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s h o r t e r i n t h e l a p a r o t o my ro g u p ( P<0 . 0 5 ) . T h e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o g u p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n l a g e s i a w a s s i g n i i f -
my . Me t h o d s Amo n g 6 6 e a s e s o f u t e i r n e i f b r o i d s p a t i e n t s ,3 2 c a s e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3 4 c a s e s l a p a r o t o my . Ob -
P r o v i n c e , Z o u p i n g 2 5 6 2 0 0 ,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a n d a b d o mi n a l h y s t e r e c t o m y my o m e c t o —
f 关 键词】子 宫肌 瘤 ; 腹 腔镜 ; 开腹 手 术
【 中图 分类 号】R 7 3 7 . 3 3
【 文献 标 i q ̄ , q - 】B
【 文章 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1 3 — 0 0 3 7 — 0 2
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阴式组术 中出血量 、 后排气 时间和术后住 院天 术 阴式子 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 创手
数 明显低于腹式组 ( O 0 ) 与腹腔镜组相 当( 0 0 ) 手术 时间长于腹式组 ( P< .5 , P> . 5 ; P<0 0 ) . 5 而短 于腹腔镜组 ; 住院 费用和手术费用明显低 于腹腔镜组 ( 0 0 ) 与腹式组相 当( P< . 1 , P>0 0 。结论 .5)
术 的一切优点 , 是一种安全 、 有效 、 可行 的保 留性器官和生育能力 的手术方法。 【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 阴式 ; 腹 式; 腹腔镜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 系统最 常见 的 良性肿瘤 , 其治疗 主
要 以手术为主 。随着 医疗技术 的不 断完 善 , 宫肌瘤剔 除术 子 由单一 的开 腹式 手 术 , 断 向着 微 创手 术 方 向发 展 。近 年 不
来 , 宫 肌 瘤 的 阴 式 手 术 也 列 入 了 微 创 手 术 的行 列 , 妇 科 子 与
子宫肌瘤或子宫位置选 择前 或后 穹隆切 口。若为 前壁肌瘤 , 于前 壁宫颈阴道交 界处 黏膜 下注入 110 :2 0副 肾素生理盐水 , 于膀胱沟下 0 5e . m处横行切开 阴道黏膜深达宫颈筋膜 , 锐性 和钝性分离膀胱宫颈间隙 , 直达膀 胱子宫返 折腹膜 。打开膀 胱子宫返折腹膜 , 推膀 胱 , 上 用手 探查 肌瘤 位置 、 大小 、 目 数 以及 了解与周围有无粘连 , 用子宫单爪 抓钳钳 夹瘤体将 子宫 翻出直至肌瘤暴露于视野内 ,0U缩宫素稀释后 注射 于子宫 1 肌层 , 使子宫处 于收缩状 态 以减少创 面 出血 , 电刀 纵行 切开 子宫肌壁至瘤体组 织 , 将肌 瘤剔 除。子宫 体积 缩小后 , 子 将 宫翻 出阴道 口详细检查 有无 小肌瘤 , 若有 , 同剔 除 , 一 适当修 剪瘤壁 , 1 0可 吸收线连续或 间断缝合 关闭瘤腔 , 1~ 用 — 分 2 层缝合。检查 无活动出血后将 子宫纳 入盆腔 , 放置盆 腔引流 管 , 0可 吸收线缝合子宫膀胱返折腹膜及 阴道黏膜 。若为 1— 后壁肌瘤取阴道后 穹隆横 切 口, 同法剔 除肌瘤 , 引流管 置于
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很多的女性,尤其是办公室女性会因久坐而导致气血不畅。
俗话说,女子以血为本,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气血不通。
而气血不通最易引起的就是妇科疾病,女人的卵巢和子宫实际上是很脆弱的、需要好好呵护的,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导致亏气亏血。
本文会对常见的子宫疾病,子宫肌瘤的微创剔除手术临床结局进行分析,希望女性们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标签:腹腔镜;子宫肌瘤;微创技术前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大往往会导致对生活品质的忽略。
尤其是结了婚的女性,有时会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压力大就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就会引起很多身体部位的病变。
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子宫疾病,现代女性最好提高警惕早做预防,但即使在已经知道自己患了病的情况下也不要过于着急和紧张,这样会无异于治疗和恢复。
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做手术,并谨记术后的注意事项,争取早日恢复,子宫肌瘤其实并不那么可怕。
1.子宫肌瘤手术方法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者,发生率为20%~25%,其中40—50岁妇女发生率高达51.2%~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机体生理功能的了解程度的加深,女性更注重身体的完整性及希望保留子宫的生理功能,由于子宫对卵巢的影响较大,子宫如果切除势必会对卵巢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女人的气血,导致面部出现讨厌的皱纹及斑点。
因此,医患双方对于保留子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解决子宫肌瘤问题的各种方法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现阶段保留子宫的常见方法。
在治疗子宫肌瘤的各种方法中,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早已广泛应用,尽管微创手术方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子宫肌瘤的剔除手术中开腹术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下面对开腹和微创这两种子宫肌瘤手术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
2.开腹子宫肌瘤手术简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是指经腹部切开腹部皮肤,腹部肌层,脂肪,子宫肌层,将子宫肌瘤从假包膜中剔除,然后整形缝合子宫使患者术后能继续行经并恢复和改善生育能力。
阴式与腹腔镜下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式临床对照分析

【 sr c】Obe t eT n et a h l ia faue n h i a v na e ft nvgh o co n a ao Ab ta t jci o ivgi t teci cl etrsa d ter d atg so a sa ia mymetmya d lp r— v ge n r l
s o i o c o . e h d h ln c ld t f5 a e ft n v g h lmy me t my a d 5 a e fl p r s o i — c p c my me t my M t o s T e c i i a a e o 8 c s s o a s a i a o co n 5 c s so a o c p c my r a o c o r o a e . h wo g o p p r t n tme b o d l s , h mo n n h i h fmy ma p s — p r t n me t my we e c mp r d T e t r u sS o e a i i , l o o s t e a u ta d t e we g to o , o t o e a i o o t mp r t r ,t e a a e s f a i n t ,a t itc o s mp in e e au e h n l x u f t i l o me n i o i s c n u t ,h s ia t y o p t l c s s f r s aitc l c mp rs n . b o o p t l sa ,h s ia o t o ttsi a o a o s i
・
临床 探讨 ・
22 7 第0 第 1 0年 月 5 2 1 卷 期
3种不同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分析

3种不同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分析
王丽红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X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L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 )的手术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 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8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5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7例。
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镇痛率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3 组患者手术均成功,TVM组及LM组无一例中转开腹。
LM组术中出血量较TVM组、TAM组多(PV 0.01); LM组手术时间较TVM组、TAM组长(PV 0.01); TAM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长于TVM组及LM组(PV 0.01); TAM组的术后发热率高于TVM组及LM组(PV 0.01); TAM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LM组、TVM组长(PV 0.01); TAM组的术后镇痛率显著高于TVM 组及LM组(P < 0.01); LM 组的手术费用明显多于TAM组、TVM组(PV 0.01); 3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TVM具有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少、手术费用低的优点Z且兼有LM 和TAM的优势,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可首先采用TVM Z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7(035)002
【总页数】2
【关键词】TVM ; TAM ; LM ;手术效果
1资料与方法。
两种子宫肌瘤手术剔除方式的疗效比较

发症情况。 结果 与 B 组比较,A 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3-0129-02
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12 月~2011 年 12 月在我院手术治 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70 例,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 ,35 例应用腹 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患者设为 A 组, 另 35 例同期开腹剔除 子宫肌瘤的患者设为 B 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心、肝、肺等 疾病,排除癌变者。 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 1。 1.2 手术方法 1.2.1 A 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患者进行全麻 ,取膀胱截 石位 ,常规在腹部 3 个点穿刺建立气腹 ,压力 15 mm Hg,置 腹腔镜和操作器械。 腹腔镜监视下将缩宫素 20 U 注入肌瘤 之切口部位,沿子宫纵轴用单极电钩切开肌瘤表面浆肌层达 瘤体,用大抓钳钳夹瘤核,边牵拉边旋转。 另一弯钳钝性和锐 性分离假包膜,将肌瘤完整剥出。 利用腹腔镜专用粉碎机粉 碎后取出。双极电凝止血或可吸收肠线双层缝合。冲洗盆腔, 放气腹,撤除手术器械,关闭穿刺孔。 1.2.2 B 组开 腹 剔 除 子 宫 肌 瘤 采 用 连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或 全 身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平均年龄 组别 n
(岁)
肌壁间 肌瘤
分型 黏膜下
肌瘤
子宫肌瘤的
子宫颈 直 径 (cm)
肌瘤
A 组 35 35.0±7.8
6
18
11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果 。 现 报告 如 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讨 论
率 。②化疗 : 术后化疗 的 目的是控制潜在 的微 小转移灶 , 依靠 以化疗 为主有 效地全 身性 药物疗法 , 消灭残存 的肿 瘤细胞 。因 为人们认 识到乳癌不仅是一种局部病 变 , 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常用 C F方 案化 A
剔除术为微创 手术 , 有创 伤 小、 院 时 具 住 间短、 术后恢 复 快等优 点 , 开腹 手术 剔 除
肌 瘤 多 、 应 证 广 。 临床 医生 应 根 据 自己 适 的 经验 和 适 应 证 选 择 恰 当 术 式 。
术 中情况 : 腹腔 镜 组 8 6例 中 ,3例 8 成功施行 了腹 腔镜 手术 , 中转开腹 手 3例
药 6周期 , 术后 病理腋 下淋 巴结转移 >3 个结合放疗 。雌激素受体 阳性 , 口服三苯
氧 胺 片 , 服 3—5年 。 连
结 果
的处理 , 能有 效地 预 防局部 复发和 转移 ,
重视 术 后 综 合 治 疗 科 可提 高远 期 疗 效 。
复发的重要 治疗 步骤 。根治 性放 疗 的范
经、 胸背 神 经及 肩胛 下 血 管。 冲洗 创 面
摘 要 目的 : 讨 改 良乳 腺 癌 根 治 术 的 探
后 , 用 4 %蒸 馏 水 冲洗 浸 泡创 面 约 5 再 5 分钟 , 吸净 , 下及 胸 壁各 放置 引 流管 1 腋 根, 间断缝合 皮肤 , 口, 切 腋下 加压包 扎 ,
讨
论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临床分析

衰 l 观 察 蛆 与 对 照 蛆 结果 对 照
腹 子 宫 肌 瘤 剔 除 术 是 希 望 保 留生 育 功 能 的妇 女 标 准 的 手 术 方 式 。但 由于 子 宫 血
I6 .4
>. 005
对 除 术 中 应 用 双 侧 子 宫 动 脉 钳 夹 阻 断 法 , 位 置 、 目 , 确 定 官 体 切 口。2组 均 照 组 数 以
03 .4
> .5 00
2们
< 0 0.l
21 .0
< 5 00
取 得 良好 的疗 效 . 告 如 下 : 报
中图 分 类 宫 肌 瘤 是 女 性 生 殖 道 最 常 见 的肿 治疗 无 效 ;6 有 子 宫 肌 瘤 的 不 孕 不 育 症 剔 除术 与 3 () 8例采 用 常 规 方 法 进 行 对 照 , 瘤 。育 、 女 子 宫 肌 瘤 发 病 率 为 3%左 包 括 习 惯 性 流 产 ;7 有 下 腹 胀 痛 , 内 发 病 年 龄 、 肌 瘤 数 目 . 差 异 无 显 著 5 () 经 2组
8 对 均 年 龄 、 均 孕 产 次 、 瘤 平 均 直 径 方 面 用 1 肠 线 纵 、 交 错 8字 缝 合 2 3 . 在 术 后 1 个 月 内妊 娠 , 照组 有 6例术 平 肌 号 横 ~层
最 0个 月 。 无 明显差异 。8 0例 患 者 中 月 经 增 多 5 彻 底 关 闭 瘤 腔 , 留死 腔 . 合 边 缘 超 过 后 妊 娠 , 早 妊 娠 时 间为 术 后 1 3 不 缝 . m, 5 解 观 例; 下腹 坠胀 、 频 不 适 1 尿 2例 : 孕 不 育 切 缘 0 e 缝 合 完 毕 , 除 阻 断 钳 , 察 不 ( 括习惯性流产 ) 包 5例 ; 症 兆 ( 科 普 无 活 动性 出血 或 渗 血 . 规 关 腹 。 夹 阻 无 妇 常 钳 查 发现 )0例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腹方法剔除子宫肌瘤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lm)35例和传统开腹对照组(tam)35例,比较分析两种术式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
结果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 具有恢
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用药少、腹部切口外观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子宫肌瘤以40~50岁妇女最为多见,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对于妇女子宫肌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于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特别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lm)35例, 均龄33.9±4.8岁,肌瘤大小5.6±1.8cm;其中,单发19例,多发16例,肌瘤部位:肌璧间9例,浆膜下11例,肌璧间+浆膜下15例;有盆腔手术史4例。
同期行开腹手术(tam)35例作为对照组,均龄33.7±4.3岁,肌瘤大小7.6±
2.1cm;其中,单发18例,多发17例,肌瘤部位:肌璧间12例,浆膜下9例,
肌璧间+浆膜下14例;有盆腔手术史7例。
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癌可能, 月经不正常者术前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证实。
1.2 手术方法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组:全身麻醉,常规置举宫器,取脐轮下缘横切口气腹穿刺, 气腹压力13mmhg, 放置套管及做腹腔镜检查。
于左右髂前上棘内2cm 处穿刺, 放置手术操作器械。
对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用双极电凝先电凝肌瘤蒂部后切除肌瘤。
肌瘤切除后视创面是否出血及子宫浆膜张力大小决定是否进行缝合, 若肌瘤蒂小、浆膜张力不大、无出血则不需缝合, 否则用1~0微乔线8字缝合。
对无蒂肌瘤, 用单极电针切开假包膜, 牵引肌瘤, 沿假包膜以分离肌瘤, 创面出血活跃处以双极电凝止血, 瘤腔采用1~0微乔线8字缝合。
体积小的肌瘤直接从左下腹切口取出, 体积较大肌瘤用粉碎器粉碎后取出。
②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组: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按照传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x检验。
2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3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
手术时间平均125.7±36.3min;排气时间平均19.5±8.9h;术中出血量95.3±23.5ml;术后病率3%;术后住院时间4.5±1.3d;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60.2±10.7min;排气时间平均32.1±10.9h;术中出血量139.2±50.1ml;术后病率11%;术
后住院时间9.3±2.1d。
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原因是腹腔镜采用全麻,而开腹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费用高的缘故),但术后用药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术后随访2个月,
所有患者子宫恢复正常,月经正常。
3 讨论
我们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定为子宫肌壁间肌瘤和
浆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最大直径≤8cm, 肌瘤数目≤3 个, 并且除
外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适用于腹腔镜完成, 应视肌瘤的类型、位置、大小及是否有合并症而定。
另外, 手术的成功实施还与术者对腹腔镜手术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手术器械配置是否完善等综合因素有关。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关键是术中出血控制和肌瘤取出。
为减少术中出血, 我们采用如下方法:①局部使用子宫收缩剂: 缩宫素
液注入子宫肌瘤假包膜层, 促使血管收缩, 达到先止血的目的;②解剖清晰、适宜切开: 电针或电铲在肌瘤突出部位电切开肌瘤浆肌层包膜并分离假包膜, 使子宫切口出血少, 剥离面渗血少;切开子宫肌壁时应分清解剖层次, 镜下仔细辨认血管位置, 遇到血管时
应先凝后切;对于直径6~8cm的肌瘤在选择切口时, 可以在肌瘤
突出部位做梭形切口, 以缩短肌瘤的剥出时间;③恰当处理肌瘤基底部: 基底部是子宫肌瘤主要血液供应途径, 先电凝, 后切断,
以减少出血;④子宫创面缝合: 娴熟的缝合技术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止血方法。
子宫肌层的缝合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保持镜下术野清晰, 既减少对腹腔的干扰, 又减少止血时间。
如果瘤腔未穿透子宫内膜,则行浆膜肌层一次缝合, 可采用8字或者u字缝合, 缩短缝合时间;如果瘤腔穿透子宫内膜, 行黏膜肌层、浆膜肌层逐层缝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病率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
腹腔镜组切口小,切口甲级愈合率达100%, 充分体现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我们认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理想的微创治疗子宫肌
瘤的手术方法之一, 具有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后用药少、腹部切口外观美等优点。
只要病例选择恰当, 术者具有较好的手术技巧, 掌握腹腔镜操作关键技术, 腹
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5.
[2]卢琪芸,王运根,阮雅文,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手术比较[j].浙江外科杂志,2009,14(6):574-575.
[3]常艳玲,王梦琦.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9:113-114.
作者简介:马丽,女,(1971.2-),满族,北镇市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