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合集下载

阿拉善简介

阿拉善简介

中文名称 阿拉善盟 面积 27万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Alxa League 人口 18万(2004年) 别名 阿拉善 方言 民勤方言 行政区类别 盟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盟长 冯玉臻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著名景点 腾格里通湖草原旅游景区


下辖地区 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政府驻地 巴彦浩特镇 火车站 额济纳站 电话区号 0483 车牌代码 蒙M 邮政区码 750306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行政代码 152900 盟委书记 包钢
旅游概述

阿拉善奇异的大漠风光、秀美的贺兰山神韵、神秘的西 夏古韵、雄浑的戈壁奇观、古老的居延文化、豪放的蒙 古风情、悠远的丝绸文明,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 资源主体。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道桥自治区级 胡杨林保护区以及旗级梭梭林保护区等集中了阿拉善盟 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的精华;巴丹吉林沙漠(世界最 高沙丘、最大响沙区、最密沙漠湖群)和腾格里沙漠世 界著名;以历史悠久的曼德拉山岩画为代表的岩画是国 内古岩画分布最广泛、最富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境内 的“东风航天城”威名远扬,多颗卫星、“神舟”1号、 2号、3号飞船均在这里成功发射;壮观的吉兰泰盐湖、 久负盛名的黑城遗址和古色古香的八大寺庙等,为开发 阿拉善的观光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区 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旅游景点



阿拉善建旗三百年纪念碑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通湖草原 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延福寺、营盘山景观 公园、阿拉善博物馆、广宗寺(南寺)(国家4A级旅游 景区)、腾格里达来月亮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敖 伦布拉格大峡谷、吉兰泰盐池、福因寺(北寺)、哈布 茨盖怪石林、母门洞、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腾格里沙漠天鹅湖、贺兰山国家狩猎场 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神树、黑城遗址、居延海、额济纳河、怪树林、策 克口岸、居延文化遗址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 巴丹吉林园区、曼德拉山岩画、雅布赖山、海森楚鲁怪 石城、红墩子峡谷

美丽的阿拉善—— - 副本

美丽的阿拉善—— - 副本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阿拉善概况 矿产资源 阿拉善白绒山羊 阿拉善双峰驼 阿拉善奇石 阿拉善肉苁蓉
—、要求幼儿认识阿拉善. 二、要求幼儿从思想上掌握阿拉善的基本情况 : 三、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说话能力。
美 丽 的 阿 拉 善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位于东经97°10’至l06°352’北纬37°24’ 至42°47’之间,东与区内乌海市、伊盟、巴盟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 北与蒙古国交界。 阿拉善地区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南高北低。盟内东部边缘有黄河流经85 公里;西部有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水婉蜒800公里注入居廷海,沿途形成居延绿洲。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其面积为中国第二位, 世界第四位。 旅游景胜文化丰富。阿拉善历史源远流长, 自然景观独特,古代遗迹珍贵。贸兰 山奇峰林立,树木葱茏;居延河畔,胡杨茂盛,驼羊成群;戈壁奇石、玛瑙和水晶扬 名中外;巴丹吉林沙漠以高、大、险、奇、峻、旷著称于世;廷福寺、广宗寺等八大 寺庙古色古香,阿拉善王府更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体;曼德拉山岩画和贺兰山 岩画,反映了古代先 民的游牧生活。 栩栩如生;居延汉简记录了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闻名遇尔; 黑城遗址曾是汉、唐、西夏和元帝国的军事重镇,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都曾在这里驻足并留下了优美的 篇章。
阿拉善双峰驼
阿拉善属于干旱慌漠草场区,地域辽阔,有适宜骆驼生长 所需的植物,气候,地域等优越条件.骆驼数量占全国的三 分之一.素有"驼乡"之称.是全国和内蒙古最大的骆驼生产 基地. 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踢目骆驼 科,是由原柔蹄类进化而来,最早发源地在北美洲.阿拉善 双峰驼抗逆性强,耐饲料,耐饥渴,对干旱荒漠地区有独特 适应能力.骆驼绒毛每.平均每峰产绒毛3.5--5.5kg,怀孕期 为400--405天,一般三年产两羔. 骆驼具有多种经济价值,有产绒毛,肉,奶,皮和役用等多 种用途.养驼业在阿拉善盟?畜牧业中一直占用重要地位. 阿拉善驼毛(绒)产量居全国之首.且纤维细长,拉力大,有 弹性,光泽亮.有白色,粉白,灰白,杏黄,分红等优等毛色.驼 毛平均细度60+-20微米,驼绒平均细度18.5+-4微米,有3-9个不规则弯曲.是纺织工业单纺和混纺的优质原料,经拔 毛梳制成驼绒,可制成各中运动衫,驼绒花呢,驼毛条纶,条 棉,驼毛毯及卡毛绒盖被等.用驼绒 絮制被褥,衣裤,十 分轻便,柔软,保暖,经久耐用。 驼毛绒是阿拉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畅销日,德,法, 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河流水系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1黄河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2黑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3山沟泉溪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4湖泊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气象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土壤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而低山和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

第一章 纵览阿拉善(阿拉善导游手册)

第一章 纵览阿拉善(阿拉善导游手册)

第一章 纵览阿拉善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7º10´~106º53´,北纬37º24´~42º47´,东西长约831km ,南北宽约598km ,总面积为2.68×105km 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2.8%,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

阿拉善盟西南与甘肃省相连,东南毗邻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接壤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达734.57km 。

全盟辖3个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23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图1-1)。

二、自然条件阿拉善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夏热冬寒,昼暖夜凉,蒸发强烈。

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难以进入阿拉善盟。

受天山和阿尔泰山的阻挡,北冰洋带来的降水也不多。

这些导致了阿拉善盟极其干旱的气图1-1 阿拉善盟行政区划图候环境,盟内大面积分布的沙漠和戈壁更加剧了本区干旱的程度。

盟内年平均气温6.8~8.8℃,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2.6~26.4℃;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15.7~-9.0℃。

盟内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非山区。

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贺兰山中部海拔近3,000m的地段,年降水量429.8mm;降水最少的地方为西北部的额济纳旗达来库布,年降水不足40mm。

盟内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为2,800 4,100mm。

阿拉善盟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仅次于青藏高原南侧和新疆南部。

太阳能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居于首位,风能资源也较丰富。

盟内可利用的地表水5.627×108m3,可利用的地下水6.493×108m3。

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黑河流入。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冲洪积物中的孔隙水,新近纪、古近纪和白垩纪碎屑岩中的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和沙漠湖盆区孔隙水等类型。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阿拉善摩天沙山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这座神奇的沙山因其壮丽的景色和金黄色的沙丘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的地理特征、历史传说以及人文景观,带您领略这片金黄的奇迹。

一、地理特征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经103°35',北纬39°42'。

这片沙丘地貌面积广阔,沙山平均高度达200米,最高的沙丘更是达到了近300米。

沙丘由细沙堆积而成,沙质纯净,呈现出金黄色的色调,故而得名“金色沙丘”。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沙丘覆盖范围广大,呈现出起伏连绵的形态,犹如一片宽广的黄沙海洋。

这里的沙丘清晰可见沙纹,风吹沙响,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景观。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深邃的沙漠湖泊、奇特的沙漠植被等丰富的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旅游体验。

二、历史传说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

据传说,古时候这里是一个美丽的仙境,供奉着天神、山神等神灵。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这个仙境逐渐沦为了沙漠。

传说中,仙境的神灵变成了沙山上的魔鬼,以惩罚人类的贪婪与无知。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作为这个传说的遗迹,吸引了许多寻仙问道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人们常常在这里沐浴着阳光,倾听着沙漠的故事,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人文景观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除了壮丽的地貌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

首先是摩天寺,这座寺庙位于沙丘之巅,占据了一块宽广的平台。

寺庙由精美的佛像和庙宇构成,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位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站在寺庙上俯瞰整个沙漠,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

此外,还有许多沙漠驼队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乘坐骆驼穿梭在金色沙丘之间,感受沙丘的威力和风貌。

在夕阳西下之际,沙丘上绘画出美丽的色彩,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此外,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包括摄影展览、驯鹰表演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阿拉善左旗自然概况

阿拉善左旗自然概况

阿拉善左旗自然概况阿拉善左旗地处北纬37°24’~41°52’,东经103°21’~106°5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部、贺兰山西麓,东接巴盟磴口县、乌拉特后旗、乌海市;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交甘肃景泰县、古浪县,宁夏中卫县、中宁县;西连甘肃武威市、民勤县,阿拉善右旗;北与蒙古过接壤,国境线长188.28公里。

全旗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旗总人口1399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47人,占总人口的62.51%;男性71500人,占总人口的51.11%;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4559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8.3%,其中:蒙古族36531人。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旗。

旗人民政府驻巴彦浩特镇,邮编:750306。

代码:152921。

区号:0483。

拼音:Alashanzuo Qi。

【行政区划】阿拉善左旗辖8个镇、5个苏木:巴彦浩特镇、吉兰泰镇、乌素图镇、嘉尔格勒赛汉镇、宗别立镇、巴润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温都尔勒图镇,乌力吉苏木、巴彦诺日公苏木、巴彦木仁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腾格里额里斯苏木。

【历史沿革】1961年设旗。

旗因山得名,系“贺兰山”一名异译。

系蒙古语,意为“金黄色的马”。

一说意为“肘”。

蒙古语称东为左。

巴彦浩特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雍正八年(1730)竣工,初定名“定远营”。

雍正十年(1732年)定远营成为阿拉善旗旗政府。

1949年9月阿拉善旗和平解放,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定远营成为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0年划归宁夏省,成立阿拉善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改定远营为巴彦浩特,意为“富饶的城市”。

1952年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合并成立巴彦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自治洲归甘肃省管制。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

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

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地处中亚蒙古地槽与华北地台的结合部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区内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阿拉善盟的北山成矿带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金属找矿地区之一,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重点找矿靶区,也是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投放地区之一。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集中、配套程度高,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非金属矿产丰富且有特色,共、伴生矿产多、潜力大等特点。

截止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小型以上矿床266处(大型19处,中型30处,小型217处)。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7种,进入全区资源储量表的由28种,其中6个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区前十位。

已查明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湖盐、芒硝、铁、金、钼、铜、石墨、石膏、萤石、饰面花岗岩、膨润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这些矿产为全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阿拉善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了全盟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化工、煤化工、铁矿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开采及选冶为主的工业体系,依托湖盐、煤炭、芒硝、铁、金等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高纯钠、靛蓝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湖盐生产基地、无烟煤生产基地。

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勘查现状截止目前,完成了覆盖全盟的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和1∶100万布格重力调查以及部分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重力测量3.06万km2,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18.89km2,1∶5万化探普查1561 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0.98km2,1∶5矿产调查1.86万km2(正在实施的1∶5矿产调查4万km2)。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地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内陆区东缘。

现代地貌类型在第三纪全部形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800~1 500米之间,全旗最高点是东南部贺兰山区的马蹄坡,海拔3 556米,最低点在北部银根苏木境内,海拔742米。

境内山脉高耸、沙漠绵亘、丘陵起伏、戈壁无坡、交错分布,构成一幅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按其特征大体可分为贺兰山山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和中央戈壁区。

第一节贺兰山区贺兰山区位于旗境东部和东南部,以贺兰山山脉为主体,包括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前沿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

分布在宗别立、木仁高勒、巴彦浩特、布古图、巴润别立、厢根达来和嘉尔嘎勒赛汉等苏木(镇)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高度 2 000米。

贺兰山地理座标北纬38°07′~39°30′,东经105°20′~106°40′之间。

贺兰山东靠银川平原西侧,地形险要,呈南北走向。

其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对峙,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岭相望,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 700米,相对高度700米,主峰达郎浩饶(汉名马蹄坡),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 556米,贺兰山在旗境内长达86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境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境内三关处;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0.96 %。

中生界以来,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和冲断,贺兰山亦属此类。

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冬春季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流,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中国内外流区域及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重要分水岭、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

贺兰山属旱山区,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受内外引力作用久经风化剥蚀,山体多由风化石和黑青石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
地形地貌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

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

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

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

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

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

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

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河流水系
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

(1)黄河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

(2)黑河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

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

(3)山沟泉溪
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

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

(4)湖泊
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

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

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

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

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气象
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

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

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

土壤
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

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

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

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

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

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

而低山和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

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

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

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

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

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
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

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

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

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

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