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1890
67.7
54.2 50.4 42 34.6 28.4 8.4
1900
116.2
71.5 52.4 62.4 38.5 25.5 23.4
1910
128.5
76.9 69.4 57.1 42.5 32.2 27.1
1914
135.2
91 89.1 53.2 44.4 34.5 30.6
普林西普(1894-1918)
茨·约瑟夫一世之侄. 1889年被立为皇储.主张 吞并波斯尼亚,加深俄奥 矛盾,引发了危机. 1914年被刺身亡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问题探究1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 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 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 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 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 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 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 充军备。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法
德
奥
俄
俄奥两国的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法
德
奥
பைடு நூலகம்
巴尔干问题
俄
1.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 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 阳光下的地盘!
——皮洛夫(德国外长) 2.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 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 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 业收入而战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经过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那么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经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7月,是由同盟国挑起的非正义性的战争。
一战虽然是1914年正式爆发的,但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却是很早就成立的。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合约,同盟国就此成立。
1892年到1907年这段时间,俄国、法国、英国先后签订了协约,渐渐形成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炫耀武力,于萨拉热窝被刺杀。
这件事就是一战的导火线,战争一触即发,很快的就从欧洲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个别非洲地区。
除了这些陆地之外,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南部海域都发生过战争。
一开始战争只在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之间发生。
随着战争的扩大化,许多亚洲、欧洲、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奥宣战。
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的起始成员,但是后来在英、法、俄承诺给予他一些好处之后,就转而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一战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
东线是俄国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西线是英法对抗德国;南线又被成为巴尔干战线,主要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的战争。
在这三条战线中,西线是最为惨烈的,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就是发生西线。
一战最后在1918年以德奥战败而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战争一战东线战场主要是指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这三个同盟国联军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场。
东线战场与西线战场,战化速度要快的多。
当时在东线的战场中,占据优势的一直是德奥联军,最后东线战场结束是以苏联割让大片领土,退出战争而告终。
一战正式爆发时,德军趁乱向法国的发起了进攻。
这时,东线战场的俄军组成了西北方面军,向德军的背后发起进攻。
当时德军全力攻打法国,东线的兵力非常少,于是俄军非常轻易的就打到了德国的心脏地区。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标要求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2、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
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德、奥、意 ①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俄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 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德
俄国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思结考合2:课当本时思欧考洲1:的有关国家围绕着哪些利益要求, 形成了当三时对欧矛洲盾有?关其国中家最有主哪要些的利矛益盾要是求什?么?
A 德: a 维护欧陆霸主地位,压制法国,防止
其崛起复仇。 b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 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3 直接原因: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 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 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 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 个: 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 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思考: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 各种矛盾的交织:(有哪几对矛盾?)
1、巴尔干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
2、巴尔干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宗教冲突);
3、巴尔干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最主要 的原因,主要是俄、奥两国的争夺) 结合巴尔干的地理位置,思考这些地区为什么会 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问:以资上本材主料义反经映济了政资治本发主展义不社平会衡的!什么客观规律?
材料三: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中考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1.三国同盟: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2.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3.影响/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
2.开始时间:1914年7月
3.开始标志: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4.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主战场:欧洲
2.战线: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3.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1)国家:德国和法国。
(2)时间:1916年
(3)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4.1917年,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5.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9.使用的新武器:坦克、潜艇。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要点

一一战战中的中德军的飞机 第13页/共21页
想一想,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 运用科技技术?
科技是双刃剑。科技用于武器制造,增加了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
第14页/共2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 列强对世界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具体原因:
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3、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战争爆发;
5、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第15页/共21页
小结: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问题探究2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是大战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 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 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 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B】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 【C】 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第17页/共21页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C】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的对比
参战国 德、奥
英法
经济所占 军队数量 人力资源 可利用 世界比重 资源地 19.2%
27.9%
623万
873万
1.45亿
2.88亿
本国和占 领国资源
本国, 殖民地, 附属国
美国战争后期的给协约国以巨大的经济援助
2、军事战略方面
腐朽落后的俄国,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 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对德战争的屡遭败绩激化人民 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苏维埃 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 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世界大战。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1870 年
美国 23% 其他 22%
1913 年
美国 35% 其他 29%
德国 13% 英国 32% 法国 10%
英国 14%
德国 法国 16% 6%
3、俄国退出一战
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1/3 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 待,等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战士了他 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 们只有胸膛!” 材料三:俄国„„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 仍然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 弹„„ ——毛元佑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修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一战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能运用历史地图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地图简要介绍三条战线的地理位置及交战国家.能列举出一战中所经历过的几次重大战役.知道促使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性的战役的名称.
(2)分析一战背景.原因、性质、结局,清楚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分析各国间矛盾中的三对主要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最为主要矛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辩论分析一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让学生收集有关一战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组织交流,使学生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感知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视频呈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惨剧重演?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对抗的形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分割世界.为此各国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2)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从战争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酝酿的过程都能够说明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其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它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提问这是一战中的哪次战役?引出问题:
你知道发生这次惨剧的原因是什么?(2)直接原因是什么?(3)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理知识
1、将课前准备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
2、利用幻灯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三维目标
让学生利用导学案结合教学目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并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完成后,让学生来展示他们完成的情况。
自主学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阶段,他们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形成了“”。
、、三国形成了“”。
2、年6月28日,一个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偶发事件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就是“”。
年,宣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役是,历史上称之为“”以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4、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的灾难:战争历时。
参加国30个,15亿人口卷入战争,
万人伤亡。
经济损失难以估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
(三)合作探究,深化认识
各个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然后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本组的成果,先由学生来点评并补充说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说明。
1、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不会爆发,你认为呢?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五)当堂检测,反馈巩固
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当堂检测部分的题目
1、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____________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A.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 D.阿拉伯半岛
3、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交战双方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
C造成双方大量的人员伤亡 D对一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美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 B.意大利C.英国 D.俄国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
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者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读后请完成:
(1)这两个材料都是描述哪一场战争?作战双方是谁?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3)这场战争双方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五个环节来进行的。
因为现在提倡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先学后教,所以在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在本节课中,我存在的问题是,题目设置没有层次性,不够合理,重难点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来,在学生展示成果的同时,没有一套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