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练习:必修Ⅲ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集训真题再现-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作业湘教版必修_3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作业3 湘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原创题)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③—终年高温多雨D.②—湿热的气候答案 1.C 2.D(2009·浙江宁波调研)读下图,完成3~5题。
3.上图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A.青海B.贵州C.湖南D.浙江4.上图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5.上图所示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可能是()A.煤炭B.有色金属C.水力发电D.铁矿答案 3.C 4.A 5.B(原创题)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并已完成下表中部分内容。
据此回答6~7题。
菜系与地域文艺风格对比菜系原料烹调文艺风格①鲁菜畜禽珍异排场壮观“小白菜”浑厚深沉②川菜土产山珍灵巧多样竹枝词新巧灵秀③苏菜?清淡平和吴侬民歌?④粤菜?华丽奇特广东音乐?⑤蒙古菜牛马羊质朴浓烈?坦荡远犷6.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②菜系以清淡酸甜为主要特点B.④菜系源地文化风格显现温婉清丽的特点C.③菜系原料以生猛海鲜为主D.⑤菜系源地的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7.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①梯田②菜系③戏曲④水电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6.D 7.D(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10题。
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集训真题再现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认识国家1.(2015年1月浙江学考)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 A.农业B.工业C.科技D.旅游答案:C(浙江会考)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A.①-乳畜带B.②-小麦带C.③-玉米带D.④-棉花带答案:A3.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A.耕作机械化B.生产集约化C.地区专门化D.产销一体化答案:C(浙江会考)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
回答4~5题。
省(区)GDP(亿元)人均GDP(元)三次产业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①21 487 42 214 5.1 53.9 41 57.6②7 762 32 214 11.5 54.9 33.6 51.7③ 3 176 12 110 14.6 46.3 39.1 32.2④ 4 203 19 593 16.4 49.7 33.9 39.64.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A5.表中③省(区)( )A.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答案:A6.(2015年10月浙江学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示意的是( )A.精确农业B.有机农业C.节水农业D.生态农业答案:A7.(2015年1月浙江学考)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洲界线A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B河流注入里海的因素是________。
(2)按性质分,C洋流属于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终年受__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填农业地域类型)。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同步配套练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1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地区的基本含义课后篇稳固研究一、学业水平指引有人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 ,将中国地区区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七大经济区。
据此达成第 1~2 题。
1.有关地理地区含义的正确表达是()①地区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应②地区有必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③地区相对于外界有差异 ,而内部特色完整一致④地区特征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地区内部特色拥有性,地区之间的特色拥有明显的性。
()A. 相像差异B.绝对一致相像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分析 : 地区是指必定的地区空间,其特色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应,拥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地区内部拥有相像性和连续性,地区之间则拥有明显的差异性。
答案 :1.A 2.A以下图表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服务联系及其二者的差异。
读图 ,达成第 3~4 题。
3.对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乡村景观复杂 ,城市景观简单B.乡村功能多样 ,城市功能单调C.乡村为城市居民供给平常生活用品D.城市为乡村供给丰富多样的服务4.从 20 世纪 80 年月中期开始 ,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由是 ()A. 第二、三家产不停衰败B.大城市经济发展迟缓 ,生活水平降落C.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升D.乡村地区对城镇地区产生带动作用分析 : 第 3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乡村为城市供给粮食、蔬菜、工业原料,城市为乡村供给日用品、工业品和第三家产多项服务。
第4题,从 20世纪 80年第1页/共8页代中期开始 ,因为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升等原由 ,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3.D 4.C读甲、乙两类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家产构造图,达成第 5~6 题。
5.甲为西半球某国 ,则其可能是 ()A. 巴西B.墨西哥C.美国D.英国6.乙为东半球某国 ,则其可能是 ()A. 日本B.印度C.法国D.阿根廷分析 : 第 5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 ,甲国的家产组成中 ,第三家产的比率最高 ,第二家产其次 ,第一家产最低 ,因此应属于发达国家。
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过关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过关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读图完成各题。
1. 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连续性2.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旱涝灾害________B.b——土壤肥力C.c——水源______________D.d——低温2.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完成各题。
1.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2.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3. A、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3. 在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
当时的美国东北部工业城市匹兹堡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地狱”,其后经过综合整治,已成为“知识城”。
据此完成各题。
1. 下列不属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原因的是( )。
A.资源衰减B.劳动力不足C.设备老化D.污染严重2. 为促使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4.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提升湘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提升网络构建核心点拨1.结合自己所在的省区(或区域)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和区域之间的差异,重视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
2.利用地图记忆我国资源的分布状况,利用教材案例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复习时应多注意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产业转移的状况。
4.结合实例分析“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野外考察、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理解地理原理、规律,奠定论证地理问题的基础典例展示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属于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是由400~500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1832年才有人在岛上定居。
材料二厄瓜多尔某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25.9 26.0 28.7 26.2 25.6 24.7 24.1 24.0 24.1 24.4 24.6 25.4 降水量(mm) 89.9 114.7 107.1 59.6 26.1 20.3 10.4 2.1 4.0 2.7 4.6 15.9(1)简述科隆群岛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说出该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思维过程材料一 属于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是由400~500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1832年才有人在岛上定居。
材料二 厄瓜多尔某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25.9 26.0 28.7 26.2 25.6 24.7 24.1 24.0 24.1 24.4 24.6 25.4 降水量(mm) 89.9 114.7 107.1 59.6 26.1 20.3 10.4 2.1 4.0 2.7 4.6 15.9标准答案 (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地下岩浆上涌,冷却凝固;出露海面后形成。
(2)全年高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少(约400 mm);降水分配不均(1~4月降水多,其他月份降水少)。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习题湘教版必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习题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习题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习题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差异表现.2.我国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的优、劣势及其影响。
3.利用区位分析理论比较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2)范围(未包括港、澳、台)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暂未包括港、澳、台)黑、吉、内蒙古、湘、晋、豫、鄂、皖、赣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甘(陇)、宁、青、新(1)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产业结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①差异表现错误!②影响二、南方与北方1.界线秦岭-淮河一线.2.区域差异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3.区位分析(1)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第1课时四大地区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1课时四大地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1,3,4,5,8,9,10四大地区的差异2,6,7,11,12,13[基础巩固]读我国粮食地图,完成1~3题。
1.乙省是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B.科技水平高C.粮食需求大D.自然条件好答案 A解析乙省为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大。
2.与甲省相比,乙省( )A.粮食商品率较高B.土壤较贫瘠C.水热条件较好D.农业劳动力较丰富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甲省为河南,乙省为黑龙江。
与甲省相比,乙省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A项正确;乙省黑土广布,土壤肥沃,B项错误;乙省纬度高,热量条件差,C项错误;乙省人口较少,农业劳动力较少,D项错误。
3.丙、丁两省相邻,但丙省粮食总产量却远低于丁省,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丙省为浙江,丁省为江苏。
两省面积相差不大,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平原面积狭小,因而浙江耕地面积远小于江苏,导致浙江粮食总产量远低于江苏,故B 项正确。
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8 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85%。
大豆压榨的两种产品分别是豆油和豆粕,其中豆粕质量占比78%左右,主要用作饲料。
下图是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A.居民喜食豆油B.交通条件改善C.加工技术进步D.养殖规模扩大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大豆压榨的主要产品是豆油和豆粕,豆粕质量占比达78%左右,且主要用作饲料,故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养殖规模扩大,D项正确。
5.影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多布局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大豆产量大B.市场需求大C.海运便利D.技术先进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我国使用的大豆主要靠进口,东部地区临海,海运便利,方便大豆的进口,故C项正确。
高中地理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3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读下图,回答2—3题。
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 )A.气候、地貌B.地貌、植被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3.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B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线D.3 000m等高线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B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下图,回答6-8题。
5.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A.①B.②C.③ D.④6.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C.③D.④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7~8题。
7.该省可能是( C )A.辽宁省 B.江苏省C.台湾省D.云南省8.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10.下列关于区域开发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规模小B.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C.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小D.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慢11.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12.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13.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生用书P195])
1.(2015年1月浙江学考)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A.农业B.工业
C.科技D.旅游
答案:C
(浙江会考)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A.①-乳畜带B.②-小麦带
C.③-玉米带D.④-棉花带
答案:A
3.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A.耕作机械化B.生产集约化
C.地区专门化D.产销一体化
答案:C
(浙江会考)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
回答4~5题。
4.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A
5.表中③省(区)()
A.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
答案:A
6.(2015年10月浙江学考)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示意的是()
A.精确农业B.有机农业
C.节水农业D.生态农业
答案:A
7.(2015年1月浙江学考)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洲界线A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B河流注入里海的因素是________。
(2)按性质分,C洋流属于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终年受__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发展________________(填农业地域类型)。
(4)19世纪上半叶,E成为世界著名的以钢铁等为核心的重工业区,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和便利的水运。
如今,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该工业区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多元化。
(5)F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其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该特征的重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乌拉尔山脉地势
(2)暖流增温增湿
(3)盛行西风带乳畜业
(4)丰富的煤炭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5)地区专门化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