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2
2012年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分类汇编

FEB AO 2012年北京市中考数学二模分类汇编——圆(一)与圆有关的填空选择题1.(西城3)若⊙1O 与⊙2O 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3和8,则以下关于这两圆的圆心距12O O 的结论正确的是AA.12O O =5B.12O O =11C.12O O >11D. 5<12O O <112.(延庆) 如图,⊙O 的半径为2,点A 为⊙O 上一点,OD ⊥弦BC 于点D ,1OD =,则BAC ∠的度数是BA .55° B.60° C.65° D .70° 3.(通州7)如图,已知⊙O 的两条弦AC ,BD 相交于点E ,∠A =60o,则sin∠BDC 的值为( )A .12B .3C .2D .24.(丰台11)如图, ⊙O 的半径为2,点A 为⊙O 上一点,OD ⊥弦BC 于点D , 如果1OD =,那么BAC ∠=________︒.60°5.(西城6)如图,AB 为⊙O 的弦,半径OC ⊥AB 于点D ,若OB 长为10,3cos 5BOD ∠=, 则AB 的长是 A . 20 B. 16 C. 12 D. 86.(顺义6)如图,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圆直径的测量器,把标有刻度的尺子OA 、OB 在O 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互相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 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4个单位,OF=3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A .7个单位B .6个单位C .5个单位D .4个单位7.(怀柔5=5m ,横截面的圆心O 到污水面的距离OC =3m ,则污水面宽AB 等于AA .8mB .10mC .12mD .16m8.(密云7)如图,AB 是半⊙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OD BC ⊥于D ,若:4:3AC B C =,10AB =cm ,则OD 的长为A .2 cmB .4 cmC .6 cmD .8 cmDO CBA-2 -9.(延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6,则扇形的弧长为DA .6πB .4πC .3πD .2π10.(平谷11)如图,在⊙O 中,直径AB =6,∠CAB =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1.(东城区10) 一个扇形圆心角为120°,半径为1,则这个扇形的弧长为 .23π12.(石景山11)已知:如图是斜边为10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与两个半径为5的扇形的重叠情形,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平分线与两扇形相切,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13.(延庆)如图,点A 、B 、C在直径为O ⊙上,45BA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结果中保留π)3π342- 14.(西城8)如图,在矩形ABCD 中,3=AB ,BC=1. 现将矩形A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 B CD ''',则AD 边扫过的面积(阴影部分)为A . 21π B. 31π C.41π D. 51π15.(东城12) 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O 的半径为2,以圆心O 为顶点作 ∠MON ,使∠MON =90°,OM 、ON 分别与⊙O 交于点E 、F ,与正方形ABCD 的边交于点G 、H , 则由OE 、OF 、EF ⌒及正方形ABCD 的边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S= .2π-16.(密云12)如图,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 中,若将两条含120︒圆心角的 AOB 、BOC 及边AC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 ,则S 与△ABC 面积比是 ______ .17.(通州8)如图所示,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厘米,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 .132π平方厘米B .312π平方厘米C .25π平方厘米D .无法计算18.(昌平10)圆锥的母线长为3,底面半径为2,则它的侧面积为 . 19.(房山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4,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D ).A .15πB .14πC .13πD .12π20.(西城11)如图,把一个半径为12cm 的圆形硬纸片等分成三个扇形,用其中一个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形纸筒的侧面(衔接处无缝隙且不重叠),则圆锥底面半径等于 cm .CA-3 -(二)与圆有关的计算问题1.怀柔20. 如图,点D 在O ⊙直径AB 的延长线上,点C 在O ⊙上,且AC =CD ,∠ACD =120°.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0.(1)证明:连结O C .………………1分∵ CDAC =,120A C D ︒∠=, ∴ 30A D ︒∠=∠=.……………2分 ∵ OCOA =,∴ 230A ︒∠=∠=. ∴ 290O C D A C D ︒∠=∠-∠=. ∴ C D 是O ⊙的切线. ………………………………3分(2)解:∵∠A=30o , ∴ 1260A ︒∠=∠=. ∴ 2602360O B CS π⨯==扇形23π. ……………………4分 在Rt△OCD 中, tan 60CD OC =⋅︒=∴Rt 11222OCD S OC CD ∆=⨯=⨯⨯=∴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223π. ……………5分2.(石景山21)已知:如图,M 是⊙O 的直径AB 上任意一点,过点M 作AB 的垂线MP ,D 是MP 的延长线上一点,联结AD 交⊙O 于点C ,且PC PD =. (1)判断直线PC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22tan =D ,3=OA ,过点A 作PC 的平行线AN 交⊙O 于点N .求弦AN 的长.解:21.(1)联结CO , …………………………1分 ∵DM ⊥AB ∴∠D+∠A=90°∵PC PD =∴∠D=∠PCD ∵OC=OA ∴∠A=∠OCA ∴∠OCA+∠PCD=90°∴PC ⊥OC ∴直线PC 是⊙O 的切线 ……………………2分 (2)过点A 作PC 的平行线AN 交⊙O 于点N . ∴∠NAC=∠PCD=∠D, AN ⊥OC,设垂足是Q∴Rt △CQA 中∴22tanD QAC tan ==∠∴设CQ=x ,AQ=x 2 ∴OQ=x -3∵222AQ OQ OA +=∴222)3()2(3x x -+=解得2=x∴22=AQ∴242==AQ AN ∴163CD ==……………… 5分 3.(门头沟20) 如图,已知直线PA 交⊙O 于A 、B 两点,AE 是⊙O 的直径.点C 为⊙O 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1)求证:CD 为⊙O 的切线;(2)若DC +DA =6,⊙O 的直径为10,求AB 的长.20.(1)证明:连接OC, ∵O A=OC,∴∠OCA=∠OAC .∵CD⊥PA,∴∠CDA=90°,∴∠CAD+∠DCA=90°, ∵AC 平分∠PAE,∴∠DAC=∠CAO . ………………………1分 ∴∠DC O =∠DCA+∠ACO=∠DCA+∠CAO=∠DCA+∠DAC=90°.∴CD 为⊙O 的切线. …………………………2分(2)解:过O作O F⊥AB,垂足为F ,∴∠OCA=∠CDA=∠OFD=90°,∴四边形OCDF 为矩形,∴OC=FD ,OF=CD.-4 -∵DC+DA=6,设AD=x ,则OF=CD=6-x , ……………………3分 ∵⊙O 的直径为10,∴DF=OC=5,∴AF=5-x , 在Rt△AO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F +OF =OA . 即22(5)(6)25x x -+-=,化简得:211180x x -+=解得2x =或9x =(舍).∴AD=2, AF=5-2=3.∵OF⊥AB, AB=2AF=6.4.(通州20)已知:如图直线PA 交⊙O 于A ,E 两点,PA 的垂线DC 切⊙O 于点C ,过A 点作⊙O 的直径AB .(1)求证:AC 平分∠DAB .(2)若DC =4,DA =2,求⊙O 的直径. 20. 答案:(1)连结OC ∵DC 切⊙O 于C ∴OC ⊥DC又∵PA ⊥DC ∴ OC∥PA ∴∠PAC =∠OCA又 OC =OA ∴ ∠OCA =∠OAC ∴∠PAC =∠OAC ∴AC 平分∠DAB (2)作OF ⊥AE 于F ,设⊙O 的半径为R ……………..(3分)又∵PA ⊥DC OC ⊥DC ∴四边形OCDF 为矩形∴OF =CD =4 且 DF =OC =R 又 DA =2,∴ AF=DF-AD=R -2……………………………..(4分)在Rt △OAF 中,OF 2+AF 2=OA 2∴ 42+(R -2)2=R 2解得:R =5∴⊙O 的直径:2R =10 5.(海淀20)如图,AC 、BC 是⊙O 的弦, BC //AO , AO 的延长线与过点C 的射线交于点D , 且∠D =90︒-2∠A .(1)求证:直线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1tan 2D =,求CD 和AD 的长. 20.(1)证明:连结OC .∴ ∠DOC =2∠A . ∵∠D = 90°2A -∠, ∴∠D +∠DOC =90°. ∴ ∠OCD =90°.∵ OC 是⊙O 的半径,∴ 直线CD 是⊙O 的切线. (2)解: 过点O 作OE ⊥BC 于E , 则∠OEC =90︒.∵ BC =4, ∴ CE =12BC =2. ∵ BC //AO ,∴ ∠OCE =∠DOC . ∵∠COE +∠OCE =90︒, ∠D +∠DOC =90︒, ∴ ∠COE =∠D .∵tan D =12,∴tan COE ∠=12.∵∠OEC =90︒, CE =2,∴4tan CEOE COE==∠.在Rt △OEC 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OC == 在Rt △ODC 中, 由1tan 2OC D CD ==,得CD =, …………4分 由勾股定理可得 10.OD =∴10.AD OA OD OC OD =+=+=…………………5分 6.(密云)19.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PA 、PC 是⊙O 的切线,A 、C 为切点,∠BAC =30. (1)求∠P 的大小; (2)若AB =6,求PA 的长.- 5 -19.(1)解:∵PA是⊙O的切线,AB为⊙O的直径,∴PA AB⊥.∴90BAP∠=-----------------1分∵∠BAC=30,∴9060PAC BAC∠=-∠=.又∵PA、PC切⊙O于点A、C,∴PA PC=--------------2分∴△PAC是等边三角形.∴60P∠=. ------------------------3分( 2 ) 如图,连结BC.∵AB是直径,∠ACB=90. --------4分在R t△ACB中,AB=6,∠BAC=30,∴cos6cos3033AC AB BAC=⋅∠==又∵△PAC是等边三角形,∴PA AC== --------------------------5分7.(西城区21)如图,BC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取CD的中点E,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AP是⊙O的切线;(2)若OC=CP,AB=33,求CD的长.21.(1)证明:连结AO,AC.(如图5)∵BC是⊙O的直径,∴90BAC CAD∠=∠=︒.﹍﹍﹍﹍﹍1分∵E是CD的中点,∴AEDECE==.∴EACECA∠=∠.∵OA=OC,∴OCAOAC∠=∠.∵CD是⊙O的切线,∴CD⊥OC.∴90ECA OCA∠+∠=︒. ∴90EAC OAC∠+∠=︒.∴OA⊥AP.∵A是⊙O上一点,∴AP是⊙O的切线.(2) 解:由(1)知OA⊥AP.在Rt△OAP中,∵90OAP∠=︒,OC=CP=OA,即OP=2OA,∴ sin P21==OPOA.∴30P∠=︒. ∴60AOP∠=︒.∵OC=OA,∴60ACO∠=︒.在Rt△BAC中,∵90BAC∠=︒,AB=33,60ACO∠=︒,∴3tanABACACO===∠.又∵在Rt△ACD中,90CAD∠=︒,9030ACD ACO∠=︒-∠=︒,∴3cos cos30ACCDACD===∠︒﹍﹍﹍﹍5分8.(顺义)已知:如图,P是⊙O外一点,PA切⊙O于点A,AB是⊙O的直径,BC∥OP交⊙O于点C.(1)判断直线PC与⊙O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BC=2,11sin23APC∠=,求PC的长及点C到PA的距离.OCBAP- 6 -D85674321O C B AP20.解:(1)直线PC 与⊙O 相切.证明:连结OC ,∵BC ∥OP ,∴∠1 =∠2,∠3=∠4. ∵OB=OC , ∴∠1=∠3.∴∠2=∠4. 又∵OC=OA ,OP=OP ,∴△POC ≌△POA .∴∠PCO =∠PAO .∵PA 切⊙O 于点A ,∴∠PAO =90°. ∴∠PCO =90°.∴PC 与⊙O 相切.…………… 2分 (2)解:∵△POC ≌△POA ,∴∠5=∠6=12APC ∠.∴11sin 5sin 23APC ∠=∠=. ∵∠PCO =90°,∴∠2+∠5=90°.∴1cos 2sin 53∠=∠=.∵∠3=∠1 =∠2,∴1cos 33∠=.连结AC ,∵AB 是⊙O 的直径,∴∠ACB =90°.∴261cos 33BC AB ===∠.∴OA=OB=OC=3,AC ==Rt △POC 中,9sin 5OCOP ==∠.∴PC == 4分过点C 作CD ⊥PA 于D ,∵∠ACB =∠PAO =90°,∴∠3+∠7 =90°,∠7+∠8 =90°. ∴∠3=∠8.∴1cos 8cos 33∠=∠=. 在Rt △CAD中,1cos 83AD AC =∠== 9.(延庆19)已知:在⊙O 中,AB 是直径,CB 是⊙O 的切线,连接AC 与⊙O 交于点D , (1) 求证:∠AOD =2∠C (2) 若AD =8,tan C =34,求⊙O 的半径。
2012年中考数学精编试卷(2)(附答案详解)

2012中考数学精编试卷(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因式分解:a2+2a=_________.2、在▱ABCD中,∠A=120°,则∠1=_________度.3、在钦州保税港区的建设中,建设者们发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每天吹沙填海造地约40亩.据统计,最多一天吹填的土石方达316 700方,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方.(保留三个有效数字)4、如图中物体的一个视图(a)的名称为_________.5、在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红球和7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____球的可能性大.6、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作是一种旋转现象,一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旋转了_________度.7、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_.(答案不唯一)8、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若图中的矩形OABC的面积为2,则k=_________.9、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O的切线EF分别交PA、PB于点E、F,切点C在上,若PA长为2,则△PEF的周长是_________.10、一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式子:﹣a2,,﹣,,…,(a≠0),则第n个式子是_________(n为正整数).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得零分.11、实数1的倒数是()A、0B、1C、﹣1D、±112、sin30°的值是()A、B、C、D、13、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方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A、等腰三角形B、正三角形C、等腰梯形D、菱形14、点P(﹣2,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1)B、(2,1)C、(2,﹣1)D、(﹣2,1)1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C,BD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16、将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y=2x2+3B、y=2x2﹣3C、y=2(x+3)2D、y=2(x﹣3)217、如图,AC=AD,BC=BD,则有()A、AB垂直平分CDB、CD垂直平分AB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18、如图转动一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作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上的点A位置变化为A→A1→A2,其中第二次翻滚时被桌面上另一小木块挡住,且使木板与桌面成30°角,则A翻滚到A2时,共经过的路径长为()cm.A、3.5πB、4.5πC、5πD、10π三、解答题:本大题3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9、(1)解不等式:x﹣1<0,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方程:=1.20、(1)当b≠0时,比较1+b与1的大小;(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精确到0.01).21、(1)已知:如图1,在矩形ABCD中,AF=BE.求证:DE=CF;(2)已知:如图2,⊙O1与坐标轴交于A(1,0)、B(5,0)两点,点O1的纵坐标为.求⊙O1的半径.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因式分解:a2+2a=a(a+2).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 代数式和因式分解

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代数式和因式分解一、选择题1.(某某3分)若实数x 、y 、z 满足2()4()()0x z x y y z ----=.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A)0x y z ++= (B) 20x y z +-= (C) 20y z x +-= (D)2=0x z y +-【答案】D 。
【考点】代数式变形,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2222()4()()=24x z x y y z x xz z xy xz y yz -----+---+()()()()()222222=244=44=2x xz z xy yz y x z y x z y x z y ++-+++-+++-∴由()22=0x z y +-得2=0x z y +-。
故选D 。
2.(某某省2分)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 、﹣a +a 3=﹣a (1+a 2) B 、2a ﹣4b +2=2(a ﹣2b )C 、a 2﹣4=(a ﹣2)2D 、a 2﹣2a +1=(a ﹣1)2【答案】D 。
【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A 、﹣a +a 3=﹣a (1﹣a 2)=﹣a (1+a )(1﹣a ),故本选项错误; B 、2a ﹣4b +2=2(a ﹣2b +1),故本选项错误; C 、a 2﹣4=(a ﹣2)(a +2),故本选项错误; D 、a 2﹣2a +1=(a ﹣1)2,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3.(某某省2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2x ﹣x =1B 、x +x 4=x 5C 、(﹣2x )3=﹣6x 3D 、x 2y ÷y =x 2【答案】D 。
【考点】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整式的除法。
【分析】A 中整式相减,系数相减再乘以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B 、不同次数的幂的加法,无法相加,故本选项错误;C 、整式的幂等于各项的幂,故本选项错误;D 、整式的除法,相同底数幂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本答案正确。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22_二次函数的应用(几何问题)(附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22:二次函数的应用(几何问题)一、选择题1.(2012甘肃兰州4分)二次函数y =ax 2+bx +c(a≠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ax 2+bx +c|=k(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B .k >-3C .k <3D .k >3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1. (2012天津市10分)已知抛物线y=ax 2+bx+c (0<2a <b )的顶点为P (x 0,y 0),点A (1,y A )、B (0,y B )、C (-1,y C )在该抛物线上.(Ⅰ)当a=1,b=4,c=10时,①求顶点P 的坐标;②求AB Cy y y -的值;(Ⅱ)当y 0≥0恒成立时,求AB Cy y y -的最小值.2. (2012上海市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 2+6x+c 的图象经过点A (4,0)、B (﹣1,0),与y 轴交于点C ,点D 在线段OC 上,OD=t ,点E 在第二象限,∠ADE=90°,tan∠DAE=12,EF⊥OD,垂足为F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线段EF 、OF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3)当∠ECA=∠OAC 时,求t 的值.3. (2012广东广州14分)如图,抛物线233y=x x+384--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点A 、B 的坐标;(2)设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D 的坐标; (3)若直线l 过点E (4,0),M 为直线l 上的动点,当以A 、B 、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4. (2012广东肇庆10分)已知二次函数2y mx nx p =++图象的顶点横坐标是2,与x 轴交于A (x 1,0)、B (x 2,0),x 1﹤0﹤x 2,与y 轴交于点C ,O 为坐标原点,tan tan CA BO 1O C ∠-∠=. (1)求证: n 4m 0+=; (2)求m 、n 的值;(3)当p ﹥0且二次函数图象与直线y x 3=+仅有一个交点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5. (2012广东珠海7分)如图,二次函数y=(x ﹣2)2+m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C ,点B 是点C 关于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对称的点.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A (1,0)及点B . (1)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满足kx+b≥(x ﹣2)2+m 的x 的取值范围.6. (2012浙江杭州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k (x 2+x ﹣1)的图象交于点A (1,k )和点B (﹣1,﹣k ).(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求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 的取值范围; (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 ,当△ABQ 是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 的值.7. (2012浙江宁波12分)如图,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交x 轴于A (﹣1,0),B (2,0),交y 轴于C (0,﹣2),过A ,C 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且PA=PC ,求OP 的长;(3)点M 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 相切,切点为H . ①若M 在y 轴右侧,且△CHM∽△AOC(点C 与点A 对应),求点M 的坐标;②若⊙M M 的坐标.8. (2012浙江温州14分)如图,经过原点的抛物线2y x 2mx(m 0)=-+>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点P(1,m)作直线PM x ⊥轴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B.记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B 、C 不重合).连结CB,CP 。
2012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答案

2012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元二次方程部分)1、(1)解:设每千克核桃应降价x元.…1分根据题意,得(60﹣x﹣40)(100+×20)=2240.…4分化简,得x2﹣10x+24=0 解得x1=4,x2=6.…6分答:每千克核桃应降价4元或6元.…7分(2)解:由(1)可知每千克核桃可降价4元或6元.因为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所以每千克核桃应降价6元.…8分此时,售价为:60﹣6=54(元),.…9分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九折出售.…10分2、解:因为60棵树苗售价为120元×60=7200元<8800元,所以该校购买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解得:x1=220,x2=80.当x2=220时,120﹣0.5×(220﹣60)=40<100,∴x1=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2=80时,120﹣0.5×(80﹣60)=110>100,∴x=80,答: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3、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1﹣x)2=3.2.解这个方程,得x1=0.2,x2=1.8.因为降价的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所以x2=1.8不符合题意,符合题目要求的是x1=0.2=20%.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9、4、5、解:(1)设到2013年底,这两年中投入资金的平均年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3+3(x+1)+3(x+1)2=10.5…(3分)(2)由(1)得,x 2+3x ﹣0.5=0…(4分)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3,x 1x 2=﹣0.5…(5分)又∵mx 12﹣4m 2x 1x 2+mx 22=12m[(x 1+x 2)2﹣2x 1x 2]﹣4m 2x 1x 2=12m[9+1]﹣4m 2(﹣0.5)=12∴m 2+5m ﹣6=0解得,m=﹣6或m=1…(8分)6、解:(1)222(0.7)2 2.5x ++=,故答案为;0.8,﹣2.2(舍去),0.8。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1:方程(组)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2宁夏区3分)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3千米/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x分钟,下坡用了y分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3x5y1200x y16+=⎧⎨+=⎩B.35x y 1.26060x y16⎧+=⎪⎨⎪+=⎩C.3x5y 1.2x y16+=⎧⎨+=⎩D.35x y12006060x y16⎧+=⎪⎨⎪+=⎩【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上坡用的时间×上坡的速度+下坡用的时间×下坡速度=1200,上坡用的时间+下坡用的时间=16。
把相关数值代入(注意单位的通一),得35x y 1.26060x y16⎧+=⎪⎨⎪+=⎩。
故选B。
2. (2012宁夏区3分)运动会上,初二(3)班啦啦队,买了两种价格的雪糕,其中甲种雪糕共花费40元,乙种雪糕共花费30元,甲种雪糕比乙种雪糕多20根.乙种雪糕价格是甲种雪糕价格的1.5倍,若设甲种雪糕的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4030201.5x x-=B.403020x 1.5x-=C.304020x 1.5x-=D.3040201.5x x-=【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甲种雪糕数量比乙种雪糕数量多20根。
而甲种雪糕数量为40x,乙种雪糕数量为301.5x。
(数量=金额÷价格)从而得方程:403020x 1.5x-=。
故选B。
3. (2012广东湛江4分)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5500(1+x)2=4000 B.5500(1﹣x)2=4000 C.4000(1﹣x)2=5500 D.4000(1+x)2=5500【答案】D。
史上最全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60套60专题专题2实数的运算

【史上最全】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60套60专题)专题2:实数的运算一、选择题1. (2012山西省2分)计算:﹣2﹣5的结果是【 】 A . ﹣7B .﹣3 C . 3 D .7【答案】A 。
【考点】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5=﹣(2+5)=﹣7。
故选A 。
2. (2012广东佛山3分)与2÷3÷4运算结果相同的是【 】A .4÷2÷3B .2÷(3×4)C .2÷(4÷2)D .3÷2÷4【答案】B 。
【考点】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分析】根据连除的性质可得:2÷3÷4=2÷(3×4)。
故选B 。
3. (2012广东梅州3分)012⎛⎫-- ⎪⎝⎭=【 】A .﹣2B .2C .1D .﹣1 【答案】D 。
【考点】零指数幂。
【分析】根据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解答即可:01=12⎛⎫--- ⎪⎝⎭。
故选D 。
4. (2012广东肇庆3分)计算2-的结果是【】3+A.1 B.1-C.5 D.5-【答案】B。
【考点】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解:-3+2=-(3-2)=-1。
故选B。
5. (2012浙江杭州3分)计算(2﹣3)+(﹣1)的结果是【】A.﹣2 B.0 C.1 D.2【答案】A。
【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3)+(﹣1)=﹣1+(﹣1)=﹣2。
故选A。
6. (2012浙江嘉兴、舟山4分)(﹣2)0等于【】A. 1 B. 2 C.0 D.﹣2【答案】A。
【考点】零指数幂。
【分析】根据不等于0的数的零次幂为0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2)0=1。
故选A。
7. (2012浙江宁波3分)(﹣2)0的值为【】A.﹣2 B.0 C.1 D.2【答案】C。
2012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数 学 试 题(2)参考公式: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24(,)24b ac b a 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6-的相反数是 A. 16 B. 6 C.-6 D. 16-2.若|2|a -与2(3)b +互为相反数,则ab 的值为A.-6B. 18C.8D.9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为长方形、长方形、园,则该几何体是A.长方体B.球体C.圆锥体D.圆柱体4.“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今年“5·12”发生特大地震灾难后,据媒体报道,截止2008年6月4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各界捐助救灾款物已达到人民币436.81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为A. 94.3710⨯元 B. 120.43710⨯元 C.104.3710⨯元 D.943.710⨯元5.已知:一次函数(1)y a x b =-+的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1a >B. 1a <C. 0a >D. 0a <6. m 是方程21x x +-的根,则式子3222007x m ++的值 A.2007 B.2008 C.2009 D.20107.小亮的爸爸想对小亮中考前的6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亮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则小亮的爸爸需要知道这6次数学考试成绩的A.平均数或中位数B.众数或频数C.方差或标准差D.频数或众数8.某化肥厂计划在x 天内生产化肥120吨,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每天多生产化肥3吨,实际生产180吨与原计划生产120吨的时间相等,那么适合x 的方程是A.1201803x x =+ B. 1201803x x =- C. 1201803x x =+ D.1201803x x =- 9.如图2,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正三角形沿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F
E
A
B
C
2012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sin45°的值等于 A
12
B
22
C
32
D 1
2.如图,在△ABC 中,∠C=90°,BC=6,D ,E 分别在 AB 、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处,若A′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2
C 3
D 4
3如图,△ABC 中,AB=A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G 、F 在BC 边上,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若DE=2cm ,则AC 的长为 A 33cm
B 4cm
C 23cm
D 25cm
4.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 和3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A 9cm
B 12cm
C 15cm 或12cm
D 15cm
5.如图,已知AB=12;AB ⊥BC 于B ,AB ⊥AD 于A ,AD=5,BC=10.点E 是CD 的中点,则AE 的长是
6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60°,BC=6,把△ABC 沿直线AD 折叠,点C 落在C′处,连接BC′,那么BC′的长为
7.如图,EF 是△ABC 的中位线,将△AEF 沿AB 方向平移到△EBD
的位置,点D 在BC 上,已知△AEF 的面积为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8.如图,△ABD 与△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 ,下列结论中:①BE=DC ;②∠BOD=60°;③△BOD ∽△COE .正确的序号是 .
9.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
BC ,CE 是∠BCD 的平分线,且CE ⊥
AB ,E 为垂足,
A D
B C
E
O
BE=2AE,若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1,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如图,在Rt△ABC中,∠ABC = 900, AB = 8cm , BC = 6cm , 分别以A,C为圆心,以A C
2
的长为半径作圆, 将Rt△ABC截去两个扇形,则剩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
(结果保留π)
三.解答题
1.某厂家新开发的一种电动车如图,它的大灯A射出的光线
AB,AC 与地面MN 所夹的锐角分别为80和100,大灯A与地面离地面的距离为lm则该车大灯照亮地面的宽度BC是m .(不考虑其它因素)
2.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1,试求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造一个三角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平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得到的△BDE即是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2).
参考小伟同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ABC的三条中线分别为AD,
BE,CF.
(1)在图3中利用图形变换画出并指明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保留画图痕迹);
(2)若△ABC的面积为1,则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3.某校兴趣小组坐游轮拍摄海河两岸美景.如图,游轮出发点A与望海楼B的距离为300 m.在一处测得望海校B位于A的北偏东30°方向.游轮沿正北方向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C.在C处测得望海楼B位于C的北偏东60°方向.求此时游轮与望梅楼之间的距离BC (3取l.73.结果保留整数).
4.如图(1),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
(1)求证:CE=CF.
(2)将图(1)中的△ADE沿AB向右平移到△A′D′E′的位置,使点E′落在BC边上,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试猜想:BE′与C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BDE 的面积等于1。
(1)如图.以AD 、BE 、CF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是△CFP 。
(2)连接EF ,PE ,则△CFP 可公割成△PEF ,△PCE 和△EFC 。
∵四边形BEPF 是平行四边形,∴△PEF ≌△BFE 又∵E ,F 是AC ,AB 的中点,∴△BFE 的底和高都是△ABC 的一半。
∴△BFE 的面积是△ABC 的
14
,即△PEF 的面积是△ABC 的
14。
同理,△PCE 和△EFC 的面积都是△ABC 的14。
∴以AD 、BE 、CF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ACB=90°,∴∠CFA=90°-∠CAF 。
∵CD ⊥AB ,∴∠CEF=∠AED=90°-∠EAD 。
又∵AF 平分∠CAB ,∴∠CAF=∠EAD 。
∴∠CFA=∠CEF 。
∴CE=CF 。
(2)BE′与CF 相等。
证明如下:
如图,过点E 作EG ⊥AC 于G 。
又∵AF 平分∠CAB ,ED ⊥AB ,∴ED=EG 。
由平移的性质可知:D’E’=DE ,∴D’E’ =GE 。
∵∠ACB=90°,∴∠ACD+∠DCB=90°。
∵CD ⊥AB 于D ,∴∠B+∠DCB=90°。
∴∠ACD=∠B 。
在Rt △CEG 与Rt △BE’D’中,
∵∠GCE=∠B ,∠CGE=∠BD’E’,CE=D’E’,∴△CEG ≌△BE’D’(AAS )。
∴CE=BE’。
由(1)CE=CF ,得CF=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