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之殇
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_二本毕业出路

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_二本毕业出路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由于难度太高,有些本科毕业生考了多次都没有考上,于是就会觉得不要考公务员了。
但其实考公务员对于二本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本毕业的出路有什么1、可以选择考研,考研可以提高二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
但是考研对于二本毕业生来说,也是有弊端的,就是就业压力依旧存在,而且随着研究生扩招,可能会导致研究生学历含金量降低。
2、可以选择进企业工作,有些二本大学的学生,虽然考研和考公务员、事业编都尝试过了,但最终没有成功,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进入了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工作,有人干管理,有人干销售,还有人选择跑业务,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3、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留学归国以后,同学们的各方面条件都能提升至少一个档次,不管是找哪方面工作也都能更顺利,有的留在国外出路也很广阔。
大学生毕业后考公务员容易上岸吗大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人更容易上岸:大学期间成功入党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更容易上岸。
这是因为体制内单位普遍都更加看重党员的身份,有些单位更是明确指出党员优先,还有的虽然没说,可党员依旧可以优先录取。
第二类就是985、211毕业的大学生也更容易上岸。
名校的毕业生在哪儿都十分的受欢迎,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
其次是有西部计划以及三支一扶等经历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更容易上岸,有些岗位是有明确的要求,有些则是在同等的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这类大学生。
再者就是退伍军人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更容易,退伍军人是因为国家的政策。
后者则是公务员改革后,公务员的一种招考方式,上岸也更容易。
公务员的优点一是社会认可,地位超然。
由于中国传统的影响,对于公务员,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择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部分都会得到对方家长的认可。
二是工作稳定,没有风险。
公务员工作非常稳定。
工作过程中一般不会犯错误,不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原因分析报考人数多岗位少

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原因分析报考人数多岗位少公务员职位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无论是就业稳定性还是福利待遇方面,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选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导致职位竞争日益激烈。
本文将分析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的原因,并分析报考人数众多而岗位有限的问题。
一、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的原因1.1 就业稳定性公务员职位以其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相对较高的薪资待遇,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由于公务员工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风险性,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份相对安全的工作选择。
1.2 丰厚的福利待遇与一般企业相比,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待遇更为丰厚,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以及各种补贴等。
这些福利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特别是那些希望稳定生活并享受相对高福利的人们。
1.3 社会地位提升在中国,公务员职位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许多人认为从事公务员工作可以提升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
这种心理因素也是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
二、报考人数众多而岗位有限的问题2.1 政府财政压力由于国家财政的限制,政府无法满足所有报考者的需求。
岗位有限是导致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政府需要控制人力成本,以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兼顾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因此对于招考规模进行了限制。
2.2 高选拔标准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选拔标准,包括公务员考试和面试等。
这些选拔标准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
因此,相对于报考人数,能够顺利通过选拔的人数往往较少。
2.3 就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务员职位的数量没有相应增长,而其他行业就业机会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
公务员职位在各个行业中的竞争性也随之增加,导致了报考人数众多而岗位有限的问题。
三、如何应对公务员职位竞争激烈的问题3.1 提高综合素质公务员职位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
事业编考公务员后悔了

事业编考公务员后悔了我是一个上班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工作环境压力比较大,每天加班加点,压力也很大。
看到身边的朋友考取了公务员,有着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待遇,我也决定尝试一下。
于是,我开始了公务员考试的准备。
为了备考,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书、做题,每天都过着机械般的生活。
一天又一天,我用坚持和努力来支撑着自己。
经过了一年的考试准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公务员。
当时,我非常开心,以为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然而,就在我投入到公务员工作中的时候,我开始感到后悔了。
首先,我觉得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有挑战性。
整天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对于追求进步和成长的我来说,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我感到沮丧和束缚。
其次,公务员工作的压力也远比我想象中的大。
虽然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待遇,但是工作压力和责任也相应增加。
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难题也并不少,需要不停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够胜任。
再次,公务员工作的待遇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优厚。
虽然工资相对较高,但是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宽裕。
除了工资之外,其他的福利待遇并不突出。
而且,公务员还需要承受着受到舆论和社会压力的风险。
最后,公务员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缺乏弹性和自由度。
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去完成工作,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时间。
对于我来说,这种束缚感让我无法适应。
综上所述,虽然公务员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待遇保障,但是对于追求挑战和自由的我来说,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尽管我为了考取公务员而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但是现在的我却感到迷茫和后悔。
或许,我应该多了解一些其他的职业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把握住自己的梦想。
一个35岁大妈的公务员考试经验技巧

35岁压线进入公门,“高龄大妈”的绝境转身要成公,你应该拥有信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前行,这力量,就是信仰,它的存在,让我历尽失败仍不言弃,坚持到最后一刻。
心在哪里,信念在哪里,岸就在哪里。
在考公上,我没有多大优势,没有过人的姿色没有过硬的背景,有的只是信仰与坚持,这也或许是我为什么要比别人多奋斗十年的原因吧。
33岁那年,我回到政府机关做合同工,合同工的相对剥夺感促使我下决心去考试,34岁时下的决心,当我听到身边朋友完全靠自己考上时,这给予我很大的正能量,凭考试凭实力的话,我相信自己能行。
为了让自己信念不断,每天早上起床时,我习惯在镜子前对自己说三句“XXX,加油”!这种内心的暗示对我挺有效的。
还有为了让自己更坚定,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我对自己说,减肥吧,如果减肥能成功,你考公就肯定能成功。
减肥,对我来说,真的是个挑战!自从2008年生完孩子后,我的体重一直没减下来。
2012年7月10日,我开始减肥行动,这一次决心很大,因为这伴随着我的信仰。
我每天记下体重,吃的东西,运动情况。
这次减肥我选择了跳韩国郑多燕的健身操,这套操跳完一次35分钟,跳一次都会很累,刚开始时还会全身腰酸背痛。
我一天坚持跳两次。
早上起床一次,下班回家一次,那段时间,在单位饭堂吃饭时还坚持没吃米饭,只吃果蔬和少量的肉。
到8月底,真的见到效果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甩掉了身上十斤的肉。
减肥成功了,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那时候,同事都惊讶我怎么一下瘦了,他们只是以为我是为了瘦身而减肥,而没人会知道我是为了立志考公减肥。
后来,我在单位里还带起了一阵郑多燕风,很多女人都试图仿效我跳郑多燕,但她们当中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的。
我是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跳,成了一种习惯。
我觉得考公中,能坚持一种喜欢的运动挺好的,一是能让你精力充沛充满斗志,二是磨练你的意志。
要成公,你应该审视自我审视自我,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深刻、清醒的认识,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职业理想。
28岁到34岁不建议考公务员

28岁到34岁不建议考公务员28岁到34岁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建议大家不要考公务员,因为考公务员需要长时间的备考和稳定的工作环境,而这个阶段正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点,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首先,考公务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这将会大大限制了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在28岁到34岁期间,很多人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
而备考公务员需要长时间的刻苦努力,需要放弃其他可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如果过早投身于公务员备考,将会错过许多职业发展的机会,对个人长期职业发展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考公务员需要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规划,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对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有更高的要求。
考公务员虽然稳定,但相对缺乏创新性和自由度。
在公务员体系内,个人的成就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核和晋升制度,而这个过程非常规范和有限。
在28岁到34岁这个阶段,职场人士更多地需要挑战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
而考公务员相对较为保守和稳定,可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最后,考公务员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公务员工作相对来说相对安稳,但也意味着工作环境和任务相对固定。
在28岁到34岁这个年龄段,很多人需要面对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多变性,更多地需要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挑战。
而考公务员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和稳定,难以提供这种多样性的工作经验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虽然考公务员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福利待遇,但对于28岁到3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不建议考公务员,因为这个阶段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点,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而考公务员需要长时间的备考和稳定的工作环境,无法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多样性,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
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一直考不上怎么办

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一直考不上怎么办为什有的人一次就能考上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岸=运气+实力+岗位难度。
情况1:如果上岸需要100分,有的人运气爆发约30分,岗位难度低约30分,实力只需要40分就能上岸!例如小李报乡镇岗位,竞争对手只有20个人,运气好一点,即使不复习也可能上岸。
情况2:但是有的人运气比较差只有15分,岗位难度高约15分,那实力就需要70分才能上岸!例如小张自己也不复习,可偏偏要报考中央部委,那肯定考10次也考不上。
情况3:有的人超级努力,同时学习还有技巧,那么实力高达80分,这个时候即使运气不好,岗位难度大,那么通过几次尝试也是能考上安的。
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岗位难度、考生的能力水平、临场的运气和发挥等三个方面来看待几次上岸的问题。
但是我想告诉小伙伴们,我们不要羡慕那些不复习一次上岸的同学,这毕竟是少数,我们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的复习公务员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啊!公考怎么坚持光怪陆离的各种诱惑。
公考复习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艰辛的,面对这种煎熬,我们内心是拒绝的,所以在面对游戏、逛街、追剧等精彩生活时,往往容易坚持不住。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历,累的时候想放松一下,告诉自己“我只刷十分钟就去复习”,结果事实是玩了一整天!甚至不知不觉间,已经放下书本十来天!所以,这种坚持的难度也是很大的,我们称为“毅力关”。
如何克服“毅力关”?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道理!公务员考试复习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复习一个月我们的模拟考试成绩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但是如果仅仅3天没复习,模拟考试成绩下降的确特别明显!因为,我们复习是改变思考问题的路径方式,这种更改需要连贯的练习才能完成,稍事休息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公务员考试复习特别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技巧、固化思维,容不得一点的懈怠。
道理我都讲清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坚持得住?”其实人生就像是打游戏,理想的岗位就是一个个的boss,不排除有的人级别低但能砍出暴击伤害,一刀秒了boss,但更多的同学需要稳扎稳打,升级攒装备才能辛苦的干掉这个boss。
公务员考试走后门

公务员考试走后门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公务员的渠道,选拔合格的人才为国家和政府服务。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人试图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来获得公务员职位,这是一个严重的违规行为,不仅违反了选拔公务员的原则,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本文将就公务员考试走后门的现象进行分析,并说明走后门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首先,公务员考试走后门的现象是存在的。
由于公务员职位的稳定和福利待遇的优厚,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试图通过行贿、舞弊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来获得公务员职位。
这些人往往与招录部门的相关人员有勾结,通过关系网络或利益交换的方式获取内部信息或干预选拔过程。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招考的公正公开原则,不仅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公平竞争权益,也使选拔出来的公务员队伍质量下降。
走后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首先,这种行为使选拔流程失去了公正性,使得那些真正具备能力和素质的考生难以获得公平机会。
其次,这样选拔出来的公务员往往缺乏职业道德和能力,并且容易陷入腐败之中。
最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扰乱了公务员队伍的正常运转,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针对公务员考试走后门的现象,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招录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公务员选拔的规程和流程,杜绝干扰和人为干预。
其次,要完善公务员考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和审查,确保选拔公务员的公正性。
此外,对于发现走后门的人员,应该依法追究其责任,对行贿者和受贿者都给予严厉的惩处,以警示他人。
最后,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使其真正成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走后门是一种严重违反选拔公务员原则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损害了公务员队伍的质量。
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严肃处理走后门者,保证公务员选拔的公正性和公正竞争环境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具备能力和素质的公务员,为国家和政府的发展尽力贡献力量。
(字数:386)【下一篇】近年来,一些人试图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来获得公务员职位,这是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一种严重挑战,也是一种对公平竞争原则的扭曲。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
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
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一)调查背景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
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
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一)调查数据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考公务员之殇
冠县伤心阳光
公务员,望文生义就是为公共服务的人员。
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务员是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员。
我九一年参加工作,九六年过渡为公务员,针对自己的工作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感觉公务员就是管理公共事务。
工资有保障,社会上有身份,有尊严,有些还有灰色收入,这可能是大多数报考公务员者向往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者,有自己的思路,管理人员有独特的办法,能够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部分公务员,凭借自己的职权,坏事做尽,欺下瞒上,随即路滑,飞黄腾达;再就是庸者,象毛泽东主席说的“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即不做事,也不坏事。
前者可敬、中者可恨、后者可笑。
现实中的公务员队伍中,部分特别是那些靠裙带关系混入公务员队伍的,一但脱离公务员岗位,我想就靠他们自己的本事,到社会上找口饭吃就是问题。
在公务员里也是社会的蛀虫,社会的渣滓,没有什么本事,嫉贤妒能,武大郎开店——个高的一个不要,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现在无社会背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者,倾其所有能力,
最后不能入围者,我奉劝还是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到社会中谋个差使,让那些庸俗的人看看,公务员之外有我们的另一番天地,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