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悟空与宋江招安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评价宋江招安范文

评价宋江招安范文

评价宋江招安范文宋江招安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事件之一,也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之一、在此之前,宋江作为一个非常英勇、聪明的军事将领,率领着一支强大的夜叉山贼团队,在山中进行反抗。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宋江最终决定放弃山寨,选择招安,投降朝廷。

对于宋江招安的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道义角度来看,宋江招安逃避了对社会的责任,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有能力带领群众为正义而战斗,但是由于朝廷的迫害和个人的利益,他选择了投降朝廷,背离了自己的初心。

尽管招安可以保全自己和团队的生命安全,但他放弃了对社会公正和道义的坚守。

从战略角度来看,宋江招安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已经有很多先锋将领陆续被击败,宋江面临着朝廷军队的全面围剿。

招安可以为宋江和他的同伴们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避免了被消灭的风险。

此外,宋江知道自己的团队已经过大,要在长期的战争中存活下去很困难,因此招安也可以避免内部分裂和敌对势力的崛起。

从政治角度来看,宋江招安是一个政治妥协的表现。

宋江知道自己是无法与朝廷抗衡的,他选择向朝廷屈服,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

他深知在朝廷招安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消除政治上的异己,但他还是愿意冒这个险。

在招安后,朝廷任命宋江为奉行官,给予了他权力和地位。

这也是宋江接受招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实际效果来看,宋江招安对于水泊梁山的人们是一个灾难。

招安之后,许多梁山好汉被朝廷追杀或者流放,部分被编为官军,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这与他们原来的理想和目标背道而驰。

招安后,梁山失去了原来的力量和庇护,水泊梁山山寨被毁,许多遗孀和孤儿陷入困境。

对于梁山来说,宋江的招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综上所述,宋江的招安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评价。

从道义角度来看,宋江招安背离了自己的初心和义务,是一个品格上的失败。

从战略和政治角度来看,招安是一个明智和妥协的选择,可以保证生命安全和实现一定的政治利益。

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招安对社会和群众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福祉,反而给水泊梁山的人们带来灾难。

论宋江的招安思路

论宋江的招安思路

论宋江的招安思路宋江的招安虽然搭上了一干好汉性命,最终只是“让官府去了脸上的金印”。

但他的出身、骨子里的忠孝、梁山好汉兄弟情谊……等等都决定了宋江及梁山的招安之路。

尽管招安后,梁山好汉们并没有得到善终,但那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标签:梁山;好汉;宋江;招安1 宋江的出身宋江出身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上梁山之前的身份是衙门的押司。

由此可见,宋江同晁盖七兄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李俊等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不同,他本来就是官府的“科班出身”,拥有官吏的地位,接受的是官方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

2 宋江骨子里的忠孝几千年来,忠和孝一直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它影响、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中国历史。

忠孝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宣扬,并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

宋江即具有典型的封建性格——骨子里的忠孝。

在宋江的心里,上梁山只是走弯路,他最终还是要走朝廷正规的仕途。

这才符合忠孝的文化,符合社会的主流。

宋江与军师吴学究、朱武等计议,堂上要立一块匾额,大书“忠义堂”三字。

……忠义堂后筑雁台一座,东西各设两房,正厅供养晁天王灵位。

自此,宋江把梁山原先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后又选“吉日良辰”,宰牛杀马祭奠神明,挂上“忠义堂”和“断金亭”牌匾,立起“替天行道”大旗,正式走上他内心深处的忠孝之道。

其实,宋江自晁盖死后掌控梁山大权,便开始了他的忠孝之举。

首先安抚武松和鲁智深等强硬派的反对意见,又威逼处罚打压了李逵等刺头的谋反之心。

接着,宋江又设计拉拢了一批像呼延灼、徐宁、卢俊义这样的中上流人士入伙梁山,而这些人本来就在封建体系下生存,更是渴望招安。

由此,宋江逐步按照内心深处的忠孝,一步一步奠定了招安的步伐。

3 梁山好汉的三大阵营梁山108好汉分为几个阵营,主要区分方法就要看每个人上梁山的初衷以及出身。

第一阵营,卢俊义、呼延灼、关胜、杨志、孙立等,他们出身地主、官宦家庭、有过功名或做过朝廷官员,是得到了宋江招安的许诺才上山的。

古代小说解析西游记与水浒传比较

古代小说解析西游记与水浒传比较

古代小说解析西游记与水浒传比较古代小说解析:西游记与水浒传比较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部作品无疑是《西游记》和《水浒传》。

这两部小说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但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西游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两部经典作品。

首先,在故事情节方面,《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带领三徒弟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到真经的故事。

而《水浒传》则描述了一百零八位英雄豪杰起义抗击统治者的壮烈历程。

可以看出,《西游记》注重的是一个团队的奋斗和牺牲,而《水浒传》则强调个体英雄的崛起和战斗。

这种戏剧性的差异使得两部作品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西游记》塑造了如孙悟空、猪八戒等生动形象的神仙与妖怪,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能力。

而《水浒传》则刻画了一百零八位水浒好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过去和性格特点。

可以说,《西游记》更接近寓言,而《水浒传》更注重真实的人性描写。

此外,在主题表达方面,虽然《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但它们的重点略有不同。

《西游记》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之旅,探讨了人性的善恶、诱惑的力量以及对追求真理的坚持。

而《水浒传》则通过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起义,揭示了社会阶级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悲剧。

因此,可以说,《西游记》更关注个体的修行和成长,而《水浒传》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正义的追求。

综上所述,虽然《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但它们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

《西游记》注重团队奋斗与牺牲,寓言化的人物形象以及个体的修行和成长;而《水浒传》强调个体英雄的崛起和战斗,真实性的人物形象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正义的追求。

这些差异使得两部作品在文学历史上各自独具特色,为读者们提供了不同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历史典故】西游记中玉帝对孙悟空的招安政策为何屡屡失败

【历史典故】西游记中玉帝对孙悟空的招安政策为何屡屡失败

【历史典故】西游记中玉帝对孙悟空的招安政策为何屡屡失败?导读:中国四部古典名著之中有两部名著写了招安政策,一部是《水浒传》,一部是《西游记》;一部写的是人间朝廷的招安,一部写的是天上朝廷的招安,但不管是人间还是天上,都是朝廷对叛逆者的安抚,叛逆者对朝廷的归顺。

《水浒传》把人间大宋朝廷的招安政策演绎得十分成功,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不仅死心塌地归顺了朝廷,而且不遗余力地四处去攻打反对朝廷的起义军,成了朝廷忠实的鹰犬;然而《西游记》中天上的玉皇大帝的招安政策却屡屡失败,孙悟空虽被招安到天上做了两任官员,但后来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反下天庭,重回花果山水帘洞做起江湖上的齐天大圣。

孙悟空叛逆朝廷不仅因为他占山为王,令“四海千山皆拱伏”;而且大闹地府,使“九幽十类尽除名”,后又强取豪夺,将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据为己有,并定名为如意金箍棒随身携带;更让天庭不能容忍的是,孙悟空一个江湖绿林中的猴头竟然自封为齐天大圣!花果山上高高飘扬的“齐天大圣”的大旗让玉皇大帝感到十分刺眼,一怒之下决定派出天兵天将,下界讨伐花果山。

但是这种出兵征讨的政策受到了太白金星的质疑。

太白金星分析了花果山的形势后提出了招安孙悟空的方针政策,好在玉皇大帝从善如流,当即同意了太白金星的建议。

玉皇大帝依然采取谁出主意谁实施的一贯办法,令太白金星下界前往花果山招安孙悟空。

孙悟空听到玉皇大帝招安的消息,觉得自己偏安花果山一隅,即使自封为齐天大圣,但毕竟是一个江湖草莽,不如天庭的入了仙?的官员来的正统,于是便随着太白金星来到天庭灵霄宝殿,被玉皇大帝授予弼马温之职,主要任务就是为天庭的御马监看管天马。

孙悟空到任后看管天马十分胜任,“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半个月多有后的一次闲暇饮酒的接风宴上,孙悟空得知自己虽然戴着弼马温的乌纱,但在行政上只是不入流的芝麻小官,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行政二十二级股级干部。

于是一怒之下,便打出南天门,重回花果山。

西游记辩论资料

西游记辩论资料

西游记辩论资料
辩题,《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唐僧谁的功劳更大?
正方观点,孙悟空的功劳更大。

1. 孙悟空是唐僧取经团队中的核心力量,他在取经路上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不仅在战斗中保护唐僧师徒,还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取经任务。

2. 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气在取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在战斗中勇猛无比,还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妖魔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机智。

3. 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真经,为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反方观点,唐僧的功劳更大。

1. 唐僧作为取经团队的领袖,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他的坚定信念和毅力是取经之路的关键。

他始终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最
终取得真经,这是他功劳的体现。

2. 唐僧在取经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诱惑和阻挠,还要处理师徒之间的矛盾和困难,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3. 唐僧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展现了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为取经之路树立了榜样,这种精神和品质是不可替代的。

结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各自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孙悟空在战斗和智慧上的表现确
实非常突出,但唐僧作为领袖,他的毅力和品德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我们认为两者的功劳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经之路的成功离不开唐僧和孙悟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西游记》与《水浒传》的英雄形象对比研究》

《《西游记》与《水浒传》的英雄形象对比研究》

历史人物:宋江、武松等历史人物为蓝本 民间传说:如武松打虎等故事在民间流传 话本小说:继承了话本小说的传统,如《大宋宣和遗事》等
社会影响:对后世文学、戏曲、影视作品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水浒传》的各种改编作品
共性:两部作品中 的英雄形象都具有 不畏艰险、勇往直 前的精神,以及除 暴安良、保护百姓 的正义感。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XX







《西游记》背景:取材自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历史事件,经过明代吴承恩的改编加工 《水浒传》背景:取材自北宋徽宗时期的宋江起义,经过明代施耐庵的整理创作 《西游记》成书过程:由明代吴承恩在民间故事和话本的基础上创作,后经多次修订 《水浒传》成书过程:由施耐庵在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后经罗贯中整理
差异:在《西游记》 中,英雄形象以孙 悟空为代表,强调 个人英雄主义和智 慧;而在《水浒传》 中,英雄形象以宋 江为代表,突出集 体主义和义气。
对比分析:两部作 品中的英雄形象在 性格特点、行为动 机、价值观等方面 存在明显差异,反 映了不同文化和社 会背景下的英雄形 象塑造。
结论:通过对《西游 记》和《水浒传》中 英雄形象的共性与差 异进行对比分析,可 以深入了解两部作品 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 色,以及英雄形象塑 造的演变与发展。
融合传统神话和民间故事
借鉴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
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
对后世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仗义疏财,广交天下英雄好汉 精明能干,具有领导才能 忠于国家,但受奸臣排挤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林冲:忠诚义气,官逼民反
武松:勇猛无敌,景阳冈打 虎
李逵:豪爽直率,劫法场救 宋江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解析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解析

《水浒传》招安现象分析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描写了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及其手下108位英雄的故事。

在小说中,招安现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这是指农民起义领袖面对权势的威胁与诱惑,最终选择投降并接受官职的情节。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进行分析解析。

首先,招安现象在小说中反映了农民起义者表面上追求“拨乱反正”,实际上为寻求个人利益的尴尬处境。

如宋江曾经善于反抗,希望与宋宁宗合作让奸臣宋江的公司(邢国臣)入狱,以实现朝廷的目标。

然而,当他们面临官府的重压和死亡威胁时,他们选择通过武学挣官衔来保全性命,妥协于权势之下。

这种行为暴露了农民领导层对追求权力和地位的欲望,也展示了他们对个人生存的恐惧与牺牲革命理想的责任感。

其次,招安现象还揭示了朝廷对农民起义领袖的政治手段与行为。

在小说中,朝廷往往通过购买和贿赂的方式来统一农民起义的将领们,以便消除他们对朝廷的威胁。

如高俅曾利用欲望诱使林冲投降朝廷,而宋江等人则通过招安的方式把英雄们变成自己的属下,以此来削减他们的反对声音。

这种政治手段的使用暴露了朝廷对农民领导层的权力和控制欲,同时也加深了农民领袖们对朝廷的不信任。

最后,招安现象还显示了历史背景下农民起义者的无奈与困境。

在《水浒传》中,农民起义者们往往是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阶层,他们起义的初衷是为了反抗官府的不公平待遇和压迫。

然而,他们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装备,也面临着官府的清剿和军队的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选择招安以求生存,并希望通过内部为官能够稍微改善人民的生活。

这种招安行为凸显了农民起义者的困境和无奈,也暴露了他们对自身力量和抵抗的不足。

总之,《水浒传》中的招安现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角度的现象。

它体现了农民起义者与权势之间的博弈和难以抉择的苦衷,也反映了朝廷对农民领袖的政治手段和控制欲望。

同时,招安现象也昭示了农民起义者的无奈与困境。

通过对招安现象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这一经典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人性困境,进一步探讨权力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与纠葛。

关于孙悟空与宋江招安之比较研究

关于孙悟空与宋江招安之比较研究
孙悟空从石头里出世到拜师学艺再到上天宫为官又到大闹天宫最终败倒在如来手下与唐僧一起取经这其中包含着孙悟空既想上天为官但又反对玉皇大帝的思想到孙悟空最终服务于天上的玉皇大帝和地上的李世民虚构两个皇帝算是招安成功
维普资讯
西 北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壮会科学| ) ‘ L
夺宝, 接着 又大 闹阎罗殿 。玉 帝得 知后 让 太 白金 星 下凡招 安 。太 白金 星对 孙悟 空进 行 了一番 美言 , 有 带 欺 骗性 , 然而 孙 悟空并 不 知道 , 很高 兴地 上 天去 了 , 以为 上天 可 做官 了, 然是 很 荣 耀 的事 , 方 面 与 宋 当 这
江的心态有些相像。宋江出身于中小地主, 本郓城县一名押司小吏。他虽重江湖义气, 爱结交江湖英雄

开始就有招安之心, 至于宋江两次打败童 贯, 又三败 高太尉, 可谓大快人心; 但宋江偏偏又要大设筵

87 —
维普资讯
席, 款待高俅, 以求招安, 应是施耐庵的有意安排。 孙悟空和宋江都是连战连胜, 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的人。这是人们久久被压抑的心声 的流露。人
封孙悟 空做“ 齐天大圣” 。孙悟空以为真正做大官 了, 又上天做官去了。以为 自己以后与玉皇大帝一样 被人尊重了, 没想到还是受人歧视, 王母娘娘 的蟠桃盛会, 竞不请他赴宴。于是他又恼羞成怒, 大闹天
宫。 至此 , 招安 的计 划好 像 是破 灭 了。 玉帝决 心要 彻 底 斩尽 杀 绝 , 是 又无 法 治 服 “ 猴 ” 玉帝 只好 请 可 妖 ,

8 6 —
维普资讯
了法场 , 救了他生命, 这才被逼上了梁山。然而他心中的那种希望做个“ 正人君子” 的愿望却始终没有泯 灭。 比之 孙悟 空, 悟 空则 比宋 江 的幻 想程 度要 轻得 多 , 悟 空是 受 了太 白金 星 的蒙 蔽 , 像 宋 江 那样 孙 孙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西 北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壮会科学| ) ‘ L
J Na阴田 盈 | 虹明衄 . T U】 r DR AI Y— N " t
中 国民族学类棱 心期刊
粗d d. S s‘ 1 d田∞)
20 0 6年第 3期
№ . 舢 3.
关 于 孙悟 空 与 宋 江 招 安 之 比较 研 究
好 汉 , 他在 对皇 权 的妥协 性方 面 是 根 深 蒂 固的 。宋 江 没 上 梁 山就 注 定 了他 血 液 中的 招安 意 识 倾 向。 但
他出于无奈和愤怒杀死了阎婆惜, 但他不愿上山落草, 而是逃到了官僚花荣、 大地主柴进和孔太公等处 躲藏, 企求皇上能大赦天下 ; 大闹清风寨之后, 大批人马跟随他投奔梁山, 中途接到家 中为他父亲宋太公 报丧的“ 假信”他就丢下兄弟们坚决 回家奔丧, , 回家以后便报官 自 被官府发配江州。在发配途中, 首, 被
武玉莲
( 西北 民族大 学 预科 部 , 甘肃 兰州 7 03 ) 30 0
【 摘
要 】比较< 西游记) 中的孙悟 空与< 水浒传) 中宋江 的结局, 可从 中看 出孙悟 空也 和宋江一样 是个 被招安 者。 只

不过一个显露一个隐蔽 罢 了。孙悟 空的招安是 潜在的, 而且 是时隐 时现 的, 在招安 的态度、 式、 果、 方 结 影响 等 方面都 与
在 骨子 里 对招 安充 满着希 望 。 当孙悟 空 得知 玉帝给 了他个 弼 马 温 的官 是 对 他 的 侮 辱 时, 便 打 回 了 花 果 山, 当他 的齐 天 大 圣 就 去 了。于 是 玉帝就 派 遣天兵 天 将前 去 捉拿 “ 猴” 妖 。但 当天 兵败师 后 , 帝 又派 太 白金 星 前去招 安 , 玉 并答 应
来了如来佛祖。孙悟空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饥餐铁丸子 , 渴饮铜汁液, 受尽了折磨。仔细分析,
孙悟空比之宋江仍是有进步的。如来问悟空, 为什么这么粗暴, 悟空说 :皇帝轮流坐, “ 明年 到我家。 他 ” 叫玉帝搬走, 把天宫让给他。而宋江呢, 也是皇帝先要把他们斩尽杀绝, 在不成功的情况下被迫实施招 安 , 宋江 从没 想过 自己做皇 帝 , 但 他一 心 想做宋 臣, 想做 良 民, 他终 也 是 “ 但 想做 奴 隶 而 不得 ” 最 终 在招 ,
夺宝, 接着 又大 闹阎罗殿 。玉 帝得 知后 让 太 白金 星 下凡招 安 。太 白金 星对 孙悟 空进 行 了一番 美言 , 有 带 欺 骗性 , 然而 孙 悟空并 不 知道 , 很高 兴地 上 天去 了 , 以为 上天 可 做官 了, 然是 很 荣 耀 的事 , 方 面 与 宋 当 这
江的心态有些相像。宋江出身于中小地主, 本郓城县一名押司小吏。他虽重江湖义气, 爱结交江湖英雄
封孙悟 空做“ 齐天大圣” 。孙悟空以为真正做大官 了, 又上天做官去了。以为 自己以后与玉皇大帝一样 被人尊重了, 没想到还是受人歧视, 王母娘娘 的蟠桃盛会, 竞不请他赴宴。于是他又恼羞成怒, 大闹天
宫。 至此 , 招安 的计 划好 像 是破 灭 了。 玉帝决 心要 彻 底 斩尽 杀 绝 , 是 又无 法 治 服 “ 猴 ” 玉帝 只好 请 可 妖 ,
宋 江 的 招 安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二 者 仍 属 异 途 同 归。 但 【 t 调 】孙 悟 空与 宋 江 ; 关 招安 ; 比较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1 —0 0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10 2 0 0 3 0 6— 4 0 1 5 4 (0 6 ) —0 8 0
对< 西游记> 中的孙悟空,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他勇敢、 智慧、 富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但研究至今仍
有不少争议, 比如, 认为孙悟空是“ 地主阶级改革派理想的英雄豪杰”是“ , 代表劳动人 民的神话英雄”是 , “ 新兴市民的化身”是屈服于封建统治的“ , 改邪归正” 者及“ 投降变节” 者等等, 议论不一。 】 [ 抛开这些观 -
宋江的招安在< 水浒传> 中描写得十分详细, 今拿宋江和孙悟空作一对比, 看一看孙悟空的最后结局 是否可称为招安, 以此观点, 求教于大家, 并请斧正。


孙 悟 空、 江对 招 安 的的描写, 是这样几个过程, 即幻想、 幻想破灭、 大闹天宫等。孙悟 空学 道 有成 , 由于卖 弄“ 问”被逐 出师 门后返 回到 花果 山, 了美 猴 王 。 因没 有 适 合于 他 的 兵器 而 去 龙 宫 学 , 做
劫上梁山, 仍不肯留下, 毅然随同公差到了江州 ; 他在江州浔阳楼写 了所谓反诗, 被抓下狱, 山英雄劫 梁
【 收稿 日期 】2 0 0 6—0 —1 4 1
【 作者筒介 】 玉莲 (9 6 )女 ( 武 1 6 一 , 藏族 )甘肃肃南 人, , 讲师, 主要从 事古典文学的教学 与研 究。
点, 西游记> 从< 全书中孙悟空的行为倾向来研究, 孙悟空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被招安。说他 是潜 意 识 , 因为 他不 像 < 是 水浒传 > 中宋江 的 招安 那样 显而 易见 ( 恐怕 这 也是 吴承 恩写 小说 时没 有意 料到
的) 。孙 悟空 从 石头里 出世 到拜 师学 艺 , 到上天 宫为 官又 到大 闹天 宫 , 再 最终 败倒 在如 来手 下 , 与唐 僧一 起取 经 , 其 中包 含着 孙悟 空既 想上天 为 官 , 这 但又反 对 玉 皇大 帝 的 思想 , 孙 悟 空 最终 服 务 于 天 上 的 玉 到 皇大 帝和 地上 的李 世 民 ( 构 ) 个皇 帝 , 是招安 成功 。不 过被 招安 是 孙悟 空也 没有 意识 到 的。 虚 两 算

8 6 —
维普资讯
了法场 , 救了他生命, 这才被逼上了梁山。然而他心中的那种希望做个“ 正人君子” 的愿望却始终没有泯 灭。 比之 孙悟 空, 悟 空则 比宋 江 的幻 想程 度要 轻得 多 , 悟 空是 受 了太 白金 星 的蒙 蔽 , 像 宋 江 那样 孙 孙 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