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共2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共2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偶的形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用其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皆为千古名句。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

用俗话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里的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泰山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如果遇到冰雪天,更是让我们想到《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习主席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陈情表》中李密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以乌鸦为喻,表达自己赡养祖母的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高考64篇情景式默写(64篇全)

高考64篇情景式默写(64篇全)

高考64篇情景式默写1、《论语十则》1、《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阐述学习乐趣(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表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曾子强调君子应如何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诚实、谦逊),切莫不懂装懂(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学习态度。

7、孔子强调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论语十则》中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在污浊的社会,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同行相处的人身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或告诉我们要做好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的准备)13、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2、《鱼我所欲也》1、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情景式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情景式默写

新高考背诵-文言文情景式默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在《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2、《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加之以师旅,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4、《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 。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第一组】1.《蜀相》中“,”两句诗讴歌诸葛亮协助刘备三分天下、辅佐后主鞠躬尽瘁的高贵品格。

2.舟不仅载诗人远游,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当诗人孤独的时候,“舟”便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物象,如“,”。

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但战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诗句是:“,。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阿房宫走廊和屋檐的不同特点。

5.《赤璧赋》中,描写听到客人悲伤幽怨的箫声,蛟龙飞舞,有人想到自己凄凉的身世也不禁落泪的语句是:“,。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之景。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词人酒洒祭江月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慨叹,委婉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8.《陈情表》中面对皇帝征召,李密进退两难: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9.《扬州慢(准左名都)》中,词人用“,”两句高度概括了扬州城昔日之繁华,今日之荒败,两相对比,触目惊心。

10.古代诗人常用“子规”这一意象抒发凄苦哀伤之情,比如唐人诗句“,”。

【第二组】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利用周围环境来衬托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给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2.《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要做好长远的准备。

3.《离骚》中表现诗人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写建筑艺术颇见功力,作者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参差错落的特点。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境默写练习(共9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境默写练习(共9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 __”。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1.诗贵立意高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皆为点睛之笔。

2.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琵琶行》“,”,皆为以景托情。

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则意近之。

而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与杜甫《蜀相》“,”异曲同工;《扬州慢》的“,?”又与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意近。

陆游《诉衷情》一词中“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则与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意近。

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石破天惊逗秋雨”。

5.古人喜化用前人成句入诗;如“至今商女,,”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姜夔《扬州慢》中“,尽荠麦青青”“,青楼梦好”化用了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周邦彦《西河》词中“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则是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

6.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卢延让《苦吟》曾有“,捻断数茎须”之句,杜甫也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勾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

8.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明月共潮生”,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韩翃《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冯延巳《蝶恋花》“风乍起,”,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9.花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王维《鸟鸣涧》“,夜静春山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等。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人有了不堪回首之感。

这一感慨,因望见“,”而愈加强烈。

(13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与“,”形成鲜明对比:沦陷区人民以前是英勇抗争,而如今却安于现状。

(13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139)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和《琵琶行》中的“”。

(140)《阿房宫赋》写阿房宫“”,与《逍遥游》写大鹏借六月息而起时“”,都极尽夸张之能事,前者突出面积之广,后者突出飞翔之高。

《论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1)《论语》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认为“士”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承担责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曾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他说:“______,______。

”(6)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育年要有新担当。

《论语)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般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7)《论语》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8)《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题训练1《逍遥游》(1)庄子《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里很小的实物为例,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答案】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庄在《逍遥游》中指出列子“御风而行”“狁有所待也”之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无所待状态的三句是“,,”。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庄子在《逍遥游》中,列举宋荣子、列子等人并非真的逍遥之后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无所待”、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4)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5)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飞得不高时便落在地上,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答案】抢榆枋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7)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庄子在《逍遥游》中借“,”两句,点明只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9)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两句描绘了一只由鲲幻化而成的大鹏鸟振翅高飞的壮观景象。

【答案】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离骚》(1)《离骚》中表现屈原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答案】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2)屈原在《离骚)中用“”表明自己只爱好修身养性,接着用“,?”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改初心。

【答案】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离骚》中屈原用佩戴香草鲜花来表明自己对人格美的追求的句子是:,。

【答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在《离骚》中,屈原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语句是“,”。

【答案】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5)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虽然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乐趣,但他以“”表明自己坚持修身洁行,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

【答案】余独好修以为常(6)屈原在《离骚》中以“,”二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答案】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7)屈原《离骚》中“,”两句,借前贤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答案】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8)《离骚》一文中“,哀民生之多艰”两句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9)《离骚》中“,”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缝缀荷花花瓣做下装,比喻作者品行高洁。

【答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0)屈原的《离骚》中,“,”两句诗描写了百姓有着自己的各种快乐,但自己会一直追求修身养性的高洁品格。

【答案】民生各有所乐兮(1分)余独好修以为常(1分)3.《师说》(1)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其中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

【答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答案】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韩愈在《师说》中“,,”古今对比,批判了当下人们不良的学习风气。

【答案】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韩愈在《师说》中,用“,”解释了学生不一定要比不上老师以及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更贤德的原因。

【答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的事例加以论证。

【答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6)韩愈《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当时士大夫对于从师学习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不能恢复。

【答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8)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提出教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

”【答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的尴尬局面。

【答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0)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

【答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1)《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师”并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指那些能够传授人生道理和解答人生困惑的人。

【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赤壁赋》(1)苏轼《赤壁赋》中,借客之口说明朋友与自己是在江边捕鱼砍柴的,即“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之后,紧接着说“,,”,引出了后面对人的渺小和人生短促的感叹。

【答案】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赤壁赋》中“舳舻千里,,,”这几句话概括了曹操军容之盛,刻画了曹操持酒而饮,执矛吟诗作赋的骄态。

【答案】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是“,,。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赤壁赋》中,苏轼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伤感人的句子是“,”。

【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赤壁赋》中“,”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6)在《赤壁赋》中,苏轼夜游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于是乎“,,”。

【答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7)苏轼在《赤壁赋》里深情地描绘曹操在战场之上饮酒作诗的豪雄形象三句是“,,。

”【答案】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3分)(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答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0)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举酒属客”后,与客泛舟赤壁的极度快乐之情。

【答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1)《赤壁赋》中,苏轼用“,”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的思绪。

【答案】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2)在《赤壁赋》中,客人在解答苏子“何为其然也”的问题时,用了比喻的手法说道:“,”,以此来感伤我们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

【答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4)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所吹的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的一句是:“”。

【答案】舞幽壑之潜蛟(15)苏轼《赤壁赋》中写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柬,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西上,随波飘荡的两句是“,。

”【答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6)《赤壁赋》中,苏轼与客泛舟赤壁时“举酒属客”后大家一起“,”,以此表达此时的快乐之情。

【答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7)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愿与神仙为伴、与明月长存的诗句是“,”。

【答案】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5.《蜀道难》(1)李白《蜀道难》中借杜鹃啼月渲染了环境的苍凉之后,感慨道:“,,!”【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险峻而瑰丽的山川,如“,”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气势。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两句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

【答案】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4)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的名句是“,”。

【答案】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

【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行人面对路途的艰难、山的高危,只好手按胸膛而无可奈何。

【答案】以手抚膺坐长叹(7)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话,通过人行进艰难的夸张描写来表现青泥岭的高人险峻。

【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8)《蜀道难》中,“”一句从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地剑阁的险要地势。

【答案】剑阁峥嵘而崔嵬(9)《蜀道难》中李白通过,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蜀道惊险场面。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0)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景抒情,以“,”以及“子规啼夜月”,渲染了蜀道空寂苍凉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答案】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答案】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行人在过青泥岭时手摸星辰、呼吸紧张的动人细节。

【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13)李白《蜀遭难》中,描写蜀道上古木荒凉、飞鸟悲鸣、雌雄相依的景象的两句是“,”。

(1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6《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国搜罗六国财宝、财宝来源之广的排比句是:“__ _ _,____,__ __。

”【答案】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答案】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借古讽今是古人写文章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卒章显志,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朝的统治者。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人心相同:既然秦人爱纷奢的生活.可想而知“”,所以不可一方面极力搜刮,另一方面却“”。

【答案】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5)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诗慨叹虽然六国被秦国灭亡,但六国其实也有不被灭亡的可能。

【答案】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6)杜牧《阿房宫赋》中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会出现的结果是“,”。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总括秦的纷奢,剥削掠夺人民,挥霍无度。

【答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秦朝统治者奢侈浪费,暴殄天物,对盘剥来的财物“用之如泥沙”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