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龙湖公园景观设计+-1

合集下载

龙湖景观设计理念

龙湖景观设计理念

景观工程师的烦恼Part.1“五重景观”,是读懂“五维景观”的第一步名声在外的“五重景观”,其实讲的是软景打造能力,是震撼迷人的视觉感受。

| 重庆·蓝湖郡|在被约束的高容积率的城市里,通过对空间出色的拿捏来营造丰富自然的体验。

“在树中间找房子”,曾是我们最擅长的事。

| 重庆·南苑|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戴着镣铐的景观体验呈现出宁静和舒缓,让平常百姓的起居生活能做到美和优雅。

| 重庆·听蓝湾|有人说景观设计师“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们不仅做到了,还做的不错。

| 重庆·弗莱明戈|| 杭州·香醍溪岸|从1993年到2017年,龙湖稳健提速,站上千亿新台阶。

24年间,造景制园理念从“五重景观”上升到“五维景观”,一个字的差别,是生态、健康、交融、精筑、人文的深度考量,淬炼的不仅仅是植物搭配、花木栽培的功夫,更是意境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只为人生如画,帮助客户更幸福地憩居——这大概就是五维景观的精髓所在。

Part.2从五重到五维,龙湖用了24年生态、健康、交融、精筑、人文五重维度,由点到面闻、看、听、触、感五种感受、由浅入深让五感带着你,深切体验龙湖五维景观五维景观·生态关键词:五重景观·季相变化·生态循环生态·闻景观是有生命力的,我们用心经营但不留太多设计痕迹,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区场景。

不同植被搭配带来的视觉空间维度上的眼神,叶子随季节更迭唤起的时间维度上的演绎,与穿插其中的鸟类昆虫,共同构筑了一幅宁静诗意、返璞归真的生态画卷。

五重景观植物是建筑的外立面| 厦门·嘉誉|第一重:草坪、地被、适宜近赏第二重:花卉、小灌木、层次丰富第三重:高2—3米的花树,点缀其间第四重:高4—5米的中乔木,层次递进第五重:高7—8米,胸径25公分的大乔木,勾勒天际季相变化四季皆有景,季季景不同| 重庆·江与城| 上海·好望山|| 北京·颐和原著| 烟台·葡醍海湾|夏之绚烂、秋之私语转瞬即逝,四季更迭的风景是自然的规律,也是造物主的恩赐。

龙湖公园改造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龙湖公园改造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龙湖公园改造规划方案介绍龙湖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总面积约为170万平方米。

该公园于2016年开放,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公园的设施和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我们制定了龙湖公园改造规划方案,目的是提升公园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增加游客体验,同时保留公园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设施改造龙湖公园的设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首先,在公园内新增一座含有多种主题吸引人的游乐设施区,包括大型游戏机、环球影城、儿童乐园、滑冰场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在公园内建设新的多功能休闲广场,增加游客停留的选择。

最后,为了提高公园的安全性,加强生态环保,我们将配备更多的监控设施,同时增加环保设施的建设,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垃圾桶等。

植被改造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我们将对公园内的植被进行修剪、移植和种植新的植物。

我们将在公园内种植更多的花卉,增加公园的观赏性。

另外,我们将保留公园内有历史意义的树木,并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更健康地生长,同时鼓励公园内的野生植被生长,增加公园的自然气息。

水域改造龙湖公园是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因此,我们将保持公园水域的原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

首先,清理公园内的池塘和湖泊,修建新的园湖式景观,增加湖边的休闲场所。

其次,在龙湖公园内建造自然水系,借用公园地形与靠近的自然河流,促使公园内连通多条水系,美化公园景观,利用水域做流动性观赏和娱乐,搭配一系列新引进的水上活动设施,如划船、水上飞人、踏浪车等。

路线环节改造我们将优化公园路线规划,增设公园内交通工具过路,包括小型清洁车、环保巡逻车、游乐专用车,方便游客中途乘坐。

同时,增设更多户外健身设施,如跑步道、健身台、伸展框等,方便游客运动和散步,增加游客体验。

结论龙湖公园是杭州市内的一座重要公园,改造规划方案对于提高公园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增加游客体验度以及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

龙湖景观地形堆坡详解

龙湖景观地形堆坡详解

龙湖景观地形堆坡详解1、微地形概念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

“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

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

根据作者多年研究,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2.1结合自然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自然是最好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乡土风貌和地表特征,切实做到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2.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地表特征,为景观变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质。

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平坦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但在较小范围,可从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

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以精、巧形成景观精华。

2.3 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与地形之中地形景观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消除建筑与环境的界限,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

3、微地形应用处理的技巧不同的绿地有不同的微地形处理技巧。

就笔者多年的研究,特以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为例探讨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技巧。

3.1公共绿地3.1.1路堤路堤是联系水与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的常见园林地形要素。

把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或把路堤做成台阶式,并把台阶直接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可以使人亲临水体,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3.1.2人工水系园林绿地的人工水系一般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则式水体如喷泉等,其轮廓可处理成几何式,水岸整齐;驳岸常采用条石或瓷砖砌成规则式,垂直于池底,此形式多见于喷泉水景中。

龙湖造园技巧

龙湖造园技巧

龙湖造园技巧龙湖园林是中国著名的园林风景名胜,它坐落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拥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美景色。

园林的布局设计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龙湖园林的造园技巧。

一、水景篇龙湖园林通常称之为全龙湖,水景是它的特色之一。

在龙湖园林中,水面划分的非常巧妙,常常在一个角度观察时看不到整个湖面,等到转过身去时,却发现又有一大片水面被萦绕于眼前,给人以新鲜感和兴奋感。

在水景中,反射光线是很关键的,让光线分散反射可以增加光线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起到如瑰丽水平相映的效果。

龙湖园林的水利设施比较完善,主要是供水、取水和调节水文。

二、植物篇龙湖园林有着悠久的园林历史,所以里面的植物很多也非常优美。

植物面积很大,有大树、小树、耐旱植物、花卉等。

园中常常用欧洲绿化概念设计,树林林下通常种植灌林、阳光茂盛的草地和毛竹,路边植物比较多,花草植物很鲜艳,秋天时,红叶的榆树、火红的枫叶、金黄色的落叶松等等都是旅游者最喜欢的拍照地之一。

三、石头篇龙湖园林中,不仅有水景和植物,还有各种变幻莫测的石头。

在园内有许多形态奇特的山川、石块、松树、水门等等。

虽然石头浸透着岁月的痕迹,但它们可以产生不同的形态图案,给人以美感,有时看起来像一个神话故事,有时看起来像一幅画。

园林的采石场被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假山园,里面有许多石窟和石亭,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景观。

四、建筑篇龙湖园林的建筑设计非常精巧,使它成为杭州地区最为特别的园林之一。

园内有较完善的古迹保护,如古亭、古桥、古僧闸等等,特别能代表园林文化的建筑物有桥、阁、亭、楼和山泉亭等等。

园林设计师以中国方尖碑文化为蓝本,以汉代古迹唐风为特色,融合现代化流行。

湖心亭和汉音阁都是典型的龙湖园林建筑。

盐城市某公园一期景观设计修改意见

盐城市某公园一期景观设计修改意见

盐城市某公园一期景观设计修改意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城灵龙湖生态公园一期景观设计修改意见1.入口广场入口处树阵往后移,形成比较宽阔的入口广场,后移的树阵广场可以起到遮挡视线和空间转换的作用。

树阵造型应适当改动。

2.主广场a.主广场正对着的方向应转向古黄河博物馆处,让游客一眼就能看见对岸有景可赏,吸引游客过去游览观光。

b.景观塔前的一排跌落树池的位置需要改动,不能在广场靠近湖的地方,遮挡了游客望向湖面和对岸的景观。

c.景观塔作为比较高的主景观小品,可以往前移四五十米,增加湖面的尺度感。

2.道路系统a.公园是否为游客提供游览自行车,道路不连贯,游憩设施不能在市政道路上行驶,就不能提供游览自行车。

b.方案中两个断处可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步道系统c.临水木栈道和水上景观木拱桥可以换成两边两边水上汀步加中间拱桥,临水木栈道曲折不合理,不美观。

d.塑胶跑道建议改为生态步道。

e.沉水廊道的设计可以改成沙堤,与两边的沙滩形成呼应。

f.汀岸路景观节点太过简单,需要丰富。

3.方案缺少互动交流场所a.海洋文化“赶海拾贝”广场可以往前设置沙滩,对岸也相应呼应,往前设置沙滩,形成沙滩活动区。

b.生态停车场三往内比较宽的场地可以设置露营区c.曲水景观处可设置水上运动场地,比如划艇俱乐部。

d.“赶海拾贝”广场改为烧烤区。

4.博物馆周围a.古黄河博物馆广场前不要做凸起来的山坡,应沿河岸的坡地铺种草坡等低矮的植物,突出古黄河博物馆的宏伟。

b.博物馆后的山坡太散,应整合起来堆高。

5.古黄河历史变迁地面浮雕广场a.古黄河历史变迁地面浮雕广场前的道路可以往广场后方移,将广场可以往前推改成活动舞台。

b.广场后可以增加浮雕墙,和后面有一定的隔断,并与地面浮雕呼应。

c.广场前四五十米处增加一组喷泉。

6.月亮湾大酒店对岸可以设置一处港湾。

7.部分地区景观比较单调,需要丰富。

龙湖公园景点介绍

龙湖公园景点介绍

龙湖公园景点介绍如下:龙湖公园建设之初,备受关注。

龙湖公园设计上紧紧围绕“龙”字做文章,园内处处展示了龙的文化气息。

从公园大门开始,到园内每一个场所,不论是桥、石头、小品,都有龙的印记,体现独特的龙文化。

公园南门处设有一块巨大的景石,酷似一条巨龙,为镇园之宝;东门设有“龙吟”雕塑,总长36米,由中央3条大龙和周围4条小龙组成,3条大龙共同围绕一个单体直径达8.4米的大“玉盘”,其面积之大在国内尚属少数,此项工程于2006年9月完成。

以龙为主脉的大型音乐喷泉,设计了“龙腾盛世”、“天龙旋云”、“天宇翔龙”、“蛟龙出水”、“龙行天下”、“金龙吐水”等多种水型,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此项工程于2006年8月完成。

长达百米的卧波曲桥,弯弯曲曲,腾跃飞跨龙湖之上,宛如水中腾空跃出一条巨龙,被游人称之为“龙桥”。

龙湖公园因“龙”而名,得水而秀。

水系景观是公园的又一大特色。

分为中心水景区、溪流水景区和跌水景观区等。

音乐喷泉水景表演由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三部分组成。

尤其是在湖中设计了主喷108米,能变换26种水型,并辅以景观亮化,使水体景观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

这些变化多样的水型、水景,有的属中国国内第一次使用。

门之篇龙湖公园共有东、南、北三门,三门“品”字而立,成三角形。

门门有奇石、怪坛、异园。

[2]东门面向滏东大街,南北宽约百米。

门口46颗“冒号石”俯首门前,躬身迎宾,。

进门可上“日坛”。

清晨上坛,回眸东望,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朝霞满天,火红一片。

上坛前行,一簇“火把石”“熊熊燃烧”,常年不熄,象征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千载万年。

南门面向人民路,古如罗马圣殿。

24根6米多高的闪光石柱,四排六列,高高耸立,巍蔚壮观。

进门上坛,20多棵松柏伫立两边,夹道欢迎。

坛坛花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花坛形状,有矩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直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正中大花坛内,一尊形象逼真的“骆驼石”,头东尾西,像在大漠沙海中艰难跋涉,驼铃叮当,如响耳边。

盐城公园设计布局分析报告

盐城公园设计布局分析报告

盐城公园设计布局分析报告一、引言盐城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盐城公园的设计布局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的功能和提升城市的品质提供参考。

二、公园设计布局1. 空间布局:盐城公园的总面积为xxx平方米,根据城市规划和市民需求,将公园划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和生态区四个主要功能区域。

休闲区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运动区设有多样化的运动设施,文化区展示盐城的历史文化,生态区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景观。

2. 设施布局:公园内设施齐全,包括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广场、草坪、湖泊等。

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分布在运动区,以满足市民的娱乐和健身需求。

广场和草坪分布在休闲区,提供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湖泊和水系则分布在生态区,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和生态环境。

3. 绿化布局:盐城公园注重绿化,通过植树造林、花坛种植和草坪铺设等方式,使公园呈现出四季常青的景观。

在休闲区和运动区设置了休闲绿地和运动草坪,为市民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

生态区则保持自然的野生植被和湖泊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生态完整的区域。

三、分析与建议1. 功能合理:盐城公园的设计布局合理,满足了市民休闲、运动、文化和生态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在公园内的设施布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特色设施,如音乐喷泉、亲子游乐区等,以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活力。

2. 空间利用:公园的空间利用较为充分,尤其是运动区和文化区。

然而,在生态区方面,可以增加一些自然教育设施和观鸟平台,提供更多的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的机会。

3. 美化环境:公园的绿化工作较为出色,但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可以更加注重季节性和地方特色,以丰富公园的景观效果。

同时,需要加强对绿化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四、结论盐城公园的设计布局合理,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在设施增加、空间利用和绿化环境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完整版-龙湖景观特点分析

完整版-龙湖景观特点分析

龙湖景观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龙湖景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 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龙湖景观不断得 到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旅游胜地。
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 旅游业的繁荣,龙湖景观得到了更好 的保护和开发,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 的旅游目的地。
龙湖景观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根据地理位置、水域特点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龙湖景观可分为湖泊型、水库型、 湿地型等不同类型。
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龙湖景观保护与开发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鼓励社 会各界参与龙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龙湖景观的可持续
发展。
谢谢观看
提升社区价值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周边社 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设计理念与方法
“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文化传承”
将传统文化和现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设计理念与方法
调研与分析
深入了解场地条件、生态 状况和文化背景。
创意与构思
结合理念和方法,形成独 特的设计方案。
03
龙湖景观的功能与价值
生态功能
涵养水源
维护生物多样性
龙湖作为大型人工湖泊,具备涵养周边地区 水源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雨季蓄水,旱季 调节径流,保障了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
龙湖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多种动植物 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 性,促进生态平衡。
调节气候
湖泊的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有助于 调节区域小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为周边居民提供宜人的生活环境。
旅游经济
龙湖作为知名旅游景点,吸引了 大量游客,拉动了周边餐饮、住 宿、购物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 区域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水滩 嬉水沙滩 儿童活力园
儿童沙滩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龙湖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沙岸稚真景区设置了一处 沙滩和浅水湾,为家庭集体户外活动或亲子教育提供一个最佳去处。
浅水滩
嬉水沙滩
儿童活力园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1 生态游览区 2 文化体验区 3 生活休闲区
2 1
3
1.3.5 功能分区 Function Zoning
生活休闲区
晨练太极 环湖慢跑 休闲舞蹈 滨水茶社 高档餐饮
生态游览区
花卉科普
环山游览
登阁望湖
水榭小憩 森林游览
文化体验区
串场河文化体验
后街购物
沙滩戏水 儿童娱乐 亲子教育 水上乐园
公园内共计:
儿童沙滩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相对集中地硬质场地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
绿荫林带
绿荫下的开放空间是最受人们喜爱的 公共空间。
绿荫林带
市民行政服务中心
过滤地带的积极空间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轿车停车位:437个 大巴停车位:119个 残疾人停车位:18个 电瓶车停车位:18个 租赁自行车停车位:287个 社会自行车停车位:1200个
1.3.6 交通分析 Traffic Analysis
图例 Legend
主园路 次园路 水上游路 主要入口
两环 多入口
外环路8米 内环路6米
P 停车场
B 电瓶车停靠点
盐城龙湖公园设计方案
愿景
城南新区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中心
龙湖公园定位:城市复合体验式森林湿地公园典范
居住
行政文化服务 龙湖公园
居住
居住
居住
协调区 核心区 研究区
整体构架:
两堤一湖,水抱山伴,古今交融,水润新城
1.3.3 概念解读 Concept Interpretation
两堤
Two Embankment
园区主要建筑群落分布图
图中所示区域为园区主要的经营性以及城市公共服务 性建筑会在公园实施到一定阶段后适时再建。本次设计 中会预留建设用地,设计成具有景观功能的苗圃或者植 物林带的过渡景观方案。
龙湖天地 名人馆
串场河人家 展览馆 望湖塔
博物馆
南堤(经营性建筑)
总平面 Master Plan
去掉园区主要建筑的平面图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南堤(青龙堤) 南堤的定位与龙湖天地的物业类型拉开差距, 主要提供高档茶饮、俱乐部或企业会馆的功 能,在公园南部形成一处依水而建的高雅去 处。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串场河人家
1.4.2 文化体验区 Experiential Cultural Area
荷塘月色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市民中心广场
龙湖天地 LEISURE
生活休闲区/ 市民广场 / 龙湖天地 / 展示馆 /南北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童沙滩
一条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开放生活空间
龙珠广场
1.4.1生态游览区 Eco-tourism Area
花海寻踪 花田设计灵感来源于地方农耕肌理,通过艺术化的切割形成多种不同面积的田地, 种植色彩丰富的花卉或草本植物。
MEMORY
文化体验区/ 老街/ 花田/ 桃园 /码头
一条保护和再现地方文脉旅游序列
1.4.2 文化体验区 Experiential Cultural Area
北堤
龙脊山
一湖
One Lake
龙湖
水抱山伴
Mountain with water
南堤
两环
Two rings
1
4
5 7
9 6
5 9
9
8
10
2 18
16
21
19
22
17
5 20
3 9
5
14 15
11
13
5
12
1.3.4 总平面 Master Plan
图例 Legend
1 市民中心广场 2 北堤(白龙堤) 3 南堤(青龙堤) 4 龙湖天地 5 停车场 6 龙珠广场 7 婚庆大草坪 8 花海 9 管理用房及厕所 10 荷塘月色 11 沙滩管理用房 12 园区管理办公用房 13 儿童沙滩 14 绿林寻幽(湿地公园) 15 体育公园 16 龙脊山 17 望湖塔 18 名人馆 19 展览馆 20 博物馆 21 串场河人家 22 水榭
主要入口4个,次要入口7个 各个入口均匀分布在公园四周
平均每个入口之间距离为120米-200米不等
花海 荷塘月色
龙脊山
四面亭
1.4.1生态游览区 Eco-tourism Area
ECOLOGY
生态游览区/ 平原 / 山林 / 水上森林
一条贯穿南北的连续生态游览序列
水上森林 水上栈道
生境多样的生态体验
龙湖天地 龙湖天地的所在位置是龙湖公园与城市空间联系最为紧密的 地带,也是人流导入的主要地区,龙湖天地的打造一方面可 以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及餐饮需求,同时也可以作为一处经 营项目,为公园创造经济效益。
休闲、餐饮、聚人气
1.4.3 生活休闲区 Leisure Living Area
龙珠广场
游赏、龙文化、聚人气
1.4.1生态游览区 Eco-tourism Area
优雅的景观视觉地标——传统园林精髓山嵌水抱,水环绿伴格局的再现 通过山的塑造也可以有效屏蔽外围不良景观界面
伍佑老街
1.4.1生态游览区 Eco-tourism Area
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植物采用湿生类植物辅以水生大乔木, 营造极富趣味性的水上植物园,形成公园集植 物欣赏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游赏地带。
1.4.1生态游览区 Eco-tourism Area
平原花田
保留地方农耕肌理形态,种植满足城市公园观赏的花 卉或草本植物,营造平原景观的开阔自然景观。
山地密林
配合龙脊山种植大乔木,形成城市山林景观,打 造龙湖公园的核心景观两点。
湿地森林
打造湿地环境下的水生植物多样性,创建城市湿 地游赏最佳去处。
龙脊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