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精英课堂 人教版考点精讲 (47)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整理-七下语文知识点全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全整理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1.文学常识《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至死不懈xia: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1 邓稼先【考点精讲版】】

1 邓稼先
文章以人名为题,点明了 记叙和颂扬的对象。
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搜集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 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元勋”“鲜为人知”“家喻户 晓”等常考词语。
2.精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 揣摩其含义。 难点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重点
特殊时期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说服工宣队、军宣 队的成员。
写信证实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井下信号测不到,坚决不肯撤离。
诚恳无私 胸怀坦荡,自尊自豪 身先士卒,无私无畏
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 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 后者“租借”99年。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 有颤抖?
(菏泽中考)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 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不会颤抖。因为邓稼先作为一名卓越的 科学家,他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示例二】会颤抖。因为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 问题。
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 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情感。
人物链接
姓名
个 人 经 历
邓稼先 生卒年月 1924.6—1986.7 籍贯 安徽怀宁
1941—1945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其间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爱国 运动。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旋即返回祖国。 1950—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为我国核理论研究做了 开创性的工作。 1958年8月,调至“九院”,隐姓埋名,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 1964年10月,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因受到核辐射而患癌,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1986年3月,做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期间,与于敏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国核 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7月,逝世。
精英新课堂七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

精英新课堂七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1、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3、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5、1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是杜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将进酒(qiāng)岑夫子(chén)欢谑(xuè)馔玉(zhuàn)B、虾蟆陵(há)贾人(jiǎ)钿头(diàn)荻花(dí)C、樯橹(qiáng)酹(lèi) 凝噎(yè)兰舟催发(fà)D、郯子(tán)六艺经传(zhuàn)或不焉(fǒu)句读(dòu)(正确答案)8、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 最后一课》精品PPT优质课件(完美版)

【代表作】 长篇小说《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 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写作背景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 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 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 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校只 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 映这一事件。
(3)“他说,法国语言……就好像拿着 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也从来没有 这样耐心讲解过”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和不厌其烦的教学态度。
(4)“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 白……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了韩麦尔先 生的爱国志士形象。
作者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 方法刻画形象。
➢ 钟声预示着最后一课的结束; ➢ 号声暗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
人物形象
找出与韩麦尔先生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形象。
(1)“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柔和”——对祖国依依不舍; “严肃”——被迫离开课堂的激动和不满。
(2)“‘我也不责备你……不是干脆就放 你们一天假吗?……’”
韩麦尔先生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 评和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表现了他高度的 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怕老师
(2)“我想就别上学了……这些景象,比 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幼稚、贪玩、不爱学习
(3)“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 跑去……又出了什么事啦?”
——有自制力,朦胧的爱国心
如何理解铁匠对小弗郎士说的话?
铁匠华希特说的是反话,对“我”老迟 到、不用心学习感到痛心。
阅读第二部分,对照表格说说“最后一 课”的不寻常。
中考精英语文(人教版)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1篇伤仲永一、文学(文体)常识《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2.词类活用(1)邑人奇.之(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奇”。
)(2)父异.焉(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3)父利.其然(名词作意动词,“以……为利”。
)(4)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用对待宾客的态度来对待。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
)3.古今异义(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
今义:判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
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5)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4.重点词语(1)世隶.耕(隶:属于。
)(2)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3)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慧。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5)彼其..受之天也(彼其:他。
)(6)泯然..众人矣(泯然:消失。
)(7)贤.于材人..(贤:胜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
)(8)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拜访。
)三、文言句式1.倒装句还自扬州。
(状语后置,应为“自扬州还”)2.省略句(1)不使(之)学。
(省略宾语“之”,指方仲永)(2)令(其)作诗。
(省略宾语“其”,指方仲永)(3)“受之(于)天”。
(省略介词“于”,从)四、读后启示不管先天条件多好,都要重视后天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或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天才需要后天教育。
五、理解默写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幼年天资聪慧);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少年才能衰退);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中考语文课内知识总复习 七级下册优秀课件(147页)人教新课标

本文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主人公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她也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爸爸的责任。
3.《丑小鸭》 丑陋 讪笑 嫉妒 木屐 吐绶鸡 来势汹汹 沼 泽 铰链 篱笆
gé
yān
kuāng
xiè
tǐng
yín
语境解词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至死不懈: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去做,一直到死为止。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元勋:建立卓著功勋的人。
锋芒毕露: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华。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沙场。 蓬断草枯:蓬草断了,草苦干了,形容极荒凉。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挚友:亲密的朋友。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主题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诗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为选择的路》诗人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的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5.《伤仲永》 环谒 泯 扳
lòu
shàn
jí
jī
shòu
xiōng
zhǎo zé
jiǎo
lí ba
语境解词
讪笑:讥笑 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
主题分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这给人的启示是: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