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的定义、类型与演变(ppt 39页)
合集下载
货币制度优秀课件

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
视性的货币措施。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1)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 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为资 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
3)IMF作为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 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 以暂缓会员国国际支付困难,有助于世界经 济的稳定增长。
•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
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
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 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 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收 支赤字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价格 上升
价格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货币供 给上升
国际收 支盈余
黄金 内流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凯恩斯方案+怀特计划) 主要内容: 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
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IMF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
二、金银复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法定
为本位货币,金银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
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
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
兑换。
• 金银平行本位制
金银双本位制
视性的货币措施。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1)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 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为资 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
3)IMF作为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 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 以暂缓会员国国际支付困难,有助于世界经 济的稳定增长。
•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
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
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 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 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收 支赤字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价格 上升
价格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货币供 给上升
国际收 支盈余
黄金 内流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凯恩斯方案+怀特计划) 主要内容: 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
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IMF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
二、金银复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法定
为本位货币,金银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
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
间、金币银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
兑换。
• 金银平行本位制
金银双本位制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 信用货币
– 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不等。而且 不能兑换贵金属的货币
• 电子货币
– 利用电脑或储值卡进行支付和转账的信用货币
第五节 货币的层次与度量
货币的两种定义方法
– 归纳法:侧重于货币的特质----交换职能。界定为被普遍接受 的交换媒介 – 实证法:侧重于货币与国民收入的相关关系。界定为可由央 行加以控制,并与国民收入有较强关系的流动资产的集合
动性较低,它们不能直接用着交换的媒介,更多 的是发挥着价值储藏的功能,它们只是准货币。
货币的层次
• 由于任何一种资产都具有不同程度流动性,货 币与非货币区别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鸿沟,而是 一个颜色由深变浅的色谱,存在不同中间过渡 状态。 ¨ 如何界定货币也就成为一个模糊的,要从实践 需要层面提出标准的问题。各国当局为了通过 货币来贯彻其货币政策、驾驭社会经济发展之 车,按资产流动性程度把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 为不同的调控目标服务。
– 物物交换必然让位于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一 般把货币的职能分为五项:
• • • • •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 世界货币
第四节货币的类型
• 实物货币
– 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交换媒介的价值相等
• 代用货币
– 自身价值低于其所代表的贵金属的价值,但可随时 兑换为贵金属的货币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这一章主要解决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 的层次划分和货币的职能与作用,货币制度的 构成及演变等问题。 分为四节: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产生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类型 5.货币层次的划分 6.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
• 货币的定义
《货币和货币制度》课件

活动中的款项。
02
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商品货币
总结词
以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形式,具有内在价值。
详细描述
商品货币通常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基础,其价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 本。在历史上,商品货币充当了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工具。
金属货币
总结词
以金属重量和成色作为价值的货币形式。
详细描述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实物形式出现,后来逐渐发展为铸币形式。金属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重量、纯度和市场需求。 金属货币的优点是易于携带和分割,但也有易磨损和伪造的风险。
世界银行
成立时间与地点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成立,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宗旨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主要职能
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推动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成员国
目前有189个成员国。
特别提款权(SDR)
定义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价 值由四种主要货币(美元、欧元 、人民币和日元)按照一定权重
现象。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由于货币贬值,消费者实际购 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
投资减少
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和个 人可能会减少投资。
经济增长放缓
持续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 活动减缓,影响经济增长。
紧缩的定义和影响
定义
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 少,利率上升,导致经
济活动减缓的现象。
投资减少
高利率增加了借贷成本 ,导致企业可能会减少
组成。
功能
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资 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 务、提供贷款和进行外汇交易等
02
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商品货币
总结词
以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形式,具有内在价值。
详细描述
商品货币通常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基础,其价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 本。在历史上,商品货币充当了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工具。
金属货币
总结词
以金属重量和成色作为价值的货币形式。
详细描述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实物形式出现,后来逐渐发展为铸币形式。金属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重量、纯度和市场需求。 金属货币的优点是易于携带和分割,但也有易磨损和伪造的风险。
世界银行
成立时间与地点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成立,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宗旨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主要职能
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推动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成员国
目前有189个成员国。
特别提款权(SDR)
定义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价 值由四种主要货币(美元、欧元 、人民币和日元)按照一定权重
现象。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由于货币贬值,消费者实际购 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
投资减少
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和个 人可能会减少投资。
经济增长放缓
持续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 活动减缓,影响经济增长。
紧缩的定义和影响
定义
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 少,利率上升,导致经
济活动减缓的现象。
投资减少
高利率增加了借贷成本 ,导致企业可能会减少
组成。
功能
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资 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 务、提供贷款和进行外汇交易等
《国际货币制度》PPT课件

10
• 在整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 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 ;
– 黄金总库解散 – 黄金的“双重价格制度” – 美国的新经济政策 – 73年普遍浮动汇率制实行
•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 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 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4
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o 美元仍是主导货币 、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
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
o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今后将是美元强有力的竞争 对手
o SDR的作用不断增强
o 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
15
2、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 独立浮动,46国 – 无预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32国 – 爬行浮动幅度,6国 – 爬行钉住,5国 – 水平幅度内的钉住,7国 – 其他惯例的固定钉住,44国 – 货币管理局安排,8国 – 无单独法律货币的汇率安排,38国
•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旨在促进国 际货币合作
• 规定以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 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与美元挂钩
• 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 国际收支困难
• 逐步废除外汇管制
•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9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 战后初期
– 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 –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
– 抵御危机袭击 –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 – 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
7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在整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 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 ;
– 黄金总库解散 – 黄金的“双重价格制度” – 美国的新经济政策 – 73年普遍浮动汇率制实行
•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 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 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14
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o 美元仍是主导货币 、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
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
o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今后将是美元强有力的竞争 对手
o SDR的作用不断增强
o 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
15
2、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 独立浮动,46国 – 无预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32国 – 爬行浮动幅度,6国 – 爬行钉住,5国 – 水平幅度内的钉住,7国 – 其他惯例的固定钉住,44国 – 货币管理局安排,8国 – 无单独法律货币的汇率安排,38国
•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旨在促进国 际货币合作
• 规定以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 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与美元挂钩
• 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 国际收支困难
• 逐步废除外汇管制
•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9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 战后初期
– 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 –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
– 抵御危机袭击 –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 – 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
7
布雷顿森林体系
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课件

电子货币制度
总结词
电子货币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电子货币制度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制度。在电子货币制度下,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 系。电子货币制度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其缺点是存在网络安全问题,且监管难度较大。
04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
01
02
03
04
稳定物价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物 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
纸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宋朝的交 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币逐渐成为 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货币形式。
特点
纸币具有制作成本低、易于携带和运 输等优点,但也存在易损坏、易伪造 等问题。
电子货币
定义
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 货币,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
子设备进行交易和存储。
特点
电子货币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性 高、可追溯等优点,但也存在依 赖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等问题。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材 料的货币形式,如金、银、 铜等。
特点
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 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 但也存在重量大、携带不 便等问题。
历史
金属货币在历史上长期被 用作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 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都曾 采用金属本位制。
纸币
定义
历史
纸币是由政府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 形式,以纸张为主要材料制成。
历史
电子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 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 付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逐渐成 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支付方式之
一。
03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总结词
货币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详细描述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规范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等行为而制定的一系 列规则、规定和制度。它包括货币的材质、形状、面值、发行方式、流通方式 等多个方面。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参考课件

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 通,其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
双本位制下,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的比 价。(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下,法律规定金币和银币都为本 位币,二者之间有兑换比率,但金币可自由铸造, 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20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 本身有排他性、独占性,而法律却规定金银 均为本位币,因此,复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 采用此制的国家的金银铸币之间的铸造比率 必须与其作为金属的价值的比率经常一致。 但这两种金属的价格虽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 变化而变动,很容易引起价格混乱,出现 “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返回 进入专栏2-2
21
格雷欣法则
内容: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 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 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 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过程:法定1:15
市场1:16 金是良币,银是劣币。
1金币融化按1:16换银块,铸成银币16个, 拿出15个换1金币,收益1银币。
的货币制度。 2.特点:(1)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2)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 3.类型:(1)银块本位制 (2)银币本位制
返回
17
4.实行的国家及时期:银本位制盛行于16世 纪, 到19世纪末期,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银本位 制。(我国见下页)
5.退出原因:(1)银价不稳。 (2)银不适合巨额支付。
进入专栏2-1
返回
8
称“元”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加坡、缅甸、新 西兰、加拿大等以及使用“欧元”的某些欧洲国家。 称“镑”的国家有:英国、塞浦路斯、埃及、爱尔兰、苏丹、叙利亚等。 称“先令”的国家有:索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奥地利等。 称“第纳尔”的国家有:南斯拉夫、伊拉克、科威特、约旦、突尼斯、阿尔及 利亚,利比亚等。 称“法郎”的国家有:法国、比利时、瑞士、几内亚等。 称“克郎”的国家有:瑞典、捷克、丹麦、冰岛、挪威等。 称“马克”的国家有:德国、芬兰等。 称“卢比”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 称“比索”的国家有:古巴、墨西哥、菲律宾等。 称“盾”的国家有:荷兰、越南等。 称“卢布”的国家有: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 称“里拉”的国家有:土耳其、意大利等。 称“里亚尔”的国家有: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 称“铢”的国家有:泰国。
双本位制下,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的比 价。(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下,法律规定金币和银币都为本 位币,二者之间有兑换比率,但金币可自由铸造, 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20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 本身有排他性、独占性,而法律却规定金银 均为本位币,因此,复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 采用此制的国家的金银铸币之间的铸造比率 必须与其作为金属的价值的比率经常一致。 但这两种金属的价格虽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 变化而变动,很容易引起价格混乱,出现 “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返回 进入专栏2-2
21
格雷欣法则
内容: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 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 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 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过程:法定1:15
市场1:16 金是良币,银是劣币。
1金币融化按1:16换银块,铸成银币16个, 拿出15个换1金币,收益1银币。
的货币制度。 2.特点:(1)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2)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 3.类型:(1)银块本位制 (2)银币本位制
返回
17
4.实行的国家及时期:银本位制盛行于16世 纪, 到19世纪末期,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银本位 制。(我国见下页)
5.退出原因:(1)银价不稳。 (2)银不适合巨额支付。
进入专栏2-1
返回
8
称“元”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加坡、缅甸、新 西兰、加拿大等以及使用“欧元”的某些欧洲国家。 称“镑”的国家有:英国、塞浦路斯、埃及、爱尔兰、苏丹、叙利亚等。 称“先令”的国家有:索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奥地利等。 称“第纳尔”的国家有:南斯拉夫、伊拉克、科威特、约旦、突尼斯、阿尔及 利亚,利比亚等。 称“法郎”的国家有:法国、比利时、瑞士、几内亚等。 称“克郎”的国家有:瑞典、捷克、丹麦、冰岛、挪威等。 称“马克”的国家有:德国、芬兰等。 称“卢比”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 称“比索”的国家有:古巴、墨西哥、菲律宾等。 称“盾”的国家有:荷兰、越南等。 称“卢布”的国家有: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 称“里拉”的国家有:土耳其、意大利等。 称“里亚尔”的国家有:伊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 称“铢”的国家有:泰国。
《货币和货币制度》课件

货币制度的定义及作用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的货币发行、循环和管理的体系。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是以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和管理的核心。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用来调节经济金融状况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控、流动性管理和信贷政策等。
货币的发展历程
1
货币产生
2
随着交换的发展,人们逐渐发展出一
种作为交换媒介的物品,即货币。
3
纸币的产生及演变
4
纸币的出现和发展使货币更加便捷和 高效。
原始交换
最早的交换形式是通过物物交换,也 即原始交换。
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逐渐取代其他形式的货币, 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货币的种类
现代货币分类
现代货币可以分为法币和虚拟货币两大类。
《货币和货币制度》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包括货币的定义和特征,货币的 发展历程,种类和供给量,货币制度,货币政策以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定义及特征
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物品或标志。
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手段、支付手段和存储手段的职能。
货币政策的执行
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形势和目标来执行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对经Hale Waihona Puke 的影响货币贬值和升值的原 因
货币贬值和升值受供求关 系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
恶性通胀和优性通胀
货币过度贬值会引发恶性 通胀,适度的货币升值有 助于优化物价水平。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的货币发行、循环和管理的体系。
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是以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和管理的核心。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用来调节经济金融状况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控、流动性管理和信贷政策等。
货币的发展历程
1
货币产生
2
随着交换的发展,人们逐渐发展出一
种作为交换媒介的物品,即货币。
3
纸币的产生及演变
4
纸币的出现和发展使货币更加便捷和 高效。
原始交换
最早的交换形式是通过物物交换,也 即原始交换。
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逐渐取代其他形式的货币, 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货币的种类
现代货币分类
现代货币可以分为法币和虚拟货币两大类。
《货币和货币制度》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包括货币的定义和特征,货币的 发展历程,种类和供给量,货币制度,货币政策以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定义及特征
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物品或标志。
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手段、支付手段和存储手段的职能。
货币政策的执行
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形势和目标来执行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对经Hale Waihona Puke 的影响货币贬值和升值的原 因
货币贬值和升值受供求关 系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
恶性通胀和优性通胀
货币过度贬值会引发恶性 通胀,适度的货币升值有 助于优化物价水平。
货币制度的定义、类型与演变(ppt 39页)

❖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 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 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 法偿力。
❖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 有限法偿力。
发行保证制度
❖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 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 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 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 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 角、分。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 币。
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发行保证制度;
货币材料的确定
❖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 一种货币制度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 对于货币材料的要求:(1)价值较高;(2) 易于分割;(3)易于保存;(4)便于携带。
❖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欧元成为欧 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各成员国 原有的货币可继续流通到2002年6月30日。
欧元
❖ 《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 《德洛尔报告》:形成欧洲货币联盟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提出欧洲货币
联盟和推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设想。
欧元与区域货币一体化
❖ 为什么?被人们贮藏起来。
格雷欣法则
❖ 假定金币的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也就是1 个金币本身值12个单位,但法定价值只值10 单位。10个银币本身值8个单位,但法定价值 却要值10个单位。
❖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 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 法偿力。
❖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 有限法偿力。
发行保证制度
❖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 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 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 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 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 角、分。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 币。
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发行保证制度;
货币材料的确定
❖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 一种货币制度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 对于货币材料的要求:(1)价值较高;(2) 易于分割;(3)易于保存;(4)便于携带。
❖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欧元成为欧 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各成员国 原有的货币可继续流通到2002年6月30日。
欧元
❖ 《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 《德洛尔报告》:形成欧洲货币联盟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提出欧洲货币
联盟和推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设想。
欧元与区域货币一体化
❖ 为什么?被人们贮藏起来。
格雷欣法则
❖ 假定金币的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也就是1 个金币本身值12个单位,但法定价值只值10 单位。10个银币本身值8个单位,但法定价值 却要值10个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 1971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 ❖ 1972-73年,美国发生两次美元危机,各国放
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 ❖ 1974年,国际协定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
定联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小结:金本位制的兴起与衰落
❖ 兴起于18世纪末(英国1816年)-------一战前 成为主要币制 ------ 一战中遭破坏 ----- 一 战后至30年代大危机,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 汇兑本位制,危机后美元崩溃----- 黄金本位 制(布雷雷顿森林体系) 1974年最终彻底 崩溃。
银 行 保 险
第一讲 货币与货 币制度
货币制度
本次讲课的主要内容
❖ 货币制度的定义 ❖ 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演变
货币制度的定义
❖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 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度,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 事业的发展。
金币本位制
❖ 特点:(A)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成;(B)辅币和银 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C)黄金可以自由输 出入国境
❖ 作用:(A)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 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 (C)促进了 国际贸易与资本输出的发展
❖ 破坏原因:(A)黄金国内不能自由流通; (B) 银行券不能兑换;(C)黄金不能自由出入国境
❖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 度。
货币制度的类型
❖ 银本位 ❖ 金银复本位 ❖ 金本位 ❖ 纸币本位
银本位
❖ 含义:以白银为本位币,可以自由兑换、自 由铸造、自由流通。
❖ 缺点:
➢ 银容易氧化,单位价值没有金子高 ➢ 银价的波动比较剧烈
银价过高:抑制了出口 银价过低:外债的偿还负担承重
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材料的确定; ❖ 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发行保证制度;
货币材料的确定
❖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 一种货币制度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 对于货币材料的要求:(1)价值较高;(2) 易于分割;(3)易于保存;(4)便于携带。
❖ 金汇兑本位制:国内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实行 金本位制国家的本位币,并将黄金外汇存放该国的货币制度。
❖ 评价: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30年代大危机后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建立背景 ❖ 主要内容 ❖ 作用 ❖ 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 汇进行管制。
❖ 总之,战争、危机导致黄金匮乏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原因:一战后,经济相对稳定,想恢复金本位制,但困难: 一是黄金存量分布不平衡;二是黄金产量有限。
❖ 金块本位制:不铸金币,国内流通的是价值符号;银行券在 一定条件下可有限制兑换黄金;实行时间不长。金币退出流 通,只在大额偿付中使用,货币可兑换黄金,但有诸如最低 限额的限制
❖ 跛行本位制:金为法定,银为辅助币,银不能无限 法偿。
评价: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双本位制度与“格雷欣法则”
❖ 定义: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实际价 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 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 市场的现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 建立: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 雷顿森林召开44国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 协议(包括《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 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 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 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格雷欣法则
❖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的话,金币逐渐退出流通, 市场上充斥着“劣币”——银币。
❖ 也就是说,在交易过程中,会发生货币的价 值<实际价值的情况。
❖ 如果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情况,那么都会拒绝 接受银币,宁可不交易。
❖ 这样交易就无法实现,市场将不复存在。
金本位制
❖ 原因: A、格雷欣法则的作用 B、黄金比较稳定 C、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的刺激作用 D、世界黄金产量激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 类型:金币、金块、金汇兑本位制
❖ 为什么?被人们贮藏起来。
格雷欣法则
❖ 假定金币的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也就是1 个金币本身值12个单位,但法定价值只值10 单位。10个银币本身值8个单位,但法定价值 却要值10个单位。
❖ 那么对于出售值10个单位物品的卖者来说, 他倾向于接受金子,这样合算。同时,有金 子以后倾向于保留并储藏。并倾向用银子来 进行购买。
❖ 实行固定汇率制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政
策 ❖ 实际上是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 积极作用: 美元视同黄金,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汇率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 ❖ 缺陷: 以美元为中心,美国操纵国际胀,不利于其它 各国
❖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 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 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 法偿力。
❖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 有限法偿力。
发行保证制度
❖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 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 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 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 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 角、分。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 币。
金银复本位制
❖ 含义: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 货币,金银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 同为无限法偿,金币和银币之间,金币银币 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自由兑换。
❖ 优点:币材较充足
金银复本位形式
❖ 金银平行本位制:不规定法定比例 缺点:比例经常变动,不稳定
❖ 金银双本位制:规定法定比例 缺点:“矫正”比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