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上下颌神经分布

合集下载

(口腔科学课件)5.1口腔局部麻醉与三叉神经的解剖

(口腔科学课件)5.1口腔局部麻醉与三叉神经的解剖
方式;敏试。
治疗:
轻症:脱敏药物(钙剂、异丙嗪、可的松类激素im/iv)、吸氧。 重症:抽搐/惊厥:安定(valium)10--20mg 循环衰竭:升压药/补液;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
3、中毒
原因:用药量/单位时间注射量过大,误入血管(快速) 临床表现: 兴奋型与抑制型
烦躁不安、多语、恶心、呕吐、嗜睡,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 发绀,神智不清,随即呼吸、心跳停止。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定义: 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 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
特点: 局麻时病人意识存在,神志清醒。 局麻首先阻断痛觉,其他感觉如触压觉、温度觉仍可存在
二 口腔颌面外科局麻方法
(一)表面麻醉 (Superficial anesthesia)
舌神经
舌前2/3粘膜 口底粘膜 舌下腺
下颌牙根,5--5唇龈,下唇、颊黏膜、皮肤 下牙槽神经 下颌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支
二腹肌前腹

上上
上 下 颌
腭 前 神 经
鼻 腭 神 经

牙牙

槽槽

中后

神神

经经

87654321 12345 678


87654321 12345 678
口 腔 的
舌 神 经
预防:
安全剂量 坚持回抽,防止误入血管 警惕先趋症状
治疗:
停止注射 轻症:平卧,松解衣领,使呼吸 通畅; 重症:给氧、补液、抗惊厥、激素、升压药。
二、局部并发症
1.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2. 血肿 3. 感染 4. 注射针折断 5. 暂时性面瘫 6. 其他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详细版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详细版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详细版一、局部麻醉的分类1.表麻:在手术部位的表面涂抹麻醉药物,使其通过血管吸收达到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部位较浅、较小的情况。

2.浸润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和软组织中,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达到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部位较深、较大的情况。

3.神经阻滞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神经周围,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部位较广泛、较深的情况。

二、局部麻醉药物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传递神经的麻醉位点,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三、局部麻醉的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麻醉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确保患者适合局部麻醉。

在麻醉前,应仔细清洁手术部位,并使用消毒药物进行消毒。

2.麻醉药物注射: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部位,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

在进行浸润麻醉时,注射麻醉药物时应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注射速度缓慢稳定,避免疼痛或过度麻醉。

在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时,应准确定位神经,并按照麻醉点进行准确注射。

3.观察麻醉效果:在注射麻醉药物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手术部位出现麻木或触觉丧失的感觉,则说明麻醉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在接下来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应定期检查麻醉效果,必要时增加局部麻醉药物的用量。

4.操作完成后的处理: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应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

四、局部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1.过敏反应:有些患者对麻醉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在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过敏。

2.感染:在进行麻醉前应充分消毒手术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神经损伤:在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时,如注射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引起感觉异常。

4.麻醉药物过度使用:如果注射的麻醉药物过多,可能会导致全身麻醉,出现意识丧失、循环抑制等严重后果。

总之,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就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就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

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

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

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一)牙槽部浸润麻醉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与牙槽手术。

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与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

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的前庭沟底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后、向内方向刺入1、5~2、5厘米1、5~2毫米同侧上颌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不包括的近颊根)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联线1/3处大口张,从对侧下颌尖与第一前靡牙间,向上、后、外方向刺入约0、5~1厘米0、5毫升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侧粘膜及牙龈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大张口,与牙长轴平行或从侧方刺入约0.5厘米0、2毫升腭侧粘膜及牙龈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垫尖端交界处大张口,从对侧下颌两前牙间,与下颌牙咬合面症行,向后、向外刺入。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1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1

二、 浸润麻醉
二、 浸润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三、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是将局麻药液注 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 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1.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1)翼腭管注射法: 表面标志为腭大孔。 (2)口外注射法 : 是避开下颌骨喙突,在其前方或 后方,从颧弓下方进针直达翼腭 窝以麻醉上颌神经的方法。
口腔颌面点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是指用 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 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局部麻醉的确切含义 应该是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即除痛觉外,其 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 意识。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表面麻醉 常用的药物为1%~2%盐酸丁卡因,其麻醉效果较 强。 二、浸润麻醉 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液是 点, 在临床上应用亦日趋广泛。 0.5% ~1%的普鲁卡 因或0.25% ~0.5%利多卡因,碧兰麻因其诸多优
二、 浸润麻醉
1. 骨膜上浸润法 骨膜上浸润法(supraperiosteal infiltration) 又名局部浸润法(local infiltration),是将麻醉药液 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这种浸润方法主要用于 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骨手术。 2. 牙周膜注射法 牙 周 膜 注 射 法 ( periodontal membrane injection) 又 叫 牙 周 韧 带 内 注 射 法 (intraligamentary injection),是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 的近中或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 ,分别注入局麻 药液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十三种麻醉方法(全图谱)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十三种麻醉方法(全图谱)

⼝腔颌⾯外科常⽤的⼗三种⿇醉⽅法(全图谱)【⼀】⽛周膜浸润⿇醉将短⽽细的注射针⾃⽛的近中侧和远中侧刺⼊⽛周膜,深约0.5cm,注药0.5ml,即可⿇醉⽛及⽛周组织(图1~3)。

【⼆】黏膜下和⾻膜上浸润⿇醉(1)⽪肤或黏膜下⿇醉1.刺⼊:将针尖刺⼊⽪肤或黏膜内,注⼊少许⿇药使成⼀⼩⽪丘(图1)。

2.注药:再从此沿切⼝线作⽪下或黏膜下注射,据需要由浅⼊深分层注射,也可在切⼝周围作环状浸润(图2)。

展开剩余94%(2)⾻膜上⿇醉1.进针点:在术区唇颊侧黏膜皱褶处刺⼊。

2.过程:针尖达⾻膜上,使针与⾻⾯平⾏,滑⾏到⽛的根尖部,即可注射局⿇药液1~1.5ml(图3、4)。

【三】上颌神经阻滞⿇醉(1)⼝外注射法(图1)1.注射点:于颧⼸下,⼄状切迹中点,作为进针点。

2.过程:注少许⿇醉药于⽪下,垂直进针直抵蝶⾻翼外板,此时后退橡⽪⽚使之距⽪肤1cm,即欲进针⾄翼腭凹的深度,不超过5cm。

重新将针退⾄⽪下使针尖向上10°,向前15°⽅向进针,直⾄调整后的橡⽪⽚接触⽪肤即可,回抽⽆⾎时注药3~4ml。

(2)翼腭管注射法(图2、3)1.进针点:⽤25号细长针头,⾃对侧⼝⾓处向患侧腭⼤孔投影的标志黏膜凹陷处刺2.过程:刺⼊后注药少许。

再将注射器移⾄患侧,仔细探⼊翼腭管,此时注射针与上颌成45°,向上向后缓缓进针深约3cm,回抽⽆⾎时,注药2~3ml。

(3)眶下裂后⽅射法(图4)【四】上⽛槽后神经阻滞⿇醉(1)⼝内注射法(图1)1.体位:坐位,头稍后仰,半张⼝,上⽛⾯与地平⾯平⾏或呈45°。

2.刺⼊点:以上颌7远中颊侧前庭沟为进针点,若上颌磨⽛已缺失,则以颧⽛槽嵴后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7尚未萌出的⼉童,则以上颌6的远中颊侧前庭沟为刺⼊点。

3.过程:将注射器与同侧上颌后⽛成45°⾓。

先于黏膜下注射药少许,将针尖向上、后、内⽅向进⼊,在进针过程中,同时将针筒向同侧⼝⾓⽅向转动,使针尖能沿上颌结节外后⾯的弧⾯滑动,深约2cm,回抽⽆⾎注药2ml。

这8类口腔上颌的局部麻醉技术详解

这8类口腔上颌的局部麻醉技术详解

这8类口腔上颌的局部麻醉技术详解平均每天都会花5分钟来这里学习知识!1、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注药位点附近的牙齿牙周和软组织—注药位点附近的组织穿刺位点:牙上方唇/颊黏膜转折备注:又称“骨膜上注射”,是上颌牙治疗麻醉中最为常用的技术,使用此技术对多颗牙麻醉会导致局麻药物过量,增加全身系统和局部并发症风险。

2、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一上颌磨牙(不包括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牙周和软组织—相关牙的颊侧组织穿刺位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根上方的黏膜转折处、上颌颧突后方备注:成功率高于95%,应用时考虑潜在并发症一穿剩太向后会导致暂时性非麻解性血肿。

3、经腭部入路上牙槽前神经(P-ASA)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一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周和软组织一相关牙的牙周或软组织穿刺位点:切牙乳头最宽处的侧面备注:P-ASA和AMSA注射是90年代中Hochman和Fredman结合临床上的应用并在CCLADS系统的发展中提出的。

4、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一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周和软组织一相关牙的牙周或软组织穿刺位点:切牙乳头最宽处的侧面备注: P-ASA和AMSA注射是90年代中期Hochman和Fredman结合临床上的应用并在CCLADs系统的发展中提出的。

5、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一上颌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的牙髓牙周和软组织—切牙至前磨牙的牙周组织,硬腭的麻醉直至磨牙穿刺位点:在硬腭上大约在连接腭中缝到游离龈边缘的假想线中点的位置。

假想线的位置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接触点上。

备注: P-ASA和AMSA注射是90年代中期Hochman和Fredman结合临床上的应用并在CCLADs系统的发展中提出的。

6、上槽牙中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范围:麻醉的牙齿—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牙周和软组织—相关牙的唇/颊侧组织穿刺位点:第二前磨牙根方颊黏膜转折备注:仅有28%的人群存在上牙槽中神经,限制了临床上这种阻滞方法的应用。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4、一滴肾上腺素 是一支肾上腺素的1/20,稀释了20倍
5ml利多卡因是1ml肾上腺素体积的5倍,稀释了5倍
总共稀释了100倍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五、注射器及麻药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唇颊侧浸润法 骨膜上浸润法
腭部浸润法
精品课件
唇颊侧浸润法
据注射部位 调整椅位
暴露手术区 ,擦干唾液
碘伏消毒
注射
牵引粘膜,使 绷紧减少疼痛
检查针头, 排除空气
精品课件
注意事项: 麻醉多颗牙:将针斜向前,注射到各牙根尖部。 显效时间:2-4分钟。 针头若刺入骨膜下注射,易至疼痛及注射困难,
因此针刺到骨面后应退0.2cm,然后注射。
精品课件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药名 类型
普鲁卡因 布比卡因

1
4
显效时间(min)
6~10 6~10
维持时间(min)
45~60 180~480
阻滞麻醉浓度(%) 2
0.5
一次最大剂量(mg) 6.6/kg 1.3/kg
利多卡因 阿替卡因
酰胺类
酰胺类
2 2 2~3 90~120
精品课件
特定含量的肾上腺素溶液怎么配制?
1、每支肾上腺素制剂为1ml,含肾上腺素1mg.也就是说每支含
量为1:1000
2、一般 5ml利多卡因 滴入1滴肾上腺素制剂 得到的就是含约1: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上下颌神经分布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上下颌神经分布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上下颌神经分布1.口内常用麻醉方法分为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

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注射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二)阻滞麻醉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使上颌牙合面与地面呈45度角,半张口,用口镜牵拉注射侧口角,自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黏膜转折处刺入,针头斜面向着骨面,与上颌牙平面呈45度角,紧贴骨面向上,内,后刺入2~2.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2ML,如第二磨牙脱落,以上颌颧牙槽嵴远中1CM处进针。

腭大孔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大张口,在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与腭中线连线的中点进针。

如上颌第二磨牙早失,可在软硬腭交界处前1CM处进针,自对侧刺入腭黏膜0.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0.5ML。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大张口,自切牙乳头侧方刺入,在黏膜下注入少许麻药,再使针与切牙长轴平行,进入0.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0.3~0.5ML。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左手食指置于眶下缘处,拉紧皮肤,在鼻翼外侧0.5~1CM处刺入,注入少许麻药,于骨面向上,外,后寻找眶下孔,进入0.8~1CM,不可太深,注入麻药1~1.5ML。

下颌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大张口,头少后仰,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牵拉注射侧口角,显露颊脂垫尖和翼下颌韧带,由对侧前牙区牙面上方1CM水平刺入,刺入点为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3~5CM处,进针2.5~3CM,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1~2ML,麻醉下颌神经,退针1CM,再注入麻药0.5~1ML,麻醉舌神经,再退针至皮下1CM处,注入麻药0.5~1ML,麻醉颊神经,也可边退针边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上下颌神经分布
1.口内常用麻醉方法分为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

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注射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使上颌牙合面与地面呈45度角,半张口,用口镜牵拉注射侧口角,自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黏膜转折处刺入,针头斜面向着骨面,与上颌牙平面呈45度角,紧贴骨面向上,内,后刺入2~2.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2ML,如第二磨牙脱落,以上颌颧牙槽嵴远中1CM 处进针。

腭大孔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大张口,在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与腭中线连线的中点进针。

如上颌第二磨牙早失,可在软硬腭交界处前1CM处进针,自对侧刺入腭黏膜0.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0.5ML。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头后仰,大张口,自切牙乳头侧方刺入,在黏膜下注入少许麻药,再使针与切牙长轴平行,进入0.5CM回吸无血,注入麻药0.3~0.5ML。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左手食指置于眶下缘处,拉紧皮肤,在鼻翼外侧
0.5~1CM处刺入,注入少许麻药,于骨面向上,外,后寻找眶下孔,进入0.8~1CM,不可太深,注入麻药1~1.5ML。

下颌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大张口,头少后仰,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牵拉注射侧口角,显露颊脂垫尖和翼下颌韧带,由对侧前牙区牙面上方1CM水平刺入,刺入点为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3~5CM处,进针
2.5~3CM,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1~2ML,麻醉下颌神经,退针
1CM,再注入麻药0.5~1ML,麻醉舌神经,再退针至皮下1CM处,注入麻药0.5~1ML,麻醉颊神经,也可边退针边注射。

上下颌神经分布走形
(1)鼻腭神经:321|123的腭侧黏骨膜和牙龈。

(2)腭前神经:876543|345678的腭侧黏骨膜和牙龈。

(3)上牙槽后神经:87|78以及6|6的腭根和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

(4)上牙槽中神经:54|45以及6|6的近中颊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

(5)上牙槽前神经:321|123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

(6)颊神经:下颌8-5|5-8颊侧牙龈、颊部皮肤黏膜。

(7)舌神经:下颌8-1|1-8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舌下腺。

(8)下牙槽神经:下颌8-1|1-8及其牙周膜、牙槽骨。

(9)颏神经:下颌4-1|1-4唇颊侧牙龈、下唇黏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