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2例临床分析(广东省雷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雷州524200)【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最佳临床处理方法。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13482例孕妇中,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各期处理方法。
结果孕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2例因导致流产行清宫术,孕中晚期本研究标本中,未出现异常情况。
结论对于直径0.05),手术时间(56±18)min与(42±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3.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并不难,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有条件的医院对于确定早孕的孕妇常规超声检查,既可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又可观察到子宫及附件的相关情况,现已作为产前检查的常规。
孕中、晚期前壁肌瘤及浆膜下肌瘤产妇自已于腹壁可触及,另外孕中期常规超声检查,了解骨骼、四肢、内脏有无畸形,同时进一步观察肌瘤部位及生长情况特别是孕前、孕早期发现前壁、浆膜下子宫肌瘤,笔者列为高危妊娠,但一些后壁肌瘤于孕前、孕早期未发现,孕中、晚期发现较为困难。
笔者特别提示的是剖宫产除探查两侧附件,同时将子宫提出腹壁外缝合,既减少术中出血,又有利于全面了解子宫整体情况防止漏诊。
3.2 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子宫肌瘤可对妊娠各时期、分娩期和产褥期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子宫肌瘤变性在妊娠期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易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产力性难产、产后出血、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剖宫产率增加、晚期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增加。
在妊娠各期及产时、产后,监测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妥善处理和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技术的关键。
除常规产前检查,定期超声每月一次,可以动态了解肌瘤的生长情况,没有症状不必过早干预,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通过肌瘤大小、部位、生长速度不同而异。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原发耐药 率 低 , 约1 0 %左右, 其 将 左 氧 氟 沙星 用 于 一 线 方 案, 根 除率高 于 9 0 %, 且依从 性 良好 J 。本组 资料治 疗组 总
有效率 为 9 6 . 7 %, 对照组总有效 率为 8 0 . O %, 两 组对 比差异
[ 5 ] 李
芳, 刘荣臻 , 原 素梅 .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的研 究进展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 —1 7 编校 : 郑英善 ]
响患者 的身心健 康。幽 门螺杆 菌 是引起 消化 性溃 疡 的一种 主要因素 , 根除幽 门螺杆菌 已经 成为幽门螺杆 菌消化 性溃疡
患者必须进行 的治疗。一般来说 , 理想的 幽门螺杆菌 治疗方 案对幽 门螺 杆 菌 的根除 率应 在 9 0 % 以上 , 而初 次 治疗 失 败
[ 1 ] 戴
继续发展及恶变 , 减少 二次手术 。笔 者探讨 了剖宫 产同时 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安全性 , 现报告如下。
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 待胎儿娩 出后 , 舌下含化米 索前列醇 4 0 0 g , 静 脉推 注 1 0 %葡 萄糖 酸 钙 1 O r r I l , 宫 体注 射催 产 素
负 面影 响 , 值 得 推 广应 用 。
[ 关键词 ] 剖宫产 ; 子宫肌瘤剔除术 ; 产褥感染 子宫 肌瘤是女性生殖器肿瘤 中最 常见的 良性 肿瘤 , 在 妊 置: 肌壁 间肌瘤 3 2例 , 子宫颈肌瘤 1 8例 , 膜下肌瘤 2 0 例, 浆黏 膜下肌瘤 1 O例。根 据 随机 抽 签 法分 为治 疗 组 与对 照 组 各 4 0例 , 两组上述资料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
・
1 6 2 0・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水一 电解 质平 衡 ,行 子宫 下段 剖宫 产术 。在胎 儿娩 出 ,第 三产 程 结 束后 ,对 照 组在 宫体 注 射催 产素 ,缝 合 子宫 切 口 ,关 闭 腹腔 。 观 察组 在第 三 产程 结束 后 ,宫体 注射 催 产素 2 0 u,同时静 脉滴 注 生理 盐水 5 0 0 ml J l l l 催 产素 2 O u 维 持 ,缝 合子 宫切 口后 ,以手 压或 加止 血 带 压迫 止 血 ,行 肌瘤 剔 除术 【 2 】 。壁 间肌 瘤 在肌 瘤 基底 做 纵 行切 口 ,剥 除后 连 续缝 合 。浆膜 下 肌瘤 在肌 瘤 的基底 部 做楔 形 切 口 ,剔 除 后 切 口做 … 8 ’字 缝合 。黏膜 下 肌瘤 经 官 腔 切除 肌 瘤 ,
缀 “ 除时 ,要 注意做 好 子宫 动 时施 行 子宫 肌瘤 剔除 术 。在 子宫肌 瘤剔
脉 的止 血 ,并尽 量少 做切 口 ,术 后要 将残 血 清理 干净 ,减 少感 染
有 严 重并 发症 者 ,排 除有 血 液病 或 出血倾 向者 。两组 患者 的 年龄 和 孕周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具 有 可 比性 。
表1患者术中术后各情况对 比
比较项 目 手术时间 ( ±S,mi n) 术中 出血量 ( ±S,m1 ) 观察组 5 8 . 4 5±2 O . 3 3 3 6 3 . 2 5±1 5 . 3 2
对 照 组
全 部 伴 有 子 宫肌 瘤 ,肌瘤 最 大 ( 8 c m ×6 c m× 9 c m ),最 小 者
2 2 . 3 3 ± 2 . 1 4 3( 6 . 0 ) 1 6 . 2 2±2 . 1 4 5 . 3 6 4 - 1 , 6 2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分析

剖 宫产 同时行 子 宫肌 瘤 剔 除术 的分 析
王 丽芳 李 新跃
( 阳城县人 民医院 , 山西 阳城 0 8 O 4 1 0)
平滑肌 瘤 ,其 中 1 6例肌瘤伴红 色变性或 囊性 变,无 1 恶性 例 变。研 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 间有显著差异( < . )术 中出血 P O0 , 5
■ 嘧扇目爨回
外科传统胸腔闭式 引流胸 腔内引流管直径大 ,引流充分 , 但需切 开皮 肤 , 创伤大 , 引流时 患者活动受 限 , 疼痛 明显 , 口 伤 面积大 , 易感染 , 引愈合 较慢 , 瘢痕 大 , 由于胸 壁创伤大 , 出现皮下气肿
行 子宫肌瘤剔 除术的手术 时间、 中出血量 、 术 术后排 气 时间及 住 院时间进行统计 ,与 同期单 纯剖 宫产进行 对比 。 结果 剖 宫产同时行子 宫肌 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的剖宫产延 长, 有显著 差异( < . ) 而术 中出血量 、 P O 5, 0 术后排 气 时间及 住 院时
皮下气肿发生率很低 。
综上 所述 , 虽然 中心静脉 导管胸 腔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治
疗 自发性 气胸 与传统外科胸腔闭式引流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
但其 能减少患者痛苦及皮下气肿发生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收稿 日期 :0 10 —1 ) 2 1- 4 2
注 : 宫 产 同 时行 子 宫 肌 瘤 剔 除 术 术 后 病 理 诊 断 均 为 子 宫 剖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 宫产同时行子 宫肌瘤 剔除术的治疗
直有两种 观点 : 一种 观点认为妊 娠期子 宫壁 血供丰 富 , 剖宫产
时剔 除子 宫肌瘤出血较 多 ,易造成 产后 出血及 增加感染 的机
价 值 。方 法 对 我 院 8 妊 娠 合 并 子 宫肌 瘤 患 者剖 宫 产 同 时 5例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临床分析

( 宁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 济 山东 济 宁 222) 70 9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剖 宫产 同 时子 宫肌 瘤剔 除 术 的 安 全 性 及 可 行 性 。 方 法 对 我 院 5 6例 剖 官 产 同 时 子 宫 肌 瘤 剔 除 术 ( 究组 ) 5 研 和 6例 单 纯 行 剖 宫 产 手 术 ( 照 组 ) 例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两 组 病 例 手 术 时 间 、 对 病 术
性。
麻醉 及手 术方 式 : 两组 均采 用 硬 腰 联 合 麻 醉 , 剖宫 产均 采用 耻骨 联合 上横 切 口、 膜 内子 宫下 段 腹 剖宫 产 。研 究 组 患 者 先 行 剖 宫产 , 儿 胎 盘 娩 出 胎 后 , 体 注射催 产 素 2 u 同时 1 u入 小 壶 , 宫 0, 0 缝合 子 宫切 口后 行肌 瘤 剔 除 , 除 方 法 同非 孕 期 相 同 , 剔 子 宫缝 合线 均采 用 1 e o ~O D x n线 , 皮肤 均 采 用 1号 丝线 皮 内缝合 。 肌瘤 数量 、 小及 部位 : 6例 剖宫 产 同时 子宫 大 5 肌瘤 剔 除术病 例 中 ,2例 为单 发 肌瘤 ,4例 为多发 3 2 肌瘤 , 多 5个 , 瘤 最 小 l m, 大 5m, 纯浆 最 肌 c 最 c 单 膜下 肌 瘤 1 9例 , 纯 肌壁 间肌 瘤 2 单 2例 , 纯 黏膜 单
.
但 确切 的机 制 尚有争 议 。 目前 最 被 认 可 的是 自由 基 作用 。ADR与心 肌组织 的亲和力 明显 高于 其他 组 织 。AD R进 入心 肌 细 胞 后 , 微 粒体 中 由还 原 在 型 辅酶 1( ADP 及 细 胞 色素 P 5 IN H) 4 0还 原 酶提 供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剖宫产术中切除52例临床观察

门排 气 时间( 1 . 1 ±0 . 2 ) d , 产褥 病 率 2例 ( 3 . 8 ) , 恶露 干 净 时 间( 3 1 . 4 ±2 . 8 ) d , 术后 住 院 时 间( 8 . 2
±1 . 3 ) d ; 子 宫 出血 3例 ( 5 . 8 ) , 切 口感 染 2例 ( 3 . 8 ) , 切 口裂 开 1 例( 1 . 9 ) , 经对 症 处理后 均 恢 复满意, 对产 妇 术后 的 恢 复无 影 响 。结 论 : 子 宫肌 瘤合 并 妊娠 剖 宫产 分 娩 时 , 应 尽 量在 行 剖 宫产 术
临床 资料
恢 复情 况 : 术后 肛 门排 气 时 间 ( 1 . 1 ±0 . 2 ) d , 产 褥 病率
2 例( 3 . 8 ) , 恶 露干 净 时 间 ( 3 1 . 4 ±2 . 8 ) d , 术 后 住 院 时 间( 8 . 2 ±1 . 3 ) d , 产 妇 术 后均 恢 复 满 意 , 不影 响 产 妇 术后 的恢 复进程 。③产妇 术 后并 发症 情 况 : 5 2例 产妇
娠 对 妊娠及 分 娩都 有 一 定 影 响 , 粘 膜 下 肌瘤 一 方 面会 阻碍 受精 卵着 床 , 另一 方 面容 易 导 致 早 期 流产 ] 。较 大肌壁 间子宫肌瘤 合并妊娠 时 , 会 因为宫腔 畸形 或机 械 性 阻碍导 致流产 。2 0 0 8年 6月至 2 0 1 2年 6月我 院对 5 2 例子宫肌 瘤合并妊 娠患者剖 宫产术 同时切 除肌 瘤 , 现报 道如下 , 以探讨剖 宫产术 中切 除肌瘤 的临床意义 。
中剔 出肌 瘤 , 对 产 妇 的 术后 恢 复 无 影 响 。 主 题 词 子 宫 平 滑 肌 瘤 妊 娠 分 娩 剖 宫 产 术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孕妇在怀孕期 间注意保持 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 , 少化
妆, 减少电脑手机等的接触 , 避免被动吸烟 , 保持心情愉快 , 制定合理锻
炼 身 体 的计 划 等 。 总之 , 引起 胚胎 停 育 的原 因十分 复 杂 。 孕娠 初 期 的 有效 防范 , 减 对
【 】 田丽, 4 王玉新 , 张石岭 , 郭文潮. 绒毛染色体异常在胚胎停育中的细 胞遗传学分析 Hbiei Io a,0 ,o3M ro eeMdc Junl2 1 V l2 an a r 0 【】张新影 , 5 杨华 . 胚胎停育相关原 因分析【】中外妇儿健康 ,0 . M. 21 6 1
3 讨 论
3 不要与 电脑接触 。 在必须的接触 ' b时后 , 应适当做些户外活动 , 吸新鲜空气【】在使用 电脑后 , 呼 5; 勤
洗脸和手 , 饮水, 多 接触 时 应穿 防辐 射 小 背 心 或 者 防辐 射 围裙 等 孕妇
免 食 用污 染 的食 物 。
4 3 婚 前 双 方 的检 查
婚前检查主要是及早发现染色体异常情况, 做到心里有数 , 早采取
措施。 4 4 养 成 良好 生 活 习 惯 .
影响导致孕妇停育或者胎儿畸形。 如果孕妇每周使用2 小时 以上计算 0 机, 其流产率增  ̄8 %t, 0 同时也增 加畸形儿出生率 。 I
( ) 14 7. 1 }0 -1 2 0
在孕早期 , 是胚胎发育最为敏感时期 , 孕妇严重贫血、 高血压等病症可
能造 成 生 殖道 的 畸形 、 官腔 粘 连 , 子宫 畸 形 发育 等 , 重 影 响了 胚 胎在 严 子 宫 内 的 发育 , 而 出现 停 育 现象 。 从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 良性肿瘤 , 妊娠 数 土 标准差 ( ±s ) 表示 , 计量资料 以百分数表示 , 分 合并 子宫肌瘤是较 为常见 的妊娠合并症 , 其发生率 为 别进行 £ / X 检验 , 检验水准 = 0 . 0 5 。
0 . 3 % ~2 . 6 % E 1 ]
,
瘤剔除术 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报告如下 。 l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2 0 0 8年 1 月至 2 0 1 0年 1 2月 剖宫 产 术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 术 中 出血 量 。 术后住院天数、 产 褥 病 率 比较
绑 u
馓 术 1 /Fra bibliotek1 1 n J ‘
近年 由于晚婚 、 高龄分娩 的增加 , 其发 2 结果 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平均长于单纯剖宫产组 , 两组 生率有上升趋势 , 剖宫产时是否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 仍 有不同看法 J 。本文 回顾性分析 5 0 例剖宫产术中同时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术 中出血量、 术后 产褥病率与单纯剖宫产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行子宫肌瘤剔除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 与单纯剖宫产手术 住院时间、 意义 ( P > 0 . 0 5 ) 。见表 1 。 产妇 5 O例进行对 照研究 , 探讨 剖宫产术 同时行子宫肌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 0 1 3年5 厨 第1 2卷
第9 期
・ 7 1 5・
剖 宫产 同时 行 子 宫肌 瘤 剔 除 术 5 0例 临床 分 析
周 林容 ( 重庆 市 第七人 民 医院妇 产科 重庆 4 0 o 0 5 4 )
【 摘 要】 目的 观察剖 宫产 术行子 宫肌 瘤剔 除术, 临床 效果 , 探 讨 其临床 价值 。方 法 随机 选择 2 0 0 8 年1 月至 2 0 1 0年 1 2月剖 宫产术 同时行 子宫肌 瘤剔 除术孕产妇 5 0例 作为研 究对 象( 子 宫肌 瘤组 ) ; 选择 单 纯剖宫产 5 0例 产妇作 为对照病例 ( 单纯剖宫产组 ) , 比较 两组 患者手 术时间、 术 中 出血量 、 术后 住 院天数、 产褥病 率的 差异。结果 子 宫肌 瘤 组 手术时间 ( 7 2 . 2 3±1 4 . 2 7 ) m i n长于单纯剖 宫产组 的 ( 5 4 . 1 2 4 - 1 1 . 5 0 ) m i n (P <0 . 0 5 ) , 术 中 出血 量 ( 2 5 6 . 8 9±6 7 . 3 4 ) m l 、 术后住 院时间( 5 . 3 4 -1 4 . 3 4 ) d 、 产 褥病率 2 . 0 0 %与单纯剖 宫产组 的( 2 3 8 . 7 8±5 0 . 4 5 ) m l 、 ( 5 . 5 2±1 . 2 8 ) d 、 4 . 0 0 % 比较 无 统计 学差异(P >0 . 0 5 ) 。结论 实施 剖宫产术的 同时对行子 宫肌 瘤的切 除术为安全并且可行 的, 需要 注意 实施 个体 化 方案 ; 术 中先剖 宫产 , 再做肌瘤挖 除术 ; 采用缩 宫素在剔 除的肌 瘤 四周 注射加 强逐 步收缩 ; 对 于较 大或 特殊部位 的肌 瘤, 在 挖除前要安放 止血 带暂时 阻断子宫血供 , 以减少 出血。 【 关键 词】 剖 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 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行单纯剖宫产术的52例产妇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症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操作娴熟,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3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61-01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常见并发症,剖宫产手术中对子宫肌瘤的正确处理是预防产后出血、防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行单纯剖宫产术的52例产妇为对照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以及造血功能障碍。
1.2手术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取连续硬膜外子宫下段剖宫
产术,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横断切口,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操作没有差异。
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切口附近,先行肌瘤剔除,然后沿瘤腔切开子宫下段,娩出胎儿及胎盘,以免因子宫肌瘤影响胎儿出生。
其余患者均行剖宫产后再剔除子宫肌瘤。
胎儿、胎盘分娩后,缝合子宫切口,再探察肌瘤位置,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方式与非妊娠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同。
术后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
1.3观察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进行分析。
观察组另分析术后病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及术后情况对比组别n手术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肛门排气时间
(h)术后住院时间
(d)观察组5267.28±11.73276.53±46.9223±5.626.24±1.03对照组5256.59±9.14269.77±43.3922±6.855.97±0.86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膀胱、输尿管和肠管等周围脏器的副损伤,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
观察组术后病率为5.77%(3
例),对照组为3.85%(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病理:观察组52例病例检查结果均为平滑肌瘤。
其中部分变性,红色样变7例,玻璃样变3例,囊性样变2例。
3讨论
3.1手术安全性和必要性: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中得到推广。
本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可以看到,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手术相比,仅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差异(p0.05)。
而手术时间的延长主要是因为增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操作,对安全性方面并无显著影响。
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产妇,如果仅实施剖宫产术,不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际上也容易留下隐患。
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复旧,产妇术后恶露时间较长,有可能导致继发感染。
而且子宫肌瘤的留存还存在恶变风险,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则能够阻止肌瘤继续发展和恶变,患者也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减轻手术的经济负担,避免日后对病情的担忧。
产妇子宫肌瘤界限与非孕期相比,清晰程度未受影响,容易剥离。
但并非所有的产妇都适于接受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产妇不适宜同时切除肌瘤,以免造成严重的产后出血。
患者可在今后定期检查,必要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充分了解子宫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数量,结合胎儿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确认患者是否
有必要接受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其他病症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3.2手术操作过程:除子宫下段切口附近的肌瘤先行肌瘤剔除外,一般先行剖宫产术,再进行子宫肌瘤剔除。
打开腹膜进入腹腔,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前,医生要结合彩超检查结果分析子宫肌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
为保证胎儿娩出顺利,医生应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掌握应急操作技巧。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应重视对不同部位肌瘤的区别对待。
胎盘分娩后,医生应认真检查患者宫腔,如果是黏膜下肌瘤,可使用组织钳钳夹瘤体,努力向外提拉,血管钳从根部钳夹、切断。
缝合切口前要仔细检查产妇宫腔创面是否有出血。
除黏膜下肌瘤外,一般采取缝合子宫切口后再处理肌瘤。
但在子宫下段横切口附近的肌瘤应尽量从切口切除肌瘤,再快速缝合子宫切口。
对于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应在肌瘤蒂部钳夹,将蒂部以上肌瘤切除。
特殊位置的肌瘤要更加小心谨慎对待,如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子宫脚步肌瘤等,应注意防止对周围脏器的副损伤和充分止血。
参考文献
[1]廖以眉,郑道英,陈佳华,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57-758
[2]卢玉莲.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91-92
[3]蔡梅梅.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38例临床分析[j].中
国医药指南,2011,9(3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