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加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62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加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62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加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62例临床观察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症”的类型,只用药物治疗难以痊愈,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推拿疗法是借助物理手法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现通过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治疗,观察组用穴位注射并配有推拿手法来医治;结果发现穴位注射+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

标签:穴位注射;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凝肩以及冻结肩,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受外伤感染引起,许多患者是风湿病所致。

肩周炎患者颈肩部位会出现连续的疼痛,患者的病侧肩膀的运动功能受限,患病上肢做抬高、扭转以及摆动动作会产生痛感,风吹或受冷也会引起隐痛。

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

发病率较高的人群在中老年,特点是患侧上肢不能做太多动作,一动就引起剧烈疼痛。

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此次根据经验,采用注射肩关节相关的穴位并辅以推拿手法,来医治肩关节周围炎。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筛选的6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11月骨科门诊患者,男35例,女27例;病程平均在0.3~1.5年之间,上肢用力为主的体力劳动者57例,一般体力劳动者4例,极少劳动患者1例;有肩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史46例;肩挫伤牵拉伤史13例;合并颈椎病2例;左侧发病患者11例,右侧发病患者41例,双侧发病者10例。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组36例。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

选入标准:肩关节有鸣谢疼痛症状,患者晚间剧烈疼痛且难以入睡,肩关节运动功能减弱,被动活动时有剧烈疼痛感;肩峰下三角肌前外侧按压时存在固定痛点;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类风关、痛风以及颈椎病患者;心脏肝胆疾病患者。

1.3方法1.3.1观察组治疗方法1.3.1.1肩部穴位注射嘱患者正坐,外展患肢,平摆于桌面上呈水平位,如未达水平位,需在桌面上垫上软枕,直至使患肢呈水平位。

用10 ml注射器5号针头抽取当归注射液4 ml,维生素注射液2 ml和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混合摇匀,在肩髃穴,阿是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等刺入穴位后作放射状向三个不同方向注混合液各2~3 ml,深度空载3~5 cm,每个穴位注射后休息15 min。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肩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组在推拿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疗程2周。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

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研究肩周围炎又称为“五十肩”、“肩凝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持续性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且以夜间为重。

虽然关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探明,但多认为与肝肾虚衰、外伤劳损、久居寒湿之地等因素有关。

关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痛点封闭、药物关节腔内注射、手术等方法缓解症状,中医多采用针灸、热敷和口服中药等方法辨证治疗。

本研究主要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的整个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患肩周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的男10例,女性20例,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22例;治疗组年龄为44-67岁,平均为(54.50±5.08)岁,对照组为46-67岁,平均为(55.30±5.38)岁;治疗组病程为1-15个月,平均为(7.13±4.22)个月,对照组为1-14个月,平均为(6.80±3.58)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肩关节急性或慢性疼痛,以夜间为重,如遇寒凉可加重;患肩外展、后伸、外旋等活动受限;X线可见肩部骨质疏松;患肩肌肉可有萎缩。

针灸结合推拿点穴法治疗肩周炎66例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推拿点穴法治疗肩周炎66例临床观察

针灸结合推拿点穴法治疗肩周炎6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肩周炎时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点穴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中心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其中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

因为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对于小组的划分也进行区别。

两组分别使用推拿、推拿+中医针灸方式,对患者的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中整体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患者中整体有效率为93.93%,通过进行临床比较,观察组整体效果较为优良,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35.10±1.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17±2.54。

且满意度评分也较优。

结论:通过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推拿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度,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整体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联合中医针灸;疼痛度;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当患有肩周炎疾病后,主要表现在患者的肩部出现疼痛问题,此症状尤其表现在夜晚更加强烈,对于患者的休息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其包含肌肉痉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1]。

对于肩周炎来说,主要是受过度劳累、肝胆疾病等的影响,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对照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通过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推拿等,其具有一定的效果。

疼痛作为人体一种不舒畅感觉,采用推拿方式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代谢,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性与稳定性,恢复肌肉平衡及肌张力,能够促进疾病转归。

除此之外,采用中医针灸对肩周炎进行治疗,具有相对较多的优势,比如副作用较小、无痛苦、费用低廉等,可对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也更加容易接受此种保守治疗的方式。

经研究,中医针灸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显著[2]。

本文通过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推拿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选取本中心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其中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

因为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对于小组的划分也进行区别。

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

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

1222018.11临床经验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王嘉丽宣化区灵康保健服务部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100【摘 要】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对比对肩周炎患者分别进行推拿与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集合笔者在今年上半年收治的60位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我们根据病情对其中30人进行推拿治疗,并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30人进行针刺治疗,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

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的疼痛表现、肩关节的活动表现、活动程度,以此来评价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分析比较,笔者看到实验组么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度、肩关节活动情况均好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笔者科学的对比,笔者认为针对肩周炎我们对其使用推拿或者针刺的治疗方法都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可以显著的缓解患者的肩关节不适,但是推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针刺。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疗法;肩关节疼痛测定;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环节病症,中医上又将其称之为“冻结肩”、“肩凝症”等。

这一病症的主要病因是肩关节及其附近组织发生炎症导致的,主要病症表现是肩环节疼痛,或者肩部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

通过整理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患病率最高。

下面笔者收集了60位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下面将治疗报道做如下简单的陈述。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笔者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到本院进行就诊的60位肩周炎患者,在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检查之后我们根据病情我们在不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治疗。

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人。

其中,实验组有男性11位,女性19位,年龄阶段是41-59岁,对该小组患者采取推拿治疗手段,患病时长为一个星期到半年不等。

对照组中有男性13位,女性17位,年龄阶段在43-61岁,对他们进行针刺治疗,患病时长为五天到半年不等。

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

通过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效果评估。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因而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康复锻炼;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一、引言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结构发生炎症或损伤的一类疾病,是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肩周炎患者常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运动受限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常规治疗包括康复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疗效有限,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在一些疾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推拿与康复锻炼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2.1肩周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肩周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肩关节的机械因素、炎性因素和代谢因素有关。

长期的肩关节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和运动习惯可能导致肩关节结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肩周炎。

此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与肩周炎的发病相关。

2.2肩周炎的常规治疗方法肩周炎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注射)、牵引治疗、肌肉锻炼和物理治疗、穴位针灸和推拿疗法、矫正姿势、保暖,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或肩关节置换术)。

休息:在疼痛期间避免过度使用肩部,给予肩部充分休息时间,以减轻炎症和促进康复。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磁疗等,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肩周炎60例针灸康复治疗护理论文

肩周炎60例针灸康复治疗护理论文

肩周炎60例针灸与康复治疗及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 60例用针灸辨经结合辨证治疗方法, 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并做好康复护理过程。

结果痊愈50例,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

结论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其中做好细致的康复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针灸; 肩周炎; 护理[中图分类号] ] r2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71-01肩周炎俗称“五十肩”、“肩凝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笔者采用针刺、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组病人60例,均为门诊病例。

男性36人,女性24人,年龄最小42岁,最大60岁,疗程最长30天,最短7天。

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及按摩:取穴:肩三针、曲池、外关、阿是穴等。

操作:采用30号3寸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加tdp照射,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确定疗效,疗程间隔2~3天。

护士站在患者背后,拍打其患肢,左手按其痛点,将患者的患肢上举,前伸,后曲。

护士站在患者的前方,用右手握患者的患肢做回旋运动等。

2.2 辨证配穴: ①寒湿痹阻型:肩部疼痛,重着,遇阴雨则痛势更剧,得温则痛减,或肩部冷痛,小便清白,舌苔白腻,脉沉濡。

治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辨经取穴加大椎、阴陵泉、脾俞,针用补法,灸肩髃。

②风寒侵袭型:卒然起病,肩痛拘急,痛引项背,甚至周身关节均痛,肩部畏寒,得温则肩痛减轻,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祛风散寒。

辨经取穴加风池、外关、后溪、大椎,针用平补平泻。

③痰瘀互结型:肩部有形作痛(如条状、菱形、三角型等结节) ,疼痛缠绵不已,肢体倦怠,或痛定不移,如针刺样,大多有外伤史,按之愈甚,转动愈痛,昼轻夜重,舌苔腻或水滑,脉滑,或舌体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宜化痰通络,活血祛瘀止痛。

痰湿偏重者,辨经取穴加丰隆、阴陵泉、脾俞;瘀血偏重者则加膈腧、太冲、丰隆。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2年第 4卷第 1 期
胸 闷 ,心 悸 ,眩 晕 ,行走 不稳 ,生活 不能 自理 。经 某医 院经 颅 多普勒 超声 ( C T D)检 测报 告显示 :右椎动 脉血 流速度稍 减慢 。心 电 图负 荷运动试 验 阴性 。血 脂、血 流变检 测结果 均 基 本正常 。数家 医院均 按冠心 病诊治 ,疗效 均不 明显 。详 细 询 问病史 , 患者 伴有项后肌 肉僵硬 , 疼痛 , 晕头重 。 颈 2 头 在 ~ 6椎 体两侧有 明显压痛 。颈椎 x 线摄 片显示有 骨质增生 ,生 理 曲度稍直 。心 电图检 查提示 :偶 发房性期 前收缩 ,T波 V2 形成 颈性类冠 心病 。
告如下 。
动 作幅度 需要 由小 到大 。患者在进行 3次治疗 以后 感觉疼痛 症 状得到 明显减轻 ,关节活动 明显得 到改善 ,在进 行 了 1 O次
的针 灸 后 患 者 痊 愈 。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本文选取我 院 2 1 0 0年 1月~2 l 年 6月使用温 针灸对肩 01
[ y r s Wa n u u cueFo e o le; uaie f c Kewo d l r ga p tr; rzns udr C t et mi c n h r ve
肩关节周 围炎在 临床 医学中又被 简称 为肩 周炎 , 其主要 的 临床症状为肩部疼痛和运动 障碍 ,其在针灸 门诊 中是非 常常见
mo i u t n wi es o t s me f r2 c u s s a d t e ln e t o 4 c u s s Co c u i n Ac p n t r n x b si n f rt a e to x b si t t h re tt o o e , n g s o e . n l s : u u c u e a d mo i u t e t n f o hh i r h o t r o o o r m p ra t r i f h u d r y c ai e e e t sd si c, ewo t ep p lrz d e e g tc l  ̄ e irh i s o l e , u t f c it t b rh t b o u a i e n r ei al t o s b r v i n o y

针灸推拿疗法辅助治疗肩周炎60例效果观察

针灸推拿疗法辅助治疗肩周炎60例效果观察
行数据 分析 , 计量 资料 以 ±S 表示 , 治疗前 后 比较行 配对 t 检验 , 两组 间 比较采 用卡方 检 验 , P≤O . 0 5 为 差 异有统 计学意义 。
病 等疾病 。将 1 2 0例 肩 周 炎患 者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 和 对 照组各 6 0例 , 两 组 一般 资料 具有 可 比性 。两 组 均 使 用超短波 治疗 , 超声 波频率 4 0 . 7 MH z , 波长 7 , 3 m, 最 大输 出功率 3 0 0 W, 患肩 对 置 , 微 热量 , 1 0 m i n 。患 者 每天进 行 3 0 a r i n的功 能锻 炼 。在 此基 础 上 。 观察 组 配合针灸及 推拿手法 治疗 。针 灸治疗 : 患者 取坐 位 或侧 卧位 , 常规 消 毒 , 选用 0 . 3 5 mm× 4 0 m m 毫 针 于 肩 、 肩髑 、 肩前 、 肩贞、 肩井 、 臂膈 、 曲池 、 外关、 合谷 及 阿是穴进行 穴 位针 刺 , 行提 插 泻法 , 使 穴位 产 生较 强 的酸 、 麻、 胀感 , 且 逐渐 扩 散 , 留针 2 0 m i n 。 留针期
间用特 定 电磁 波治疗器 ( T D P ) 照射 , 治疗距 离 以患者
结果 : 两 组均 无 明显不 良反 应发 生 , 观察组 与对 照组 治疗 后病 情程 度 评 分 均 明显 高 于 治疗 前 , 分别 为( 1 5 . 6 3±0 . 7 5 ) 、 ( 3 0 . 5 6±0 . 7 6 ) 分, 两 组 比较 , P
< 0 . 0 5 。观察组 痊 愈 5 8例 、 好 转 2例 、 无 效 0例 , 总
有效 率为 1 0 0 %, 对照组痊愈 4 5例 、 好转 1 0例 、 无 效 5例 , 总有 效 率 为 9 1 . 7 %, 两 组 总 有 效 率 比较 ,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 增强肌力及防止肌 肉萎缩…。 关键词: 肩周炎; 推拿; 针灸; 功能锻 炼 中图分类 号 :2494 R 7 .8 文献标 识码 :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 编号 :02— 322a )5 06— 2 10 29(0r 0 —02 0 7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 日常生活
牧稿日期 :07—0 —0 20 6 5 修回日期 :0'—0 —1 20 7 9 0


方面 , 传统医学多以针刺为主, 现代医学则以康复训练 为主 , 前低频神经电刺激在调节神经功能方面取得 目 进展。本研究人选 6 例分别进行针刺及康复训练 , o 中 西药常规治疗。2 例针刺组无论是吞咽、 8 言语功能的 改善 , 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都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P< OO)提示电针治疗对于改善真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 .1 , 和言语障碍有明显优势 , 此法体现了传统针刺与现代 康复相结合这一先进的康复理念 , 探索 了中西医有机 结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新方法。 目 , 前 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 的大规模、 多中 心具有指导临床治疗此病 的标 准方法 , 亦缺少循证医 学对此疗法疗效的确切评价。国外 已把 “ 针灸治疗与 功能训练” 称之为“ 新趋势疗法”我们今后应把治疗重 , 点放在传统针刺学和现代康复学相结合 , 规范化、 标准 化地深入探讨其治疗作用 的确切机制 , 提高治疗卒 中 后真性球麻痹吞咽和言语 障碍的改善水平 , 努力把传 统针刺与康复训练治疗这项中西医结合的新兴治疗学 发扬光 大 。 参考 文献 :
虚阳亢、 肝风 内动、 气血逆乱于脑 , 遂致 中风病发生 ; “ 肺主气”“ ,咽喉为肺之门户” 。故足厥阴肝经 、 手太阴 肺经及任脉与 中风、 失语 、 吞咽困难 的发病有直接关 系, 因此治疗以此三经取穴为主取风池、 翳明、 供血 、 治 呛、 吞咽、 廉泉、 外金津玉液。 从神经解剖看病理机制为延髓的疑核和迷走神经 背核病变, 导致舌咽、 迷走、 舌下神经失去支配咽、 喉、 舌肌的正常功能, 而出现语言障碍、 吞咽困难。在治疗
针刺组 对照组
壅 星 宣 塾 垒 塾 塾
2 8 8 2 2 9 1 2 4 5 1 6 3 7
垒 空 星
7. 1 4 2 . 07
针蒯组 与对照组 比较 。 > . , P O0 P< .1 P< .1 5 O0 , O0。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后言语功能临床疗效比较
[] 大西幸子 , 1 孙启 良. 摄食 一 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 ]北京 : M. 中国
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OO4 . 2O :2
推拿针 灸配合功 能锻 炼治疗肩周炎 6 O例
范青 巳 育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9 ) 013
摘 要: 目的: 观察推拿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0 6 例肩周炎用推拿针 灸功能锻炼 方法。结果 : .%的病例有效。痊愈 4 例 , 9 4 3 6 好转 1 例 , O 未愈 4例。结论: 采用推拿针灸配合功能锻炼 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松解, 以缓解疼痛, 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及肩部营养代谢 , 松解粘连, 解除
望 型
针刺组 对照组 2 8 1 9
壅 里 查 塾 鱼 墼 塾
5 1 1 2 2 1 0 9 2 7
查 奎 里
6. 07 1. 58
针刺组与对照组 比较 P> . , O0 P< .1 P< . 。 5 O0 , O0 1
表 4 两组 患 者 并 发 症 出 现情 况及 针 刺安 全 性 评 价
望 型
针刺组
对照组
堕 . 丝 壅 董 至 堕 璺 璺 笪 羞 垦 墼 墨 圣
2 8
2 9







1 5
3. 21
5 . 17
针刺组与对照组 比较 P> . , O0 P< .1 P< . 。 5 O0, O0 1
5 讨论
卒中后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是典型的疑难杂症之 本病属中医学“ 中风” 范畴 , 为风、 气 、 痰、 血郁 闭脉 络, 壅塞于喉 , 导致脉络不通 ; 肺经气机不利 , 导致构音 困难、 吞咽困难 、 进食呛咳或食人即吐。从经络学分析 主要与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任脉有关。肺经“ 起 于中焦……上膈属肺 , 从肺系( 肺与咽喉) 肝经“ ” 起于 大指……挟 胃属肝络胆 ……循喉咙之后上人颃颡 ( 鼻 咽) ……其支者……上注肺”任脉“ ; 起于 中极之下…… 循腹里 , 上关元 , 至咽喉” 。会厌位于任脉循行处 , 发声 则开 , 咽食则闭 , 肺、 肝、 任脉三经均循经咽与喉 咙。从 发病机理分析 , “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因阴阳失调、 , 阴
维普资讯
AC t . g 2 0 V 13 , o 5 A P Au , 0 7, o . 5 N .
4 结 果
经过 2d 0 的治疗后 , 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 照组。见表 234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临床疗效 比较
望 型
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医者 自2O 年 6 一 O6年 1 OO 月 2O 2 月采用综合疗法 治疗 肩周炎病人 6 例 , o 取得满意疗 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筒介: 范青(94 )男。 17 一 ,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颈椎病 、 腰椎病及脊髓 损伤等病症的治疗。
维普资讯
中医药学报 2O 年第 3 卷第 5 O7 5 期

2 ・ 7
1 I 床 资料 l 缶
3 1 爬墙锻炼 .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人 , . 确诊肩周炎患者 向上爬动 , 上肢尽量高举 , 然后再缓缓向下 回到原处, 6 例, 2 例 , 3 例 ; 0 男 1 女 9 平均年龄 5 岁 , 5 年龄最小 4 反复进行。 o 岁, 最大 6 岁 ; 5 病程最短 1d最长 3 治疗 1d 1 5, 年; 2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