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学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轮复习学案

高三生物学案 序号006高三年级 班 教师 Guxj 学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纲展示】(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II II【回扣基础】一、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异花传粉的步骤: (花粉成熟 )→→ (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 (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再 。
※常用符号及含义P :_______ F 1:_______ F 2: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纯种的高茎豌豆 × 纯种的矮茎豌豆 ♀(♂) ♂(♀) F 1 高茎豌豆 自交 F 2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3 : 1实验结果归纳总结:(1)F 1全部为______________性状;(2)F 2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孟德尔的理论解释(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相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即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分析图解:(见右侧)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验证方法——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类型个体杂交。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张建尚/江苏【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课前预习】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一是豌豆是①植物,而且②,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③;二是豌豆植株还具有④。
一种生物的⑤的⑥,叫做相对性状。
答案1. ①自花传粉②闭花授粉③纯种④易于区分的性状⑤同一性状⑥不同表现类型2.杂交实验图解中的P代表①,×代表②,代表③,♀代表④,♂代表⑤,F1代表⑥,F2代表⑦。
2. ①亲本②杂交③自交④母本⑤父本⑥子一代⑦子二代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不论是①交还是②交,F1总是高茎的。
F1自交,F2中既有高茎的,又有矮茎的,其比接近③。
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⑤。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⑥。
3. ①正交②反交③3:1④显性性状⑤隐性性状⑥性状分离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①,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②,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③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④,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⑤;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⑥,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⑦;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⑧。
4. ①显性遗传因子②隐性遗传因子③成对存在④纯合子⑤杂合子⑥彼此分离⑦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⑧随机的5孟德尔用①实验验证了他的假说,这种实验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②个体相交,其结果是得到两种性状表现类型,比是③。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5E教学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共包括5个教学环节,即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致(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简称5E教学模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由于学生的课前自学,翻转课堂无法完全依据教师的事先预设进行课堂教学,而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之间不断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既有了不断学习的兴趣,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一定程度发掘了自身的学习潜能。
本节内容利用教师创建的微视频和任务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回归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充当引路人,结合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包括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同时还建议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分离定律是学好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决定基因的遗传规律”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遗传学知识,而且已经复习过减数分裂过程,为本节课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是自交和测交的应用以及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所以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较大难度。
我校学生总体素质良好,基础知识较牢固,具备5E探究的能力,且高二年学生已经经过多次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对该模式相对适应且接受。
3.教学条件分析教师通过任务单所罗列的有梯度的任务,结合微视频教会学生怎么学。
学生通过任务单提供的资源自主复习,以小组互助的方式完成大部分任务,学习过程的思考可以通过微信、QQ群或者邮件在老师同学间相互探讨,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互动的材料。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教案设计

第十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安排:理论复习1课时,练习评讲1课时复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本讲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本讲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考点点拨: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雄蕊、雌蕊;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形状分离;杂交、测交、正交、反交;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二)知识网络(三)疑难解析1.明确几种符号含义:P 表示亲本;G 表示配子;F 1表示子一代;F 2表示子二代(以此类推);×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2.杂合子遗传因子的行为(1) 独立性杂合子(D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纯质性质和独立性(2) 分离性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D 、d 彼此分开,分别进入配子中,从而杂合子可以产生两种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测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发现者 实验现象 理论解释 目的:测定F1基因型,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分析:如解释正确则理论应与实际结果一直 实验: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结论:杂交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一致,既可证明对分离现象解释是正确的。
遗传因子组成且数量相等的配子。
(3)随机组合性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D、d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3.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分方法区分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关键是掌握一条原则,即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对于植物来说区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测交,即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个体是纯合子;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该个体是杂合子。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复习要求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2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判定及其概率的计算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有关问题4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基础自查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2常用符号及含义3过程图解4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怎样实现异花传粉?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测交目的: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材:F1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Dd×d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2)实验注意问题判一判①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吗②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不相同吗(3)结果与结论四、分离定律——得出结论1实质:2时间: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其含义是什么课堂深化探究一、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演绎法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下列杂交图解,探讨以下问题:(1)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发现了哪些问题?(2)孟德尔如何解释分离现象?(3)应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思维拓展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杂交实验)→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测交实验)→得出结论(遗传规律)。
2巧记“假说——演绎过程”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曹老师学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1:几组基本概念(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等;×(显隐性判定)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如DD×DD、Dd×Dd等;○×(显隐性判定、鉴别纯合子和杂合子、获×符号需给学生讲清)得植物纯种)(何时用○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验证杂(纯)合子、测定基因型)P:亲本、♀:母本、♂:父本、 F1:子一代、F2:子二代2、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基因类(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就是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
(4)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 A、I B、i三个基因,ABO血型是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因为I A对i是显性,I B对i是显性,I A和I 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 A I A,I A i—A型血;I B I B,I B i—B 型血;ii—O型血;I A I B—AB型血。
4、个体类(1)基因型与表现型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遗传学几个重要概念2、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掌握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解释分离现象的,阐明分离定律。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导学提纲知识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问题导学: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 豌豆是_______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___,故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 豌豆还具有________的性状,即相对性状,用该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2.什么是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______性状的______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如高茎与______,圆粒种子与_____种子。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 P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1 ____________豌豆↓_______________F2 _________豌豆:_________豌豆比例 1 : 34.什么叫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_________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_________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二)、解惑释疑:1、几个重要概念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表现型、基因型、自交、正交、反交、测交(均为正常或均为患病),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或有不同于双亲的另一性状表现),则表明双亲所具有的性状为显性,而子代所表现的不同于双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其图解为:(四)、[经典实例] (2006年潍坊高三阶段考试)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第2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纲要求】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Ⅱ)2、孟德尔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思路(Ⅱ)3、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相关应用(Ⅱ)【考点突破】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常用符号和含义P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F 1-________ 2、实验过程思考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如何实现豌豆的杂交过程?P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F 1______豌豆(此性状为_______互称为___________ 性状 F 2 比例__________∶ ________豌豆 ________豌豆 此现象为______思考2:归纳总结上述实验的实验结果?思考3:(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了解)由以上过程分析何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3页第4页 由此可见,F 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F 2的基因型有 种,其比例为__________注意: F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D 和d,D 和d 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生物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如豌豆。
思考4:解释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思考5: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的特点及其自交后代特点依次是?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1、测交: ① 含义:指让F 1与 杂交,其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 ②过程 (请用遗传图解分析)【掌握图解书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届毕业班一轮复习学案第5页 几点要求】 思考6:杂交、自交、测交对个体基因型的要求分别是?四、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 2、综上可知,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用了______________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复习目标】
⑴ 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 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复习过程】 一、概念
交配类: 杂交 自交 测交 性状类:
1、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了解)
(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
(3)举例:课本P3 图1-3 〖例题〗课后基础题1
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符号类: P -___ ♀-___ ♂-___ ×-___ ○
×-___ F 1-___ F 2-___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过程(通过实验, )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针对问题, )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
P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F 1 ______豌豆(此性状为_______性状)
___________
性状 F 2
比例__________∶ 1
________豌豆 ________豌豆
此现象为______
2
⑴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⑶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⑷受精时, 的结合是随机的。
2、解释
P DD (高茎) × dd (矮茎) 配子 D d F 1
F2:DD :Dd 高茎: 矮茎=_____
3、名词:
① 遗传因子⎩⎨
⎧表示)___性状,用___隐性遗传因子(决定_
表示)___性状,用___显性遗传因子(决定_ ② 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的____,如___或___。
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_的___,如___。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
(1)实验方法: (2)测交:
① 含义:指让F 1与 杂交。
②过程 (请用遗传图解分析)
③结论:
〖例题〗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
A 、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 都不对
(四)分离定律(通过分析, )
思考:什么分离?
何时分离? 为何分离?
知识扩展深化
知识点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及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高一生物必修2复习学案 编写:高一生物备课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
例1: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 和r 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
⑴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
⑵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⑶哪一个组合为测交试验,写出遗传图解。
例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抗病小麦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自交
知识总结:见学海导航P 2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在实践上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利用分离定律解遗传题
例题:(2004年广西)并指I 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现型正常。
(显性基因用S 表示,隐性基因用s 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
女患者的为____ _,父亲的为_____,母亲的为______。
4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 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现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知识总结:
解答基因分离定律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一步:判断显、隐性性状(方法有两种)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二步:基因型的确定
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 ),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方法三:分离比法。
知识点三:有关概率的计算
〖例题〗下面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发病情况的图解(设基因为A 和a ),问:
(1)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2)如果Ⅱ1和Ⅱ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 ,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知识点四:杂合子逐代自交
公式为:杂合体的比例为(1/2)n
(n 代表自交代数)。
高一生物必修2复习学案 编写:高一生物备课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
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
〖例题〗将具有1对遗传因子组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
A 、1/8
B 、7/8
C 、7/16
D 、9/16
〖课堂总结〗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分离定律中子代的基因组合及性状分离比,以及用来验证分离现象的测交试验,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
〖我能做〗
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 栏全为黑色,B 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
A 、B
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 栏是A 栏的亲代,有的说B 栏是A 栏的子代。
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 为A 的杂交后代,则A 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 为______。
(2)若A 为B 的杂交后代,则B 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 为______。
(3)若B 为A 栏的亲代,且B 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 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 为A 栏的亲代,且B 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 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我的收获与困惑:
答案:(1)Bb Bb 、bb (2)BB 和bb Bb
(3) 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 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
(4) B 栏中黑色纯合子基因型为BB ,只产生一种B 配子,且栏中红色个体均为同一性别
(5) B 栏中杂合黑色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