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深度解析:
1. 创作背景与目的
纳兰性德,清初的文坛名人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出身显赫,文武双全,但却常感到世事如梦,人生如戏。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

这首《金缕曲·赠梁汾》就是他写给好友顾贞观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2. 词的上阕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

他自称“狂生”,这在当时的社会并不被普遍认可。

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和对荣华富贵的蔑视,这都反映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3. 词的下阕
下阕则更多地写的是纳兰性德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顾贞观的理解。

他用“断弦期”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又用“弹指间”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和冷酷。

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愿意与顾贞观共度风雨的决心,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和深厚。

4. 深度解读与感悟
《金缕曲·赠梁汾》这首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人生哲学是: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但友情却是永恒的。

这首词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总的来说,《金缕曲·赠梁汾》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的才华和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友情的启示。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来自喜马拉雅54.【清】纳兰性德《金缕曲》: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海月儿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挚交承诺友谊【诗词原文】《金缕曲》清·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精华赏析】这首《金缕曲》是纳兰性德的成名之作。

品读这首词,我们不妨把握三大特点。

第一,这首词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对于友谊的深情与执着;第二,这首词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就是使用典故非常多,充分体现出纳兰性德的博学,与其他纳兰词的平淡白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这首词整体来说风格比较慷慨激昂,与我们熟悉的纳兰词的婉转凄美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词一开篇就是“德也狂生耳”!这等于是向好朋友顾贞观表白:不要以为只有你是江湖狂人,我纳兰性德也是一个狂傲不羁之人啊!一开始,纳兰就一反平时那种温文尔雅的多情公子形象。

“缁尘京国”是说他出生在京城,缁尘用来形容京城的繁华喧闹以及高门大户迎来送往的种种盛况。

“乌衣门第”代表的就是贵族门第。

可是,纳兰并不是要向顾贞观炫耀自己的门第出身,他用了三个字“偶然间”说明,门第出身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命运偶然的安排。

这样一下子拉近了他和顾贞观的距离:你别看我出生在所谓的“缁尘京国,乌衣门第”,其实这贵族门第并不是我所看重的。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这两句词是说:我要把酒洒在平原君赵胜的坟土上,表达我对他的追慕之情,我要像平原君那样,广交天下英雄,可是我的这番心意,又有谁能懂呢?“不信道、遂成知己。

”在豪门贵族成长起来的纳兰,内心对真挚、纯粹和超功利的友谊一直有着强烈的渴望。

现在,顾贞观的出现,终于弥补了纳兰内心世界的这一缺憾。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摘要:一、金缕曲背景介绍二、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3.艺术手法及特点4.词作价值与影响正文:【金缕曲背景介绍】金缕曲,词牌名,源于唐代曲调。

此词牌特点是上下片各四仄韵,全词八句,句句用韵。

金缕曲在明清时期尤为流行,不少文人墨客以此抒发情怀。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一首《金缕曲·赠梁汾》,成为佳作。

【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词牌名“金缕曲”寓意华丽、珍贵,与词中赠友主题相呼应。

词题“赠梁汾”表明了这首词是纳兰性德赠予好友梁汾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词中“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一句,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惋惜之情。

原本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却天各一方,不能共谋事业。

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则回顾了往事,展现了曾经的豪情壮志。

【3.艺术手法及特点】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借景抒怀等。

在对仗方面,如“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

在借景抒怀方面,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4.词作价值与影响】《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水准。

此词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词句、独特的艺术手法,感染了无数读者。

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文化背景介绍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文化背景介绍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文化背景介绍把纳兰性德在文学,特别在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仅看成是一个文人在其文学艺术领域内的成功,是不够的。

特别要注意到的是,他的成功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和这个典型所代表的一种积极的观念、意识和文化倾向。

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流向,正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融汇百川的一个缩影。

未入关前的满族在与明王朝的军事斗争中,由弱变强,屡屡获胜。

他们最先接受的是诸如火炮技术之类的“硬件”技术。

入关后,当满州贵族的势力不断向全国扩展,清军的铁蹄开始踏入江南之时,在这个人文荟萃的温柔之地,受到了最激烈的抵抗。

清军每攻一地,克一城,几乎都要付出重大代价。

亲王以下官兵伤亡惨重。

为了血恨报复,清军甚至采取了人类军事斗争中最为极端的屠城行为--“扬州三日”,“嘉定屠城”。

清军虽然占领了文化名城,但没有征服人心,堂堂的征服者在文弱书生眼中,也仅是沾满鲜血的武夫一介。

从孔子后裔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李香君劝侯公子参加尚可法的抗清斗争的戏剧情节中,可以看到佳人鼓励才子抗清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可以从妓女都劝嫖客投身抗清的另一特殊角度领会这种反抗的全民基础。

这种不妥协的,以柔克刚的激烈情绪,被当时的思想家顾炎武以深刻的道理形式讲出:“有亡国,有亡天下。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说的“亡天下”即落后、野蛮对进步、文明的践踏与灭绝。

对这种倒退现象的拒绝,必将唤起顾炎武所说的国家兴亡中的匹夫之责。

这也使得江南地区既便在被清军武力征服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思想最不稳定,人心思旧的地区。

面对江南文士集团,满州武士也是英雄无奈。

康熙亲政之后,聪明的青年帝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弄通了一统中国的帝王应该弄通的道理,认识到文治的重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主流文化之中对于维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不可或缺。

而仅依靠从关外带来的那点马背文化,仅依靠降清二臣的那点汉奸文化,是难以进入中华文化主流的。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金缕曲(洒尽无端泪)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

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

莫更著、浮名相累。

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

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

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

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

歌与哭、任猜何意。

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

知我者,梁汾耳。

【注释】吴汉槎:吴兆骞字汉槎(1631—1684),江苏吴江人。

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案被牵连,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

吴兆骞为顾贞观好友,顾贞观结识性德后,遂求助于纳兰明珠、性德父子。

性德被顾贞观的至诚所感动,以五年为期,允诺将倾尽全力施以援手。

后经纳兰性德多方营救,五年后,吴兆骞果于康熙二十年(1681)被赦还北京,时五十一岁。

此词或作于顾贞观向性德求助后不久。

简梁汾:写给梁汾的信札。

简,即书信。

琼楼:本意为神仙世界中的亭台楼阁或月宫。

此处或指朝廷。

声影供群吠:出自成语“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结为至交,频繁出入性德父亲、时任吏部尚书的明珠府第,时人遂不乏以“趋炎附势”猜忌中伤者。

其实康熙五年(1666)起,顾贞观即任内国史院典籍;康熙十年(1671),因病辞归,从此漂泊江湖,再无入仕之意。

投靠权贵之讥,对顾贞观而言,实乃莫须有之罪名。

性德深知顾贞观秉性,其视仕宦如断梗残枝,微不足道,然“群吠”汹汹,实在冤枉悲哀。

此为慰藉、怜惜顾贞观之语。

判:拼,甘愿之意。

此句谓对挚友一往情深,即便为此憔悴亦心甘情愿。

丁宁:同“叮咛”,一再嘱咐。

爇:点燃。

香易燃,玉易碎,喻贤良之人易遭人陷害。

软红尘:都市飞尘,喻指京城繁华。

软红尘里客,喻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

任猜:任凭他人猜测。

绝塞生还吴季子:吴季子,春秋时吴国贤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公子。

此处代指吴兆骞。

让吴兆骞能够从塞外生还,是性德对顾贞观的千金一诺。

【评析】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曾有《金缕曲》两首寄吴兆骞,其时纳兰性德初识顾贞观,读顾词后大为感动,甚至为之泪下,遂郑重承诺全力营救吴兆骞,此词应作于此时。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金缕曲 赠梁汾(纳兰性德)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金缕曲 赠梁汾(纳兰性德)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①,谁会成生②此意。

不信道③、遂成知已。

青眼高歇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①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②成生:指纳兰性德自己,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

③不信道:万万没有想到。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其后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并非一般贵介公子、并不看重贵族世家繁华生活的思想。

B.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这是全篇唯--的景语,在整首词直抒胸臆的笔法中,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词人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C.“共君此夜须沉醉”中的“须”字值得玩味,它表明词人是故意使自己神经麻木,这种以酒消愁的做法,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D.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这首《金缕曲》很好地展现了纳兰词这一创作风格特点,即意出肺腑、感情真挚。

2.有论者评价这首词的情感“酣畅深沉,跌宕起伏”,请简要分析词人在上阕中的情感变化。

答案:1、C “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是错误的。

词人以酒消愁的做法,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如结交知己的快乐、沉醉美好夜色的欢喜、怀才不遇的忧伤无奈、暂忘人事的洒脱豁达等等,虽然也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蕴含其中,但并不是“主要表现了”。

2、答案要点:①对于出身显贵的狂傲不屑(1-4句);②无人赏识的落寞失望(5-6句);③得遇知己的兴奋狂喜(7-8句);④英雄失路的悲凉落拓(9句);⑤力求排解转移的杂乱蕴藉(表面平静,内心翻涌,情绪复杂)(10-11句)。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感慨,对友情的珍视和对 人生的思考。
怀才不遇
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怀 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社 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诗词意境
情感真挚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 友人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受到真
挚的友情和情感交流。
语言优美
纳兰容若的诗词语言优美,用词精 妙,这首诗也不例外,给人以美的 享受。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
目 录
• 纳兰性德简介 • 《金缕曲·赠梁汾》创作背景 • 《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 《金缕曲·赠梁汾》的影响与评价 • 《金缕曲·赠梁汾》的感悟与启示
01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 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与朱权、王夫之等人并称明 末清初的“思想家群”。
意境深远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 人生、友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让 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对比手法
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没有过多 的修饰和隐晦。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表 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深刻 思考,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境,这启示我们要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表达,通过营造意境
来深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纳兰性德在清初的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曾担任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和秘书之职,为康熙 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浅析《金缕曲 赠梁汾》

浅析《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⑦,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⑨,君须记。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人的名字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真的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纳兰性德,纳兰这个满洲人的姓氏,有一种柔弱妩媚之气;然而,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他的名字“性德”,却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这种妩媚,而带着一份刚毅之感。

纳兰的词中最能反映他的刚毅的就是这首刚毅与悲凉兼具的《金缕曲》了。

这首词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

然而,富贵与功名在他眼中从来如浮云。

他短短的三十年的生命里,结交的几乎都是那些久负盛名却江湖落拓的汉族知识分子,并与他们相应相求。

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当时顾贞观被聘为纳兰性德家的家庭教师)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

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

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这首词即是纳兰与梁汾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此首词写得感情深挚、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堪称不朽之作。

因此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词旨(山钦)奇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严迪昌《清词史》云:此词“情辞兼备,超迈有神”,都对本词给以极高的评价。

“德也狂生耳”,开头突兀,气势不凡,一位豪放不羁的浪子便屹立在你的眼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
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
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这不过是因为出
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不过却
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
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
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
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
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
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
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又出身于高
贵门第,这仅仅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
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
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
待天下贤德才士。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

成生,作者
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


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
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

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
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赏析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因为纳兰性德
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

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

不过,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个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
不得不注意品味。

跟着三句,是他对自己身世的看法,“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
门第。

”缁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

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
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
世的污浊。

“偶然间”三字。

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

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
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
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

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
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
平生喜欢结纳宾客。

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
怀念。

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

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

当然,他
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

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纳兰性德生长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