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说课稿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方面,学生可能会对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处理感到困难。此外,对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还有,对于人口政策的影响,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地球仪等。
7.人口统计数据的解读:学会解读不同类型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等。
8.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如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迁移的影响:理解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10.人口老龄化问题: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养老保障、医疗资源分配等。
15.人口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了解全球范围内的人口问题及其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挑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问题》学术论文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C
H
GE
FD
找出下面 字母所代 表的海、 海峡、 岛屿、 半岛
四 、 众 多 的 邻 国 找出数字代表的邻国的名称
2
4
3
5
6 8
7
1
9 10
11
12 14
13
隔海相望的国家 找出数字所代表的国家 12
3 546
五、说出下列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 政中心
沿江沿海通交通干 人口因经济、自然
线 人口多于
和 政治因素迁徙
交通不便地区
八、中国的人口政 策
1 、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
、
2 、中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
3 、中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国策:
九、中国的民族构 成
1 、中国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
族
2 、汉族的人口占全国的
, 少数民族只
占
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注意: D 选项纬线长度不一样
4. 我国陆上国界线漫长、邻国多,下列选
项中全是我国陆上邻国的C 是( )
A. 朝鲜、俄罗斯、日本 B. 蒙古、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 C. 印度、尼泊尔、缅甸 D. 泰国、老挝、越南
5.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位置最
低的A是( )
A. 印度尼西
B. 菲律宾
亚
D.
6. 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B . 乙省 和
D . 丁省 和
8.2016 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 Th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 2 1 世纪以来,国家人口Th育政策的 又 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 )
关于地理说课稿四篇

关于地理说课稿四篇地理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
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
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创设: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新课学习:活动一感受130000000a。
多媒体展示《20__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课教学课件

人口世 界第一 中国的人口数量: 13.7亿(2010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 国 的
人口增长 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趋势:增长迅速
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 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人
口
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界线 :黑河——腾冲线 疏密不均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中国的人 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 口政策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五十六 个民族
中国民族构成: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 ﹪
中国的少数民族状况: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探究点二 中国的范围
1.按空间方位查图掌握中 国的范围:①按东、南、西、 北顺序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 点。②按东、南、西南、西、 西北、北六个方位掌握我国 的14个陆上邻国。③沿海岸 线从北到南掌握我国所临的 海洋、隔海相望的国家、主 要的半岛、岛屿、海峡等。
图14-4
探究点二 中国的范围
2.国土面积大的优势:①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②有利于国家安全。③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 发展对外贸易。④综合国力强。
探究点三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要求掌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轮廓、空间位置、 行政中心,做到“五合一”。 1.主线记忆法。可以按照陆地国界线、大陆海岸线、长江黄河干流、 北回归线等线路来记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 2.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及新闻,进行动感记忆。
3.采用形象记忆法。内蒙古自治区像飞鹰、陕西省像跪俑、西藏 自治区像鲤鱼、湖南省像人的头部、黑龙江省像美丽的天鹅、广 东省像大象头……
中国疆域和人口复习课件

青、藏、川、云、渝、鄂、湘、 皖、赣、苏、浙、沪
读出长江流域的省级行政单 位
·湖南教育版
·湖南教育版
界看 前图 六说 位出 的人 国口 家居 :世
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 俄罗斯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 第一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 国人口达13.7亿,占世界人口的 20﹪,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散居,小聚居, 汉族主要分布在 交错杂居 平等 汉族
。 。
部和
东 、 西北
主要分布在
西南
部。少数民族 中 、 。
东北
4、民族风情:蒙古族 ;汉族的
泼水节 赛龙舟
;傣族
。
那达慕大会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 (+5)
乌苏里江 (+9)
在 战米阳的分我 哨 士尔撒渔属国 位 正高下民于东 上 顶原希在五西 。着上望乌个跨 满英的苏时越 天勇渔里区经 的的网江,度 星 解 时 迎 当 60 斗放,着勤多 站军帕朝劳度 ,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雷州半岛 台湾海峡
琼州海峡 台湾岛
海南岛
我及 国漫 濒长 临的 的海 海岸 洋线
B.西半球和北半球 D. 亚洲东部和大西洋西岸
A)
D.黄海
C.渤海
___________的区时。 东八区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1.划分原则: 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
发展和民族团结.
2.三级行政区
省
县
(自治县、县级市)
乡
(镇)
(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23个 省: 5个 自治区: 4个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2个 共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印尼文马菲日韩,隔海相望东南环。
中考地理第八章疆域和人口复习教案

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及邻国;2.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像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与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意识;2.了解香港、澳门与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局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地球仪。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伴随着炎热的酷暑渐渐消散,金色的九月把大家迎入了初中的第二个学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地理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请大家翻开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学年我们将学习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方方面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讲授新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一学过的,关于地球与地球仪的根底知识。
(活动)大屏幕展示世界政区图1.请大家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以下特殊的经纬线:0°经线,180°经线,20°W经线,160°E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纬30°、60°纬线。
(请同学上前在大屏幕地图上一一指出)2.提问,请同学指图答复: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五带的划分;低、中、高纬的划分。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用红色胶带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东西半球界限,并用黄色胶带粘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把红色胶带剪成的五角星贴在首都北京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洲及欧洲的分界限。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了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以及人口分布、人口政策等内容。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基本地理情况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对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边界、人口政策等细节内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强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等基本概况;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邻国、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2.难点:我国疆域边界的具体位置;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疆域情况。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地理位置、邻国、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疆域的面积、边界等详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及其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我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在疆域和人口方面的新政策及其意义。
第一章_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复习教案 (2)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序号:课时1 课时1、记住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3、运用人口分布图,叙述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重点)4、运用民族分布图,叙述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复习方法:运用地图,会读图、填图,讲练结合。
知识梳理: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________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________至云南省的________一线,该线以东人口________(多、少),以西人口________(多、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我国共有______个民族。
其中,________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民族占8.5%,称为________民族。
2、我国共有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______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______部和______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区,。
)4、民族风情:如:____族的泼水节、______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等。
课堂练习: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 )A.12.95亿 B.11.95亿C.13.41亿 D.13.95亿2.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A.漠河—腾冲一线 B.漠河—拉萨一线C.黑河—腾冲一线 D.黑河—昆明一线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不协调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A.新 B.桂 C.藏 D.内蒙古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的大家庭,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各民族居住地区相互独立C.各民族居住地区相互交错,均匀分布D.集中分布,不均匀6、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A、西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7、2011年分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近13.41亿,我国人口总数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国防兵力不足B.劳动力短缺C.耕地闲置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8、我国少数民族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是()A.壮族—孔雀舞B.回族----分布最广C.满族----人口最多D.藏族----泼水节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少B、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C、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10、下图中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活动判断正确的是()11.读下图,完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郭红娟
宁阳第十二中学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共分四节,大致是并列关系。
本章是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要认识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状况。
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方面的基本国情。
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出发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
1、中国的地理位置、邻海和邻国。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轮廓。
3、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政策
4、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各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会学)
通过读行政区划图、人口和民族分布图等,提高学生读图、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形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政区、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分布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乐学)
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民族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3、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4、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分布特点。
难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时,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比较等方法,比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影响最大,这部分知识在选择题和读图分析题中都会经常出现,在复习时充分利用地图,把知识内容落实在地图上,对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知识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在复习过程中要采取多种记忆方法来强化,多看多练,在复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时,要注意读分布图,这部分知识经常以读图分析的方式来考查。
四、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运用了合作复习教学策略(出示记忆金字塔)让组长引领合作复习,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互相补充,这样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整体感知,问题引领,(2)自主复习,合作互助(3)检查点拨,拓展提升(4)归纳总结,达标测评。
1、整体感知,问题引领:(出示学案)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参照历年中考试题,研究中考考试趋向,编制复习目标,设计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问题形式编制学案下发给学生。
出示(抢答活动):。
针对本章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抢答。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出示知识梳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并将所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
确哪些知识点是已掌握的,哪些是知识点是需要进一步强化的。
尤其是对中下游的同学来说更为有利,把考点内容题型化避免了这部分同学盲目看教材,或看了教材后仍旧是一头雾水,从而使其在整节课中都以高度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2、自主复习,交流质疑。
通过组内、组间合作交流活动,彼此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学困生理解基础知识,优生增强运用能力,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3、检查点拨,拓展提升。
因为一节课复习时间紧张,老师们没有办法面面俱到检查每一个同学,就抽查一部分学生重难点知识,并结合地图,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比如: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半岛、岛屿、海峡,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再出示(精选例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中考趋向,主要精选了近几年中考试题,让学生对说出解题方法和有关知识点,力求做到“做会一道题,把握一类题。
”使广大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纵向归类、横向对比,理清知识结构,掌握规律和方法。
4、合作归纳,达标测评。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学到的知识,归纳复习的方法。
便于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固化思维材料,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思路。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了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的一种复习思路、复习模式。
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交流探寻出一种让学生在快乐求知中取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复习思路、复习模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