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854土地经济学考研大纲及参考教材

合集下载

考研材料

考研材料

考金融的研,数学三,英语一,政治思想101,这些都是全国统考项目。

中财有三个院招收金融学研究生,金融学院考801经济学综合,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经济研究院考812经济学综合。

801,812包括哪些内容,你在百度可以查到。

来福州大学吧。

这个很简单,只要你过了国家线就能复试了,但是尽量多考几分。

这里的英语面试像是走过场的难度不会太大。

金融考研科目有:数学三英语政治专业课(看学校再细分)金融联考大纲追问请问你知道福州大学对跨专业的有没有什么歧视啊?每年报那会计研究生的人多吗?谢谢~~回答歧视不会啊,本身福大也就是普通的211而已,不是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所以相比来说考过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毕竟是跨专业,你要跟那些本专业的竞争要先在专业课上赢过别人一些吧。

就是要好好复习。

中国大学经济学前100名排名等级校名1 A++ 中国人民大学2 A++ 北京大学3 A++ 复旦大学报财政学比较好,就业前景也很乐观现在主要是看书、背单词为主,专业课有指定参考书的,尽量把内容都熟悉起来,明年再买一些翔高的辅导书籍看看;英语多记单词和做阅读理解,这个是需要平时积累的4 A++ 厦门大学5 A+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金融学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20204研究方向01国际金融学02货币银行学03投资学与资本市场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84经济学基础(微、宏观)备注本专业在金融系招生。

金融学系统考硕士生两个专业共招收40人;其他系所、专业招收人数在复试时确定并公布。

6 A+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比较好,分数线是380,录取名额今年是30人,保送13人,也就是外边录取17人7 A+ 浙江大学8 A 南京大学9 A 武汉大学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 A 东北财经大学12 A 西安交通大学13 A 吉林大学14 A 清华大学15 A 西南财经大学16 A 中央财经大学17 A 华中科技大学18 B+ 西北大学19 B+ 暨南大学20 B+ 中山大学21 B+ 北京师范大学22 B+ 山东大学23 B+ 华东师范大学24 B+ 四川大学25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6 B+ 湖南大学27 B+ 江西财经大学28 B+ 辽宁大学苏州大学国际贸易学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20206研究方向01国际贸易02国际商务03 WTO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07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复试科目1、国际贸易理论(笔试)2、综合(面试)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徐春秀,顾建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顾建平、陈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参考论文篇1浅析中国生态经济建设发展为贯彻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学重点学科、《鄱阳湖学刊》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1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论坛,于2014年6月28在南昌举行。

来自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山江湖办、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就如下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一、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周研究员从供需双方面分析了当前生态建设的形势。

从供给方面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具有了开发利用所有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能力。

机械的投入使用,使人类的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四通八达的陆海空交通系统的建成,保鲜技术的提高以及冷链运输装备的增强,大大弱化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对应性。

从需求方面看,医学成果推广导致的人口爆炸,引发了农产品总需求量的显著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发了工业品和各种享乐品总需求量的显著增加,农产品、工业品、享乐品总需求量叠加在一起的显著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力度越来越大的冲击。

李周认为,生态经济现在已经上升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理论体系。

伴随着生态运动的全球化,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经济形态,正在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伴随着实业家和政治家的介入,现实经济也在朝着生态经济模式的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董锁成认为,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脆弱和人居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长远大计。

湖南师范大学821经济学原理(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821经济学原理(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1]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一)一、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经济运动的规律,理解宏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3、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导论1、经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2、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

3、生产力的要素。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广义生产关系和狭义生产关系。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6、经济规律的含义、特点和分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基本条件、类型和历史地位。

2、商品。

(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劳动二重性及相互关系。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相互关系。

3、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形式的含义和种类。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关系。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和量的规定性。

(2)货币的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

4、价值规律的含义、表现形式和作用。

(三)资本的生产过程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资本原始积累.(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货币转化为资本。

(1)货币和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和前提。

(3)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构成和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2)剩余价值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性。

(3)资本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和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5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原理第1篇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环境工程处理概论考试要点:(1)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2)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基本要求: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掌握水、大气、固废相关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掌握其处理对象、处理方法及主要原理。

2.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考试要点:(1)常用物理量(2)质量衡算(3)能量衡算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稳态系统、非稳态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区别及联系,掌握稳态反应系统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3.流体流动考试要点:(1)流体流动中管道内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3)边界层理论(4)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基本要求:掌握流动中阻力损失基础、流体的运动状态、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牛顿黏性定律、动力黏性系数、流体类别,理解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能够分析简单物体的边界层分离现象及阻力变化。

4.热量传递考试要点:(1)热量传递的方式(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换热器基本要求:掌握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率方程式、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度差、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5.质量传递考试要点:(1)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2)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3)分子传质(4)对流传质基本要求:掌握传质机理、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第2篇分离过程原理6.沉降考试要点:(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重力沉降(3)离心沉降(4)其他沉降基本要求: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定义、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7.过滤考试要点:(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2)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3)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计算;掌握板框过滤机、真空过滤机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计算;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doc资料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doc资料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 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经济学考研:郑炳总结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所对应的院校科目(243所)

经济学考研:郑炳总结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所对应的院校科目(243所)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所对应的院校科目(243所)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权威品牌。

复试笔试科目《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复试笔试科目《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复试】考试科目名称:区域经济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一)区域经济学概述1.区域概念、类型与特征;2.区域系统的组成、特征与功能,区域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与演化方向、方式及机理;3.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与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等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因素;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任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沿与方向。

(二)区域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自然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金、科技进步、资源配置、贸易等影响区域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开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整与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2.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3.区域的类型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不同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4.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自然与环境支撑能力及机构优化和管理创新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作用机理。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及我国学者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2.经济周期波动含义,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及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3.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哈罗德—多马模型、乘数效应等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理论;4.基于企业家视角和政府管理视角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与优化1.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配第—克拉克定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等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理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2.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3.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的内涵,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及专业化水平判断,产业生命周期原理及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夕阳产业的相互关系;4.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2014年秋季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征订书目单

2014年秋季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征订书目单

教师服务指南
1.如何获得最新出版信息?
·登录网站:,浏览教材出版信息,在线下载最新教材目录
·与出版社北京发行部联系(Tel:010-********),索取最新教材目录
2.如何获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样书?
·登录我社网站() “精品教材”搜索相关教材,注册并点击即可 ·参加我社举办的各类教材宣传活动
·直接联系市场部,联系方式:
电话:010-********
Email:120763152@com
3.如何获取教辅资料及课件?
·登录我社网站()“下载专区”搜索相关资料
·根据书中提示进行索取
·联系社总编办索取
电话:187********
电话:010-********
Email:120763152@com
3.如何获取教辅资料及课件?
·登录我社网站()“下载专区”搜索相关资料 ·根据书中提示进行索取
·联系社总编办索取
电话:187********
4.如何购买教材?
·通过出版社邮购:联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店
Tel:010-********
5.如何与我社联系投稿?
教材投稿联系方式——
·第一事业部电话(高职、本科教材):010-********
·编辑部电话(学术专著、引进版图书):010-********
点击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854土地经济学考研大纲及参考教材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54] 考试科目名称:土地经济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资源利用)约50分
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财产制度)约40分
土地资产经济(土地资产流转)约6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能在认知问题中准确再现;
2.全面理解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在分析问题中有效使用;
3.深刻理解土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理论精髓,能在实际问题中能灵活运用。

考试内容:
第一编绪论
一、绪论
(一)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土地的概念与内涵,土地自然特性、经济特性;自然土地、经济土地。

(二)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三)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经济系统论。

(四)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编土地资源经济
二、土地资源经济概论
(一)土地资源概念与土地使用价值
土地资源概念,土地使用价值的概念、构成、评估。

(二)土地资源利用概述
土地利用的内涵及目标、土地利用的基本环节、土地利用的主要经济问题、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三)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
(四)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

四、土地分区利用(土地区位经济)
(一)土地区位经济概述
土地区位经济的含义与重要性,土地区位因素,土地区位原则、土地区位的趋优利用、土地区位决策、地租与土地利用区位。

(二)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区位理论及其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三)农业土地分区利用
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中国农业土地综合分区利用,农业地区专业化。

(四)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及其意义,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中国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五)其他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
五、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经济)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集约度与土地经济容力的概念与集约利用形式。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肥力、自然肥力、经济肥力,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及其启示。

(三)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四)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农地集约利用,市地集约利用与立体利用。

市地立体利用的含义、强化市地立体利用的必要性与适度性、市地立体权利、市地立体区位、市地立体空间价格。

六、土地规模利用(土地规模经济)
(一)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土地利用规模的概念,土地利用规模在农业中、工商业中的表现。

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二)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国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趋势,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背景;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动因,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中国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渐进性。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特性、我国现阶段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实现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

(三)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利用: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与土地规模利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与土地规模利用。

七、土地计划利用
(一)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土地计划利用的含义,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土地计划利用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二)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基本体系
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构成、特点。

(三)中国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内容:概念、土地利用计划的决策、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的监督检查。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与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方向。

八、土地可持续利用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三)中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保护耕地是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第三编土地财产经济
九、土地财产经济概述
(一)土地财产与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概念
土地财产、土地财产权的概念;土地财产与土地财产权的相互关系。

土地财产经济与土地产权经济。

(二)土地财产制度基本原理
土地财产制度的概念和构成;土地财产制度的特点;土地财产制度的功能;土地财产制度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土地财产制度的变迁:诱因、类型。

(三)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土地所有制的流转制度。

(四)土地使用制
土地使用制的概念;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使用制的关系;土地使用制的分类;土地租赁关系的性质;土地使用制的法律形式。

(五)土地产权制度概述
土地产权制度的概念;土地产权的种类;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土地产权束的构成;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永佃权、地上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土地发展权。

十、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一)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
(二)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
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与发展;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征收的概念;土地征收的前提;土地征收的补偿。

(四)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完善
关于变革农村现行土地所有制的讨论;应当坚持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