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归化植物新资料
浙江省常用园林绿化植物材料汇总

常绿针叶树类松科:日本冷杉、江南油杉、雪松(附种:弯枝雪松、垂直雪松、金叶雪松)、白皮松、赤松(附种:垂枝赤松、平头赤松)、湿地松、马尾松(附种:黄松、黄山松)、日本五针松(附种:短叶五针松、黄叶五针松、旋叶五针松、白头五针松)、黑松(附种:花叶松、一叶黑松、虎斑黑松)杉科:柳杉(附种:日本柳杉、短叶柳杉、矮丛柳杉、短茸柳杉、猴爪杉)、秃杉、杉木柏科:日本扁杉(附种:云片柏、金边云片柏、孔雀柏)、日本花柏(附种:线柏、凤尾柏、绒柏)、柏木、侧柏、千头柏(附种:金黄球柏)、圆柏(附种:金叶桧(又称黄金柏)、球桧(又称玉柏)、垂枝柏、塔柏、鹿角柏)、龙柏、匐地柏、铅笔柏、罗汉松科:罗汉松(附种:小叶罗汉松、短叶罗汉松)、竹柏红豆杉科:南方红豆杉(附种:枷罗木)、香榧(附种:日本榧)常绿阔叶乔木:杨梅科:杨梅壳斗科:甜槠、苦槠、钩栗、绵槠(附种:石栎)、丝栗栲、青冈栎木兰科:广玉兰、木蟹树、荷花玉兰(附种:狭叶荷花玉兰)、乐东拟单性玉兰、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狭叶木莲樟科:香樟(温岭市市树)(附种:细叶香桂)、浙江樟、月桂树、紫楠(附种:浙江楠)、刨花楠、红楠、华东楠、桢楠、舟山木姜子金缕梅科:蚊母树(附种:杨梅叶蚊母树)蔷薇科:满园春(又称:倒卵叶石楠)、枇杷、石楠冬青科:冬青(附种:毛梗铁冬青、大叶冬青)杜英科:山杜英山茶科 :山茶、油茶、木荷、厚皮香大风子科:柞木芸香科 :朱橘棕榈科:棕榈山矾科:留春树木犀科:女贞、油橄榄、桂花[附种:金桂(花金黄色)、丹桂(花橙色)、四季桂(花期长,除严寒酷暑外,时时有花,秋季开花最多)、子桂(花黄白色)]豆科:红豆树、羊蹄甲虎皮楠科:虎皮楠红树科:秋茄树常绿灌木类:小檗科:长柱小檗、十大功劳(附种:阔叶十大功劳、湖北十大功劳)、南天竹[附种:玉果南天竹(小叶翠绿色入冬不转红,果黄绿色)、五彩南天竹(矮小,叶狭小而密,叶色多变,常呈紫色)]木兰科:含笑腊梅科:亮叶腊梅樟科:乌药海桐科:海桐蔷薇科:火棘(附种:狭叶火棘)、月季芸香科:金柑(附种:金弹、圆金柑、月月橘)黄杨科:黄杨卫矛科:大叶黄杨(附种:银边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金心大叶黄杨)冬青科:枸骨(附种:黄果枸骨、温州冬青)金丝桃科:金丝桃(附种:金丝梅、密花金丝桃)胡颓子科:胡颓子(附种:银边胡颓子、牛奶子)五加科:八角金盘(附种:白边八角金盘、黄斑八角金盘)山茱萸科:洒金珊瑚(附种:东瀛珊瑚)杜鹃花科:杜鹃花[附种:云锦杜鹃(花淡玫瑰红色)、麂角杜鹃(花粉红色单生)、安徽杜鹃(花顶生,白色至紫色,瓣有白点)]木犀科:云南黄馨夹竹桃科:夹竹桃(附种:白夹竹桃)茜草科:玉荷花(附种:大花栀子、雀舌花、单瓣雀舌花)、六月雪(附种:金边六月雪、重瓣六月雪)忍冬科:珊瑚树龙舌兰科:凤尾兰(附种:丝兰)常绿滕本类:桑科:薛荔木通科:鹰爪枫木兰科:南五味子蔷薇科:山木香豆科:油麻藤鼠李科:雀梅藤五加科:常春藤(附种:长春藤、银斑长春藤)夹竹桃科:络石(适于小型花架、墙垣、徒坡等攀缘)落叶针叶树类:松科:金钱松(附种:丛生金钱松、矮型金钱松、垂枝金钱松)杉科:水杉、池杉(附种: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落叶阔叶类银杏科:银杏(附种:垂枝银杏、裂叶银杏、黄叶银杏、斑叶银杏)杨柳科:响叶杨、加杨(附种:意大利杨、钻天杨)、毛白杨、美洲黑杨、垂柳(附种:旱柳、龙爪柳、河柳、银叶柳、三蕊柳)、苏柳胡桃科:薄壳山核桃(附种:山核桃、黑胡桃)、枫杨、青钱柳壳斗科:板栗、栓皮栎(附种:麻栎、小叶栎)桦木科:江南桤木、光皮桦榆科:糙叶树、珊瑚朴、朴树(附种:紫弹树、黑弹树)、榔榆、榆树(附种:红果榆)、榉树桑科:桑木兰科:鹅掌楸(又称马褂木)(附种:杂种鹅掌楸、北美鹅掌楸)、玉兰(附种:二乔玉兰、日本辛夷、天目玉兰、宝华玉兰)、黄山玉兰、凹叶厚朴樟科:檫木金缕梅科:枫香杜仲科:杜仲悬铃木科:悬铃木(附中:北美悬铃木、三球悬铃木)蔷薇科:木瓜、海棠(附种:白海棠、红海堂、垂丝海棠、西俯海棠、湖北海棠)、苹果、杏、尾叶樱、(附种:垂枝樱、日本晚樱、日本樱花)、梅、桃(附种:碧桃、紫叶桃)、李(附种:红叶李、紫叶李)豆科:合欢(附种:山合欢)、皂荚、刺槐、翅荚香槐、黄檀、槐(附种:盘槐)、龙爪槐。
浙江绿化用三色堇

浙江绿化用三色堇
浙江绿化用三色堇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三色堇较耐寒,喜凉爽,喜阳光,可以在各种条件气候下很好的生长。
三色堇(学名:Viola tricolor L.)是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具稀疏的圆齿或钝锯齿。
三色堇较耐寒,喜凉爽,喜阳光,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
忌高温和积水,耐寒抗霜,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昼温持续25℃时,只开花不结实,即使结实,种子也发育不良。
根系可耐-15℃低温,但低于-5℃叶片受冻边缘变黄。
三色堇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
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pH为5.4~7.4。
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
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名三色堇。
该物种较耐寒,喜凉爽,开花受光照影响较大。
浙江省2种归化植物新记录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0 —6 2 2 1)30 8 —3 005 9 (0 0 0 —4 00
T on wyntrl e ln p ce nZ ein w e l auai dpa t eisi hj g z s a
CHEN n XI e — u n , CHEN e g h i, ZHANG n — i, ZHANG e — a 。 Fe g , E W ny a Zh n — a Ho g we F n y o ,LIGe ・ o nyu
( . o i r gC ne r oetR s uc s o h j n ,Ha g h u 3 0 2 1 M nt i e t f r eo re fZ e a g on ro F s i n z o 10 0,Z e a g hn ;2 Ma a e e t hj n ,C i i a . n g m n
Ciy. E ee o y l sf u d i o s a t.Th o c e p cme s wee p e e v d i h e b ru t h trph la Wa o n n Zh u h n Ci y e v u h rs e i n r r s r e n te h r a i m
nw rcr ;Z ei g e od hj n e a
作 者最 近在野外 考察 过程 中 ,采集 到锦葵 科 Ma aee赛葵 属 Ma at m 和大戟 科 E p obae e l ca v l su v r u h rica 大戟 属 E p oba 物标 本各 1 ,经 查 阅相关 文 献 ,确定 为浙 江分布 新记 录 ,现 特予报 道 。 u hri 植 种
1 锦 葵科 Ma aee 1 ca v
浙江省玄参科归化新记录--凯氏草属

2015年1月防 护 林 科 技J a n .,2015第1期(总136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S u m N o .136)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1-0050-02收稿日期:2014-10-20基金项目:宁波市财政专项支持项目(N B Z F C G 2012049G-D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2R 10039-07) 作者简介:徐绍清(1965-),男,浙江慈溪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和植物资源利用研究,E m a i l :c i x i x u s h a o q i n g @126.c o m 通讯作者:金水虎(1965-),男,浙江绍兴人,副教授,从事植物分类与资源利用等研究,E m a i l :js h 501@163.c o m 浙江省玄参科归化新记录凯氏草属徐绍清1,徐永江1,金水虎2,陈征海3,李修鹏4(1.浙江省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慈溪315300;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3.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20;4.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浙江宁波315012)摘 要 报道了浙江省玄参科(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 )一归化新记录属 凯氏草属(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及一新记录种 戟叶凯氏草﹝K .e l a t i n e (L i n n .)D u m o r t .﹞㊂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室㊂关键词 凯氏草属;戟叶凯氏草;玄参科;新记录;归化植物;浙江中图分类号:S 324;Q 949.777.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1.018N e wR e c o r d o fN a t u r a l i z a t i o n f o r S c r o ph u l a r i a c e a e i n 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X uS h a o q i n g 1,X uY o n g j i a n g 1,J i nS h u i h u 2,C h e nZ h e n g h a i 3,L iX i u p e n g4(1.F o r e s t r y S p e c i a l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m o t i o nC e n t e r o fC i x i C i t y ,C i x i 315300,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F o r e s t r y a n d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Z h e j i a n g A &FU n i v e r s i t y ,L i n a n311300,C h i n a ;3.F o r e s tR e s o u r c e sM 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o f Z h e j i a n g Pr o v i n c e ,H a n g z h o u310020,C h i n a ;4.N i n g b oS p e c i a l F o r e s t r y P r o d u c t i o nS c i .-T e c .P r o m o t i o nC e n t e r ,N i n g b o 31501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N e w r e c o r do fn a t u r a l i z e df a m i l y (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 )-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a n dan e w r e c o r d e ds p e c i e s (K i c k x i a e l a t i n e )w e r e r e p o r t e d i n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T h e v o u c h e r s p e c i m e n s a r e d e p o s i t e d i n h e r b a r i u mo f Z h e j i a n gA &FU n i v e r s i t y.K e y wo r d s 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K i c k x i a e l a t i n e ;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 ;n e wr e c o r d ;n a t u r a l i z e d p l a n t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凯氏草属(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隶属于玄参科(S c r o ph u l a r i a c e a e ),分类上与柳穿鱼属(L i n a r i a M i l l .)十分接近,两者同属龙头花族(A n t i r r h i n e -a e)[1],因4个能育雄蕊的花药联合成环状结构而不同于柳穿鱼属[2-4]㊂凯氏草属于1827年由B .C .J .D u m o r t i e r 建立[2];2012年李宏庆等新拟为凯氏草属[5]㊂戟叶凯氏草是杂草物种,原产地大多生长在耕地和荒地㊂该种在国内于2013年首先见于报道,地点在上海市,后在江苏也有发现[6]㊂浙江省于2012年8月最先在野外见到植株,经鉴定,确认为凯氏草属的戟叶凯氏草,为浙江省归化新记录属㊁新记录种㊂现予以报道㊂1 凯氏草属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 .,F l .B e l g .35.1827;S u t -t o n ,R e v .T r i b .A n t i r r h i n e a e 174.1988;M e d h a n i ei n N o r d i cJ o u r .B o t a n y ,20(6):665.2000. T y pe :K i c k x i a e l a t i n e (L i n n .)D u m o r t .矮小灌木,多年生或1年生草本㊂通常具腺毛或柔毛;茎匍匐上升或以叶柄攀缘㊂单叶,通常互生,线状披针形至近圆形,全缘,具锯齿或浅裂,基部戟形或箭形;近无柄至有叶柄,叶柄偶尔缠绕㊂花单生叶腋或为具苞片的总状花序,花左右对称,具花梗;花萼5深裂,裂片全缘,近等大,覆瓦状,通常短于花冠筒;花冠黄色,筒近圆柱形或钟状,有距;二唇形,裂片明显不等长或近等长,上唇2裂或微缺,短于下唇,直立至开展,下唇3浅裂,通常扩大而在花冠近基部封闭喉部;裂片内侧具短柔毛或绵毛;能育雄蕊4,二强,内藏,花药边缘联合成一个环形结构,具缘毛,退化雄蕊微小;花柱单一,直立,柱头头状,位于花药环的中心㊂蒴果卵球形至近球形,种子多数,开裂,很少不裂㊂种子两侧对称,肾形至椭圆形,种皮具蜂窝状网脉或具瘤,种脐居中,很少在基部,表面无蜡质层[2,3,7]㊂凯氏草属全世界有9种,主要分布在欧洲㊁北非和西亚[3],并广泛引种于其他地方㊂B.C.J.D u m o r t i e r于1827年发表;属的模式种为戟叶凯氏草㊂2戟叶凯氏草见本期封三附图㊂K i c k x i a e l a t i n e(L i n n.)D u m o r t.,F l.B e l g.35.1827;S u t t o n,R e v.T r i b.A n t i r r h i n e a e174,F i g.42.1,2.1988 A n t i r r h i n u me l a t i n e L i n n. S p.P l.e d.2.612-613.1753 L i n a r i a e l a t i n e (L i n n.)M i l l.,G a r d.D i c t.,e d.8.n.16.1768. 1年生草本㊂茎匍匐或斜上升,基部多分枝;全株被白色绵毛及腺毛㊂单叶,互生,叶片宽卵形至卵形,长0.2~2c m,宽0.1~1.8c m,基生叶或更大,向上渐小,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戟形,全缘或叶缘中下部具不规则锯齿;叶柄长1~7mm㊂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3c m,纤细;花冠假面形,外面淡紫色至近白色,上唇2裂片内侧深紫色,下唇3裂片黄色至淡黄色,有时近白色,两侧近基部常有稍淡的紫色斑块,向内呈囊状凸起;基部距漏斗状,弯曲,长5~ 8mm㊂蒴果近球形,直径3~4mm,柱头宿存㊂种子多数㊂花期6 9月,果期8 10月[2,7-9]㊂浙江:宁波(N i n g b o),慈溪(C i x i),跨海大桥( T h eC r o s s-s e aB r i d g e),桥脚东侧十一塘(T h e11t h S e a w a l l o n t h e e a s t s i d e o f t h e B r i d g e f o o t),生于一线海塘内侧的防护林草丛中㊂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室,标本编号:C X20120821017 (N:30ʎ21ᶄ38.2ᵡ,E:121ʎ10ᶄ34.4ᵡ,H:5m)和C X20130813086(N:30ʎ21ᶄ41.7ᵡ,E:121ʎ10ᶄ45.8ᵡ, H:5m)㊂归化种㊂原产于欧洲㊁北非和亚洲西南部㊂现已引种或扩散至美洲㊁大洋洲等局部地区㊂我国上海㊁江苏(南通)及浙江(慈溪)已见归化个体㊂该种花期长㊁结籽多,具有一定的侵染性,须防范其扩散㊂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七卷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11[2]D u m o r t i e r.BCJ F l o r u l aB e l g i c a,o p e r i sm a j o r i s p r o d r o m u s,a u c-t o r e[M].T o r n a c iN e r v i o r u m,1827:32-35[3]M e d h a n i eG h e b r e h i w e t.T a x o n o m y,p h y l o g e n y a n db i o g e o g r a p h y o f K i c k x i a a n d N a n o r r h i n u m(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J].N o r d i c J o u r n a l o f B o t a n y,2000,20(6):655-690[4]N E lH u s s e i n i,M Z a r e h.S y s t e m a t i c s t u d i e so fS c r o p h u l a r i a c e a ei nE g y p tI.L i n a r i a M i l l.,a n d K i c k x i a D u m o r t.[J].F e d d e sR e p e r t o r i u m,1994,105(5-6):317-329[5]李宏庆,熊申展,陈纪云,等.上海植物区系新资料(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39-143[6]叶康,奉树承,褚晓芳.江苏归化植物新记录属 凯氏草属[J].种子,2014,33(3):59-60[7]D AS u t t o n.Ar e v i s i o no f t h e t r i b e A n t i r r h i n e a e[M].L o n d o n: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88[8]CL i n n a e u s.S p e c i e s p l a n t a r u m(e d.2.)[M].H o l m i a e:[s.n.], 1753[9]P M i l l e r.T h e g a r d e n e r sd i c t i o n a r y(e d.8.)[M].L o n d o n:[s. n.],1768(上接第49页)种类鉴定存在一定困难,而在克拉玛依已报道的蛀干害虫种类研究也相当不足㊂3.2蛀干害虫种类繁多㊁特性各异㊁生活隐蔽㊁危害树种较多㊁繁殖扩散较高㊁危害重,尤其是幼虫期危害最严重,在树干内生活蛀食危害;蛀干害虫的卵㊁幼虫㊁蛹都在树干内隐蔽生活,从外表看无明显症状,出现明显木屑及虫粪时,严重发生时造成林木成片枯死,防治已晚㊂害虫在气候干燥㊁干旱缺水,创伤严重,管理差的林地㊁幼林地㊁新造林地㊁林缘或稀疏林地㊁树势衰弱的林木地㊁林分树种单一林带的危害最严重㊂目害虫防治问题特别突出,至今未找到彻底控制该害虫的有效措施㊂参考文献:[1]张新平,努尔古丽,王成祥,等.克拉玛依市森林昆虫名录[J].新疆林业科技,2005(2):20-26[2]秦凯伦,胡春祥,王忠杰.不同药剂对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防治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7-98[3]连月英,王丽霞,刘婷婷,等.包头市杨树蛀干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S1):32-34[4]努尔古丽马坎,岳朝阳,阿里木买买提,等.杨十斑吉丁在克拉玛依林区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124-126[5]李亦松,季春辉,张建华,等.和田皮墨垦区杨树十斑吉丁虫的生物学初报[J].昆虫知识,2010,47(1):204-206[6]努尔古丽马坎,岳朝阳,张新平,等.杨十斑吉丁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3,117(6):25-27[6]孙永平.辽宁省森林病虫害成灾原因及治理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0(3):13-16,46[7]马德成,马玉玲.杏干也是传带苹果蠹蛾的载体[J].植物检疫, 1997,11(2):117-118[8]黄玉珍.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 (5):20[9]茏建军,张祥敏,康振,等.天津市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园林科技通讯,2002(32):37-40[10]杨鹏辉,胡忠朗,赵宗林,等.脐腹小蠹生物学初步观察[J].陕西林业科技,1988(4):54[11]王焕道,董立朝,王振章,等.脐腹小蠹虫的生物学特性[J].昆虫知识,1994(2):204-20615第1期徐绍清等浙江省玄参科归化新记录 凯氏草属。
浙大培育的世界首例胚培养百山祖冷杉幼苗回归大自然

浙大培育的世界首例胚培养百山祖冷杉幼苗回归大自然
作者:暂无
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10期
最近,浙江大学陈利萍科研团队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繁育世界首例胚培养百山祖冷杉幼苗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三株人工繁育百山祖冷杉幼苗回归原生地——浙江省庆元县的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举为百山祖冷杉摆脱极度濒危状态创造了条件,标志着百山祖冷杉人工繁育的研究将进入新的阶段。
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孓遗植物,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
目前全球仅有三棵成年野生植株,分布于浙江省庆元县海拔1 700 多米的山林中。
百山祖冷杉不仅生物学特征独特,而且在研究植物区系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世界瞩目的濒危野生植物资源。
摘自浙大新闻
(本栏编辑:江平)
(本刊美编:张红)。
浙江归化植物新资料

浙江归化植物新资料
赖秀雅;吴庆玲;李想;胡仁勇;丁炳扬
【期刊名称】《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9)005
【摘要】报道了浙江归化植物新记录3种和温州归化植物新记录4种.其中,大花金鸡菊(Coreopsisgrandiflora)、野莴苣(Lactuca serriola).丝毛雀稗(Paspalum urvillei)为浙江归化植物新记录;裂叶月见草(Oenothera lachgata)、卵叶异檐花(Triodanis biflora)、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睫毛牛膝菊(Galinsoga ciliata)为温州归化植物新记录.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赖秀雅;吴庆玲;李想;胡仁勇;丁炳扬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3
【相关文献】
1.京津冀地区外来归化植物新资料 [J], 苗雪鹏;李学东
2.产于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浙江种子植物新资料 [J], 陈德良;
叶立新; 张宏伟; 陈小荣; 徐跃良
3.浙江槭树属植物新资料 [J], 裘宝林;陈锋;谢文远;张芬耀;陈征海
4.浙江蔷薇科植物新资料 [J], 雷祖培;刘菊莲;陈林;张方钢;谢文远;陈征海
5.浙江槭属植物新资料(Ⅱ) [J], 陈征海;谢文远;陈锋;朱遗荣;金孝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植物分布2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

Zho u Zhua n g , W u Di f e i , Che n Xi a nx i n g。, Ta o Zhe n gm i ng , Xi o ng Xi a nhua , Ya n g Ya npi n g , Di ng
浙 江 省 植 物 分 布 2个 新 记 录 属 和 4个 新 记 录 种
周庄 ,吴棣 飞 ,陈贤兴。 ,陶正 明 ,熊先华 , 杨 燕萍 ,丁 炳扬¨
( 1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浙江 温州 3 2 5 0 0 5 ; 2 . 温州市公园管理处 , 浙江 温州 3 2 5 0 0 0 3 .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浙江 温州 3 2 5 0 3 5 ; 4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杭州 3 1 0 0 3 6 )
3 2 5 0 0 5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2 .D e p a r t me n t o f We n z h o u P a r k ,We n z h o u 3 2 5 0 0 0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3 .C o l l e g e
地 区分 布 新 记 录 . 它 们 在 浙 江省 的发 现 丰 富 了浙 江 省 植 物 区 系 的 内容 , 为 其 在 我 国地 理 分 布 的 研 究 提 供 了基 础
资料 .
关键词
被子植 物 ; 分布新记 录 ; 浙 江 省 Q 9 4 9 文献标志码 A
中图分类号
新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

新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
陈坚波;吴东浩;祝浩东;洪庆红;谢文远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4(44)1
【摘要】报道了2种采自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光萼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var.torreyana(A.Gray)D.F.Austin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t.-Hil.为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
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境,指出了与相近类群的主要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
凭证标本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总页数】4页(P92-95)
【作者】陈坚波;吴东浩;祝浩东;洪庆红;谢文远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华市中医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2
【相关文献】
1.浙江归化植物新记录——田茜
2.浙江3种归化新记录植物
3.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新记录
4.发现于浙江的2个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
5.浙江省重要湿地归化植物现状与防控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l 29. No 5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r i ・ au a i n es ou na fW nz u i e st N t r lSc e c y
20 0 8年 1 0月
0c . 0 8 t2 0
Z  ̄i g( h a n 浙江 ) :温 州 ,鹿城 仰义 ,铁 路旁 ,2 0 —52 ,李想8 4 ;温 州 ,杨 府 山 ,抛 荒 0 50 —9 27
地 ,2 0 —52 ,高末 、厉朦朦 1 1 0 60 —4 5.
原 产美 洲 .我 国于 1 8 年首 先在 安徽 安庆发现 ,后来 在福 建和 台湾 北部也 有 发现n.文 献报 91 】
rn ioa) 莴苣 ( a tc ril 、丝 毛雀稗 ( ap l uvl i a d r 、野 l f L c a er a) u s o P sau rie )为浙 江归化植物新记 录;裂叶 m l
月见草 ( n t r c it 、卵叶异檐花 ( r d nsb oa 、大狼把草 ( ies rn oa) Oeoh al i aa) e an Ti a i i r ) o f l Bdn fo d s 、睫毛牛
浙 江 归 化 植 物 新 资 料
赖秀雅 ,吴庆玲 ,李 想,胡仁勇 ,丁炳扬
( 温州 大学 生命 与环境 科 学学 院 ,浙江 温 州 3 52) 2 07
摘 要 :报道 了浙 江归化植物新记 录 3种和温州 归化植物新记录 4种 .其 中,大花金 鸡菊 ( oep i C ro s s
台湾 、福 建 、上海 、浙 江丽 水也 已有 发现 ] 州 为归化 植物 新记 录 . .温 裂 叶月 见草 有非 常 高 的繁殖 系 数 ,每个 大 植株 可 结子达 6 多粒 ;适 应性 广 ,具 有较 强 的耐 万 寒 、耐贫瘠 、耐盐 碱和 耐水 湿 能力 ;且 侵 入性 强 ,大 型植 株还 能通 过化 学他 感 能力排 挤伴 生 的土 著植 物 l.可 能通过 园林 植物 引种 而传 入温 州 , 因此 我们 在 园林植 物 引种 时应特 别 注意 . 2 】
收 稿 日期 : 20 .32 0 80 .0
基金项 目:浙江省科 技计划重 点项 目(0 5 2 0 1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A0 5 20 C 2 8 ) S 04 1) 作者简介 :赖秀雅 (9 6 ) 18 一 ,男,浙 江苍南人 ,研 究方 向:植物分类 学.十通讯作者,dy b @wz . u n ue . dc
( : 2 — . 2 0 : Fo ao Chn , 1 : 4 3 4 5. 2 0 . 9) 0 21 0 4 l r f ia 3 2 —2 0 6
Z eag ( hj n 浙江 ) i :温 州 ,温 州 大学 学 院路校 区 ,操场 沙坑 ,2 0 —52 ,李想8 6 ; 同一地 0 50 —9 22
在 调 查浙 江 外 来入 侵 植物 的过程 中 ,发 现浙 江 归 化植 物 新 记 录3 和温 州 归化 植 物 新记 录4 种 种 ,予 以报 道 .凭证标 本 除注 明 的 以外 均保 存于温 州 大学 生命 与环 境科 学 学 院植物标 本 馆 .
1柳 叶菜科O arca ngaee
1 4
温 州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0 8 第 2 2 0) 9卷 第 5期
p n an
李振宇 、 德元 , 洪 植物 分类 学报 , 0 5 : 7 —7 . 9 2 浙江 植物 志 , : 0 . 9 3 — — 3 ( ) 4 34 5 19 ; 6 2 8 19 .
b oaR i e P v n 1 e.2 5 7 9 i r uz t a o ,F .P r :5 .1 9 . l f
11裂叶 月见 草 .
Oe ot r a i a aHil n he al cnit l,Ve g.S t 1 ys . 2,a e d x,6 pp n i 4,p1 0. 1 7;C.I .1 76 .Pe g e n tS.Hu n ag
i o.B l nB t u1 c d i.2 :4 . 1 8 ;上海 植物 志 ( .A a .Sn 7 5 9 6 上册 ) 3 —3 .1 9 ,Foa f awa ,4 74 8 9 3 lr Ti n o ( e )3 6 ,p .4 2 0 0 2 d :9 5 1 8 .2 0 ;中 国植物 志 ,5 2 :6 —9 0 0 3( ) 86 .2 0 ;蒋 明等 ,生物 学通报 ,3 9
点 ,2 0 —90 ,丁炳 扬 、高末 8 5 ;金华 ,浙 江师 范大 学 门 口,2 0 —40 ,丁炳 扬8 0 ,8 0 . 0 50 .6 17 0 60 —2 3 2 3 4
裂 叶月 见草 原产北 美 洲 ,现 在非 洲 、澳 大利 亚 、欧洲 、美洲 和 日本 已成 为归 化种 ,在 中国 的
2桔梗科C mpn l ee a aua a c
21 卯叶异檐 花 .
Tid ns ioa( uz t a o )Gre e r a ibf r R i e v n o l P e n ,Ma .B t a rni.B y2 0 19 ;陈令静 、 n o .S nF a c s a 3 . 8 4
膝 菊 ( aisg iaa)为 温 州 归化 植 物 新 记 录. G l o ac it n l 关键 词 : 浙江 ; 归化 植 物 ; 分 布 新 记 录
中图分类号 :Q 4 . 98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3 52 0 )50 1—4 0 60 7 (0 80 —0 30
道 浙江 普 陀 2 和金 华有 分布 .温 州为 归化植物 新 记录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