个数,确定需概括的事件数,再根据事件数将作答范围中 的内容做相应划分,并概括主要内容;③分析已给情节的表达句式、主要人物 和事件,结合题干要求作答。 【对点演练】见本课T5。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⑥“不行,亲爱的……我一个戈比也不出。一来我不需要狗,二来我也没 有钱。”
⑦“这话您早说不就好了。米尔卡,从这儿滚出去!”
⑧“行了,不要就不要……见您的鬼去!既不想买,也不想要……哎,您 去哪儿?再坐一会儿嘛!”
⑨克纳普斯伸个懒腰,站起来,拿起帽子。“该走了,再见吧……”他打 着哈欠说。
⑩“那您等一下,我来送送您。”杜博夫和克纳普斯穿上大衣,来到街 上,默默地走了一百来步。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篇小说讲述了老中尉杜博夫向志愿兵克纳普斯推销所谓名贵狗而未成的故 事。 B.小说最后说明了杜博夫之所以要把米尔卡送给屠夫,是因为它其实不是纯种 狗。 C.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杜博夫,既有令人同情、怜悯的一面,又有让人 憎恶、反感的一面。 D.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以杜博夫的语言描写为主,表现了他竭力想 把狗卖出去的心理。
⑭“您可知道本地的那些屠夫收不收狗呢?” ⑮“想必会收的……我也说不准。” ⑯“明天我就让瓦赫拉梅耶夫送了去……去它的!叫人剥了它的皮……这 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 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晚安!” ⑰“再见!”克纳普斯说。 ⑱门关上了,中尉一人留在外面。
①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 一起喝酒。
变色龙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变色龙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教学进程:一.、引导回顾1、同学们,大自然是本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特异的本领,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其中的一位朋友——变色龙。
2、带着你对它的喜爱,读课题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二、发现变色龙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 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学生自己读课文3、交流(不容易)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 “ 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5、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6、是啊! 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7.、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三、 端详变色龙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2、学生读书,交流外形捕食变色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19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193、 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5、交流外形(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 全身 头 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4)朗读体会捕食(1) 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2)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刷” “ 刹那间)(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6)朗读第12节(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 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 产生立体感),看图片(9)朗读11节 变色(1)指名朗读第14节(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 棕色 浅灰色)(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5)朗读句子: “ 变色龙 , 果然名副其实.”四.、放回变色龙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19 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寇大波 课时编号:019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五、结束课文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2、朗读全文板书设计:6、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变色多作业设计:一、文中多处使用成语,请摘抄下来,并用其中一个或多个造句。
变色龙2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三精讲点拨
.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二合作探究
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解析: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4).“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解析: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5).“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解析:双重否定的句式,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式,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四有效训练
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课
内
探
究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2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奥秘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和教师课前共同收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
一. 游戏导入
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闭上;两只眼睛看左边,两只眼睛看右边;
两只眼睛看前面,两只眼睛看后面;一只眼睛看前面,一只眼睛看后面。
能做到吗?为什么?你知道这叫什么本领吗?这叫做“一目二视”。
你有这样的本领吗?知道谁有这样的本领?-----变色龙。
二. 直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端详变色龙
1.变色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看图片。
作者又是怎样来看的呢?(端详)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2.学生读书,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3. 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合作学习,交流。
A、外形
(1)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分别介绍了各个部位。
当然,只要是循着一定的次序,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一起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4)作者观察的真仔细,让我们想起了哪些关于观察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B、捕食
(1)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
(2)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3)交流(迅雷不及掩耳:雷声传得快,来不及遮掩耳朵。
书上用它来说什么快?变色龙的舌头快,来不及——眨眼睛,只听得——“刷”的一声,食物到哪儿了?——(肚子里)。
看捕食视频
(4)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5)朗读第12节
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
交流:
◆、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舌头?怎么不同?一个身长三十厘米的变色龙,舌头有多长?
它的舌头一伸一卷,一只飞舞的蝴蝶就成了口中的美餐。
是所有的舌头都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将飞虫尽收囊中吗?(因为变色龙的舌头上有粘液,所以能粘住食物)(长、准、快)这又说明了那个字“怪”
◆、还靠什么?也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眼睛),它的眼睛究竟有哪些特异功能?(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两眼同时注视前方就会产生立体感)。
能不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都连起来,像讲故事一样全面地介绍一下它的眼睛。
这种带着表情的、流畅而生动的介绍,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绘声绘色”。
你能用“绘声绘色”造句吗?
过渡:除了外形怪、捕食怪,变色龙还有什么怪?
C、变色
问: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书上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板书:先接着再)
师:如果做更四次实验,你会用什么词来连接呢?五次呢?(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小结:用上这些连接的词,我们读起来就很有条理性。
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视频
⑤如果你是掌握了变色技术的科学家,你会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迷彩服,还有科学家通过对变色龙变色的研究,研制出来可以随着人心情变化的涂料、织物等,来满足人们的生活。
)
⑥由于变色龙有变色保护自己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用来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⑦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
朗读句子: “变色龙, 果然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名:变色龙,副:符合,实:会变色)
⑧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⑨老师再送给大家这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三、引入课文第一部分:发现变色龙
1.变色龙如此多变,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交流(不容易)
* 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是啊! 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7. 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
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
四. 放回变色龙
1.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五. 激发探究
1、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
2、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广博的知识、无穷的奥秘。
其中许多动物都和变色龙一样,有着自己的特异功能。
你看,(课件展示)枯叶蝶能乱真、蚯蚓避虎能再生……很多动物界的奇异现象等着我们去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