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_陈彩燕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 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3.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2.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疆域的相关图片和地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疆域范围。

2. 讲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讲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 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展示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图。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分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我国疆域的特点及其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示意图,加深对我国疆域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海陆分布,掌握我国大陆海岸线、内海和边海的划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掌握我国国界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陆状况。

2. 讲解我国的海陆分布,展示我国大陆海岸线、内海和边海的划分图。

3. 讲述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析我国国界的特点。

4. 案例分析:以具体实例讲解我国海陆分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我国海陆分布的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大陆海岸线示意图,加深对我国海陆分布的理解。

中国的疆域精品教案

中国的疆域精品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5.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和兴国之志,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选择了突出我国疆域特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

其中,“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部分)对应的课标点是“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猜谜游戏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主题内容。

继而复习回顾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以此来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特征的三个方面。

接着通过课堂活动对比我国与日本、哈萨克斯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位置特征的差异,使学生体会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一系列的读图、圈画和填表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辨别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等,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四、教学流程1.中国最南端是()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帕米尔高原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2.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所处的纬度较高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C.我国面积大D.我国东西距离海远近不同3.下列国家中与我们国家陆地有接壤的是()A.越南、老挝、菲律宾 B.韩国、朝鲜、蒙古C.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D.缅甸、泰国、柬埔寨4.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自北向南东部濒临的海洋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南海、东海、黄海、东海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D.东海、黄海、南海、渤海5.以下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黄海和台湾海峡B.东海和琼州海峡C.渤海和黄海D.渤海和琼州海峡6.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双项选择题)A. 南北跨经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B. 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D. 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答案:B;B;C;A;D;AD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濒太平洋二、辽阔的疆域1.四至点最北端(53°N);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附近);最南端:(4°N附近)2.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3.海域三、众多的邻国1.陆上邻国14个2.隔海相望国家6个八、布置作业下面是玲玲和贝贝绘制中国轮廓图的几个步骤,请借鉴他们的方法,或尝试其他方法,勾画一幅中国轮廓图。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的岛屿和海峡。

(3)知道我国的陆疆、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难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对气候和时间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祖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新课学习(一)我国的位置1、根据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2、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展示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所属的温度带。

4、读表格,说出我国陆地面积。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

(二)辽阔的疆域1、学生读课本P3图1-3“中国的疆域“图,找出我国的四个端点。

2、教师在图上介绍四端点所在的经纬位置。

3、我当小法官: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4、展示三幅人类活动图,同一时间,三种人类活动对应哪个地点?5、思考:寒假到了,我们班很多同学准备去旅游。

如果现在有两张机票,一张是广州到海口的机票,一张是广州到哈尔滨的机票,请问你选择哪一张?为什么?教师归纳:我国东西跨经度大,产生时间差异。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差异大。

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我国所在的纬度位置有利于发展多得农业,辽阔的疆域使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濒临的海洋1、介绍我国的“蓝色国土”。

2、我当探险家: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支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3. 培养学生对国家疆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教学难点:1.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

2.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疆域范围。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疆域范围和面积: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让学生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中国的总面积。

3. 行政区划: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让学生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特点。

4.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疆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疆域范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案主题: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疆域范围以及重要的地理特点。

2. 理解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原因。

3. 掌握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标注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疆域的概念介绍:解释疆域的定义,包括国土范围、边界和领土主权。

2. 中国的疆域范围:使用地图展示中国的疆域范围,包括陆地和海洋领土。

3. 中国的地理特点: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如长江、黄河、青藏高原等重要地理要素。

4. 疆域的历史变化:通过图表和时间线展示中国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过程,包括扩张和缩减。

5. 疆域变化的原因:讨论中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如政治、经济、人口等因素。

6. 地图标注练习: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主要地理要素和疆域边界。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地图引发学生对中国疆域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疆域的概念和中国的疆域范围,重点突出中国的地理特点。

3. 图片展示与讨论:展示包括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中国的地理特点。

4. 历史变化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中国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过程,并讨论变化的原因。

5. 地图标注练习:提供中国地图和标注要素的列表,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练习。

6. 总结归纳:要求学生总结中国的疆域范围以及学到的地理知识,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幻灯片2. 图片展示相关中国地理特点3. 时间线和图表展示中国疆域的历史变化4. 标注要素的列表和练习地图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中国疆域的认识和对地理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地图标注练习:评估学生标注地图的准确性和细致程度。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关于中国疆域的展板或报告,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展示技巧。

拓展活动:1.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作文,讨论中国疆域变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领土的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3、运用地图,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过程与方法:能在中国疆域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学会在地图上估算东西端经度差、南北端纬度差,并能估算我国的东西端和南北端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及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兴国之志。

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重点)2、学会阅读中国疆域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实景的歌曲《我爱你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来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新课教授:(一)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及“地球五带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1、怎样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2、我国在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3、我国主要位于哪一纬度、哪一温度带?4、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洋相临?与他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地理位置应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中国从半球位置看,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探究一: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比较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和比较俄罗斯、巴西三个国家纬度位置的差异,概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思考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结论: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中国南北跨纬度大,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海陆位置优越性:中国海陆兼备,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众多国家接壤,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东部濒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与海外各国交往与合作,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中国的疆域那可真是大得不像话!就像一个超级无敌大的宝藏盒,东边、西边、南边、北边都藏着数不尽的惊喜。

先说说最东边吧,就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站着一个早起的小卫士,每天最早迎接阳光的洗礼。

这里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老天爷专门给这块地方开了个小灶,先把金色的光辉慷慨地倒在这里。

再看西边,帕米尔高原就像是个孤独的巨人,在遥远的西边守望着整个中国大地。

它和东边就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一个早早迎接阳光,一个却在晚些时候还沉浸在自己的宁静之中。

从东到西这跨度啊,就像从宇宙的这头跨到那头那么夸张,涵盖了好几个时区呢,要是在东边的人想和西边的人约个同一时间的活动,那可得好好算一算时间差,就像在和时间玩一场捉迷藏。

南边的曾母暗沙,那是中国最南端的小不点,像一颗镶嵌在南海里的明珠。

虽然小,但能量巨大,周围的海域里各种海洋生物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这一片温暖的水域里嬉戏。

而且这里的海洋景色啊,美到让你觉得像是走进了一个由蓝色和绿色交织而成的梦幻世界,比童话里的海底王国还要迷人。

北方的漠河呢,那可是冷得够劲儿。

冬天一到,就像被冰雪女王施了魔法一样,整个世界都被白色覆盖。

这里的寒冷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恶魔,专门考验那些勇敢前来的人们。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的寒冷,才让漠河有着独特的冰雪魅力,冰雕、雾凇什么的就像大自然亲手打造的艺术品。

从疆域的轮廓来看,中国就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那鸡冠子就是东北那一块,骄傲地挺立着。

这只大公鸡可是有着丰富的羽毛,那就是各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每一根羽毛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故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疆域,教学的时候可以拿出一张大地图,就像展开一幅巨大的藏宝图一样。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那些标志性的地方,就像在寻宝游戏里找宝藏。

再讲讲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就像打开一个个装满惊喜的小盒子。

总之,中国的疆域教学就像一场充满欢乐和惊喜的冒险之旅,带领着学生们畅游在这个超级大的宝藏盒里。

《中国的疆域》课程教案设计:全面分析中国领土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疆域》课程教案设计:全面分析中国领土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领土范围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扩张。

了解中国的疆域,不仅是了解其国土面积和边境线条,更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国家发展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我们要深入全面地分析中国领土的历史演变,使学生明确认识中国的疆域变化历程,认识到中国疆域的重要性和保卫疆域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勇于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国家栋梁。

我们需要对本课程的目标进行明确,即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领土范围是如何一步步扩大与变化的,同时使学生锻炼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对国家疆域的认知。

因此,我们可以将本课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中国的疆域历史演变概述该部分主要是对中国领土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变化做简要概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领土特征和历史沿革。

在此部分,可以通过授课、图片展示、PPT或其他视觉媒介的形式,对以下内容展开讲解:1.什么是中国的领土?2.中国领土的基本特征:海陆分明、地形复杂、较大的相对面积和多样的自然资源。

3.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历程:从远古时代的原始小社会到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再到近代的边疆开拓和领土争端。

二、中国疆域的主要变化与影响该部分将重点展示中国领土变化的大事记、影响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领土变化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并进一步思考对中国历史和现代国家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自古以来的领土变化与统一。

2.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领土争端。

3.近代的领土扩张与开发。

4.新中国时期的边疆建设和统一。

三、中国疆域的重要性和保卫疆域的需要该部分将重点强调中国的疆域安全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个部分可以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探讨:1.疆域安全对国家的重要性。

2.保卫疆域安全的需要。

3.如何增强国家疆域意识和促进祖国统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领土的历史变化和令人感叹的变革,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领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土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为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道德风尚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5、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让学生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对于我国的疆域,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之前在世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地
理位置的分析方法有了一定接触。

而且是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都比较浓厚。

重点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
3、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
分析能力,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学时重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了解我国的领土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学时难点: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了解这些跨度所造成的差异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MV《歌唱祖国》,欣赏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着这优美的歌曲,看着这壮丽的河山,是否觉得熟悉又陌生,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真的了解他吗?
首先,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试着回答一下:
1、我国位于地球上的哪个位置?
2、我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3、我们的周围有哪些邻居?
今天,让我们一起真正的深入的来了解一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国(中国)
二、新课探究
1、伟大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底在地球的那个位置呢?
(学生拿出地理图册,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中国)
请学生来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
(回顾怎样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中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中位于北半球
(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赤道和1600E和200W)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世界地图中标注亚洲和太平洋,注意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世界地图中标注北回归线,同时标注地球的五带)
活动1:
○1在世界地图中找出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根据刚才所学,描述一
下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日本—东亚岛国;哈萨克斯坦—中亚陆国;俄罗斯—横跨亚欧北部的大国、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对比这几个国家,说说我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面积辽阔、海陆兼备)
学生自己交流讨论,说出我国的优势
正是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才使得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变得日益强大。

2、辽阔的疆域
刚才我们的了解,我们都知道了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那么我国的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展示中国地图,标出四至点)
学生自己看图,说出我国四至点的具体位置
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
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与乌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最西:帕米尔高原
小组活动2:
○1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将近60度、5个时区)
○2最南端与最北端之间跨越多少纬度?(将近50度)
○3夏季,当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经度跨度大)
○4春节期间,冰天雪地,岛春耕大忙,为什么?(纬度差异大)
学生自己研究讨论,汇报答案。

我国领土辽阔,那么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呢?
让学生回答: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所认识到的祖国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

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

3、在我国,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在()。

4、我国的陆地总面积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让学生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情感
学时重点:认识我国濒临的海洋和邻国
学时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新闻《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捍卫我国领土的责任感,作为一名中国人,保卫我们的国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保卫我国领土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我们的领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海洋
二、新课探究
1、海洋和岛屿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

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东面直接濒临太平洋(展
示中国地图,同时标注四个近海和太平洋)
同时我国还有两个重要的海峡:(让学生自己先找出海峡)海峡、琼州海峡
我国的两个海:渤海、琼州海峡
我国的重要岛屿:第一大岛—岛
第二大岛-- 岛
领海宽度:12海里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海域,黄岩岛位于我国南海海域
2、我国海陆兼备,所以不仅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还有2.2万千米的陆地国界线
活动3:
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逆时针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缅老越南
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马印文菲本大)
三、课堂练习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分别是()。

3、我国的两个海是()。

4、我国的第一大岛是()。

5、我国的四个近海,自北向南依次是()、()、()、()。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教师先说明绘制的重点和技巧)
绘制中国轮廓图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北温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至点
2、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三、海洋和岛屿
1、东临四海一洋
2、海峡
3、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1、陆上邻国
2、隔海相望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