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复习课件】【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复习课件】【张】

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南半岛→马来半 岛→马六甲海峡→孟 加拉湾沿岸→印度半 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东汉
班超经营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发明时间: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 造纸术、“蔡侯纸”
时间:东汉末年 成就:《伤寒杂病论》、治未病理论 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圣”
西汉建立和 重鼓视励“ 人秦以民亡德致化力教民农训”业,生废产除;严刑苛法;
结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革命首创精神。
允许措北方施少:数民让族士内迁兵,还缓和乡民族矛盾。 把作铸用务币 :权经农收济;归恢中复将央和奴,发统展婢一,释铸社造会放五局铢势钱稳定
“文景之治”
大起义 建把立铸领者 币导:权刘收人秀归:(中光央陈武,胜帝统)一、铸吴造五广铢钱
。时间:前206-前202年 双方:项羽和刘邦
路线:长安 → 河西走廊 → 西域 → 中亚、西亚 → 欧洲(大秦)
目的:争夺帝位
9内促年容进,: 了王传汉过莽说朝建程中与立黄西:新帝域朝在到之,汉间陈西武的汉建帝相灭约互立亡了30解00与年往的来史,事密前胜切期、了汉:吴与陈广西域的联系;
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
刘邦
秦朝灭亡 (前207年)
内容: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
路线:长安 → 河西走廊 → 西域 → 中亚、西亚 → 欧洲(大秦)
秦末农民 背重景视时: “间西以汉德:后化前期民朝”2政,09腐废年败除;严刑苛法;
西意域义地: :点汉中代国:人历大把史今上泽天第乡甘一肃次阳农关民、大玉起门义关,以革西命,首也创就精是神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2019年秋七年级部编版历史上册课件:第3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共19张PPT)

2019年秋七年级部编版历史上册课件:第3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共19张PPT)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勇
12.(临沂中考)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
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D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
13.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 )
是( A )
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江苏南京
D.甘肃敦煌
8.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出现了独
特的既能用于灌溉又能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坎儿井最早可能出现在
(A) A.张骞通西域后
B.班超经营西域后
C.西域都护设置后
D.王昭君出塞后
9.汉朝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 C )
2.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有哪些? 解析:一是丝绸之路开通前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交流很少,几乎是隔绝 的,双方各自封闭,独立发展;二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 互通有无,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开放、进取和 积极地对外交流是大汉王朝的时代精神。
【经典例题】 例:“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 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解析:本题题干的意思是中国的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和欧洲,西域 和印度的文明成果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可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 文化的桥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A。
A.陆上丝绸之路

3.12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12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2345678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汉时期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共同措 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 共同措施:统一货币。(2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研究主题。(1分) [答案]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分)
A.
B.
C.
D.
12345678
4.(2023·广州市越秀区期末改编)汉初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
国事,如汉初诸侯王叛乱时,朝廷向他们借钱去平叛,他们却担心朝
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C )
A. 颁布“推恩令”
B. 统一度量衡
C. 实施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D. 尊崇儒术
12345678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 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 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西汉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官吏。 2.西周分封制借各地诸侯来保卫周王,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推恩”建 议是为了逐步削弱藩王的实力,二者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尊崇儒术,虽对儒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 态度,但二者的本质相同,即均为文化专制的手段。它们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次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
汉武帝的做法( B )
A. 抵御了匈奴的南下袭扰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③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 五铢钱; ④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派卫青、霍去病 大破匈奴。
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平定之后, 诸侯王权力大大缩小。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汉初: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经济与生产 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丝织业兴旺 造船业发达
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 曾到达 夷洲(今台湾)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 区的联系。
北朝
东 汉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北 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宋、齐、梁、陈
南朝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 星 堆 出 土 青 铜 器
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青铜器
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
平王东迁
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统治昏庸, 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前,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往洛邑,历史进入 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
姓名 孔子
老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派别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晚 期
《论语》
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春秋晚 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 相转化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战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教学课件
重,生活十分困苦,轻徭薄赋只是把封建剥削限制在农民可 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 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 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 集权的?他采取的措施 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 响?
东汉中期以后。
2. 原因 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 亲太后主持。 3. 表现
(1) 专权:太后主持朝政,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
的势力膨胀。 (2) 专权: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
4.危害
(1)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 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 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
3.作用: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1)轻徭薄赋。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
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
三十税一。 (2)减轻刑罚。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 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提倡节俭。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 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 没有增加。
三、盐铁专卖
1. 背景:西汉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 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 措施: (1)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 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 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 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三单元第13 课东汉的兴衰课件(50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3 课东汉的兴衰课件(50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公元9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9年
外戚王莽夺 取政权,建 立新朝,西 汉灭亡。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 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 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西汉的灭亡
王 莽 篡 汉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 皆以外戚辅政。西汉后期外戚 专权,政权混乱。外戚王莽装 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 的工作,家里又过着十分检朴 的生活,深得人心,朝野上下 皆赞王莽。
西汉简介
时间:前202~公元9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早期政策:休养生息 初步繁荣:文景之治 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
汉高祖刘邦
政权的更迭
西汉的灭亡 新莽政权
东汉的建立
王莽画像
公元9年—公元 23年
刘秀画像 公元25年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的社会背景
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 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 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 也不会给你钱了。”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 后和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 的阉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你能发现此表 中的问题吗?这 个问题会导致什 么后果?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献帝
9岁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பைடு நூலகம்二.材料 2.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太尉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三.材料3。廷尉李斯议日....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
日:“......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1中 “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秦王完成“扫六合” 的任 务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6.“(公元25年)九月,赤眉人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
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B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注: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故选B。
17.右图漫画形象的反映了中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D )
12.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那些措施( B )
①“推恩令”的实施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盐铁专卖 ④开凿灵渠 ⑤北击匈奴
A. ①②③④ B. ① ② ③ ⑤
C. ② ③ ④ ⑤ D. ①②③④
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题目中的① ② ③ ⑤ ,不选④,因为开凿灵渠 是秦朝时期的事情。
15.如图所示的历史事实,根据所学事实 结合图片内容,写出一个主题( D)
A.北方民族的内迁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 海上丝绸之路 D.丝绸之路的影响
注:根据图片中“西域”“中原”“丝绸”等文字信息可 知,该图与丝绸之路有关。丝绸之路的开通,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传播中华文明 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选项A、B与图片 无关;图片中的路线是从“西域”到“中原”,选项C 不符合题意。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