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必须搞懂的几类专业术语
攻克27个报考专业术语,志愿填报不难!

攻克27个报考专业术语,志愿填报不难!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一些基本的常用术语知识缺乏正确的理解,面对众多的高校与专业选报时茫然不知所措。
小编将高考中常用术语加以整理,方便考生家长学习与查阅。
这些内容不止适用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党,高一高二的小伙伴也应该早做了解。
01批次线也叫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即各省招生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全省考生统考成绩统计表和往年考生复读等因素,按略大于招生计划数确定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普通高校能够完成招生计划,又要减少自然落选的人数。
02院校投档线在录取时,各省招办按照院校的调档要求,根据考生志愿报考情况,向招生院校批量投档。
批量投档的分数最低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的投档线(亦称提档线、调档线、进档线)。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和考生成绩不均衡,形成的各院校投档分数线也不一样。
它们的共同点一般是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而其不同点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投档线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投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因此,有的考生统考成绩虽然生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投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志愿的录取。
03模拟投档线按照教育部规定,院校模拟投档线是按高校在相关省已公布的本批次招生计划数和提交的最终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形成的分数线。
仅适用于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定向就业招生等录取投档。
院校模拟投档线不是院校正式投档线,可能与实际投档线不一致。
04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院校已录取考生中第一名高考成绩就是该校录取最高分,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最低分,录取最低分有时会高于院校的调档线,有的会等于院校调档线。
院校已实录的全部考生高考成绩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该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
05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下可以填报多所院校。
23个志愿填报术语,每个考生和家长必须了解!否则无缘好大学!

23个志愿填报术语,每个考生和家长必须了解!否则无缘好大学!高三这一年,很多同学只知道埋头学习,对高考信息知之甚少;很多家长也觉得,志愿填报是高考之后的事。
这种麻木和忽视,直接导致高考成绩公布后,准备不足、概念不清、手忙脚乱,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从而让很多考生悔恨一生。
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多了解一些高考信息,这样到填报志愿时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才能从容应对。
以下是三好君为大家总结的23个必知高招专业术语,大家一定要看一看!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只有高考总分(艺术、体育考生含专业成绩)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
专业类一般分为文史、理工,以及音乐(文、理)、美术(文、理)、体育(文、理)等等,每一专业类又各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
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对文化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与专业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投档分数线又称院校调档分数线,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1:1.2以内的比例投档确定。
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
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
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
(完整word)高考志愿填报23个术语

高考志愿填报 23 个术语1、分数线分数线即录取分数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 依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散布,依据必定比率 (往常为 1: 1.2) 所确立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区分,如一安分数线、二安分数线、三安分数线、专科分数线。
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
所以,又称省控线、填报志愿的资格线。
分数线也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最关注的内容。
分数线直观地反应了院校早年的录取状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应。
2、投档线省招生主管部门依据考生志愿填报的散布状况,依据志愿院校规定的比率(100 :105 — 100 : 120) 确立向志愿高校送达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
相关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
投档线与录取分数线的关系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分数线(省控线 )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了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提档线。
因为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一样、考生疏数散布不一样,投档线也就各不同样。
3、录取批次录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门为高效展开录取工作和优先照料要点院校的录取,区分时间段分期分批地录取。
一般分为: (1) 提早批次 ;(2)本科一批次 ;(3) 本科二批次 ;(4)本科三批次 ;(5) 专科批次。
提早批次,是军事院校、公安院校、招收国防生的一般院校、艺术和体育类院校录取批次 ;本科一批次,是要点大学录取批次 ; 本科二批次,是一般一般院校录取批次 ;本科三批次,是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录取批次。
当前,很多省份把三本划归或归并到二批次录取。
考生前一个批次录取不了的,能够参加后一个批次录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可以跨界进入前一个批次的录取。
4、线差分线差分可分为考生线差分、高校录取线差分。
考生线差分=考生的高考总分—省控分数线。
如李同学高考成绩500 分,所在省份二安分数线为485 分,那么该生线差分就是(500-485)15 分 ;院校录取线差分 =投档分数线—省控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术语解释

高考志愿填报术语解释高考志愿填报是指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选择报考的大学、专业和学科方向的过程。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了解一些与志愿填报相关的术语,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1. 批次:高校招生计划分为不同的批次,一般包括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
不同批次的招生计划设置有所不同,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批次。
2. 院校代号:每所高校都有一个唯一的代号,用于填报志愿时标识高校。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查找高校代号,确保填报正确。
3. 专业代号:每个专业也有一个唯一的代号,用于填报志愿时标识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查找专业代号,确保填报正确。
4. 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在招生录取中,除了考虑高考成绩外,还会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
考生需认真填写综合素质评价表,以展示自己的全面素质。
5. 专业库:为了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专业,教育部在网上建立了专业库,包含了各个高校的专业信息。
考生可通过专业库了解不同专业的设置、就业方向等信息,帮助做出正确的志愿选择。
6. 职业规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即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考生可通过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薪资待遇等信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7. 录取分数线:高校招生录取时,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设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考生需了解各个高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以便合理选择志愿。
8. 投档:招生录取时,高校会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即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将考生分配到不同的高校和专业。
考生需认真填报志愿,确保自己的志愿能够被高校录取。
9. 调剂:在高校录取结束后,考生如果没有被录取或不满意录取结果,可以参加高校的调剂。
调剂是指高校根据考生的志愿和成绩情况,对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重新分配,以填补高校招生计划中的空缺。
10. 预录取:有些高校会提前对一部分考生进行预录取,即提前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2019高考招生必须要知道的15个专业术语

2019高考招生必须要知道的15个专业术语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招生必须要知道的15个专业术语,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高考招生必须要知道的15个专业术语1、省控线也叫录取最低分数线。
高校在招生中根据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的一个分数线,每个批次录取的考生一般不得低于该分数线。
分为一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也叫重点线)、二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三本线(山西叫二本C类线)、高专(高职)线。
温馨提示:大部分省份无本科三批,上海、浙江、山东只有提前批、本科批次、专科批次。
二、批次线也叫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即各省招生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全省考生统考成绩统计表和往年考生复读等因素,按略大于招生计划数确定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普通高校能够完成招生计划,又要减少自然落选的人数。
三、院校投档线在录取时,各省招办按照院校的调档要求,根据考生志愿报考情况,向招生院校批量投档。
批量投档的分数最低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的投档线(亦称提档线、调档线、进档线)。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和考生成绩不均衡,形成的各院校投档分数线也不一样。
它们的共同点一般是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而其不同点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投档线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投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因此,有的考生统考成绩虽然生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投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志愿的录取。
四、模拟投档线按照教育部规定,院校模拟投档线是按高校在相关省已公布的本批次招生计划数和提交的最终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形成的分数线。
仅适用于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定向就业招生等录取投档。
院校模拟投档线不是院校正式投档线,可能与实际投档线不一致。
高考志愿填报

2019高考志愿填报,掌握这些才算入门!导读高考志愿填报是个较为复杂的操作体系,其中包括不少专业术语和概念原则,考生和家长务必提前做足功课,确保志愿填报不出现失误!本文收集整理高考志愿填报入门必须了解的28个专业术语理解、平行志愿填报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供广大家长和考生参考。
志愿填报必知概念28个专业术语—?分数线说明?—1、省控线也叫录取最低分数线。
高校在招生中根据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的一个分数线,每个批次录取的考生一般不得低于该分数线。
分为一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也叫重点线)、二本((文科、理科、体文、体理、艺文、艺理))线、三本线(山西叫二本C类线)、高专(高职)线。
温馨提示:大部分省份无本科三批,上海、浙江、山东只有提前批、本科批次、专科批次。
2、院校调档线也叫投档线(或校线)院校在该批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本校公布的调档比例、考生报考人数、考生分数和本校在该省市的招生计划确定的。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线,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调档线都不相同。
其中已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录取线即校线。
3、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院校已录取考生中第一名高考成绩就是该校录取最高分,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最低分,录取最低分有时会高于院校的调档线,有的会等院校调档线。
院校已实录的全部考生高考成绩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该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
温馨提示:平均分并不在最高分与最低分二者高度差中间一半的位置,而是低于二者的中间位置,多数分布在20%-50%范围内。
院校录取最高分是最热门专业的录取线,最低分是最冷门专业的录取线。
招生计划越少,各年度平均分变化幅度就越大;计划越多,平均分变化幅度小,越稳定。
4、模拟投档线每批次正式投档前一天,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模拟投档后及时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
高考志愿填报术语解释

高考志愿填报术语解释
高考志愿填报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各个学校的了解,选择并填写自己希望进入的大学、学院、专业等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些术语,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术语的解释:
1. 一志愿:指学生填报的第一选择,是学生最希望进入的学校、专业。
2. 二志愿:指学生填报的第二选择,当学生的一志愿无法实现时,会考虑进入二志愿的学校、专业。
3. 投档线:指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划定的最低分数线,学生的分数如果高于投档线,则有可能被录取。
4. 分数线:指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学生的分数如果达到或超过分数线,则有可能被录取。
5. 文科/理科:高考考试分文科和理科两个科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填报相应的科类。
6. 专业:指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具体领域,例如计算机科学、医学等。
7. 学校类型:高校可以分为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不同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相应类型的学校。
8. 优先投档:指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所选择的学校,如果学生达到该学校投档的最低分数线,则会被优先录取。
9. 合并投档:指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所选择的学校,如果学生达到该学校投档的最低分数线,则会被录取,而不再考虑第二志愿。
10. 平行志愿:指学生可以选择填报多个志愿,各个志愿之间没有优先级关系,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分数和志愿情况进行录取。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考志愿填报术语的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名词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涉及众多专业名词的重要过程,以下是对高考志愿填报中一些常见专业名词的解释。
1. 高考分数:这是填报高考志愿的最基本依据,即考生参加了高考后所得的各科成绩。
2. 投档线:院校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向省高考招办投档的考生名单,由于每所院校的投档比例不同,所以投出的考生最终名单当中会有差异,这个差值就是院校的投档线。
3. 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分数情况选择专业。
专业会影响到大学学习的内容、方向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4. 录取分数线: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这是该专业在录取学生时的基础线,超过这个线才能被录取。
5. 专业倾向:这是指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才能来选择,从而决定报考的专业。
6. 志愿优先:志愿优先是指高校在录取学生时,首先会按照考生报考的志愿进行检索,只有当考生报考的第一个志愿并不能满足时,才会考虑其他的志愿。
7. 服从调配:当考生的档案被高校调档后,如果所有的志愿都不满足条件,考生需要填写服从调配,这样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
8. 一分一段表:一分一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并分别统计出本科、高职或专科考生的人数。
这是填报志愿时重要的数据,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情况。
9.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这是填报高考志愿时的策略,根据自己的成绩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冲一冲是指选择一些有一定把握能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稳一稳是指选择和自己成绩匹配的学校和专业;保一保是指选择比自己成绩高出一定范围的学校和专业,以防被退档或滑档。
此外,还要注意志愿之间的梯度:1. 地域梯度:从城市到具体学院(校区),具体要结合专业就业区域考虑。
2. 层次梯度:结合发展层次和自身能力梯度综合考虑选填志愿。
3. 专业梯度: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和高考分数与近三年来对应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的对比。
在具体的志愿顺序的选择上也要有梯度,以提高录取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志愿填报:必须搞懂的几类专业术语
(曹老师整理)
什么是保送生、什么是预科班......正在准备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常会遇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考生和家长对相关术语缺乏正确了解或者对其含义一知半解,给填报工作造成困扰,以下是志愿填报中常见术语,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民族生
国家规定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疆、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根据当地实情适当降分择优录取,幅度一般在10分左右。
保送生
是应届毕业的省级优秀学生、全国中学生奥赛一等奖及国内国际著名大赛获得者,按条件或程序、相关政策保送到高等院校,并在其所在学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已录取的保送生原则上不再参加高考。
特长生
是指具有艺术特长和体育特长的考生。
定向生
是指对西部九省及农业、林业、地质、航海、能源、建材、气象、国防、军工、解放军等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特殊行业部门,高校可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如完不成招生计划时可在该院校录取分数线下20分录取。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招生形式,主要是给试点高校提供自己选择自己所需的“偏才”、“怪才”的空间和舞台,自主招生是此类“奇才”另一类高考路。
华侨生
国家规定对华侨、归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适当降低分数线,由学校择优录取,主要院校有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
预科班
主要是为华侨生或民族生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这些学生能适合大学教学要求,在正式入学前先补习功课,熟悉语言,进行必要的专门教学。
少年班
经国家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专门设立了少年班,招收15岁及其以下年龄就完成了高中学业的超常少年入学,超常入学少年参加高考,提前与有关院校联系并进行面试等考核。
免费师范生
录取时选择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在提前批次录取,入学前与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
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教材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免费教育
师范生毕业后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免费医学定向生
国家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免费培养项目,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毕业生。
免费医学定向生录取,单独划线,在提前批本科录取,若生源不足,重新征集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免费医学定向主要招收农村生源,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生源。
学生录取后、获得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
基地班
就是大学里的重点班,一般由国家专门拨款、专门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
学校设有专项基地奖学金、优先推荐基地优秀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并选送部分优秀生到国外读研深造。
目前教育部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83个“国家理科基地班”和“51个文科基地班”。
基地班主要是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