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疆域-行政区划-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疆域-行政区划-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2课时(行政区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疆域》这一节的第二课时“行政区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中的第二课时,这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中的核心内容。

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分布,是今后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将贯穿于中国地理学习的始终;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因此,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本节教材分别从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各省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行政中心等进行阐述。

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更加精练,正文字数减少,更多的内容则是以活动教材的形式出现,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接下来说一说我对学情的认识。

二、说学情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该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认识,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2。

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 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疆域辽阔、海陆分布以及地理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有更直观的了解。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海域,以及我国的地形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对地理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深入分析我国的疆域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域辽阔、海陆分布以及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自豪感的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疆域范围、邻国和海域,以及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我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特点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我国疆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海域。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阐述我国的疆域特点。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理解。

6.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我国地形分布图。

7.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说课稿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说课稿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框架,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细节内容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教学难点:我国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疆域范围,引发学生对我国地理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疆域》 说课稿

《疆域》 说课稿

《疆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疆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

这一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而“疆域”这一节则是开篇之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让学生对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教材详细阐述了我国辽阔的领土,包括陆地领土面积、领土四至点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此外,还介绍了我国辽阔的海域,包括领海范围、濒临的海洋以及众多的岛屿。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概况,为后续学习我国的自然环境、人口、民族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主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领土四至点,了解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能够说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海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我国的领土面积、领土四至点和陆上邻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三课时行政区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三课时行政区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说课稿《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三课时行政区划》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疆域第三课时行政区划》,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县、乡三个层次,以及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教材通过地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行政区划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行政区划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各种行政区划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行政区划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县、乡三个层次,以及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各种行政区划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行政区划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行政区划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县、乡三个层次,以及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教学难点: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对行政区划的认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区划的特点和分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有多少个省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以及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各种行政区划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提高对行政区划的认识。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对行政区划有更全面的认识。

6.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关行政区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导语】疆域是⼀个汉语词汇,读⾳为jiāng yù,意指领⼟的范围或⾯积。

例如,我国疆域辽阔。

《荀⼦·君道》:“使⽆去其疆域,则国终⾝⽆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国也是海洋⼤国,并能运⽤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法:运⽤地图分析法和⽐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的领⼟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法 运⽤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想,回忆⼀下,待会请⼀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个既邻海⼜有⼴阔⼤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家⼀致。

(⽣)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江汇⼊⿊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龙江江⼼,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初中地理《疆域》说课稿

初中地理《疆域》说课稿

初中地理《疆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

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

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

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

(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二、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第八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第八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初中文科组第4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疆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育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陆兼备的大国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作为作为第一章节的内容,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上看,他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又是联系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桥梁。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读图让学生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此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以及世界地理的六大区域,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位置的的能力。

并且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有关中国疆域方面的知识,这也就为学习本节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这节课程涉及的方面较多,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三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认知能力的理解,我确实了如下的教育目标首先,1要求学生能够对照地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2 记住我国的的领土面积。

能过指出我国相邻的国家和频临的海洋其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描述一个地域地理位置的能力最后,通过中国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犯我中华者我,虽远必诛。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了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过从还=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度位置来描述我国的疆域,以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和陆路邻国和频临的海洋教学难点分析一个国家的区域位置的方法和能力四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来完善我的教学目标呢?本节课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本着吧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我通过所媒体课件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探究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为主的学习方法,市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五下面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多媒体播放近期的新闻热点,菲律宾侵犯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引入我国领土和领海的,进而引入疆域的学习地理热点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二讲授新课第一部分自主学习1.教师启发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东西半球的知识,以及地球上五带的划分2.明确自学目标学生利用7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上的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描述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3学生自学并相互讨论交流,完善答案,教师则走进学生实时点拨4学生自由展示答案,教师给予针对性赞扬和肯定,并引导学生得出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三方面总结答案知识二结合教材活动的问题一:比较我国与俄罗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中国的疆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教学内容。

下面本人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课程标准依据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二是海陆兼备的大国;三是行政区划。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

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特点和省级行政区的划分。

本节教材的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地图、图片及学生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

教材通过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查阅地图(或地球仪)和资料、分析综合和比较的能力,以及用比例尺量算图上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等技能,从而形成对我国地理位置和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观念,并强化了对我国辽阔疆域的感性认识。

据新课程标准及上述对本节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②能够识记我国陆上疆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识记我国的海上和陆上邻国,知道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③知道我国的陆地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所临的海、主要内海及岛屿。

④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学会收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陆地疆域和广袤的海洋国土,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疆域图”和“中国省级行政单位图”,形成对我国疆域和省级行政区的空间想像力。

三、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法、学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采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活动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

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五、说教学流程根据以上对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大家欣赏音乐、观看视频及相关图文资料后,你有何感想?1.播放《歌唱祖国》的乐曲,创设情境,展现我国的壮丽山河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播放视频《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学生看完视频后多媒体出现我国钓鱼岛图文资料。

钓鱼岛相关资料: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中国一直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然而生,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

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总结: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动人的音乐,使我们不禁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然而,今天我们在沐浴着幸福生活的同时,应该牢牢记住祖国母亲曾经的灾难,更要正确面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南海、东海问题面临挑战”现实。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欣赏乐曲、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南海、东海问题面临挑战”这一现状,一开始就创设一个“保护每一寸国土是每个国民的神圣职责”的情景,达到“自豪感和危机感”并存的情感渗透效果。

其目的是较好的体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了地理学科生活化的特点。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流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 由导入转到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分析,分组讨论和分析。

读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生意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纬度位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融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二)分组讨论课本第3页活动,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同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寒带面积较广;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热带面积广。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中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和蒙古、日本相比)蒙古地处亚洲的内部,是一个内陆国,降水较少,海上交通不方便;日本是一个岛国,海上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不便;中国海陆兼备:我国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通过刚才做的一系列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另一个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对外交往|————海洋事业(三)总结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高了有利条件;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对比突出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流程二:“海陆兼备的大国”(一)自主探究读课本第4页图1.3“中国疆域及邻国”,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领土南至,北到,西抵,东达。

2.我国的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的领海面积平方千米,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平方千米。

3.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国家有个;我国海岸线长达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二)小组合作探究1.能力验证:阅读图1.3“中国疆域及邻国”按逆时针方向沿着我国陆上疆界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沿我国海上由南到北找出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 我来动手: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东西端距离约为千米,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南北端距离约为千米。

3.完成第6页活动2:补充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①.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

②. 疆域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读图探究能力。

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学习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较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理念。

学生通过读图和相关信息得出结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流程三:“行政区划”(一)自主探究中秋节快到了,贝贝准备给乡下的奶奶寄上一盒月饼,于是他来到速递公司,并仔细填写奶奶的地址:从贝贝写的地址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基本分为级行政区划。

包括、和。

阅读课本第6-10页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按照三级行政区划写出你的家庭地址。

2.我国目前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个省,个直辖市,个自治区,个特别行政区。

(二)小组活动1.读图1.7“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分组讨论,然后请每一组派代表到大屏幕前指示。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尽量采用闪烁等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记忆。

第一组:找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二组:找出本省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并找出相邻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找出四个直辖市,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三组: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四组: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五组: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找出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单位。

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归纳)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省是祖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2. 独出心裁:完成第9页活活动1:大家出点子,如何通过“看现状”等方法巧记34个省级行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1)找邻居(2)看形状(3)沿路线(4)按方位(5)顺口溜……3.比一比,赛一赛周总理曾写过:“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双宁西四北上天,庆蒙台海青甘陕,还有港澳行政区。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快能猜出并写出周总理所提及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

①“两湖两广两河山”: ②“五江云贵福吉安”:③“双宁西四北上天”: ④“庆蒙台海青甘陕”:⑤“还有港澳行政区”:(三)巩固与自我检测1.读下图,判断我国有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写表格:A B C D 省级行政区名称 简 称 行 政 中心 ABCD 2. 完成课本第10页活动3:在图1-9中填入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和行政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