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的岛屿和海峡。
(3)知道我国的陆疆、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难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对气候和时间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祖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新课学习(一)我国的位置1、根据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2、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展示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所属的温度带。
4、读表格,说出我国陆地面积。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
(二)辽阔的疆域1、学生读课本P3图1-3“中国的疆域“图,找出我国的四个端点。
2、教师在图上介绍四端点所在的经纬位置。
3、我当小法官: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4、展示三幅人类活动图,同一时间,三种人类活动对应哪个地点?5、思考:寒假到了,我们班很多同学准备去旅游。
如果现在有两张机票,一张是广州到海口的机票,一张是广州到哈尔滨的机票,请问你选择哪一张?为什么?教师归纳:我国东西跨经度大,产生时间差异。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差异大。
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我国所在的纬度位置有利于发展多得农业,辽阔的疆域使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濒临的海洋1、介绍我国的“蓝色国土”。
2、我当探险家: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支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疆域》教案(精选4篇)

《疆域》教案(精选4篇)《疆域》篇1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相关]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3. 培养学生对国家疆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教学难点:1.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
2.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疆域范围。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疆域范围和面积: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让学生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中国的总面积。
3. 行政区划: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让学生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特点。
4.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疆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疆域范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案主题: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疆域范围以及重要的地理特点。
2. 理解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原因。
3. 掌握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标注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疆域的概念介绍:解释疆域的定义,包括国土范围、边界和领土主权。
2. 中国的疆域范围:使用地图展示中国的疆域范围,包括陆地和海洋领土。
3. 中国的地理特点: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如长江、黄河、青藏高原等重要地理要素。
4. 疆域的历史变化:通过图表和时间线展示中国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过程,包括扩张和缩减。
5. 疆域变化的原因:讨论中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如政治、经济、人口等因素。
6. 地图标注练习: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标注主要地理要素和疆域边界。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地图引发学生对中国疆域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疆域的概念和中国的疆域范围,重点突出中国的地理特点。
3. 图片展示与讨论:展示包括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中国的地理特点。
4. 历史变化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中国疆域在历史上的变化过程,并讨论变化的原因。
5. 地图标注练习:提供中国地图和标注要素的列表,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练习。
6. 总结归纳:要求学生总结中国的疆域范围以及学到的地理知识,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幻灯片2. 图片展示相关中国地理特点3. 时间线和图表展示中国疆域的历史变化4. 标注要素的列表和练习地图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中国疆域的认识和对地理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地图标注练习:评估学生标注地图的准确性和细致程度。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关于中国疆域的展板或报告,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展示技巧。
拓展活动:1.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作文,讨论中国疆域变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并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读图说出领土面积和中国的疆域四至,以及领海、内海,半岛、岛屿还有海峡的分布。
3、读图说出我国的临国。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估算中国东西跨经度差、南北跨纬度差,培养读图和析图能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位置优越,疆域广阔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分析归纳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2、熟记中国邻国的位置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由多媒体播放视频《我爱你,中国》导入,视频中展示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大江大河以及建国以来的发展成就。
(提问):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名字的全称吗?2、视频中出现了我国的母亲河,是哪条河?3、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排世界第三,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陆地的总面积吗?(老师归纳)视频中我们看了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原雪山壮美秀丽,民族建筑大气磅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祖国母亲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她的位置和疆域。
二、讲授新课。
(1)伟大的祖国(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2页图1-1 “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2、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对比说出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差异。
3、综合上述分析,说一说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其有何优越性?(2)辽阔的疆域(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3页图1-2 “中国的疆域图”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说出中国的疆域四至点。
2、估算中国东西跨经度差,南北跨纬度差,并判断是东西宽还是南北长。
3、思考中国东西跨经度大有什么影响?南北跨纬度广又有什么影响?(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5页图1-5 “中国濒临的海洋”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说出中国的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邻国以及疆域划分等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地图观察,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提取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邻国以及疆域划分。
2.难点:中国疆域的划分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
(2)提问: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探究新知(1)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
(2)展示中国疆域面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及在世界上的排名。
(3)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找出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4)讲解中国的疆域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等。
3.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疆域变化案例,如新疆、西藏的设立等。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了解我国疆域划分的特点。
4.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中国的邻国。
(2)让学生列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邻国以及疆域划分等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国家领土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邻国的名称记忆不牢固,需要加强课后巩固。
五、课后作业1.复习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邻国以及疆域划分。
2.在地图上找出中国的邻国,并熟记其名称。
3.思考:如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邻国以及疆域划分等知识点,提高了地理信息提取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得到了增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关注学生对邻国名称的记忆,加强课后巩固。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中国疆域的划分及其历史演变。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和“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2、读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在图上找出:日本、蒙古,观察中国、日本、蒙古这三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的差异。
4、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我国最南处于哪个温度带?(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贝克一家来到中国走遍中国的疆域,感慨颇深。
小贝克的爸爸拍摄了两组图片,请同学们来帮忙解答疑惑。
▲北部黑龙江省和南部海南省的大地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当夏季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早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
为什么?[总结] 从上述内容,使我们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国土辽阔、位置优越,我们为拥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学习的开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开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多方位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不足:1、本节课教学中虽然利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2、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
回答问题中学生回答问题集中。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地 理 位 置纬度 位置海陆 位置南北纬度相差约海陆兼备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产东部多降水 沿海有许多良西部深入亚 欧大陆内部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和中亚、西亚、欧洲联系。
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疆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9篇中国的疆域 1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
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
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
3.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
难点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课时 1.5~2课时。
讲授提纲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经纬位置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1.疆域的概念2.面积三、我国濒临的海洋1.我国的海洋2.我国的领海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图1.漫长的陆界2.陆上邻国3.隔海相望的国家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从纬度位置看2.从海陆位置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学习新教材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板书]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板书]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板书][读图练习]看“世界地形图”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
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
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设计1:
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总结: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多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另外东部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同众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二)辽阔的疆域
出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面积比较图表,提问:我国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总结: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致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疆域图
活动设计2:
1.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引领学生在图上找出四至点的位置: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约53度;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北纬约4度。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经约135度;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经约73度。
2.学生用直尺量出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20千米)计算出实际距离。
(约5200千米)
3.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学生根据我国最南和最北相差的纬度来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
(约5500千米)
总结: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
活动设计3: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北京与喀什的不同景象
学生读图找到北京和喀什,提问:北京和喀什是东西差异还是南北差异?
分析总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8点15分时,北京已是夜晚,而喀什还是白天,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我国最东端位于东经135度附近,最西端位于东经73度附近,约跨60个经度,东西跨经度范围大,东西端地方时相差约4小时。
2.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
学生读图找出黑龙江和海南,提问:黑龙江和海南是东西差异还是南北差异?
分析总结:春节期间,黑龙江是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却是枝繁叶茂、花团锦簇,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我国最北端在北纬53度附近,最南端在北纬4度附近,约跨50个纬度,南北跨纬度范围大,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图片展示领海和内海的区别: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
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隘水道与边缘海或大洋相接的海(如渤海);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被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如琼州海峡。
活动设计4:
读图练习,在图中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1.临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岛屿: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
3.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三)众多的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活动设计5: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学生读图,从朝鲜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从北向南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拓展延伸
领土四至点顺口溜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
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四、课堂练习
1.我国位于下列半球中的(A)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我国位于五带中的( A )
A.热带和北温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3. 我国的领土的最南端位于( C )
A.漠河
B.帕米尔高原
C.曾母暗沙
D.乌苏里江
4. 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B )
A.东海
B.渤海 D.黄海 D.南海
5. 台湾海峡属于( C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 B )
A.韩国
B.日本
C.菲律宾
D.印尼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知道了祖国领土的四至点、国土面积、海疆和陆疆、众多的邻国,从而真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为我们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六、作业布置
1.课下完成教材第6页活动2。
2.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识和了解中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由于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对学生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通过对中国跨经纬度的计算以及对中国与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地理位置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形成了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堂上互动环节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不足的是:学生涉及到识记的内容,尤其是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不容易识记清楚,因此课后必须多加练习巩固。
同时在课堂上还应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
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利用地图和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