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首职业教育的兴旺时期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1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68501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e.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2003年以来,我部逐年开展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培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我部组织专家组对各地2008年申报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备选学校进行了评审,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等110所学校达到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被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再接再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高,社会声誉好,能够在办学和改革各个方面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
附件: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教育部办公厅二○○九年一月四日附件:教育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北京市1所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河北省13所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唐海县职教中心磁县职教中心曲周县职教中心安新县职教中心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辛集市职教中心灵寿县职教中心滦平县职教中心宣化县职教中心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邢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山西省3所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山西省工贸学校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中学内蒙古自治区7所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卓资县职业中学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辽宁省15所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北票市职教中心北方工业学校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锦西工业学校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辽宁省服务学校铁岭工程技术学校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学校辽宁省工贸学校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铁岭市外事学校吉林省4所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桦甸市职教中心磐石市职教中心黑龙江省3所大庆建设中专伊春卫生学校齐齐哈尔卫生学校江苏省3所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苏州评弹学校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安徽省3所安徽省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安徽建设学校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福建省9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泉州电子科技学校福建铁路机电学校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福建商贸学校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厦门艺术学校江西省3所赣西高级职业中专学校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山东省4所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威海艺术学校威海工业技术学校莒县职业教育中心湖北省11所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湖北省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湖北省蕲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湖北省荆州市劳动中等专业学校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湖北省石首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武汉市艺术学校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广东省3所广东省经济贸易技术学校河源市卫生学校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1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学校重庆市4所重庆市商务学校重庆铁路运输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工艺美术学校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四川省7所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成都水电工程学校大竹县职业中学眉山科学技术学校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贵州省2所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云南省3所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陕西省2所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省6所兰州城建学校陇南市卫生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临泽县职业教育中心景泰中等职业学校临洮县职业教育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宁夏生态工程学校宁夏水利学校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结束——。
2017级新生入学教育考试题库汇总(发布)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 究工作。截至2016年2月,拥有( )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和宿舍人搞好关系,最重要的是( ) (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下列不属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特征的是( ) 大学生的哪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 克服语言关,主要的还是你的( )问题 对于社会实践,正确的认识是( ) 对于自己的社会位置,正确的是( ) ( )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 、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种顺应自然的思维方式 大学宿舍里最基本的法则是( ) 对于别人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态度是( ) 出现冲突的时候要“( )” 如何快速的融入新生生活中 ( )适应是环境适应的基础 新生活是从( )开始的 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低下直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把自我评 价建立在不恰当的()上 ()曾经说过“我们唯一该怕的是‘恐慌心理’” 传统教育总是把生活的艰苦与学业的进步看着是( )。 我们所说的大学生活的“滋润”下列不是的是( )指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率先提出,它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 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4
( )是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期待
55
对于兴趣的认识,正确的是( )
56 57 58 59 60 61 6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忐忑不安实质上是一种( )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更是一种归属感的转移和心理上的真正独立 当我们在大学中经历了失败经历,我们应该( ) ( )曾经说过“我们唯一该怕的是‘恐慌心理’” ( )是指对自己行为与行为结果关系的推测 请牢记火警电话为( ) 如果发生火灾,下列哪种行为( )是正确的?
1石首教育发展65年

石首教育发展65年1949年8月,县人民政府成立,随之建立了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文教科。
从旧政府接管过来的石首教育,仅有10所小学、1所初中。
文教科迅速组织教师培训、委派校长,9月初按时开学,各校均成立校务委员会,推行民主管理,实行课程改革,,彻底摆脱旧的教育制度束缚,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教学经验、教学原则和方法。
1951年,县中学学生刘精松等11人参加中国人们志愿军。
1953年5月,县文教科在绣林小学举行第一次教学观摩活动。
1954年,全县中小学掀起热爱劳动的教育高潮,1955年,中学开始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
1950年4月,县文教科首次开办师资训练班,到1952年,共培训400多名教师。
1953年,清理顽固守旧、不肯改悔的旧知识分子。
1954年2月,创办“星期天学校”,组织不及初中文化的教师进修。
至1952年,全县小学已增加到74所。
1956年,在新厂创办石首第二中学。
从1949年冬到1956年,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51000多人参加了扫盲学习。
1957年开始,全县认真贯彻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出现健康发展势头。
1956年,文教科改设教育局,1957年,改为文教局。
1958年6月,进入大跃进时代,全县小学跃到367所,中学增加到8所,石首一中成为完全中学,开始高中招生,兴办石首师范学校1所,农业中学6所。
农校1所,卫校1所。
全县普通中小学在校总数达到42575人。
同时,掀起扫余盲,办业余高小运动,”政治文化技术学校“、”红专学校“风靡一时。
1959年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石首先后停办师范学校、藕池中学、东升、大垸、调关等6所农业中学以及8所小学,除一中、二中(新厂)、五中(调关)、七中(团山)继续保留为全日制中学外,三中(横沟市)、六中(滑家垱)改办为半耕半读张小强,近百所公办小学转为民办。
至此,石首教育又回到了良性发展轨道。
1956年开始,劳动课代替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模板

浅谈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指导思想,用了短短六十多年的时问就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教育格局。
总体来看,伴随着基础教育从文自充斥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正迈向现代化体系建设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职业教育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明确了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的教育方针。
按照《共同纲领》的要求,把旧中国的职业教育统一改称技术教育。
1952年通过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实现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卜,教育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整顿提高,改造旧教育。
把旧中国的职业教育改称技术教育,凸显了技术立国的意图。
同时,为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学习前苏联经验,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支持工业化的技工教育,从此形成了技术教育和技工教育两种类型的职业教育。
总的来看,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教育落后,80%的人口为文盲,职业教育非常弱小。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任务是普及文化教育,扫除文自。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的比例较低,从1949年的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人数万人,发展到1957年的728所、在校生人数万人;技工学校数也从1949年的3所、在校生万人,发展到1957年的144所、在校生万人。
这一时期,为适应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以工业为主的中等技术教育。
发展技术教育首先要普及文化教育,积极开展技术教育。
同时,调整、整顿职业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制度,为新中国城市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1.03.05•【文号】教职成[2001]5号•【施行日期】2001.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01]5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我部于去年上半年批准并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同期又布置了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工作。
截止到去年11月上旬,各地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备选学校共235所,在专家组初审、抽查和复审的基础上,经研究,现决定批准北京市交通学校等216所中等职业学校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予公布。
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重视、支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1年3月5日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一、中等专业学校北京市:北京市交通学校北京商贸学校天津市: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国际商务学校天津市工业学校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河北城乡建设学校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廊坊市卫生学校石油物探学校山西省:山西省物资学校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辽宁省: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营口市中等专业学校沈阳市机电工业学校沈阳市纺织轻工业学校吉林省:长春市经济贸易学校长春市财政学校延边林业学校吉林市财经学校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上海市: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江苏省:常州铁路机械学校常州会计学校淮阴财经学校盐城商业学校苏州商业学校淮阴供销学校淮阴农业学校江苏省食品学校浙江省:浙江艺术学校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杭州市陈经伦体育学校浙江贸易学校江西省:江西省卫生学校宜春地区卫生学校南昌铁路卫生学校山东省:山东省法律学校济南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省轻工业学校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山东省淄博商业学校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烟台艺术学校聊城贸易学校泰安机电工程学校河南省: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电子工业学校郑州市卫生学校郑州市财税学校郑州市机电学校河南省农业机械学校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湖北省:长江水利水电学校湖北省宜昌市电子工业学校湖北省艺术学校湖北省交通学校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湖北省孝感市工业学校湖北省科技商贸学校湖北航天工业学校湖北省城市建设学校湖北省咸宁财税会计学校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省林业学校湖北省中医药学校广东省:东莞理工学校新兴中药学校高州农业学校湛江财贸学校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茂名市建设中专学校广东省水产学校广东司法学校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贸易经济学校广西银行学校海南省: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四川省:四川航天工业学校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四川省凉山卫生学校四川省乐山财贸学校成都市工业学校四川省绵阳医药学校四川省卫生学校四川省内江经济技术学校四川省水产学校贵州省:贵州省财政学校遵义财贸学校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铜仁地区农业学校遵义卫生学校黔东南州卫生学校贵州省林业学校云南省: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红河州卫生学校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陕西省:陕西省邮电学校甘肃省: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平凉地区卫生学校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商业学校定西地区卫生学校甘肃省煤炭工业学校青海省:青海省卫生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电力工业学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卫生学校新疆水利水电学校二、职业高级中学河北省:临城县职教中心乐亭县职教中心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吕梁地区职业中专学校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辽宁省: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吉林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省:穆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江苏省:南京中华职业教育中心江浦县职业教育中心锡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南京市职业教育中心泰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南京市莫愁职业高级中学铜山县工业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大丰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海门职业高级中学浙江省:杭州中策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余杭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萧山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慈溪市职业高级中学鄞县职业高级中学余姚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奉化市大桥职业技术学校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上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昌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嘉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海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湖州市职业技术中心学校金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金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东阳市技术学校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徽省:贵池市职业教育中心毫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蚌埠市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泰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寿光市第二职业中专沂水县职教中心兖州市职业中专新泰市职业中专莒南县职教中心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洛阳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荥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潢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赤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襄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湖北省浠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麻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鄂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石首市职业高中湖南省:浏阳市职业中专岳阳县职业中专广东省:新会市机电成人中专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广州市花都区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珠海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东莞市厚街专业技术学校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顺德市容桂镇胡锦超职业中学清远市清城区职业中学新兴理工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四川省:四川省邻水县职业中学四川省南溪县职业中学贵州省:桐梓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宣威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思茅市职业教育中心陕西省: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西峰市陇东职业中专学校兰州市文科职业学校静宁县职教中心学校成县职业中专学校庆阳县职业中专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职业中专学校。
奏响“阳光教育”协奏曲

奏响“阳光教育”协奏曲作者:马开发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4年第03期2013年8月20日,石首市教育局印发了《石首市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8月24日,该市教育局局长刘东升在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号召:“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造石首阳光教育,重任就在‘启明星’团队。
”石首市城区师资力量比较强的文峰中学、笔架中学、文昌小学、实验小学、绣林小学迅速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石首市“启明星”团队。
9月5日,“启明星”计划启动仪式在教育局隆重举行,由30多名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的5支“启明星”团队,意气风发地分赴全市5个偏远乡镇——小河、久合垸、团山、调关、横沟市乡镇学校任职、任教,开启了播种“阳光”的旅程。
妙手打造“阳光校园”“启明星”团队的进驻给乡村校园带来的变化是从校园文化开始的。
从优化校园环境出发,各支教团队开展了“主题校园”创建活动。
文昌小学支教团队支教小河镇小,他们协助镇小打造内涵丰富、美观实用的“文化墙”。
队长丁猛提出以“幸福校园”为主题,用“三大板块”构建校园文化:创设妙趣横生的“个性板块”,展示本校师生精美的手工、书画作品;创设情趣兼备的“风情板块”,图文并茂地宣传家乡名胜、本土特产;创设富有雅趣的“经典板块”,以国学经典润泽学生心灵。
班级文化也在重建中,各班正在开展拟班名、定班规、绘班徽、唱班歌活动,“一班一色”正在形成。
“启明星”团队的到来,让学生们告别了单调的“自由活动”,“阳光体育”“阳光艺术”“阳光游戏”等活动方兴未艾。
在团山小学,来自绣林小学的副校长曹蕾实施了情味、趣味、韵味“三味”校园创建行动。
在她的推动下,各种爱心行动、环保行动情意浓浓;各种球类、棋类运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各种管乐、弦乐小组活动韵味十足。
在久合垸中学,文峰中学团队引领下的“阳光兴趣活动”如火如荼。
在小河镇小,按照刘倩老师的设计,升旗仪式由学生主持,红领巾广播由学生主播,行为规范由学生主管,各种礼仪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尽职尽责,颇具风采。
霍尔果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聘真题

霍尔果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聘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的质量和效果。
A.社会实践B.文化继承C.经济增长D.文化创新【答案】:C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命题体现了哪种教学指导思想?()A.启发式B.注入式C.合作式D.协同式【答案】:A3.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
A.党委集体领导制B.校长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答案】:C4.高等学校的综合评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合格评估,二是()。
A.层次评估B.专业评估C.水平评估1/ 15D.等级评估【答案】:C5.“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
A.严谨冶学B.依法执教C.团结协作D.廉洁从教【答案】:A6.高校课程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或一种文化。
将课程视作一种政治,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中的()、行为控制、组织运行以及政策安排等。
A.文化传播B.教学效率C.权力分配D.师生关系【答案】:C7.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B.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C.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D.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答案】:B8.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不良引注主要表现为虚张声势和()。
A.虚假署名B.片面引注C.学术穿凿2/ 15D.自我引注【答案】:D9.《齐民要术》是关于:()A.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B.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答案】:A10.人民币汇率由()公布。
A.商务部B.中国人民银行C.中国银行D.摩根大通银行【答案】:B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
邯郸市现代高级技工学校招聘真题

邯郸市现代高级技工学校招聘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大学教师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其根本角色是()A.教学者角色B.应用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答案】:A2.学者利思伍德综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他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是()。
A.专业伦理发展B.职业周期发展C.心理发展D.专业知能发展【答案】:D3.高等学校以()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学科规划和学科忠诚。
A.教学B.学术C.学科D.研究【答案】:C4.“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
1/ 15A.廉洁从教B.团结协作C.严谨冶学D.依法执教【答案】:C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A.被动发展的过程B.自然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C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答案】:D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少带有功利性,主要是切磋学问、交流思想、鼓励安慰、探索人生。
这说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的特点是()。
A.交往心理的差异性B.交往目的的单纯性C.交往动机的迫切性D.交往内容的多样性【答案】:B8.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2/ 15B.教学设计C.职业生存D.学生发展【答案】:C9.该公文格式不正确的是()。
A.落款B.附件位置C.发文字号D.主送机关位置【答案】:C10.下列表示结婚的是()。
A.弥月之喜B.弄瓦之喜C.弄璋之喜D.于归之喜【答案】:D11.拟定公文标题,必须做到简洁精炼、规范准确,下列拟定的公文标题哪一项符合这一要求()。
A.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的请示B.省民政厅印发《民政部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的通知C.市公安局关于扫黑除恶工作的总结报告D.省政府关于召开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通知【答案】:D1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首职业教育的兴旺时期1958-1985时期石首职业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教育。
各个部门为提高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项目兴办了一批学校。
学制长短不一,课程也不尽相同。
这类专业学校,建校时间虽不长,但办学条件已日益改善,符合专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经验也正在成熟。
到1985年,全县部门办的专业学校12所,教职员工86人,根据专业需要,有的学校还临时聘请兼职教师。
各专业学校已形成一支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为部门培训干部职工达一万余人。
文教卫系统一、石首县教师进修学校石首县教师进修学校位于笔架山北麓县教育院内。
该校以提高本县中小学师资水平为宗旨。
基本任务是:协助华中师范学院,地区教师进修学校,荆州师范专科学校举办高等师范函授教育,做好高师函授学员的辅导与管理工作;开办中等师范函授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教师短训班;同时在县教委安排下,负责选送部分中学教师到省、地高等院校及其他地区师范学校进修。
教师进修学校的前身为原县函授教育机构——石首县一中函授部。
1958年建于一中校内,1961年7月,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于原石首师范校址建立。
1962年,县一中函授部与进修学校合并,更名为“石首县文教局函授部。
1969年,“文化大革命时解散。
1974年恢复,定名为“石首师范函授部”。
1979年恢复“石首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
1983年秋,县教师进修学校被列为全省48所教师进修之一,享有中等师范权益。
1985年,全校计有干部教职员工22人,其中校长3人,教职员19人,具有大专毕业学历的14人。
1977至1985年止,全校先后举办短训班24期,培训中小学教师958人;招收中师函授学员四届计2964名,其中获语文、数学单科结业证书的有1061人;辅导管理高师函授学员150名,其中本科学员79名,专科71名,已毕业56人;选送到其他院校代培139人。
县教师进修学校编有本科、专科、中师版本的各科学习辅导资料《石首函授》供学员学习。
此外,还举办夜中专班,为各部门干部职工提供学习机会。
二、石首县卫生学校石首县卫生学校位于绣林镇太平坊村。
校园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11平方米。
1985年秋,学校开有5班,在校学员295人。
有专任教师16人,开设中级卫生学校课程,学制两年。
该校实行课堂教学与临床实习相合的教学形式,为全县培训中、初级卫生人员。
卫校教学条件已有改善,目前,有解剖模型200具,幻灯机一台,显微镜六台,还有其他基本教学设备,该校隶属县卫生局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按照卫校规程管理学校。
这所学校原建创建于1958年11月,由原卫生科举办。
当时开办有医、护两班,教师5人。
1960年停办。
1976年复校。
复校十年中,培养各类医护人员908名。
其中;曾面向社会招生,学制1—2年的护士专业90人;培训卫生系统内的护士109人,医士100人,西医学中医的50人,综合班84人,乡村医士281人。
学习半年的有妇产,乡村医生,中药药检等班计194人。
工业系统一、石首县工交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石首县工交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位于笔架山南麓。
该校由县经委举办,以为本系统培养中等技术人员为目标,按照一机部分布的中专课程教学大纲开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学制3年。
学校现有教职员24人,其中兼职5人。
现招学员50人,学习机械制造工艺专业。
文化课开有高中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开有《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子学》、《工业电子学》、《金属工艺学》;专业课开有《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床夹具设计》、《机床液压传动》、《技术经济企管基础》、《微机应用》;选修课开有《模具设计》、《金属材料与处理》,《焊接》等课程。
头年学习文化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课,进行课程高设计,第三年进行实习和毕设计;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求学员达到“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
该校前身,为县机械厂办的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创建于1965年。
“文化大革命”中,改“七·二一”工人大学。
1980年5月,改为具工交职工学校,先后办有5期短期培训班,培训职工200余人。
1985年开始招收中专班。
同年12月,经上级批准改为现在校名。
二、荆州地区第五技工学校荆州载我第五技工学校,创办于1980年7月,校址在石首县原种场徐家铺分场范围内,石调公路北侧,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属石首劳动局领导主管。
1985年3月,学校提格命名为“荆州地区第五技工学校”。
校长张玉林。
第五技工学校由荆州地区劳动局主管,以培养中等技术工人为目的,由全省命题考试,地区统一招生。
1980年至1982年,学生来源于全县城镇户口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983年以后,学生来源于全地区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
这个时期既招高中生,也招初中生。
1985年,招高中生2班,学生98人,招初中毕业生2班,学生106人,还破例招收了10名自费生。
学生毕业后,由地区劳动局统一分配,以回本县为主,也有分外县的。
自费生,毕业考试后,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但是不包分配,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考核聘用。
持校学制为二年。
已毕业4届,学生346名。
专业有财会。
轻纺、铸造、车工、机电、保钳、机加等方面的技术工程,毕业生遍布于石首各工厂。
技校采用技工教育统编教材,备有机械,电工方面的教学仪器;采取课堂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办法,时间各占50%,每节课时为90分种。
技校经费悉靠地区劳动局拨发,由地区劳动局按《国家技工教育管理章程》实行管理。
三、石首县电力局职工培训班石首县电力局职工培训班位于山底湖畔,黑桥子以东100米处。
基地面积292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
培训班始创于1984年10月,属地、县两级电力局领导。
业务上由地区电力局教育科直接管理。
县电力局每年拨给教育经费,约12000元,配有1人主持日常工作,备有进行电力业务教学的基本设备和学员生活设施。
培训班以培养提高电力系统在职职工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保证安全发展电力生产为目标。
根据情况,实行“缺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教学原则。
从本系统有经验的和电力专业学校毕业的技术骨干中或普通中学教师中,按培训需要聘请兼课教师。
业务技术教育内容以外线、运行、安全、财务、业务管理为主,兼学政治、法律常识,采用短训方式,一般培训10天至15天,文化补习课程则按普通中学主要课程进行教学,学习一年。
1985年,短期培训职工150人,实习高中文化课程的有30人。
农业系统一、石首县农业学校石首县农业学校位于徐家铺麻科所境内。
校园面积30亩,校舍四栋36间,学校无固定学制,一般以农闲培训为主,招收农村基层干部、农技员、农村专业人员、专业户和农村知识青年,学习《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和推广良种,畜牧物产等技术知识。
学校现有教师4人,通常每期可办1班,收学员40~60人。
时间较长的培训按章节教学。
教完后,组织复习考试。
短期培训,主要讲授针对性强的专题,授完后,组织讨论,提问,集中解答,再复习考试。
1981~1985年止,共培训694人,短训4184人次。
该校开设中央农业广播教学班次,现有学员328人,其中有区乡干部220人,(其中招聘人员118人,)专业户,重点户108人,分别学习农技、水产、畜牧、农业经济管理四个专业。
下设大垸、团山、县直等教学点,分片进行教学。
该校由农业局举办,县财政局拨给经费,具有农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设备。
该校原创于1958年10月,设绣林镇南郊太平坊,为初级农业学校。
招收高小程度的新生入学,修业期限一年。
1961年春停办。
1980年10月,在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基础上复办农校。
二、石首县农业机械电力学校石首县农业机械电力学校,位于绣林镇车落岗村,校园面积7100平方米,校舍面积1700平方米。
该校创办于1974年9月,直隶于县农机局领导,以提高全县农村机械,电力工作人员水平为目标。
招收农机手,电工,实行长办短训,“哪来哪去”的培养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开设《农业机械常识》、《维修保养知识》、《电工基础》、《电机设备》、《电器维修与保养》等课程,采用半天教学,半天实习的方法。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2人,通常可办两班,培训100人,半月至三个月结业。
学校有教室、宿舍、实验室,修理间以及拖拉机、车床、钻床、电焊机、机车解剖实验教具、试教板和其他仪器等基本教学设备。
该校每年由主管部门拨款。
1983年止,计办36期,培训学员3149人次。
1984年起,学习费用改由学员自理。
两年来办有8期,培训学员850人。
财贸系统一、石首县粮食学校石首县粮食学校,位于绣林镇车落岗村,现有建筑面积1835平方米,该校始建于1976年5月,原名“石首县粮食局业余学校”,校址设城内牌楼堰,当时主要是按本系统业务需要,临时聘请兼职教师,自编自选教材,采取短训或以会代训形式,长则一月,短则一周。
1981年,改换校名——石首县粮食学校。
有专职教师3人,临时聘请3人,曾办财会,保化、检验、粮管,营业和其他专业班共11期。
1983年在进行职工文化普测的基础上,开始开设初、高中文化补习课程,继续举办业务训练。
1985年止,共办22期。
培训学员1521人。
其中:初习初、高中文化的有1004人,属初、中级业务培训的有517人,目前,在校学员30人。
二、石首县商业学校石首县商业职工学校,位于绣林镇环城路。
校舍面积600平方米。
学校无固定学制、班次,通常开设1~2班,每班40~50人,现有专任教师4人。
其任务是招收本系统干部职工脱产学习。
结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学校实行“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学什么”的教学原则。
根据每期教学要求,分别开设《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商业经济》、《商业统计知识》、《商业会计知识》、《商业物价知识》、《营业员常识》、《商业企业管理》、《珠算》,《食品商品经营知识》和初中语文、数学、政治等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统一布置作业的教学方式;期中、期末各考一次,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结业证书或合格证书,以作组织考核依据。
该校直隶于县商业局领导,每年由商业局按国家规定向所属单位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约15000元拨给学校作为经费。
该校创办于1979年9月,借用食品公司良种场的房屋为校舍。
1980年6月迁入现址,1984年止,共办13期,培训干部职工549人。
三、石首县供销学校石首县供销学校位于绣林镇广大路西端南侧,校园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该校是县供销总社为提高本系统干部素质兴办的,实行定期轮训、“哪来哪去”原则。
其办学指导思想为“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商业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