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14讲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4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人教版201907241246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4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新人教版201907241246

思维探究 1.右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提示:Aa 与 Dd、BB 与 Cc 分别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在遗传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
4.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A、B、C 分别对 a、b、c 为 显 性 。 用 两 个 纯 合 个 体 杂 交 得 F1 , F1 测 交 结 果 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 F1 体细胞中三对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B )
解析:选 B。F1 测交,即 F1×aabbcc,其中 aabbcc 个体只能产生 abc 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1∶1∶1∶1,说明 F1 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 abc、ABC、aBc、AbC, 其中 a 和 c、A 和 C 总在一起,说明 A 和 a、C 和 c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 A 和 C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 和 c 在同一条染 色体上。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 和②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杂交 D.若将①和④杂交所得 F1 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 1∶1∶1∶1 的四种花粉粒
解析:选 C。根据题意,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应选择亲本①×④或②×④或③×④,然后再自交;若采用花粉鉴定法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亲本②×④;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 种,应选用①和④杂交;将①和④杂交所得 F1 的基因型为 AaTtdd,由 于只有非糯性和糯性花粉遇碘出现颜色变化,因此 F1 花粉用碘液染色, 可观察到比例为 1∶1 的两种花粉粒。

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又称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基 本定律之一。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01
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 扰的。
02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进行有性 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 遗传物质的遗传现象 。
求基因型和表现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写出子代基 因型和表现型。解题时需要注意显性与隐性关系、致死现 象以及性状分离比。
求概率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求出子代某 种性状或某种基因型的概率。解题时需要注意概率的基本 计算方法和性状分离比的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基于基因的遗传规律,是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和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和拓 展。
区别
分离定律主要关注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而自由组合定律则关注非等位基因的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 或更多非等位基因的情况。
相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下 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同的基因型在相同的环境下 也可能表现出相似的表现型。
表现型的推断方法
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 。
通过测交或自交等方法验证基因型的 推断是否正确。
利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基 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PART 0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 合定律
繁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高三一轮复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市级公开课)

高三一轮复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市级公开课)
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 F2 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2)已知 H 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 1 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 H 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 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 NAM,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 1 个或多个 H 基因,则以上所得 F1
_____________。
(2021,山东高考卷22题 16分)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 基
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 型为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 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利考用向分一离定自由律组解合决定基律因发的现自的由相组关合实及验连辨锁析互换问题
探究一 “拆分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思路: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 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1.请同学们完善以下图解,体验利用“拆分组合法”预测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和表型:
表型
表型
1AABB:2AaBb:1aabb
(2)自由组合定律与基因连锁(有互换)
表型
AaBb: Aabb : aaBb: aabb = 1:1:1:1
AaBb: Aabb : aaBb: aabb = 多:少:少:多
AaBb: Aabb : aaBb: aabb = 少:多:多:少
互换。 互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第1课

②自交法 ③测交法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单倍体 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 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 比例为1∶1∶1∶1,则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22∶5∶5∶4
D.20∶5∶5∶2
2.(生产实践)Yyrr(黄皱)×yyRr(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 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则说明控制黄圆、绿 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 不能说明;Yyrr(黄皱)×yyRr(绿圆),无论这两对基因位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都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
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例5.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玉米杂交的
F1代全部为高茎常态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测
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矮茎皱形叶
81,高茎皱形叶19,矮茎常态叶17,下列推断正确
的是( )
①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B
②常态叶与皱形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颗粒(B)对少颗粒(b)为完全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现有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
,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
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
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 C
A. 9: 3: 3:1
B.24∶8∶3∶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4 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4 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

1yyrr 四种 四种
各占
1
一种

九种
比值 各占
4∶ 8∶ 4
2.相关结论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相关种类和比例
(1)F1(YyRr)的配子种类和比例:4种,YR∶Yr∶yR∶yr
= 1∶ 1∶ 1∶ 1。 (2)F2的基因型:9种。
(3)F2的表现型和比例:4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
双隐=9∶3∶3∶1。 (4)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4种,1∶1∶1∶1。
叉互换的情况)。
例: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 可能产生配子
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雄性个体 一个卵原细胞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 4种 4种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2种(YR、yr或Yr、yR) 4种(YR、yr、Yr、yR) 1种(YR或yr或Yr或yR) 4种(YR、yr、Yr、yR)
③F1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更多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实 质
适用范围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学时14
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1
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及相关结论
1.实验分析
F2相关结果:
类型 纯合子 单杂合子 2YyRR 2Yyrr 2yyRr 2YYRr 双杂合子 数量比 4YyRr 1+2+2+4=9 1+ 2= 3 1+ 2= 3
黄圆 1YYRR 黄皱 绿圆 1YYrr 1yyRR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Cc ,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什么?
1C= ABC
1A
1B 1c = ABc
1b
1C = AbC 1c = Abc
1C= aBC
1a
1B 1c= aBc 1b 1C= abC
1c= cbc
1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Cc ,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什么?
表现型
PpRr × PpRr
毛抗 × 毛抗
PpRR × pprr
毛抗× 光感
Pprr × ppRr
毛感 × 光抗
ppRr × ppRr
光抗 × 光抗
ppRr × PpRr
光抗 × 毛抗
F1表现型及植株数目比 毛抗 毛感 光抗 光感
9: 3 : 3:1 1: 0 : 1:0 1 : 1 : 1:1 0 : 0 : 3:1 3: 1 : 3:1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配子
YR
yr
受精
F1
Yy Rr
减数分 裂
×
粒色
黄色:Y 绿色:y
粒形 圆粒:R 皱粒:r
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自 由组合
R YR Y r Yr
R yR y r yr
F1配子
YR
yR
Yr
YY
Yy
YY
YR RR
RR
Rr
Yy
yy
Yy
yR RR
RR
Rr
YY
Yr Rr
Yy
YY
Rr
rr
Yy
yr
Rr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突变与自由组合关系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从而影响自由组合定律的表现

例如,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可 能会与原来的等位基因产生不同 的显隐性关系,导致后代表现型
比例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和自由组合定律之间存 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在
具体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判断。
03
解题方法与技巧
分离定律在自由组合问题中应用
01 02
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的延伸和拓 展。在处理自由组合问题时,可以将其拆分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 处理。
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基因型推断问题
在自由组合问题中,常常需要推断个体的基因型。可以通过分离定律, 分别分析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进而推断出个体的基因型。
03
利用分离定律计算概率
在处理自由组合问题时,可以利用分离定律分别计算每一对基因遗传给
后代的概率,然后再将这些概率相乘,得到最终的结果。
棋盘法在解决复杂问题中优势
直观明了
棋盘法通过绘制棋盘格的方式,将复 杂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使得问题 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
便于计算
棋盘法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种基因型 和表现型的概率,为后续的遗传分析 和育种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02
典型案例分析
完全显性条件下自由组合现象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
3:3:1,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yyrr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
1:1:1,也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预测。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双显性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
3:3: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典型表现。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孟德尔定律和染色体与遗传 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Ⅰ) 浙科版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孟德尔定律和染色体与遗传 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Ⅰ) 浙科版

2种表现型
Cc×Cc→3C__∶1cc
2种表现型
子代中表现型种类:2×2×2=8种。 子代中A__B__C__所占的概率为 3/4×1/2×3/4=9/32 。
答案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 类数是8( × ) (2)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则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 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 ) (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杂交后代中,与亲本 基因型和表现型不相同的概率分别为3/4、7/16( √ )
1 234 56
解析答案
(3)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 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雄 果蝇,则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_A__A_B__B_X_D_Y____。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a_a_b_b_X__dY___的雄果蝇与图示果蝇进行交配。
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故①~⑥过程中仅④、
⑤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图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未发生
基因重组。
答案
返回
3.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
提示 ④⑤。基因重组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
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故①~⑥过程中仅④、
1 234 56
解析答案
5.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
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选考总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要求
KAO GANG YAO QIU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b)。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c)。
)。
4.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b)。
内容索引
NEI RONG SUO YIN
(双隐性性状)
(2)相关结论 F2共有16种配子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①表现型 a.双显性性状:Y_R_,占9/16。 b.单显性性状:Y_rr+yyR_,占3/16×2。 c.双隐性性状:yyrr,占1/16。
d.亲本类型:(YYRR+yyrr)或(YYrr+yyRR),占10/16或占6/16。
01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杂交实验的分析
02
考点二 自由组合定律常规题型探究
03
考点三 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04
探究真题 预测考向
05
课时作业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杂交实验的分析
知识梳理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1)过程 P 黄色圆形×绿色皱形 ↓ F1 黄色圆形 _________ ↓⊗ F2表现型 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 比例 9 ∶ 3 ∶ 3 ∶ 1
AB∶Ab∶aB∶ab ①F1(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种,________________ =1∶1∶1∶1 。 ②F2的基因型有 9 种。
③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4 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9∶3∶3∶1 。 ④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 4种,1∶1∶1∶1 。 ⑤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4种,1∶1∶1∶1 。
e.重组类型:(Y_rr+yyR_)或(Y_R_+yyrr),占6/16或占10/16。
②基因型
a.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4。 b.双杂合子:YyRr,占4/16。 c.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4。
2.遗传定律的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结论
(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yr的比例为1∶1( √ )
(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 比为1∶1( × )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 ) (4)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 9/16( × ) (5)非等位基因总是表现为自由组合( × )
答案
(4)假如图B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①F1(AaCc)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种,AC∶ac=1∶1 。
②F2的基因型有 3 种。
③F2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2种,双显∶双隐=3∶1 。
④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种,1∶1 。
⑤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2种,1∶1 。
根据乘法定律得出F2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见下表: 项目 1RR(显性) 2Rr(显性) 1rr(隐性) 1YY(显性)、2Yy(显性) 1YYRR、2YyRR、2YYRr、 4YyRr(双显性性状) 1YYrr、2Yyrr 1yy(隐性) 1yyRR、2yyRr (一隐一显) 1yyrr
(一显一隐)
子叶深绿抗病210株;子叶深绿不抗
子叶浅绿抗病 病209株;子叶浅绿抗病208株;子叶

浅绿不抗病213株
组合 一
母本
父本 子叶浅绿抗病 416株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420株;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10株;子叶深绿不抗

子叶深绿不
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病209株;子叶浅绿抗病208株;子叶 浅绿不抗病213株
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解析 答案
命题点三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5.(2019· 衢州联考)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
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
答案
重点剖析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 P YYRR(双显性性状)×yyrr(双隐性性状) 或YYrr(一显一隐)×yyRR(一隐一显) ↓ F1 YyRr(双显)
↓⊗
→1YY∶2Yy∶1yy Yy×Yy― → 1RR∶2Rr∶1rr Rr×Rr―
3.(2019· 金华模拟)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
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 √
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
答案
4.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 (1)实质: 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3)范围: 有性 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 染色体 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
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答案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请分析回答: 不完全显性 。子叶颜色的遗传 (1)烟草子叶颜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___ 基因分离 定律。 遵循__________
解析
据题干分析可知,烟草子叶颜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不完全显
解析 答案
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组合 一
母本
父本 子叶浅绿抗病 416株
答案
(2)实验结果分析 ①F1全为黄色圆形,说明黄色和圆形为 显性 性状。 ②F2中圆形∶皱形=3∶1,说明种子粒形的遗传遵循 分离 定律。 ③F2中黄色∶绿色=3∶1,说明种子颜色的遗传遵循 分离 定律。 ④F2中出现两种亲本性状(黄色圆形、绿色皱形)、两种新性状(黄色皱形、绿 色圆形),说明不同性状之间进行了 自由组合 。
观察下面的图示,探究有关问题
(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 A ,原因是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 。
答案
(3)假如F1的基因型如图A所示,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解析 答案
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命题点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 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 是独立遗传的。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 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
自交法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
测交法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鉴定法
F1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 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单倍体
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
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的基因型是BbRR。
解析
答案
组合 一
母本
父本 子叶浅绿抗病 416株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
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420株;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10株;子叶深绿不抗

子叶深绿不
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病209株;子叶浅绿抗病208株;子叶 浅绿不抗病213株
4 种, (3)用表中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有___ 1/4 。 其中子叶深绿抗病类型的比例为____
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解析 答案
4.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 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 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