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高二-地理(选修3)三至五章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开发和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练习设计 精品
高中地理选修三课件旅游景观欣赏

02
旅游景观类型与特点
自然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包括山地、峡谷、平原、盆地、丘陵等, 具有独特的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
水域景观
包括江河、湖泊、海洋、瀑布、温泉等, 具有广阔的水面和多变的水态。
气象气候景观
包括云雾、雨雪、霞光、极光等,具有瞬 息万变和绚丽多彩的特点。
生物景观
包括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具有生 机勃勃和多样化的生态特征。
03 掌握观察时机
了解景观随时间、季节、气候 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佳观赏时 机。
0 调动多种感官 4用眼、耳、鼻、手等多种感官
去感知景观,获得更全面的体 验。
想象法
景观形象再造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脑海中再现景 观的形象,加深对景观的理解。
情境联想
将景观与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等联系 起来,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加强旅游管理和监管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旅 游活动的有序进行。
推动绿色旅游发展
倡导绿色旅游理念,推广低碳、环保的旅游 方式。
加强旅游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旅游素质,引导游客 文明旅游、绿色消费。
06
旅游景观欣赏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著名自然景观的欣赏实践
欣赏要点
分析该景观的美学价值, 包括形态美、色彩美、动 态美等。
创造性想象
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 出新的景观形象。
情感法
投入情感
在观赏景观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 感受景观的美。
情感交流
与同伴分享观赏体验,进行情感交流,增 强观赏的愉悦感。
情感升华
将观赏体验上升到对自然、历史、文化的 热爱和敬畏之情,提升精神境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_1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3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
教材以“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为标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之后,进行的进一步应用和升华。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首先利用景观图片,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景观欣赏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有关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材资料及相关视频、政区图、气候分布图、景观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并描述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点。
为了使学生更充分理解景观的特点及成因,教师充分运用相关视频、图像、文字资料,通过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填写学案,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并利用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概括归纳,适时巩固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旅游景观欣赏有充分的认识,也为其他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一日游”,对三个教学目标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从知识上、能力上、态度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讲课的时候重难点突出,注重学生课堂反馈,争取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探究地理事象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与资料,概括黄山风景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景观特点。
2.读材料分析景观成因;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3.通过旅游欣赏感受自然美的特点,陶冶地理审美情趣,激发探究地理事象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黄山景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景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录师:(展示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美景图片,图1)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景,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生:想师:那么我们上节课都学习了哪些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生: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把握景观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规划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规划一、引言旅游是一种增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活动,也是人们追求身心放松的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
地理选修三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了解旅游规划的机会。
本文将根据《高中地理选修三》的相关知识,为高中地理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旅游规划。
二、目的本次旅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们通过亲身参观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此次旅行,学生们将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地理地貌、气候现象、生态环境及相关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旅游地点本次旅游规划选择了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1. 桂林桂林以其秀美的山水、独特的地貌景观而闻名世界。
学生们将参观漓江、象鼻山、阳朔等景点,了解喀斯特地貌以及水文地貌的形成原因,欣赏大自然的奇妙魅力。
2. 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
学生们将前往青海湖,了解高原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对湖泊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体验不同的地理环境。
3. 四川九寨沟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而闻名。
学生们将参观九寨沟的彩虹、海子、熊猫、藏寨等景点,了解地震与地貌形成的关系,感受九寨沟多样的地理风貌。
四、旅游路线第一天:桂林之行•上午:参观漓江,乘船游览漓江风光,欣赏壮美山水。
•下午:参观象鼻山,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第二天:阳朔之旅•上午:前往阳朔,参观阳朔古镇,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下午:进行溶洞探险活动,认识地下溶洞的形成和特点。
第三天:青海湖之行•上午:前往青海湖,参观湖泊景点,了解高原地理特征和湖泊生态系统。
•下午:进行湖滨生态考察活动,观察湖边的植被、鸟类等生态现象。
第四天:九寨沟之行•上午:参观九寨沟彩虹、海子等景点,了解地震与地貌形成的关系。
•下午:参观熊猫、藏寨等景点,了解九寨沟的生物多样性和地理风貌。
第五天:回程•上午:整理行李,乘车返回学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_37

汝阳西泰山景区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目标:1.探讨汝阳西泰山景区的开发条件。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观念。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暖花开,各地游客又多起来,景区数目也越来越多。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某个地方开发旅游景区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今天我们以汝阳县西泰山景区作为案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学生动手,搜集西泰山景区资料。
投影西泰山资料汝阳西泰山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河流有汝河的两个支流斜纹河和靳村河。
从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上看,西泰山位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山势有起伏但并不险峻,区域内谷地、林地、平原、山地组合状况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一个健身、养生、休闲的天然好去处。
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西泰山还是炎黄会盟合诸侯之地,有着佛道合流、神农赤鞭打百草、四姐下凡、黄帝大合鬼神等传说,这些人文故事更为西泰山增添了神奇色彩。
西泰山内计有高低峰头九座,拢翠幽谷三道,凝碧溪流三条,天然奇石无数。
这些自然界的奇观,天造地设因势成形,纵横交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
特别是炎黄峰,整个山体酷似"炎黄二帝"石像,是中华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理想圣地。
加上丰厚的植被,动人的传说,组成了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九大景观。
自下而上分别是:古朴自然的泰山民居、鬼斧神工的天然碑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佛道对弈的青冈棋峰,通天彻地的羚羊石窟、炽地燎天的炎黄夕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炎黄二帝”石像,托金耀眼的西峰月辉、水激石穿的洞天飞瀑和号称"北国第一浴"的玉台瑶池。
2002年开始每年4月份举办炎黄文化节暨杜鹃花文化节,“杜鹃花、炎黄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自2010年初着手修建的风情小镇豫西风情浓郁,在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成为一大亮点,高峰期入住率达到100%。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169页 0272页 0362页 0470页79页
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第二节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一节 旅游规则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本书相关网站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旅游规则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本册书体例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本书相关网站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现代旅游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 意义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
高二地理选修3知识点旅游景观的欣赏

高二地理选修3知识点旅游景观的欣赏高二地理选修3知识点:旅游景观的欣赏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寺庙与塔寺庙塔地理位置位于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中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区,小山岗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人文含义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与佛教中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一致。
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缓的曲线,从而使塔成为景观中的重要构景。
例五台山寺庙大理三塔B.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建筑特色规模宏大。
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规模较小。
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③一方山水一方情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①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②发挥想象——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③移情与景,情景交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④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选修3)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章末归纳整合

章末归纳整合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1.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的质量上,即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其次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但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立的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第三,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2.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的人就少。
4.地区接待能力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
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例1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时应该布局在()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答案 B解析旅游度假村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地方,应该选择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不是靠近大城市或海滨地区。
二、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首先是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其次是对生物的危害。
第三是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等。
第四是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高二地理选修3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高二地理选修3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黄山风景名胜区通过黄山景区示意图介绍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位置。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1)奇松通过这两幅图,获得以下认识: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松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绝妙佳境。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以下知识: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2)怪石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通过两图片感受黄山的奇峰怪石。
(3)云海图3.25展现了:黄山云海的动态美、朦胧美,呈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朦胧美的画卷,美在天边、美在眼前。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多云海的形成原因。
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姓名学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旅游景观审美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和。
2,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3,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4,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黄山天下、天下险、天下秀、天下幽之说。
5,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有人归纳为春、夏、秋,冬。
6,华山、峨眉山主要是欣赏它们的美;香山红叶主要是欣赏美;庐山三叠泉主要是欣赏美;杭州西湖主要是欣赏美;古建筑主要是欣赏美。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
2,选择观赏位置要考虑适当的和。
观赏全景要,观赏局部美。
江河以构景为佳,湖海以取胜。
3,动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浏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观赏风景变幻。
4,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季欣赏,华南地区。
5,(时间),可以观赏到最为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6,每年月份是到青海湖观鸟的最佳时机。
7,观赏赵州桥要了解该桥。
8,我们应以手法欣赏园林。
9,以情观景四步曲:首先;其次;第三;最后。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1,黄山位于我国省境内,属气候区。
2,黄山以、、、四绝著称。
有个大峰,有个小峰,三大主峰分别是、、,海拔1800米以上。
3,代大旅行家浏览黄山后,发出慨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年,黄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4,黄山由岩构成,发育充分。
5,人们往往将作为黄山的标志与象征。
6,黄山狮子峰有一块形如猴子的奇石,此景称为“”。
7,(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此国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叫,它由约个珊瑚礁组成,有多种珊瑚虫,有超过种鱼类。
8,在大堡礁景区,除了珊瑚岛礁外,还有许多具有风光的岛屿。
9,珊瑚礁反映的是环境。
10,到云南元阳县主要看为主,它的水主要来自山区,山的水汽来自洋。
(河流)经过元阳县。
11,法国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河流)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
古建筑多沿两岸分布,右岸有广场(广场中间是著名的)、、等;西岱岛上有;左岸有等。
要欣赏河流两岸的风光,最好选择欣赏。
12,是巴黎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教堂是座典型的建筑。
以收藏古典绘画和雕刻闻名的是。
第四章旅游开发和保护
第一节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和,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旅游开发中的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哪些?
2,旅游开发对文化环境的破坏有哪些?
3,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国召开,第一个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3,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有时也称或。
4,旅游环境容量分为和。
5,应如何进行旅游环境保护?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1,应如何设计旅游线路?
2,人们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和限制。
3,游客的经济承受力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4,何为经济距离?
5,收集旅游地的信息主要有哪些方面?有什么途径?
6,如何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7,何为旅游最小旅游时间比?
8,旅游安全要考虑哪些因素?
9,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0,请为老人家设计一条番禺一日游线路。
简述你设计此线路的原因。
11,请你为高二级学生设计一条番禺一日游线路。
简述你设计此线路的原因。
假如明天要出游了,要准备些什么?
12,设计一条你最喜欢的旅游线路,请作好行程安排和估计出旅费用。
要准备些什么?注意什么?(用另外一张纸介绍)
选择题
1,欣赏武陵源群峰景色,适合( )
A 平视
B 俯视
C 仰视
D 远观
E 近观,
2,欣赏洞庭湖景色,适合( )
A远观 B 近观 C 俯视 D 仰视
3,欣赏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景色,适合( )
A远观 B 近观 C 步行观赏 D 乘船观赏,
4,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体现( )
A景观特点 B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C 观赏位置 D 观赏角度
5,欣赏云南元阳县旅游景观主要要把握好( )
A 观赏位置
B 观赏时机
C 景观特色D动态美
画图题:
1,请画出珊瑚礁的形成示意图(书48页)
2,画“规划之鹰”,并理解。
(书54 页)
3,画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书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