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桂林市区生态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算。
33 指 标 标 准 化 处 理 .
本 次土 地集 约 利 用程 度 评 价采 用 理
想 值 比 例 推 算 法 作 为 指 标 标 准 化 的 方 法, 以指 标实 现 度 分值 进 行 度量 , 下 列 按 公 式进 行计算 :

Sj i k =
lj i k
× 1 0% 0
评 价 指标 体 系 是开 发 区 土地 集 约利 用 程 度评 价 的
. 基础 和关 键 , 确定 的合 理 性 、 学性 直 接 影 响到 开 发 32 确 定评 价 指 标 理 想 值 其 科 确定 开发 区土地 集 约 利用 理 想值 的方 法有 目标值 区土地 集约 利用评 价成 果 的科 学性 和准 确性 。 桂林 西 城
其 中 表 示 i S 目标 j 目标 k指标 子 经济 开发 区土地 集 约利 用 程度 评 价指 标 体 系包 括 土 地 的实现度分值 ;
利 用状 况 、 地效益 和 管理绩效 3 方 面共 1 指标 , 用 个 3个
表示 i 目标 j 目标 k指 标 的理想值 ; 子
详 见表 1 。
3 1 指标权 重确 定 的方法和 步骤 .. 2
x 表示 i 标 j 目 k 目 子 标 指标的现状值 。
评 价指 标实 现度 分值 在 0 ~10 % 0%之 问 , 果指 标 如 大于 10 该 项指 标 的实现 度分值 记 为 10 0 %, 0%。
本 次 评 价 采 用 特 尔 斐 法 来 确定 指 标 权 重 。 选 取
还 有 待加 强 ; 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 10分 , 明 国土 资源 部 门管理 0 表
造 桂 林 西城 经 济 开发 区土地 利 用集 约度 目标 分值 按 措 施得 力 。 成 土地利 用状况 和用 地效 益不高 的原 因是 开 发 区 内大部 分土地 作 为临桂 新 区用 地 , 临桂新 区用地 照下 列公式 计算 : 主要是作 为商 务用 地 , 由于本评 价是按 照 开发 区主要作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MSPA 核心区连通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桂江流域为例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MSPA 核心区连通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桂江流域为例

第36卷 第4期2022年4月Vol.36 No.4Apr.,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1]。

粗放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常以牺牲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安全水平提升和生态保护修复迫在眉睫[2-4]。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正在处于关键转型期,国内很多区域都面临生态保护和城乡建设双重压力。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ESP)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5-6],是控制生态空间萎缩、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底线、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区域国土空间结构的有效方法[7]。

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内容多围绕景观格局优化[8]、生态红线[9]、生态敏感性[10]、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1]等,研究区尺度涵盖了全国[12]、省域[9]、城市群[13]、市域[14]和县域[11]多个等级。

由俞孔坚提出、后来研究者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生态源地—生态阻力面—生态廊道”方法已经成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本模式[14-17]。

生态源地识别即提取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生态用地,识别方法主要从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展开[18];传统方法从生态功能重要性或生态脆弱性等单一方面考虑,或借助已有的自然保护地等,而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脆弱性及景观斑块结构[14]可以更全doi: 10.11994/zgtdkx.20220329.145618基于生态重要性和MSPA核心区连通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桂江流域为例潘 越1,龚 健1,2,杨建新1,杨 婷1,王 玉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4)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基于“生态重要性”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SPA)核心区连通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1.25•【字号】市政办〔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办〔2017〕1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桂林各单位:《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月25日桂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根据广西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桂林市土壤大多呈酸性,且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偏高;土壤污染分布不均匀,以重金属污染为主,受矿业开发活动影响,矿业集中区典型污染企业和矿区周边土壤受重金属污染较大,主要超标重金属元素依次为镉、砷、铅、锌、铬、镍、铜等,有机污染水平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7号)精神,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切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结合我市土壤污染现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点针对采选、冶炼、化工为主的重点场地历史遗留农田污染问题和重金属高背景值土壤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立足我市实际,坚持生态立市,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修复治理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实现我市“两个建成”目标而奋斗。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桂林高新区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桂林高新区为例
2O
3期
刘 作 良, 等 綦 于 层 次分 丰法 斤
分解 为 它 的各个 组成 元素 :将这 些元 素整 理成 一种递 进层 次 的顺 序 ;再请 专家对 每 一层 次 的各 因素 进 行客 观判 断后 给 出相对 重要性 的定最表 示 ,建立数 学模 型 ,计 算 出每一 层次全 部 因素相 对 重要 性 的权 数 并加 以排序 ;最 后根据 排序 结果进 行规 划决策 和选 择解决 问题 的措施 。
根据 综 合 性 、主 导性 、政 策 导 向性和 因地适 宜原 则 ,从用 地 结构 状 况 、用地 效 益 、用 地 管 理
等方 面 选 取 了此 次 土地 集 约利 用 评价 指 标 。结 合桂 林 高新 区 依托 高 等 院校 和科 研 院 所 发展 高 新技
术产业特性 ,选择 了产业用地率及及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构建 的评价指标体系
具 体如 下 :
2l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1 0 0年第 3期
土地 开 发率
土 地 开 发
பைடு நூலகம்
已达到供地条件 的土地/ 不可建设土地以外的士地
己供 应 国有 建 设用 地 / 到 供 地 条件 的土 地 已达
程 度

土 地 供应 率
土 地建 成 率
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 已供应 国有建设用地
第9 第3 卷 期
2 1 年 9月 00
石 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9No 3 . .
S p. e 20l 0
J 0UR NALOF S JAZHUANG I TI UTE0FRAI 7Y TE HII NS T l A CHNOL OGY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关系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关系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关系研究——以桂林市为例颜开发;叶祥峰;苏黎馨【摘要】通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度评价模型,对生态环境重点关注城市桂林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及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的土地利用效益有着不同于沿海经济城市的特点.2002-2009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效益迅速增长,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总体上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两效益的耦合度在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由于桂林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高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速度,2008-2009年,两者的耦合度呈现略微下降趋势.%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ity land use benefit and it’s coupling degree,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benefit and it’s coupling degree of land use were researched in Guilin city w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major concer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use benefit of Guili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astal economic cities in our country.From 2002 to 2009,the land use benefit increase rapidly,the social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and use developed coordinately in general,the coupling degree of two benefits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in 2007.Becaus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s develop ment speed is faster than social economic benefit of Guilin city’s land use,from 2008-2009,the coupling degree of two benefits is show a downward trend.【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4)004【总页数】5页(P449-453)【关键词】桂林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作者】颜开发;叶祥峰;苏黎馨【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城市土地是城市中各种人类活动存在的载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土地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也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1-4].正确处理好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问题[5-7].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研究较多,关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或者协调关系研究较少.在现有关于土地利用耦合关系的研究中,梁红梅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益耦合模型,将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分为低级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再生发展4个阶段,搜集20多年的资料对深圳、宁波市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土地利用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得出近20多年来,两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由低级共生过渡到协调发展阶段,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协调发展阶段的协调程度亦有所不同.已有研究认为,沿海经济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8-9].曹堪宏等以广州、深圳市为例,通过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模型对两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两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可能进入极限发展阶段的结论[10].桂林市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唯一城市,桂林市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它在土地利用方面有着不同于沿海经济城市的特点.本文以桂林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效益及其耦合关系.1.1 效益评价模型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所带来的各种有用成果的总称,分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内涵十分丰富.目前,通常采用多因素加权模型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设Q1、Q2分别表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则其一般函数为:式中,xi,yj为分别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ai,bj为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1.2 耦合度模型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11].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其协调发展的耦合程度即为耦合度.根据一般系统理论,设A、B 为受自身与外界影响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子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为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发展速度,VB为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发展速度.则有:A、B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任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设V为整个系统的发展速度,则V由VA和VB共同决定.在二维平面中,以VA、VB为变量建立坐标系,则V的变化轨迹即为坐标系中的椭圆[12].VA与VB之间的夹角即为耦合度,满足α=arctanVA/VB.如图1所示,在土地利用效益复合系统的一个演化周期之内,系统将经历4个阶段:当-90°<α≤0°时,系统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此阶段土地利用强度较少,生态环境容量较大,两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都很低;当0°<α≤90°时,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此阶段两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很明显,当α=45°时,系统处于最佳协调水平,当α接近0°或90°时,系统之间不甚协调;当90°<α≤180°时,系统处于极限发展阶段,此阶段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受到制约,从极限开始下降,最终将导致系统的瓦解.当-180°<α≤-90°时,系统处于再生发展阶段.由于两子系统都处于不良状态,旧系统瓦解,新系统产生[8].土地利用新旧系统的关系表现为再生、循环、停滞、倒退4种模式[13].2.1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0)》、《广西统计年鉴(2003-2010)》、《桂林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02-2009)》.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数据的无量纲化.为使各项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须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得到标准化后的数值,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处理方法为:式中xij为指标实际值,yij为无量纲化后的数值,i为指标个数,j为年份(2002-2009年),aij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bij为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2)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通过判断系统的有序程度进而确定权重的方法,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则信息熵越大,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某项指标的熵越大,其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越小,权重系数就越低,反之亦然.所以,根据信息熵可以计算各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从而计算出权重,为效益评价提供基础.其计算公式[14]如下:其中,ej为为第j项评价指标的熵值,i为评价的年份(取值为1-8),y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值,K为调节系数,d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3)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为准确、科学地评判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本文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模型的要求,选取了地方财政收入等22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3.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根据上文评价模型中的多因素加权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2002-2009年8年间桂林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值(见图2).在这8年中,桂林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总体上都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效益值从2002年的0.14上升到2009年地0.329,生态环境效益值从2002年的0.145上升到2009年的0.541,生态环境效益的上升幅度高于社会经济效益.3.2 耦合度研究利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上述两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关于时间t的函数:分别对上述两函数求导,得出桂林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发展速度VA、VB:根据公式α=arctanVA/VB,计算得出2002-2009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见图3.2002-2009 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介入0~39.336°之间,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2002-2007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持续上升,从0°发展到最高峰39.336°,土地利用系统从协调发展阶段的不甚协调向最佳协调靠近.2007-2009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略微下降,2009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为38.119°.近10年来,桂林市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土地集约化利用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迅速提升.特别是2007年以来,桂林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快增长,导致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高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整体协调性呈现略微下降趋势.通过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多因素加权和耦合度模型,直观地评价了桂林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及其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耦合度模型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度研究.桂林市作为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和建设城市,其土地利用效益有着不同于沿海经济城市的特点.2002-2009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其中2002-2007年,桂林市土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快速发展,两效益的耦合度在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2008-2009年,桂林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高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其耦合度呈现略微下降趋势.基于上述研究,为促进桂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桂林市土地利用提出如下建议:1)桂林市的土地利用表现出社会经济效益略显滞后的现象,这说明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其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的性质是相一致的.今后应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以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打造更加生态、宜居的世界旅游名城.2)由于受到旅游城市这一城市定位的影响,桂林市特别是市区受到严格的规划限制,城市容量、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受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也相应被严格限制发展,地方政府财政增长乏力,旧城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今后桂林市应正确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协调城市土地利用,加快发展临桂新区,打造新的经济中心和就业中心,提高桂林市整体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1]张忠国,高军.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104-107.[2]陈兴雷,李淑杰,郭忠兴.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66-70.[3]周刚,晏涵.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24-26.[4]邓伟,杨华,崔艳军.重庆主城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3):232-236.[5]郭嵘,陆明,卢军.可持续城市化发展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9):1147-1149.[6]陆铭.重构城市体系—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5):15-26.[7]郑斌,黄丽娜,卢新海.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全面可持续观—国内外研究比较与评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3):75-79.[8]梁红梅,刘卫东,刘会平,等.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36-641.[9]梁红梅,刘卫东,刘会平,等.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以深圳市和宁波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42-48..[10]曹堪宏,朱宏伟.基于耦合关系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广州和深圳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8:58-66.[11]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1-220.[12]李崇明,丁烈云.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1):134-139.[13]刘耀彬,宋学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25(4):408-414.[14]刘力,邱道持,粟辉,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的通知-市政办[2012]238号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的通知-市政办[2012]238号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的通知正文:----------------------------------------------------------------------------------------------------------------------------------------------------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的通知(市政办〔2012〕238号)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2月6日桂林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第一条为推进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规范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对拟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风险评估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估方法,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综合评价和估量,由此决定重大行政决策是否实施的活动。

第四条风险评估报告是市政府决定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未经风险评估的,不得作出重大行政决策。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应当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合法、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监督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

第七条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机关是负责组织风险评估的评估机关,负责具体评估工作。

重大行政决策涉及两个以上实施机关的,主要实施机关为评估机关。

行政职能已经调整的,继续行使该职能的主要实施机关为评估机关。

第八条根据工作需要,评估机关可以委托高校、科研院所或者学会、研究会以及其他专业机构及其相关专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风险评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us f i i n y o e i n l d f e e c s t e i d n h f i i n y i h s f a r c 1 u a a d i t g f e e f c e c f r g o a i f r n e , h n d vi i g t e e f c e c n t e u e o g i u t r 1 l n n o hi h o a ri u t r l l n s f i i n y a e ,m d u f a r c l u a a d u e e f c e c r a a d l w o g c l u a a d g c 1 u a a d u e e f c e c r a e i m o g i u t r 1 l n s f i i n y a e n o f a ri u t r l l n
观 因 素 的 影 响 ,而 且 得 到 的 综 合 指 标 ( 成 分 )之 间 彼 此 独 主 立 , 减 少 信 息 的 交 叉 ,这 使 分 析 评 价 结 果 具 有 客 观 性 和 可 确 定 性 。 本 文 采 用 分 析 软 件 S S 1 . P S 70对 体 系 的 1 8个 指 标 进 行 处 理 , 以累 计 贡 献 率 达 到 8 % 标 准 ,分 析 结 果 见表 2所 5为
1 农用地利用效率研究的 目的和意义
农业是经济发展 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 的重要保 障。农用 地作为农业经济活动 中最重要 、最活跃 的一个基本要 素以及 生产的物质基础 ,其利用效率与区域 自然条件和生产要素投 入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 ,农用地利用效率是 由一个 多投入 、
组织和监 督,可以充分协调各部 门矛盾,限制不合理的农用 地利用 , 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 、 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发展 ; 对广西农用地 高效利 用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文中运用主成分

环境生态风险预警与评估

环境生态风险预警与评估
特征
环境生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潜在性、复杂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其影响范围广 泛,持续时间长,且难以完全避免和消除。
风险的分类与来源
分类
环境生态风险可分为自然灾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生态破 坏风险等。
来源
环境生态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 坏、人类活动等。其中,人类活动是当前环境生态风险的主 要来源,如工业生产、城市化进程、资源开发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险的治理与恢复
风险治理
对已经发生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治理,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风险恢复
在风险治理后,采取措施恢复受损的环境和生态,使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风险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政策制定
制定和完善环境生态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为风险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法规制定
制定和完善环境生态风险管理的相关法规,为风险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环境生态风险增加。同时,生物多样性 减少也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
02
环境生态风险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的建立
确定预警目标
明确预警系统需要监测的环境生 态风险类型和范围,以及预警的 阈值和等级。
数据采集与处理
建立数据采集网络,整合多源数 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地理信 息数据、气象数据等,并进行数 据清洗和预处理。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关研究,构建 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和评估 环境生态风险。
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实时监测与预警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 环境生态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 息。
预警等级划分
根据环境生态风险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 等级,如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等,并采取相 应的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0 l _ 3 3 No . 3 Ma r .2 01 3
基 于土地利 用变化的桂林市 区生态风 险评价
胡金龙 , 王金叶 , 郑文俊 , 滕 明君 , 罗 楠
( 1 .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2 . 华 中农业大学 园艺林 学学 院,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第3 3卷 第 3期 2 0 1 3年 3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e n t r a l S 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o f F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s y s t e m s a mp l i n g a n d g e n e r a l Ad a l be t r Kr u e g r e i n t e r po l a t i o n , hu t s he t e c ol o g i c a l r i s k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e mp o r a l a n d s p a i t a l c h a ng e s i n
ba s e d o n l a nd us e c ha ng e
HU J i n — l o n g , WANG J i n — y e , Z HE NG We n - j u n , T E NG Mi n g - j a n , L UO Na n
Hu a z h o n g Ag r i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y, t Wu h a n 4 3 0 0 7 0 , Hu b e i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M i ma g e d a t a o f Gui l i n c i t y u r b a n d i s t r i c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a k e n i n 1 9 8 6 a n d 2 0 0 6 , t h e l a nd u s e d a t a o f Gui l i n c i t y i n e a c h y e a r
和生态风险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 险;空间分析 ;桂林市区 中图分类号 :¥ 7 1 8 . 5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1 6 7 3 . 9 2 3 X ( 2 0 1 3 ) 0 3 0 0 8 4 - 0 5
E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Gu i l i n u r b a n d i s t r i c t
we r e e x t r a c t e d, a n e c o l o g i c a l is r k i n d e x w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h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a p of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is r k wa s g a i ne d b y
Gu i l i n c i y t u r b n a d i s 订i c t s we r e q u nt a i at t i v e l y e v a l u a t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t h e t o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 r i s k i n Gu i l i n c i t y i n c r e se a d i n p st a
2 0 y e a r s , . t h e re a a s o f e x t r e me l y h i g h nd a hi g h e c o l o g i c a l is r k we r e e x p a n d ng i , wh i l e t h e re a a s o f l o w nd a mo d e r a t e e c o l o g i c a l is r k we r e
( 1 . T o u i r s m Co l l e g e , Gu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i l i n 5 4 1 0 0 4 , Gu a n g x i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Ho r t i c u l t u r e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
摘 要 :基于桂林市区 1 9 8 6和 2 0 0 6年 T M 影像,提取 2个 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构建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 通
过系统采样和 普通克 吕格插值 ,编制生态风 险空间分布 图,定量评价 桂林市区生态风 险的时空变化特 征。结果
表 明:2 O年 间,桂林市区生态风险整 体呈上升趋势 ,高及较高 生态风 险区范围不断扩大 ,较低和 中生态风险区 域持续减 少;生态风 险的空间差异显著 ,整 体呈北高南低 、中间高四周低 ,高风 险区由零散分布趋 向于集 中连 片分布的格局特点;林地 、草地和水域分布 的区域 以低生态风险和较低生态风险为主,耕地 以中生态风险为主 , 建设用地 以较高生态风 险和 高生态风 险为主 ,其 中林地 的生态 风险等级最低 。研 究结果可为桂林市 区环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