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

合集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而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

那么这两种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便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将手术器械引入腹腔,通过腹壁上的小孔进行子宫肌瘤的切除。

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则是传统的腹部开放手术,通过腹壁切口将子宫肌瘤切除。

两种手术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那么在临床效果上又有何不同呢?首先从手术创伤上来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的经腹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恢复周期更短。

腹腔镜手术在手术中仅需在腹部开3-4个小孔,而经腹手术需要开较大的腹部切口。

腹腔镜手术减少了腹部组织的损伤,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这是腹腔镜手术相对于经腹手术的明显优势之一。

从手术效果上来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效果是相似的。

两种手术都可以将子宫肌瘤切除,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而且由于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可以应用于各种大小和位置的子宫肌瘤,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手术需求。

从手术效果上来看,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经腹手术并无明显差异。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技术难度有一定差异。

腹腔镜手术需借助显微镜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手术时间可能较长。

而传统的经腹手术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来进行判断。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课件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课件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患者若存在严重心脏或肺部疾病,很可能无 法耐受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对机体的生理负 荷,因此为禁忌症之一。
局部或全身重症感染
手术创面的愈合和术后恢复要求良好的机 体免疫功能,存在严重感染时不适宜进行手 术。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腹腔镜手术需要术中大量出血的情况,若患 者存在严重凝血障碍,很难控制出血风险,不 适合接受该手术。
出院注意事项
医生会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出院 后的注意事项,如用药、饮食 和活动等,确保患者了解并能 遵医嘱进行康复。
家人支持
鼓励患者的家人积极参与出院 准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顾 和支持,助其顺利回家。
出院后随访
定期复查
患者应按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发现并 及时处理并发症。
沟通交流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 通,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解 答疑问,给予心理支持。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无症状
部分子宫肌瘤患者 可能无任何临床症 状,仅在体检或者其 他医疗检查时偶然 发现。这种情况下 不需要特殊治疗,仅 需定期复查即可。
月经异常
子宫肌瘤可引起月 经过多、月经持续 时间延长、月经不 规律等情况。这些 症状会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需要及时 治疗。
下腹部不适
随着子宫肌瘤的增 大,可引起下腹部胀 痛、坠胀感等不适 症状。部分患者可 伴有排尿困难、便 秘等症状。
4 做好术后康复指导
遵医嘱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避免出现并发 症。
出院后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
并发症的及时识别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注 意是否出现疼痛、肿胀、发红 等异常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 的征兆。
积极配合治疗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
2 01, 6: 4 0 3 6 6.
以免互相缠绕 影 响操作 ; 好碘 伏纱 布 , 备
中 国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业 2 1 0 0年第 9 期 ( 2 总 第24 ) 5 第1卷 3期 1 5
伤 。 器 械 护 士 熟 悉 手 术 器 械 及 步 骤 : 台 对
数 5— 8天 。术后 均得 到 电话 随访 , 身体
状 况 均 良好 , 治 疗 和 护 理 满 意 。 对
肩部垫海绵 垫用肩托 固定 , 以防头低脚 高 位 时身体下 滑。常规 消毒铺 巾后 将仪 器
的线 路 与仪 器相 连 , 开 显 示 器及 摄 像 机 打
> 0 盘好备用 ; 留标本及时送检 。 9。 保
讨 论
理 配合 要 点 , 械 设 备 的 保 护 和 保 养 及 配 器
相对 固定术组人员 : 专职 的护士熟悉 各阶段 手术医生 的 习惯 做法 、 求信 号 、 需 所需 器械和仪器 , 掌握腹腔镜器械的性能 和安装 使用方 法 , 立经验 丰 富、 合默 建 配 契 、 对 固定 的协 作 团 队 是 手 术 顺 利 及 成 相
功 的重 要 条件 。 做 好 术 前 准 备 工 作 : 前 1天 必 须 认 术
合 注意事项 , 充分估 计可 能发 生的 意外。
结 果 : 术 配 合 到 位 , 术 医生 、 手 手 患者 均 满
意 。 结论 : 业 的 妇 科 腹 腔 镜 手 术 护 理 配 专
等 ) 除 了一 次性 物 品 外 , 腹腔 镜 手术 , 将 器械及 特殊 器械放置在专用容器 内, 经高
以 能 容 下 1指 为 宜 , 免 影 响 血 液 循 环 ; 以
5 m 。患者均 治愈 , 严重 并发 症发 生 。 0l 无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展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开腹手术为主,如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但由于手术所致的创伤和相关的并发症,使近年来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备受瞩目。

近几年,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治疗子宫肌瘤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就其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及术后面临的问题、4种最新辅助技术及与其他4种治疗的比较做一综述,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展研究子宫肌瘤作为妇产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病情发展较慢,易致月经量增多,较大的瘤体还可引起压迫症状,也是育龄妇女造成流产和不孕的因素之一[1]。

2%~3%的不孕患者有子宫肌瘤,1.4%~2.0%的妊娠者合并子宫肌瘤,其中约10%可能出现妊娠合并症[2,3]。

研究表明,子宫肌瘤不孕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治疗后,受孕率达到16.0%~53.1%[4]。

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LM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如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局部粘连少、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5]。

1 LM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1 LM适应证及禁忌证有资料认为腹腔镜肌瘤切除术的指征[1]为:①无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②年龄7cm;③子宫肌瘤位于子宫肌层深部;④与子宫肌瘤有关的出血引起贫血;⑤有子宫切除指征的子宫肌瘤;⑥阔韧带肌瘤[3]。

1.2 LM禁忌证①子宫肌瘤>10cm;②多发性子宫肌瘤,>3cm的子宫瘤多于4个以上;③子宫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并有30%突出于宫腔内;④过于肥胖的患者;⑤怀疑子宫腺肌病时;⑥子宫增大如妊娠16孕周[3]。

1.3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与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技巧相关。

护理PPT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查房

护理PPT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查房
加活动强度。
逐步增加活动量建议
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从床边站立逐渐过渡到室内行走。
术后第4-5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可进行上 下楼梯等锻炼。
术后1周,患者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力,鼓励进行户外散步等轻度 运动。
出院后随访安排
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恢复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家务劳动和社交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 持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合理膳食搭配推荐
建议患者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禽蛋、奶制品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和身体康复。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 持肠道功能和预防便秘。
向患者详细解释子宫肌瘤的定义、病 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
心理护理与情绪支持
心理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患者 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 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 绪。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 达内心感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等,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和减 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特殊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贫血症状的患者,建议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摄入,如红肉、绿叶蔬菜等,同时补充 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对于术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建议采用易消化、少渣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纤维和难以 消化的食物。
03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 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预防肺部感染。
04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 嘱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价值比较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价值比较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价值比较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疾病,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高,多需通过手术予以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子宫肌瘤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共计68例,32例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经分析结果发现,与开腹手术患者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可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安全性,给机体造成的损伤更小。

一、子宫肌瘤及其发病原因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女性常见良性肿瘤,青春期女性发病率低,在绝经之后肌瘤可消除或萎缩,统计显示该病发生率为25%左右[1]。

一般情况下,患者肌瘤多有包膜,为白色,和周围的正常子宫组织之间有明显分界。

子宫肌瘤大小、生长位置、瘤体数量和患者临床表现之间密切相关,一般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较大肌瘤可导致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等表现。

现阶段临床研究领域对子宫肌瘤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领域内专家公认观点是,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孕激素、雌激素密切相关,一般生育时间晚、妊娠期应用激素、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子宫肌瘤发生。

子宫肌瘤癌变风险较低,为0.4%~0.8%左右[2],但仍需保持警惕。

病情进展下,子宫肌瘤患者承受的困扰逐渐增加,故而对此类患者应尽早以B型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之后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基本情况展开个体化治疗。

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一)疾病治疗方法在为子宫肌瘤患者展开治疗时,需结合肌瘤大小、数量、位置、患者生育情况等展开个性化治疗。

目前子宫肌瘤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过去常用的抗孕激素药物如米非司酮、雄激素及他莫昔芬等药物虽可促使子宫肌瘤缩小,但易引发较多不良反应,故而近年来药物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减少,手术为该病主要且常用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 7.注射宫缩剂。 • 8.切开肌瘤表面、 浆肌层及包膜:用 单极电凝勾切开肌 瘤表面浆膜层和包 膜深达瘤体。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 9.剥离瘤体:以大 抓钳钳夹瘤体并向 外牵拉,再以另一 弯钳贴近肌瘤组织 分离假包膜,可以 将肌瘤完整剥除, 肌瘤剥除后放置于 子宫直肠窝或右髂 窝,待缝合修复子 宫并止血后用肌瘤 粉碎仪取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 1.核对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道。摆仰卧 位或截石位。 • 2.常规消毒铺巾。 • 3.连接摄像系统、光源,调节好冷光源亮 度,连接气腹通气管,电能止血系统,电 刀,吸引器及腹腔冲洗系统。 • 4.用11#尖刀在脐下或脐上切开皮肤、皮 下组织,2把巾钳在切口两侧提起腹壁, 刺入气腹针,用20ml空针针筒连接气腹针 做悬滴试验证实进入腹腔后打开气腹机, 向腹腔内注入CO2气体,形成人工气腹。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 5.在脐切口刺入10mm套管针进入腹腔, 拔除锥芯。将气腹通气管连接穿刺器侧 孔。将腹腔镜镜头放入套管针内,进腹 腔探查,在镜头透光试验协助下取左、 右下腹麦氏点附近无血管区,分别切开、 穿刺进入2-3个5mm或10mm的套管针。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 6.根据肌瘤位置采用不同方法剔除,如肌 壁间肌瘤。
笔 记
• 腹腔镜概况 1.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腹腔 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线状疤痕, 其创面小,痛楚小。 2.腹腔镜手术的原理是用二氧化碳气体造 成人工气腹作为观察和操作空间。 3.腹腔镜主要部件:腹腔镜、内镜电视摄 像系统、冷光源系统、二氧化碳气腹系统。
笔 记
• 子宫肌瘤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 性肿瘤。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和宫 颈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 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1.适应症 单发或多发的浆膜下肌瘤,瘤 体最大直径≤10cm,带蒂肌瘤最为适宜。 2.禁忌症 粘膜下肌瘤;以小肌瘤为主的 多发肌瘤,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常见方法,其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腔内进行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局部切除或者剔除。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原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成为了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疗效评价,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术后恢复情况一项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后一般可以在2-3天内出院,恢复期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缩短了约一半。

术后疼痛感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子宫功能保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对子宫的创伤更小,对子宫功能的保护更好。

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手术组的子宫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保护子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一些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的生育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对子宫的影响更小,术后生育的可能性更高。

在一些关于术后生育的研究中发现,腹腔镜下手术组的生育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恢复、子宫功能保护以及术后生育等方面的效果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和肯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将会得到更多的提升和改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治疗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患者年龄帮助了解肿物性质。对40岁以上的 高危患者建议做患侧附件切除术,以减少剥破恶 性肿瘤的可能
行 腹腔内压力不超过1.73kPa;术中以超声刀切割
和机械分离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电外科器械, 单极电器械应绝对禁止使用 手术操作应尽可能在子宫底以上进行,避免反 复拨弄子宫; 围手术期常规给予安胎治疗
早期(无转移)卵巢癌:不能依靠腹腔镜诊断
要重视术前评估: 常规超声检查(尤其是阴道超声检查) 肿瘤标记物测定
巨大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
脐部以下的巨大卵巢囊肿,可通过上移置镜孔如 选择剑突与脐孔连线的中点(李-黄点)穿刺进镜 而实现充气和进镜
脐水平以上的巨大卵巢囊肿,则可通过开放式腹 腔镜技术先抽吸囊液,待囊肿缩小后再于镜下完 成囊肿切除术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
囊肿直径≤8cm; 囊肿活动无粘连 术前检查排除恶变; 手术宜在妊娠14~20周进
肌瘤的数量最好不超过3个 子宫后壁肌瘤和嵌入肌层过深的肌壁间
肌瘤 术前进行超声和宫腔镜检查
LM的安全性与下列参数有关
最大子宫肌瘤的大小、子宫肌瘤的数量、 肌瘤嵌入子宫肌层的深度
术者的经验
LM的手术原则
LM分4个步骤进行,即切开子宫肌层、剔出肌 瘤、缝合子宫切口、取出肌瘤
LM操作基本原则 (1)必须掌握微创手术的原则 (2)每个肌瘤都必须单独剔除 (3)必须沿着肌瘤与邻近肌层间的界面进行肌瘤
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主要适于单侧卵巢良性肿瘤, 以及行卵巢囊肿剥出有困难者
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单侧卵巢良性肿 瘤而对侧卵巢正常的40岁以上患者,症状严重并经 保守治疗无效的附件炎、剥除困难的卵巢囊肿者
也可行此种手术 ,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
残端应电凝止血
手术相关问题
腹腔镜手术的良好适应证:卵巢良性肿物 担心:肿物为恶性? 害怕:术中肿物可能破裂,导致癌细胞扩散
分离
(4)尽可能减少使用电凝
子宫切口缝合的要求
除了有蒂的子宫肌瘤以外,其他子宫肌瘤切除部 位必须缝合
必须缝合子宫切口切缘的全层 当进入子宫腔或子宫肌瘤剔除后子宫肌层缺损
很深时,需要分两层缝合 如果缝合子宫切口有困难,应该毫不犹豫地应用
腹腔镜辅助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LAM)
LM的并发症
LM术中出血 :LM组的失血量低于开腹子宫 肌瘤切除组 (气腹的压力阻止血液自肌层内毛 细血管和静脉内外渗,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 更准确地识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间的界限,并 且能够选择性的对供应子宫肌瘤的小血管进行 电凝)
LM应用的可行性、适应证及安全性
LM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LM在技术上比开腹手术更困难 术前应用GnRH a治疗3~6个月 ,增
加了内镜手术的可行性 LM对仅有子宫肌瘤而无其他不孕因素
的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LM的适应证
中等大小(直径<9cm)的浆膜下子宫肌瘤 中等大小(直径<9cm)的肌壁间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
同济医院 汪辉
手术类型及适应症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穿刺术:仅用于卵巢滤泡囊肿、 黄素囊肿以及多囊卵巢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卵 巢非赘生性囊肿,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单纯性囊 肿、卵巢冠囊肿等
直径在8cm以下的卵巢囊肿可直接行囊肿剥出术, 直径在8cm以上或直接剥出有困难的卵巢囊肿, 如能明确其为良性,也可先穿刺吸出囊液,然后 再以“撕拉法”剥出囊壁
是安全的 LM术后患者的生育能力
降低腹腔镜子宫手术难度(措施一)
辅助腹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 特点:
腹腔镜技术+普通腹部缝合技术 无需粉碎器 结果: 手术适应症增宽 手术时间缩短 子宫切口缝合牢靠
(措施二)辅助穹窿切开子宫肌瘤剔除术
特点: 腹腔镜技术+普通阴式缝合技术 无需粉碎器 结果: 手术适应症增宽 手术时间缩短 子宫切口缝合牢靠
腹腔镜手术遇到恶性肿瘤并不多见。从目前 有限的资料来看,术中恶性肿瘤破裂是否影响 患者预后,导致死亡率上升尚缺乏临床证据, 但因病例数较少,不足以下结论
恶性肿物术中破裂时往往会用大量生理盐水等 冲洗腹腔,或术毕腹腔内留置抗癌药物等,均 可能减少了癌细胞种植的机会
畸胎瘤
曾有争议: 若肿物破裂,有污染腹腔导致肿瘤扩散
的危险 现有资料:恶性约1% 术中肿瘤破裂:20%-- 80% 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化学性腹膜炎少
见 结论:安全、可行
切除物的取出及污染防治
剥离囊肿时应轻柔操作,辨清解剖关系,避 免粗暴撕拉
完整切除的卵巢囊肿应立即以5% 的葡萄糖液反复冲洗,以防粘液瘤种植
LM术后组织粘连:LM术后组织粘连的程度 与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复发:LM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明 显高于开腹手术,且间隔时间较短,但肌瘤复 发后需行子宫全切术的几率,LM与开腹手术 比较,无明显差异
LM对产科结局的影响
LM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破裂 LM术后妊娠结局 :LM术后患者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