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届全国卷高三情景式默写(冲刺高考用)

2023届全国卷高三情景式默写(冲刺高考用)

2023届全国卷高三情景式默写一、理解式名句默写《劝学》总分16分得分:_ _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2、“,”,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4、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5、“”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8、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静女》总分14分,得分:_ _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2.《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

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5.《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6.《静女》中,“,”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7.《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2023届全国卷高三情景式默写参考答案一、理解式名句默写《劝学》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静女》【答案】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填空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填空

5.《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 的句子是: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6.《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 句子是: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7.《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 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 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清荣峻茂 。
(四)《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 想的句子是: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夫战 , 勇气也 。 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人确系溃败的依据 是: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5.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公将战 曹刿请见 ”。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 法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的看 法的句子是“ 妾之美我者 , 畏我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客之美我”的看 欲有求于我也 法的句子是“ 客之美我者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 门庭若市 ”。 下的情景的句子是“ 群臣进谏 ,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 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使内外异法也 ” 7.《出师表》中的“ 不宜偏私 , 与《诸葛亮集》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句意一致。 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 议的语句是: ,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1答案版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1答案版

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试题汇编一、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庄子)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黄冈竹楼记(1)《黄冈竹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写竹楼夏天适宜听急雨,雨声如瀑布飞流直下之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古诗词中关于赏雪的联想奇特而丰富,如通过“撒盐空中差可拟”写雪的模样;通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写雪纷扬的姿态;而王禹在《黄冈竹楼记》中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写雪坠落时的声音。

(3)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叙述自己因为竹楼得以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其中写棋子落盘声清脆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写箭镞触壶声清亮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

(4)《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儒雅,将简易的竹楼与四大名楼“贮妓女、藏歌舞”的腐朽进行对比。

(5)《黄冈竹楼记》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铿锵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取向。

(6)《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惧贬谪的心态,又含蓄地表达了其愤懑不平之情。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借助登高、乘坐车马走路等社会现象作喻来论述学习的作用,最终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考情景默写试题(含答案),推荐⽂档新课标初中情景默写⾃主训练——新课标⾼考《语⽂考试⼤纲》规定初中必背50篇1.《论语》中孔⼦对“君⼦”给出过多个定义,《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当别⼈不了解⾃⼰的时候不⽣⽓,这也是君⼦的表现。

2.《论语·为政》对“学”与“思”的关系有精辟论述:“_______,_______。

”3.⾯对“贤”者与“不贤”者,孔⼦在《论语·⾥仁》中提出了做⼈的两个要求:“_______,_______。

”4.“青松翠柏”早在《论语·⼦罕》中就成为孔夫⼦托物⾔志的对象,他说:“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贡请教孔⼦能不能⽤⼀个字概括⼀个⼈终⽣的修养追求,孔⼦讲出了那个字,并⽤⼋个字做出了千古流传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6.当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时,有舍才有取。

孟⼦《鱼我所欲也》中就以“鱼”和“熊掌”为喻,谈到了舍得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

”7.孟⼦主张“仁”“义”⽐“⽣”更重要,不“仁”不“义”⽐“死”更可恶,⽤《鱼我所欲也》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

”8.“万钟”的财富是常⼈所向往的,但孟⼦在《鱼我所欲中》以“义”的⾼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

”9.孟⼦在《⽣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指出了饱经磨难对于⼀个⼈成才的意义。

10.孟⼦在《⽣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必定会导致国家灭亡的两个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刿论战》中为我们塑造了⼀个出⾊的平民军事家的形象,当有⼈劝曹刿不要参与此次战事时,曹刿⾃信地说:“_______,_______。

”12.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凭借着鲁庄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打⼀仗。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含答案)

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含答案)

-------- 精选文档---------------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1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 ”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 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10.“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梦境是现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溪水、江水、海水……诗人常借水抒发自己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类,它居于深渊,能发洪水。

在古代诗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蛟”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往往备受文人青睐,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为自然现象的大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思想启迪意义,请写出两句雨给大地带来生机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的古诗“,”8.“山河”一词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一般指大山大河,自然胜景,又可指国土疆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

10.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二)1.“暗香”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题解答指导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题解答指导

高考语文情境式默写题解答指导一、真题再现(2023年新课标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就很好。

(2023年新课标Ⅱ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

(2023年全国甲卷)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

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__”。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

(2023年全国乙卷)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氓》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运用了借代手法描写女主人公登高远望“氓”的情景,表现了对“氓”的一片痴情。

14、《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青春美丽。

15、《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年长色衰。

16、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四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一幅悲秋景象。

1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为我们描绘了赤壁“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象。

1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心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其高尚思想境界的句子是,。

21.苏轼的诗不仅有“,,”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2、《离骚》中表现诗人屈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两句是,。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2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请按下面要求,写出相应诗句:⑴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⑵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

⑶表现热烈紧张的场面,。

24、《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5、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该诗的主旨句是:“,,。

”27、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辨正的论述,他说:“,。

”28、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

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9、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

30、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宋苏轼《前赤壁赋》云:“,。

,”。

31、荀况的,后演变成成语“青出于蓝”;韩愈在《师说》中说:“,”,其含义与此成语意思类似。

32、《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

诗句出自短歌行,这首赋中还描写了曹孟德吟此诗的情态:,。

3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一句是:,,。

34、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35、在苏轼笔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

”36、《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却是:“______,______。

”37、《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出美景,月下江面的景象是:“______,______。

”38、作者游玩赤壁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作者饮酒而歌,歌词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0、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______,______”。

42、《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43、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44、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作者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逍遥游》: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一)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6.秋水共长天一色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月是故乡明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5、桑之落矣,其黄而损。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3、(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间关莺语花底滑(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