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新村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4

合集下载

新村聚居点情况汇报

新村聚居点情况汇报

新村聚居点情况汇报我所在的新村聚居点位于山区,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

该聚居点共有30户居民,以务农为主要生计。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新村聚居点的情况。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新村的自然环境。

新村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由于地处山区,气候多变,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雨充沛。

这种自然环境为新村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我要介绍新村的基础设施情况。

新村目前已经实现了通水通电,道路硬化,基本医疗设施得到了改善,学校也在不断完善。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依然不便,尤其是在雨雪天气,道路容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再者,我要介绍新村的经济情况。

新村居民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为主要生计,部分居民从事养殖业。

近年来,新村引进了一些产业项目,如家禽养殖、果品种植等,为村民增加了一些收入来源。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闭塞,新村的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最后,我要介绍新村的文化教育情况。

新村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

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比较贫乏,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新村的文化交流也相对闭塞,缺乏对外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新村聚居点在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扶持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新村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新村的发展,为新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新村,共创美好未来!。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1. 引言1.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地理及历史背景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地处美丽的临港风光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该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火山遗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浓厚的海南岛特色,反映了海岛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历史悠久,据考证建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古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成为海口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城区东部,交通便利,是海南省内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景点。

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逐渐成为游客们探寻海南文化遗产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2 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美术资源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加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美术资源开发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兴旺。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是对先人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责任,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山镇火山古村落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压缩和开发的压力。

一些传统建筑被拆除,原有的村落结构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历史名镇

历史名镇

沂山历史名镇临朐县城关街道城关街道位于县境北端,北以石河与青州市为界,东临弥河与东城街道相望,南与冶源镇相连,西与五井镇为邻。

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2公里、南北最宽11公里。

耕地面积4.2万亩,辖16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14.1万人。

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境内的石门坊红叶闻名遐迩,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

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明、清两代实行乡、社制。

城关属礼让乡、孝慈乡,有平安、龙泉、孤塘、马陵、粟山、西安、田村、寺泊、北门外等社。

民国时期(1930年后),基层区划实行区、乡(镇)制,城关隶属第一区、第三区,宣教镇、纸坊镇、北关镇,含西安乡、龙泉乡、平安乡、纸坊乡、鲍庄乡、粟山乡等。

1946年至1952年间,河崖、北朱堡、寨子崮、上石埠等村隶属益都县方山区。

1952年全县区乡调整,第一区(城关)辖10乡,第十一区(纸坊)辖8乡。

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82年城关公社更名为城关镇。

1984年4月,实行乡镇制,城关人民公社改为临朐镇。

2004年3月,撤销临朐镇,以原临朐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关街道。

2007年9月,原纸坊镇并入城关街道,始至目前规模。

城关街道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部轿顶山海拔571米,登高东望,半壁县境尽收眼底,沂山遥距百里清晰可辨。

贺家庄村为街道海拔最高村(510米),河头庄村为海拔最低村(90米)。

自然地形起伏较小,地势相对平坦。

北部有石河绵延而过,东部有弥河贯穿全境。

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突出“宜居宜业”,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

全力参与配合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的旧城旧村搬迁改造工程,城镇载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以弥河为主轴的城市空间增长带不断拉大,独具风貌、湖光山色的生态宜居特色城镇初步形成。

现代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兴建了龙泉新汇园、兴隆新村、山水文苑、湖畔龙城等15个功能全、品质高的住宅小区。

垫江县各乡镇基本情况

垫江县各乡镇基本情况

垫江县各乡镇基本情况桂溪镇新民镇沙坪镇周嘉镇普顺镇永安镇高安镇高峰镇五洞镇澄溪镇太平镇鹤游镇坪山镇砚台镇曹回镇杠家镇包家镇白家镇永平镇三溪镇裴兴镇长龙乡沙河乡大石乡黄沙乡桂溪镇。

县府驻地。

历为县治地。

1915年设城区,1935年置城厢镇,1941年置桂阳镇,1952年改城关区,1955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再更名桂溪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

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10万。

渝(重庆)巫(山)公路与垫(江)丰(都)公路在此交会。

辖保合、城东、双路、春花、石峡、文毕、黄金、幸福、大塘、长大、永兴、万安、城南、十路口、青山、龙凤、黎明、平心、群山、天马、金塔、复兴、西湖、高塔、柴家、新建、峡口、玉河、裴家、石岭、集体、松林、天宝、南阳、桂溪、西山、上林、红光38个村委会和南街、镇中、西街、迎春、东街、北街、新村、凉风、田坝9个居委会。

有食品、肉类、工艺、饲料加工为主的镇办企业。

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兼产油菜子等。

棕竹手杖、牛角烟具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

地方名产有冻猪分割肉、白肉条、麻辣冻猪肉干、酱瓜等。

新民镇。

1941年设新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建双河口镇,1994年更名新民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8公里。

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3.3万。

渝(重庆)巫(山)公路贯境。

辖新民、双河口、石桥、南印、城北、团香、玉龙、七桥、凌云、树新、长山、宽田、帽合、明月、印盒、长岗、大通、白象、白云19个村委会和义河、正街2个居委会。

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

境内建有集灌溉、发电、旅游多功能的双河水库。

沙坪镇1935年设沙坪镇,1941年为沙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沙坪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

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4.3万。

渝(重庆)巫(山)公路贯境。

辖沙坪、沙金、劲松、农家、幺姑、江石、双坪、评议、石坪、安坪、平乐、民安、东印、东永、建安、李白、联合、永胜、双塘、六角、白杨、天星、竹鸡、环大、乐天、玉塘、红旗、五一、鼻桥29个村委会。

民族团结进步征文:奋斗者荣光

民族团结进步征文:奋斗者荣光

民族团结进步征文:奋斗者荣光来民族团结进步征文:奋斗者荣光一个人,从穷荒僻野的畎亩小民发迹到家财万贯的豪门大富,从富甲一方的资藉豪富到散尽千金的扶贫楷模,他的人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奋斗史,更是带领山区群众攻坚脱贫的群英史。

这部历史,清晰记录着石漠化山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个人,就是荣获“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奖的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李荣光。

从山里奋斗出来的大富翁李荣光于1957年出生在地瘠民贫的弄拉屯,该屯地处马山县东部,是一个海拔600多米的高寒石山地区,全屯22户人家散居在蓝靛堂、弄团、上弄拉和下弄拉四个片区十多个石头山里,全屯耕地面积仅为58亩,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素有“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之称。

多年来,弄拉人的收入依赖于在贫瘠的山地上种植几亩玉米,采伐贱卖山上林木及野生药材贴补家用,生活极为艰苦。

和弄拉屯的其他村民一样,李荣光一家累世以农为业,五兄妹自记事起,便要与父母到山间地头劳作。

20出头的李荣光继承了父母吃苦耐劳的韧劲,也有着敢闯敢拼的狠劲,通过种植苦丁茶苗,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但他心里明白,深山寥落,仅靠在山上“见缝插针”地种植农作物,实难摆脱贫困的命运。

谋生不易,要闯出一片新天地,须施为撼天摇地手,方能改天换地。

20世纪70年代末,年轻有为的李荣光被推选为弄拉屯屯长。

看着零碎的“人造地”上种着低矮的玉米和瘦小的甘蔗,他觉得这种“向山要地”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一种改变家乡现状的使命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他开始探索弄拉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

李荣光想到的第一条路子,就是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种经济林和果树,发展山区经济。

但彼时生态恶化的弄拉,成片裸露的山石已无法为植被供给养分,石漠化成了山民脱困高不可越的门坎。

这不是李荣光第一次吃到生态恶化的苦果,少不更事的李荣光也曾因违犯村规民约破坏生态而遭到严惩。

他回忆:“1977年,我高中毕业回来,有一次上山捡干柴偷偷砍了两棵小树,被护林员发现,当天回来马上被罚扣200工分。

南部县的十大旅游景点

南部县的十大旅游景点

1.升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南部县西北部,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5度44分,北纬31度31分。

该区包括南部县的升钟、升水、皂角、保城、双峰、铁边、神坝、大坪、桐坪、店垭、太霞、西河、丘垭、光中等十四个镇乡,辖区内总幅员面积为517平方公里。

升钟水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

总库容为13.39亿立方米,库水面达八万余亩,水库工程涉及并控灌南充、广安、广元三地市的南部、西充、阆中、蓬安、高坪、顺庆、嘉陵、武胜、剑阁等十个县(市区)纵横5500平方公里的208万亩耕地,占灌区总耕地296.8万亩的70%。

该工程是将西河流域拦腰截断而形成的高峡平湖。

该区主要以西南第一湖——升钟水库为特色,大坝建筑宏伟状观,宽阔的水面犹如大海般的蓬勃生机,区内森林茂密,处处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库内水面宽阔,岛屿独特;名人轶事,名胜景点比比皆是;奇山怪石鳞次栉比;环境幽静,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噪声、无污染。

论其辖区的地形、地貌、地势、动植物种类、森林面积、水域、交通等方面,在川北地区是曲指可数,独一无二。

一九九六年二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将升钟风景名胜区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2.禹迹山景区禹迹山位于南部县碑院镇,距县城20余公里。

地处嘉陵江中游,属大巴山余脉,海拔655米。

禹迹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迹而名,大禹胜迹至今犹存。

禹迹山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千年名胜之地自古有“阆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之美誉,也是历代先民朝山进香的佛教胜地。

禹迹山居嘉陵江东岸,群山环合,雄伟蜿蜒,有“九龙捧圣”之势。

东有鱼池山、金鸡岭之秀,西有飞来石之奇,涛涛松林,风光绮丽,佛光照影,云海蔚蔚。

南部十四景之一的“禹迹晴岚”更添异彩。

禹迹石、七星石、合和二仙、金龟朝圣等奇石景观遍布山林,尤其是山顶大面积的陆相沉积地貌堪为一大地质奇观。

禹迹山大佛高18米,刻凿于唐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大的石刻圆雕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其仪态、神韵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称上乘。

石山国际贸易(河北)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石山国际贸易(河北)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石山国际贸易(河北)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石山国际贸易(河北)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石山国际贸易(河北)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建材(不含木材、砂石)、塑料制品、工艺品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东县石山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东县石山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东县石山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作者:温冬梅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田东县石山地区山多地少,林地生态系统脆弱,生态承载压力大,农业发展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条件,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田东县石山地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农村1.发展背景与现状1.1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当前,乡村发展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要求,而多样性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

1.2现状概况。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百色市东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带,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和广西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农业产业经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是其发展趋势。

石山地区主要分布在作登乡、江城镇和印茶镇,占全县总面积18.32%,是喀斯特集中分布、多民族聚居区域,以岩溶峰丛洼地或峰丛谷地貌为主,区内村庄沿山谷分布,建设受限制,村落之间独立性较强,基本处于“背山前田”的大环境,具有单个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特点,呈现层叠错落的山区村落风貌格局。

1.3产业发展现状。

田东县石山地区的农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比重很小,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小。

这是因为石山地区实行封山育林政策、耕地质量低和收益低、政府和村民对种植业逐年轻视的情况下,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造成部分耕地荒地。

石山地区能逐步解决温饱问题、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从各种渠道投入的大量扶贫资金。

1.4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田东县石山地区的农村产业发展受到多层限制:a.地处典型的喀斯特环境地貌,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人多地少,耕地多为低等地,大部分土层厚度小于20cm,农业产出能力受限;b.喀斯特地区地表水易转化为地下水,岩溶地下水位埋藏深,使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加上碳酸盐岩溶蚀成土速度极慢,需75~85万年才能形成1m厚的土层,植被遭受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工作难度较大,生态脆弱性等级高;c.为了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政府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等多种措施,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禁止耕地扩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