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治_综述_谢伯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Vol.36 No.4 2019
[34]WEI Y, SINHA S C , Levine B. Dual role of JNK1-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Bcl-2 i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regulation[J].Autophagy, 2008, 4(7): 949-951.
此外还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硫脲类可抑制甲状腺细胞y一干扰素的合成及组织相容性复合gclassi类分子和类分子的表达旺j而甲状腺细胞组织相容性复合芩classi类分子和类分子参与弥漫性毒性拳承穗市科技计划顷目20157075通讯作者340文章编号10046879201904034004甲状腺肿的发生发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 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 兴奋,以心悸、多汗、乏力、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 征[1]。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炎 性甲亢、药物致甲亢等,临床上80%以上甲亢是G r a v e s病 引起的。甲亢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131I治 疗和手术治疗, 近年来,动脉栓塞等治疗方法也逐渐应 用于临床。现将甲亢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治策略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诊治策略
首先,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医生一般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诊断。
常规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水平等。
此外,还可进行核素扫描或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
针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方案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三种。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和丙磺舒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调节甲状腺功能的目的。
药物治疗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同时还需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以调整药物剂量。
手术治疗一般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无法耐受抗甲状腺药物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
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甲状腺切除术和部分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切除或部分切除甲状腺来达到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目的,从而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是另一种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放射性碘(¹³¹I)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
此方法常用于手术治疗后甲状腺残留组织或甲状腺癌的治疗。
总结起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治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需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控制甲状腺机能,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同时注意休息,饮食结构合理,进行心理调节和适量锻炼,以促进康复。
8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抗甲状腺治疗的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

8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抗甲状腺治疗的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9-25T15:13:12.09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顾岳峰[导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hyperthyroidism 大脖子病”,属于临床上一种多发、常见性疾病。
顾岳峰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215500【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抗甲状腺治疗的临床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 年12 月至2013 年5 月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对以上患者采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口服他巴唑片,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我院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这些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后,患者的FT3、FT4、TSH 水平相比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取抗甲状腺治疗措施,需要对症给药,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他巴唑片;并发症;生活质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hyperthyroidism 大脖子病”,属于临床上一种多发、常见性疾病。
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病症相似,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中年女性为多发人群,为此,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才能够维持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平衡,对此,本文选取我院从2011 年 12 月至2013 年5 月间收治的门诊8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从2011 年12 月至2013 年5 月间收治的门诊8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这些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消瘦多食、心慌意乱、多汗体乏等症状。
患者年龄集中处在23~72 岁,平均年龄为(45.5± 6.1)岁;男10 例,女70 例,男女比例为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本文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发病机制、症状特点以及诊断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变,即Graves病。
在这种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以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症状特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常见的症状包括:1.神经心理症状: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2.心血管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动过速、高血压等;3.代谢性症状:患者常出现消瘦、多汗、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4.眼部症状:约30%的患者可出现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等眼部症状。
除上述症状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乏力、月经不规律、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1.临床症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以及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进行初步判断;2.体征检查:包括心率、体重、血压、甲状腺肿大等的检查;3.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包括TSH、FT3、FT4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程度。
四、治疗方法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药物)可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以及改善症状;2.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性碘治疗,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观察发现,该疾病主要由Graves病引起,症状特点包括神经心理症状、心血管症状、代谢性症状以及眼部症状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hyperthyroidism)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科疾病,呈现发病率高、就诊率低的一个现状,病因复杂,对其治疗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动脉栓塞;中医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028-0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素导致机体代谢亢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胫前黏液性水肿等。
目前认为该病是与遗传、精神、创伤、感染等多因素有关的一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有明显的体液免疫特征:在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它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结合,从而造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1],故对其治疗针对甲状腺本身外,对该病触发机制甲状腺特异性抗体阻断等的研究也在逐步进行。
本文就近年来的主要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一般治疗本病是自愈性疾病,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嘱患者禁碘饮食、禁碘消毒,注意休息,放松心态,补充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对失眠不安者酌情给予镇静剂,对心悸焦躁者适当给予?受体阻滞剂。
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TD)临床普遍采用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
因ATD治疗不损害腺体及周围组织,使用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在甲亢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达40%-50%,且如粒细胞减少、肝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脱发等不良反应多见,这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目前对首次发作的甲亢患者及青少年甲亢(小于20岁)是首选方法,同时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甲亢手术治疗前短期给予抗甲状腺药物,使甲功恢复正常,便于手术进行;在放射碘治疗前,为降低其引起的病死率和死亡率,短期予抗甲状腺药物,保证碘治疗的安全。
ATD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一直认为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是针对甲状腺本身的治疗,目前随着甲亢病因研究的深入,发现 ATD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会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从甲亢触发机制看,实现了从源头治疗甲亢的目的[2]。
以腹泻、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三例

以腹泻、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三例
钟秋红;潘柳婵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3(0)2
【摘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典型,易于识别.而一些非典型临床表现的甲亢,易被误诊、漏诊.本院于1992年3月~7月收治3例甲亢患者,以慢性腹泻、消瘦为主要症状,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52岁.因腹泻消瘦伴双手震颤2个月余人院。
诉人院前2个月余无诱因开始腹泻,日解大便5~9次,糊状量多,为不消化之食物,无发热腹痛,无心悸怕热及多食,但消瘦,体重减轻6kg,伴双手震颤.当地诊断:“慢性结肠炎”。
用土霉素、多酶片等治疗,症状无改善。
查体BP16/10kPa,P100次/min,神清,无甲亢面容,甲状腺Ⅰ°大,无血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钟秋红;潘柳婵
【作者单位】[1]右江民族医学院内科学教教室;[2]右江民族医学院内科学教教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腹泻、腹痛、消瘦、左半结肠溃疡伴增生病变1例分析 [J], 唐斌;张俊
2.饲喂代奶品引起的犊牛腹泻和消瘦 [J], 柴建敏;
3.导致猪消瘦的几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J], 刘颖
4.腹泻、腹痛、消瘦、左半结肠溃疡伴增生病变1例分析 [J], 唐斌; 张俊
5.以腹泻、消瘦为首诊的老年Good综合征1例 [J], 惠娟;纪兆云;刘晓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8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钟木胜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009)005
【摘要】甲状腺机能亢进(下称甲亢)采用手术治疗已有100余年历史。
但手术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损伤和某些并发症。
当硫脲嘧啶制剂和放射性碘在临床应用之后,对甲亢病人治疗上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进一步作外科治疗的探讨,现将我院1979年8月~1988年6月手术治疗80例疗效评价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16例、女64例,男女之比1:4。
年龄18~58岁。
其中20~50岁占85%。
标本均为病理学检查。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钟木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3
【相关文献】
1.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J], 范学刚;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体会 [J], 李振华
3.甲状腺机能亢进外科治疗研究 [J], 段东飞
4.外科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并突眼征52例临床分析 [J], 刘世强;区小卫;张
少锐;黄文;梁兆煜
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体会 [J], 李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整理)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编辑整理: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的全部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高代谢状态,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多食、消瘦、畏热、多汗、易激动及甲状腺肿大等症群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故通常所指的甲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非具体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甲亢的发生在明显增多。
我国一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总发病率为3%,女性是4.1%,男性为1。
6%。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时期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病,而最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的女性.甲亢病因多种,其中以Graves病(GD)最常见,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二、临床表现GD的典型表现可分为下列三大症群: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1)高代谢症候群:病人常出现怕热、多汗、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
(2)精神、神经系统:注意力分散、情绪激动、失眠好动,甚至出现幻觉、狂躁等.舌和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是大部分甲亢患者的突出主诉.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休息或睡眠时心率仍高于正常,系本病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