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力、会商、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研究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出示“中国活着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限(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划分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宁靖洋西岸)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活动设计1: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会商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宁靖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很多国家交界。
2.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会商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冰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序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第一节。
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
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国的海陆位置,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图片集。
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观:西安兵马俑,八达岭万里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敦煌的沙漠。
大美中国,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知识回顾: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任务1 自学教材[优越的地理位置],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限时3分钟完成。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在地图上找到四至点并读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计算我国跨越的纬度差和经度差,理解我国是个南北跨越和东西跨越都比较大的国家。
3.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三大岛屿和三大半岛。
5.运用示意图理解领海和内海的概念。
6. 尝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角度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7. 领略祖国风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南海诸岛的情况燃起民族斗志,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评价其优越性。
2.读图指认我国的邻国,确定是陆上邻国还是隔海相望,还是既陆上相邻又海岸线相连。
3.读图说出我国的四至点,了解我国疆域的辽阔性,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我国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原因。
3.领海、内海的概念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地图的读图方法,有一定的地理学科思维,能运用学科思维,借助图表、材料针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能力上初步达到从地理现象上升到简单理论分析的层面。
同时,学生也存在着不足,阅历不够丰富,对地理信息的把握不准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不到位,从图表、材料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平行班教学,学生水平不整齐,高低差距比较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归纳法,地理逻辑思维引导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地理特色。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各省份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分析地理问题时,仍需要具体的形象和实例作为支持。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范围的理解和各省区地理位置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省份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地图、图表等课件,展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等。
2.教学素材:收集各省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省是哪个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
活动二:
阅读地图1—2、P3-4页图,
解答问题1。
读地图册和课本P4,读图、
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活动三:
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按逆时针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
读图、找图、填图,解决问
阅读P4图片,分析解答问题:
合作学习:
结合材料和图片探究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发言
总结整理
一、伟大的祖国:北半球、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种农业经济
广阔的海域: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
的海陆位置。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教案1.1 的疆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2)记住我国领土的四至点(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4)记住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能力目标:(1)根据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能正确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3)在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范围。
(能从多方面描述)2.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景观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性的原因。
3.通过读图说出我国的主要岛屿,内海和濒临的海洋。
难点:1.会在图上算东西经度、时区差、南北纬度差及四端地理差异。
2.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地球仪。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快乐的暑假又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初中的第二个学年。
在这一年里,地理老师将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哪些地理知识呢?在进行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边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名)这一学年我们将学习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方方面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第一章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的的疆域【讲授新课】大家还记不记得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学生回答】【承转】对了,那我们自己从这三方面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吧?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我们来快乐动手,完成书本上的问题。
★快乐动手(活动20分钟)大屏幕展示世界政区图任务一:请大家在图1-1上描出下列特殊的经纬线:0°经线,180°经线,20°W经线,160°E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纬30°、60°纬线。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知道我国的四个端点,以及东西和南北跨度大带来的影响。
3、了解我国海域面积和海岸线的长度;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5、了解我国的这种海陆兼备的领土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优势;6、掌握我国的四个临海和两个内海名称,主要岛屿的名称;【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3、我国的四个临海和两个内海名称,主要岛屿的名称;4、我国的这种海陆兼备的领土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优势;三、预习·导学1、怎样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2、读图1-1,我国地处(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我国位于洲东部,洋西岸。
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度带)。
3、读图1-2,我国的四至点:将字母标注在下图中正确的位置。
A最北端;B最南端;C最东端;D最西端。
4、我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和两国,居世界第位。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千米;陆上国界线长千米。
6、我国领海的宽度是海里。
7、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1)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
(2)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濒临的四海一洋。
(4)台湾岛、海南岛和钓鱼岛。
四、学习·研讨【画一画】请在课本图1-1中绘制出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
【算一算】1、据图1-2,算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度。
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约为千米。
2、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的方法,计算出我国最西端在时区,最东端在时区。
我国东西跨个时区,相差个小时。
3、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大致跨 度,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千米(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
【合作探究】1、读图1-3,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北京与新疆的喀什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读图1-4,春节时,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海南省温暖如夏,为什么?3、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总结: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踩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三、海洋和岛屿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4、优越的海陆位置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海洋和岛屿〔活动〕读课本图1-4〔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
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反思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做好必要的铺垫。
评价“位置优越”时,还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如果我国不具备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和现在十分不同的影响。
展示我国地形图,启发学生,在相同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如果东高西低,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读图分析,能使学生温故知新,也教给了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