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出“视频”云方案 打造特色全媒体电视平台
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

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目录1背景 (1)2方案设计 (1)2.1建设目标 (1)2.2方案概述 (2)2.3设计原则 (2)2.4总体设计 (3)2.4.1总体架构 (3)2.4.2拓扑架构 (4)2.4.3逻辑架构 (4)2.5系统关键技术 (5)2.5.1Web P2P技术 (5)2.5.2HDS技术 (7)2.5.3实时转封装技术 (7)2.5.4快速帧精确编辑技术 (8)2.5.5高质量的集群转码技术 (8)2.5.6大文件上传技术 (9)2.6系统设计特点 (9)3系统建设 (10)3.1内容生产加工系统 (10)3.1.1编码器 (10)3.1.2收录系统 (12)3.1.3云快编系统 (12)3.1.4云转码中心 (15)3.2流媒体内容分发系统 (16)3.2.1系统概述 (16)3.2.2整体架构 (17)3.2.3系统组成 (17)3.3管控系统 (21)3.3.1视频播放控制 (22)3.3.2视频资源管理 (23)3.3.3视频统计分析 (25)3.3.4系统运维监控 (26)3.4播放器 (27)3.4.1PC播放器 (27)3.4.2移动APP (27)4运行环境 (28)4.1承载能力 (28)4.1.1编码器 (28)4.1.2流媒体服务器 (28)4.1.3VMS服务器 (28)4.1.4数据库服务器 (29)4.1.5转码服务器 (29)4.2客户端要求及带宽需求 (29)4.3网络环境要求 (29)1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加,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视频新媒体已逐渐称为中国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服务之一。
由于网络电视台集图片、影像、视频为一体的集成性、互动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在广电总局的大力推动下,从国家级媒体到地方市广电单位都越来越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建设。
网络电视台已不仅是和观众沟通、开展节目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广电部门广告等增值业务的网络延伸。
市级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

市级视频云支撑平台新媒体运营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二、项目背景及分析 (3)三、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4)(一)技术平台方案 (4)1功能概要 (4)2总体拓扑 (4)3功能设计 (6)3.1.内容采集及收录系统 (6)3.2.在线视音频处理及管理系统 (7)3.3.内容集成运营及管理系统 (10)3.4.搜索引擎系统 (12)3.5.用户管理及统一认证系统 (13)3.6.技术运行及监控管理系统 (14)3.7.基础运行及接入访问支撑系统 (15)3.8.第三方系统对接系统 (17)3.9.机柜及IDC相关资源 (18)(二)技术运行服务 (19)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一整套完备的视频云业务支撑平台的支撑,实现XX市云计算中心视频云支撑平台基于PC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业务产品的运行支撑,同时具备向更多终端和服务平台扩展的能力。
传统媒体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加广泛和有效的传播,同时实现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平台在内容、技术等全方面的反向辅助支撑,项目业务运行、运营具备通用的服务能力,具备面向基于视频业务的跨行业支撑服务能力。
XX市云计算中心视频云支撑平台新媒体业务方案项目主要包含了业务运营及技术支撑平台两大部分内容,业务运营主要是指产品策划设计、产品业务运行、技术运行支撑及业务运营等内容,技术支撑平台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及日常运行所需的带宽、服务器等技术资源以及全面的平台系统,在完备的技术平台和技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的人员及制度等运营能力建设配备,实现从内容源采集、标准化处理、存储、产品化运营、多渠道发布的内容全流程运营,支撑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形态覆盖。
项目建设分为技术系统建设和业务体系建设两大部分,由于项目涉及的相关资源及规划与业务的发展规模紧密相关,故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弹性可扩展,本次方案设计在支撑能力上的相关指标包括:技术系统方面:(1)具备最高10000人直播视频并发支撑能力(需对接CDN)(2)具备每天10万视频浏览量(VV)的业务支撑能力(3)具备每天20万页面浏览量(PV)的业务支撑能力(4)具备20TB在线视频存储发布能力(5)具备同时20路文件视频并发转码能力;(6)技术平台实现对网站及移动APP的全面支撑二、项目背景及分析(一)新媒体形态的快速发展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家庭接入网络比例超九成;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
三网融合环境下全媒体云电视技术与应用探析

三网融合环境下全媒体云电视技术与应用探析发表时间:2019-03-18T10:29:49.98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宫照彬[导读] 随着互联网不断与智能家居的融合发展,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云电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运而生,智能化家居正在深入各家各户,全媒体云电视正在与手机、智能平板的不断互通,为新一代的家庭提供方便快捷的娱乐生活。
本文从云电视的个性化特点、云电视的多功能应用、云电视的智能化操控方式和云电视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当今的三网融合环境下全媒体云电视技术进行了分析。
牡丹江中辉大鹏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科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着互联网结合广播电视网以及电信网,不断向数字电视网、宽带通信网以及最新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科技推动着电视行业从最初的单向电视一步一步地不断向智能电视以及网络电视快速发展。
在5G网络到来的时代,云电视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云电视作为互联网,广电网以及电信网不断融合下发展的全媒体信息的载体,主要以为用户提供简单服务,精彩海量的信息为目的,承接了云计算以及云存储等重要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享受互联网科技的云服务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一.云电视的个性化特点(一)云电视是针对电视设计的云电视不仅可以自主随意选择播放互联网上的视频,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各种自身需要安装适合用户的软件,比如电子游戏等,用户只需要把云电视与互联网相连,或者云电视与手机有共同的互联网连接端,就可以将用户所需要的东西投影到电视,用户可以根据云端服务器获取用户需要的资源信息。
其次,云电视是根据电视的使用终端特别定制的,云电视的特别管理系统为云电视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为用户提供了符合日常电视操作习惯的操作界面,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安装的应用软件也可以及时更新升级。
(二)云电视具有平台服务系统云电视兼具资源存储、资源计算和服务提供中心的功能,在提供海量的同时兼具共享的应用软件。
一朵共建、共享、共赢的七彩祥云——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融媒

中央电视台李幼林(本刊记者)本刊编辑部从多个渠道获悉,云南广播电视台利用搬迁新台址的契机,建成了有鲜明特点的“七彩云”云平台,在省级电视台中创下了多个第一。
为此,本刊记者李幼林7月中旬借2017云南广播电视新闻年会召开之际,赴云南,参观考察了云南广播电视台,与台领导和技术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并在新闻年会上有机会和多个云南州市电视台台长进行交谈,听他们说媒体融合。
一 机遇与抓住机遇的人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2007年云南广播电视台开始建设新大楼,2012年完成土建后,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工程建设搁置了3年。
2015年春节过后,新来的台长蔺斯鹰走马上任,她听取了台技术领导的汇报,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新台址。
经过多方努力,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大楼建设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云南省按照云南广播电视台的经费申请,一分不减地全额下拨6.64亿元用于新大楼的工艺设备建设,同时要求云南广播电视台一年左右完成建设、搬迁工作,投入使用。
台长在省委立下军令状后,将任务交给台技术口落实,并提出了八个字的要求:不辱使命,依规依法。
为此,云南广播电视台成立了工艺组和招标采购领导小组,由分管技术的副台长卫峰担任组长。
在谈到工艺系统规划、设计时,卫副台长说:我们为什么会应用云的技术呢?省委领导给云南广播电视台提出的目标十分明确:一步高端,全国领先。
因此,我们2015年在修改之前的工艺系统方案时,就想利用搬新台的契机实现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使全台7个频道一次性全部实现高清化,包括建设一个4K 演播室,这将使云南广播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唯一一个全高清化的省级电视台。
二是要应用云技术,全面实现融合媒体。
当时云技术谁也没用过,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大家压力很大。
我们带着人反复测试,与厂家、总局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最后确定了建设方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是2016年3月24号发布的,所以说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七彩云”是白皮书发布以后第一个真正落地的云平台。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协同工作模式的设计及实现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设计面向制作周期较长的节目制作需求,通过在混合云架构上定制开发,满足制作中跨品牌协同、跨地域的应用场景。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的综合节目制作形态,详细介绍了本系统定制设计的三个协同工作模式,即内网本地工作组模式、外网多地域工作模式及内外网协同工作模式。
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 混合云 应用场景 协同工作模式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设计承担多种形态的综合节目生产任务。
项目采用了混合云技术,在基础资源和公共平台层面使用中央电视台数据中心私有云技术方案,并结合新的节目后期制作需求,通过在混合云架构上定制开发,满足制作中跨品牌协同、跨地域的应用场景,具备为anyone 在anytime 、anywhere 提供后期制作服务的能力。
前期,我们对本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了设定,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主要定位服务于面向制作周期较长的节目制作需求,包括晚会类、专题类、综艺类等,其特点是高图像质量,存储需求大,参与人员较多且有高效协同需求、需要复杂编辑特效等。
根据上述特点和综合节目全新的制作需求场景分析,我们共梳理了三个层面的节目协同制作工作模式,包括:台内本协同工作组模式。
本文综合上述内容,结合三个层面的工作组模式,就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云制作系统定制开发、设计的工作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和介绍。
一 内网本地工作组模式用户对协同制作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大型晚会类、体育赛事类节目由于制作周期短、同一素材的共享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因而适合采用网络共享存储的方式制作。
但另一方面,对于大型专题类节目和综艺类类节目,往往因为拍摄或收录的素材量巨大,而采用分组或分段制作的方式,其特点是需要海量存储空间、周期较长,节目素材有分发协同的需求。
如图1,对于分享式的协同制作需求,如果采用制作岛传统的在线编辑模式,往往会受到设备资源的制约,这是由于专业级存储价格昂贵,传统制作岛往往受到存储空间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节目日益增长的片比需要。
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项目揭牌开工等

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项目揭牌开工等作者:来源:《综艺报》2021年第09期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项目揭牌开工4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共同为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揭牌奠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在致辞中表示,共建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打造面向国际、亚洲领先、国内一流的主流视听新媒体平臺,是总台与浙江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共赢,共同履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的重要举措。
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项目是经中宣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的重点内容,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建设,旨在打造面向国际、亚洲领先、国内一流的主流视听新媒体高地。
项目奠基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落户杭州。
腾讯发布全球纪录片《零水日》为庆祝第52个世界地球日,由腾讯集团、腾讯影业出品,腾讯视频独家首播的纪录片《零水日》(DAY ZERO)近日在全球4大洲10余个国家上线。
该纪录片讲述南美洲巴西、非洲南非、北美洲美国及亚洲中国四个国家的水资源挑战。
节目上线当日,由腾讯与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举办的《零水日》首场线下观影会也在中国测绘大厦举办。
《零水日》由艾美奖得主凯文·西姆(Kevin Sim)执导,英国独立制片公司Keo Films/冰岛OoS Pictures担纲联合制作。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表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付诸行动。
《零水日》希望激发全球对水资源保护的关切,让‘保护水资源’成为更多人的行动共识。
”(杜迈南)百度短视频生态将升级好看视频提出“帧视频”概念近日,好看视频提出“帧视频”概念。
在2021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上,百度短视频生态平台总经理宋健宣布,百度短视频生态将进行升级,让短视频的知识含量浓缩到“帧”的颗粒度,并推出专为知识创作者打造的视频剪辑工具——度咔剪辑。
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全媒体融合平台

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全媒体融合平台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融合平台项目运用新的云技术计算,响应中央提出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要求,将电视中心节目生产网络系统,分成以下四个模块:●全媒体融合服务平台(含新媒体平台)●新闻生产平台●非新闻生产平台●播出平台各模块间,根据相应的安全等保级别,部署匹配的安全设备。
1)全台网总体架构主要由新闻生产平台、非新闻生产平台、电视播出平台、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新媒体平台以及全台统一门户和业务监控平台组成。
2)制作网络采用传统新闻制作网与云架构非新闻制作网相结合方式建设。
传统新闻制作网具备非常成熟运用及案例,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新闻制播的高可靠性。
非新闻制作网采用云架构平台建设,可以节省资源投入及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3)新规划全台网资源量巨大,为保证使用人员最方便调度资源在全台网规划全台统一门户,在全台门户中用户登录可实现全台资源灵活查找、调度及个人空间、任务管理。
4)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以全媒体新闻指挥中心为窗口,全面系统地呈现和控制全媒体生产流程的各重要环节,协助业务部门形成电视新闻全媒体生产的辅助决策能力,实现新媒体和传统电视生产和发布的完美融合。
同时。
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也是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的桥梁。
5)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将可实现台内资源通过更多新媒体渠道得以展现及价值体现。
6)网络安全是全台建设重要环节,云南电视台全台网设计两层网络安全防护,第一层高安全区建设在业务生产网与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之间,提高生产网络的安全性,第二层弱高全区建设在台内业务网数据交换区,保障播出、新闻等重要节目素材环境安全。
7)全台规划统一的全台播出平台。
全台业务管理监控平台实现全台设备及流程监控,为网络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及管理工具1.平台架构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融合平台是电视、广播节目生产与互联网节目生产全面融合的生产管理平台,是以媒体内容渠道多样化汇聚、面向全媒体的内容生产策划、以及移动化的生产工具、和多渠道内容发布为核心业务。
视频优先移动优先落地优先——中国广电融媒云助力融媒体建设

132018年是中国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一年。
2019年,随着两会的召开,各大媒体在深刻领悟中央精神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媒体报道优势,增强了两会信息的传播力度,这无疑给未来融媒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在融媒体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个产品格外亮眼,它就是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携手天脉聚源打造的中国广电融媒云平台。
该产品一经推出,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并与央视网、芒果TV 等一起荣获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广电融媒平台十强。
2019年中国广电融媒云再出发,通过“视频AI 大脑”,实力打造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最强大脑”。
中国广电融媒云是中国最大的海量电视数据智能平台,实现了对全球300多套国内外电视机构播出电视内容进行全面索引碎片化、数字化服务,是拥有超过1000万小时2亿多条视频内容的电视大数据影像平台,为面向全国超8成的主流视频媒体机构提供电视大数据处理和搜索云服务。
中国广电融媒云的产品初期有三大类别,分别是:“云”——通过融媒云平台对海量电视视频内容进行获取、编辑、传播;“端”——将不同端的流量整合;“商”——将本地资讯网络化扩大价值。
★“云”包含“云搜”、“云剪”、“云播”、“云桥”。
其中“云搜”便是利用中国广电融媒云搜索各个电视台的近10年的视频内容。
中国广电融媒云融合了国内外三百余个频道,囊括6000多个栏目,在搜索完之后可以轻松下载。
“云剪”,汇聚了300路电视信号,除了可以实时收录,最长可追溯收录前7天的内容资讯。
通过“云剪”编辑后的高清素材即刻下载到云端或本地。
“云搜”、“云剪”、“云播”的内容都通过“云桥”一键分发融媒体传播矩阵,真正做到海量内容、触手可及、瞬间分发,极大地节省了内容生成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端”是中国广电融媒云针对媒体移动化的趋势,推出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轻量级APP 应用和重量级的移动端APP 产品应用,帮助融媒体中心快速实现移动布局。
包含融媒体互动平台“TV+互动”和移动端协调生产调度中心“聚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p ca p : e il , Re o ̄/ /
所以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
始发展视频点播业务。 高总认为:“ 前广电还有 目
一
大发展重点, 那就是互动增值业务。 有线电视
运营商结合互联网的互动特点, 再凭借自身的内 容优势, 就发展出了视频点播的典型应用。 目前 的市面上有很多V 系统, OD 还要结合用户管理系
城市交 通覆盖信息发布等功能, 成熟的算通C S A预加密系统可以
功能、 全管理 ” 。
凭借多年的 经验、 领先的技术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反应, 算通 保证收看权限, 保护资产不流失, 轻松实现 “ 低成本、 高效率、 打造出了完整的基于I的数字电视前端硬件组网方案, 多 P 其推出的
产品全面支持高、 标清多种编码格式, 高安全的C S A 系统更是为 高总介绍说 : P S O 具有N OD “ U HV D V 系统的单向网传输优 广电 运营商提供了 安全支持, 丰富多 样的互动系 统和增值业务解 势和V D O 系统内容丰富的特点, 无论是在单向网络中还是三网融 决方案也成为广电运营商的一大助力。 算通已发展成为一家技术 合后, U HV 都可以作为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一种补充形式 领先、 P S OD 值得信赖的民族企业。 高总在采访的最后说道 : 经过十 “ 而存在。 算通D P R 系统主要应用于V D P S O 、P V O 、 U HV D I 等系统, 几年的发展和历练, T 算通已经形成了诚信做事、 积极创新的企业
为个性化点播系统提供数十万小日海量节目内容收录服务。 寸 ”
文化, 不断追求卓越, 注重承诺与实践。 我们愿与业内的同行们 算通在增值业务方面也推出了富有特色的系统。 如广告业务 携手共进, 一起促进数字电视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_ 插播系 , 统 可直接在数字传输流中进行视音频广 告素材的插播
5 2I /
/A I T LVSO F R A IN /0 -,/ w . 。 / D R O& E E I NI O M TO 21 ̄4]/ wr I N 1 E w t i
别报道 / /
Sp ca p  ̄ e il Re o
道 :“ 通过浪潮 “ 视频” 云计算解决方案, 济南 广电系统顺利完成了市区6 万有线电视用户的 O
重磅推出 “ 视频’云方案 ’ 打造特色全媒体电视平台
文/ 本刊记者 李玉薇 / /
视频” 云计算解决方案首次亮相, 作为 中国广电 行业年 度最大的盛会, 一年一  ̄ C N 成为 展会上浪潮集团自主研发的 “ 度ICB E 互动电视、 互联网电视、 三屏联动等多 了 众多厂商展示新产品、 新技术的重要交流平台。此次C B 2 1 其凭借着融合数字电视、 C N01
统、 容管理和资源管理系统等, 内 这些都需要~ 个统一的技 术标准来规范, 我们厂商应该遵循同
一
个标准 , 为运营商提供一个可运行的视频点播
系统。 前算通互动系统中 目 所有软硬件都是按照
主流的标准来研发的, 可以为广电的运营商提供
完整的视频互动点播系统。 ”
此次展会上, 算通展出了基于双向数字电视 或对原有广告时段进行覆盖 ( 盖播) 无需进行编码解码, , 同时设 网络平台的大型互动业务系统、 结合了预加密的P S O 系统 备的 U HV D 性能也大幅提高, 一个设备 就可以同时支持十 几路广 告或字 以及高性能全自动的数字视频节目 收录系统 ( R 系统 ) 算通的 幕台 的插入, DP 。 标 显著减少了运营商的部署成本。 算通还将广告插 P S O 系统能在单向网中实现热门节目回放、 U HV D 高清影视点播 入延I UP d,  ̄ EG P 当最终用户进行开机、 换台等操作时, 通过图片、 等个性化视频点播服务, 在各种网络中实现信息发布、 广告推送、 文字的方式向用户植入广告。
高清电视平移。 尽管济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
换起步较晚, 但济南广电坚持 ‘ 高起点、 高标 ; 高服务质量 ’ 隹、 的原则, 浪潮集团凭借雄厚
的研发、 创新实力成为济南广电互动电视系统 的总集成商和高清互动机顶盒的方案设计商。 双方强强联合, 让济南市民真切感受了 ‘ 从 看 电视’ ‘ 到 用电视’ 的巨大转变。 济南更是全国
了过去只能用电脑收看 的模式, 这样用户在家中利用电视机就
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 电视平 台
浪潮此次展出的 “ 视频” 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了包括高端服
务器 、 海量存 储在 内的云基 础架 构 、 频云应 用软件 、 视 及视频 终
能点播 C T N V上的电影电视大片, 也为 C T N V创造了全新的盈利
模式, 可以说, 浪潮 “ 视频” 云计算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从 “ 看电 视” “ 向 用电视” 的转变。 创造性地将中国网络 电 视台与有线电视集成, 开创了用数字 目的收视新模式, 丰富了节目内容 , 拓展了网络电视的覆盖传播
首家采用高清双向机顶盒完成整能于一身的 特色应用, 吸引了 众多参会者的关注。
步入浪潮的展台, 我们便可以体验到全媒体电视平台的全新 视听享受和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 简单清新的操作界面、 便捷的
操作方式、 丰富的节目内容, 更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基础上, 首次实 现了与中国网络电视台 (N V 内容的整合, CT ) 让参观者耳目 一新。
在采访中, 我们了解到, 浪潮集团 “ 视频” 云计算解决方案 在济南整转中的应用, 在国内实现了三个创新 一是实现了高清
互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 收看效果由标清转换成高清; 二是实现 大规模、 商业化电视、 电脑、 手机三屏联动、 转移收看的应用 三 是实现了利用电视机收看 C T 中国网络电视台) N V( 的节目,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