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500字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500字(一)我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让我们重温了历史的真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更让我们永远的铭记住了那些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将士,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
观影过程中,看见士兵们为打倒敌人,上去一批,倒下一批,再上去一批,又倒下一批时,同事们都不禁潸然泪下,为他们舍身忘己,无私奉献而感动。
百团大战就像八年抗战史上的一个缩影,预示着胜利永远属于正义。
纵然在战争进程中,正义的军队或许会一时被压制得无法呼吸,但黑暗终将散去,黎明终将到来,最后的胜利永远不会被邪恶夺得。
这是历史的潮流,任谁也不能主宰或阻挡。
看完电影后,我为人民下定决心保卫祖国而感动,为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这些英雄先辈们为保卫祖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都是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己,无私奉献的人。
正是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正是抱着对中华大地的深深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信心,让中国军人具有了钢铁一般的意志和精神,也让装备精良的敌人闻风丧胆、肃然起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把这些可贵的精神传扬下去。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500字(二)百团大战,是抗战史上的光辉一笔,甚至可以说是八年抗战由被动抵抗到主动出击的伟大转折。
不过,这一笔在写得非常曲折和坎坷。
当年,代表邪恶一方的日本军国主义将魔爪伸向泱泱华夏,肆意蹂躏祖国的山河,代表正义一方的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践踏和摧残,悲惨之甚不忍再去诉说。
放到时代背景下去看,随着二战的战火蔓延,法国投降、苏联停火、我国国土不断沦陷、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狼烟滚滚的国土上,亡国灭种的悲观情绪逐渐蔓延,德意志的盔甲战车,也让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向着不利于正义一方的方向运动发展。
一个伟大的民族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每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属于胜利者的明亮秋日里,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再次回望半个多世纪前那段烽火岁月。
烽火狼烟烽烟——五千年文明古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袭击东北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4个多月后,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以来,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会适可而止,认为国际上会出面干涉。
结果日本步步紧逼。
到1935年华北事件后,中国民众已经普遍意识到,除了抵抗无路可走了。
烽烟笼罩卢沟晓月的那个夜晚,彻底惊醒了一个民族。
民族怒吼怒吼——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抗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全体中国人中形成、觉醒,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是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带来的最深刻变化。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素来温和、宽容、善良的中华民族,用以血还血的悲壮,投身血战到底的抗争。
同胞血战血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中国军队血战半月,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8年全面抗战,在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中,有3000余万为平民。
英雄:时代楷模与精神坐标

英雄:时代楷模与精神坐标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始终是时代的楷模和精神坐标。
他们以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书写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英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士,他们也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者,守护正义的斗士,甚至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时代的宝贵财富,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首先,英雄的形象具有多样性。
英雄并不局限于战争和暴力的领域,他们可以是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例如,科学家钱学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中国科技界的楷模;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这些英雄人物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魅力,更代表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其次,英雄的事迹具有传承性。
英雄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通过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我们可以激发更多人的潜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例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英雄的诞生和成长并非易事。
英雄往往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砺和考验,才能展现出非凡的品质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甚至可能面临生命的威胁。
正是这种对挑战的勇气和毅力,使得英雄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因此,我们应该对英雄保持敬意和感激,同时也要意识到成为英雄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和奋斗。
此外,英雄的精神具有时代性。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英雄,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任务。
在战争年代,我们需要英勇善战的将士来保卫国家;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需要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推动者来促进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来寻找和塑造新的英雄,让他们成为时代的楷模和精神坐标。
最后,英雄的精神具有普遍性。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 主题班会课件(共16张ppt)

湘 桂 战
鄂 北
西
本
会会投
战战杀战
战战炸
战
战
役
战 战役战 役 战 战 降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抗日战争重大战役
8
沉痛历史回顾
日军 暴行
南京大屠杀
辽宁抚顺平顶山惨案
大
镇江惨案
屠
潘家峪惨案
杀
平阳惨案
与 惨
潘家戴庄惨案
案
厂窖大屠杀
珠海三灶岛惨案
5
02
沉痛历史回顾
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大小可调节。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大小可 调节。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大小可调节。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
大小可调节。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大小可调节。
6
沉痛历史回顾
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这一天投下长达八 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 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 仇恨和耻辱。
大小可调节。请输入您的内容,文字可更改,大小可调节。
3
纪念日简介
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 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 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 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 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正义不朽句子的英文翻译

1.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Where there is justice, there is holy ground.2.正义的事业必定是强大的事业。
——英国剧作家托·米德尔顿A just cause must be a powerful cause.3.正义是对已确立的非正义的制裁。
——法国作家法朗士Justice is the sanction of established injustice.4.正义占上风的地方,自由一定盛行。
——英国二战时陆军元帅詹·蒙哥马Where there is justice and war, freedom will prevail.5.与正义为友的人,在哪儿都是安全的。
——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He who is friends with justice is safe anywhere.6.有些正义的豁免权永远掌握在正义手中。
——斯坦尼斯拉夫·莱克Some righteous immunity always rests. From one hand.7.奴隶开始要求正义,但最终则要求王国。
——法国小说家、哲学家加缪Slaves began to demand justice. But in the end, the kingdom.8.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The god of justice. Tolerance is the most perfect thing we can do,9.在正义占统治地位的地方,自由就是服从。
——英国二战时陆军元帅詹·蒙哥马利Where just war reigns, freedom is obedience.10.正义是苦难者的希望和犯罪者的畏惧之所在。
——美国诗人惠蒂尔Justice is the hope of the afflicted and the fear of the guilty.11.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评述诺齐克资格理论的特性:历史和非模式化原则

果 前者 是 正义 的 , 那么 后者 也是 正义 的 。 但是 按 照历史 原 则 判 断 ,如果 前 者 中 A持 有 的 1 0份 不 符合 持 有正 义原
则, 那 么 前 者 就 是 不 正 义 的 。但 是 , 如 果 后 者 中 A 和 B 的 持 有都 符合 正义 原则 , 它就是 正义 的。这样 , 虽 然两 种分
获 取 原则 ) , 以及 分 配 应该 如何 转 移 给别 人 ( 持 有 的 转 让
原则) 。” 【
护。 可不可 以禁 止个 人将 自己的份额 转给 别人 ? 但 是份 额 不花 出去 ,占有份 额又 有什 么意义 ?所有 人 能不 能 同时 自觉地 维护 和保 持分 配 Dl ? 但 是人 们 能够获 得足 够 的信 息 、利用 完美 的理 性准 确地 知道 自己和别人 的哪 些行 为
么 持 有 的 总 体 就 是 正 义 的 二 、资 格 理 论 的 特 性 一 : 历 史 原 则
“ 持有( h o l d i n g ) ” 正 义 来代 替 分 配正 义 。“ 持有( h o l d i n g ) ”
诺齐 克认 为正 义原 则分 为历 史 的和 即时 的 。即时原 则 关 注现 有 的东 西 如何 分 配 即“ 谁拥 有 东 西 ” . 对 此 的判
没 有 资格 的 。
3 . 对 持 有 不 正 义 的 矫 正 。 有 些 实 际 持 有 状 态 的 产 生
过 程并 不符 合 前两 个原 则 , 它们 通 过偷 窃 、 欺骗、 奴役 、 抢 夺 或武 力 阻止 等不 被准 许 的转 变方式 产 生 。这 类不 正 义
该符 合 实际 的历 史 。我 们可 以运 用资 格理 论 的历史 原则 分析 一个 简单 的案例 。A每 天能得 到 1 0个面 包 , 因为吃
关于心怀悲悯,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作文

关于心怀悲悯,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作文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示例作文篇一:《悲悯之心,正义之剑,良知之光》在这个繁华而又纷扰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生活的意义,而心怀悲悯,追求正义,坚守良知,无疑是塑造人性光辉的重要基石。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5篇范文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5篇范文第一篇: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1摘要: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关键词:正义《理想国》柏拉图正义,一直是人类苦心追求的美好价值。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的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对正义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少对正义进行思考,或者当人们对正义进行着思考时,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进行思考时,甚至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正如我的老师廖峰博士所说,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但两千多年以前的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到今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无知。
难道两千多年以来人类的智商没有提升过,这着实可怕!一、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347年)2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民主制复辟后处死了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政体。
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叙拉古的统治者狄翁被谋杀后,格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时候,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
他于壮年时期成就了经典作品《理想国》。
全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治思想,是关于人类的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构想。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理想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交稿日期:2013.12.16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二版,柏拉图生卒年不准确二、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第一卷中,通过苏格拉底与别人的对话对正义观念作了逐一的分析和批判:(一)关于克法洛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的反驳克法洛斯从自己的经营活动出发,提出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中国抗战胜利回望记者王玉山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属于胜利者的明亮秋日里,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让我们再次回望半个多世纪前那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烽火岁月。
烽烟——五千年文明古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九月沈阳,秋夜渐凉。
晚上10点多钟,大东区北大营社区依然灯火通明,人来车往。
“80多年前的这个时候,北大营可不是这样。
”撩起空荡荡的左袖管,白发苍苍的87岁老人孟淑珍酸楚不已。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袭击东北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刚出门,就被日本兵机枪扫中,大姐当场死了,我的左胳膊被打中。
”刺骨的痛,连同那个烽烟弥漫的秋夜,从此永远定格在孟淑珍的记忆里。
天亮后,手术保住了她的性命,却永远失去了左臂。
“面对不过一万余人的日军,20多万东北军留守部队奉行不抵抗政策。
几个小时,日军占领沈阳城,仅一星期侵占辽吉两省。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王学清痛心地说,“4个多月后,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烽烟起,山河碎!山河破碎,破碎的又岂止是山河!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以来,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会适可而止,认为国际上会出面干涉。
结果日本步步紧逼。
到1935年‘华北事件’后,中国民众已经普遍意识到,除了抵抗无路可走了。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
烽烟笼罩卢沟晓月的那个夜晚,彻底惊醒了一个民族。
怒吼——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九月北京,秋高气爽。
在丰台区宛平城,83岁的郑福来老人每天晚饭后总习惯到卢沟桥散步遛弯。
世代居住在卢沟桥西桥头的郑福来现在的家,与当年驻守在卢沟桥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219团团部仅一路之隔。
“那天晚上炮弹就在我们家北房西边爆炸,奶奶让我顶着锅盖赶紧跑。
”在北头小树林里,郑福来看见一排排遗体,“那个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抗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全体中国人中形成、觉醒,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是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带来的最深刻变化。
”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央党校教授郭德宏说。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素来温和、宽容、善良的中华民族,用以血还血的悲壮,投身血战到底的抗争。
血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九月中原,秋风渐起。
在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杨庄村,63岁的李连松忆起26年前和父亲一起看电影的那个夜晚。
村外的打麦场上正在放映《血战台儿庄》,年过六旬的李景洲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看一边偷偷地抹眼泪。
当影片中出现将士们与日军展开殊死肉搏的场景时,平日少言寡语的老人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那天过后,乡亲们才知道父亲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也是所在连队仅活下来的几个士兵之一。
”李连松说,2001年父亲去世时,当地政府及生前好友送了30多个花圈,“乡亲们都说,父亲的追悼会是杨庄村史上最隆重的葬礼。
”“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中国军队血战半月,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说。
“8年全面抗战,在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国防大学教授舒健说,“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中,有3000余万为平民。
”浴血而战,血战至死。
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九月长白,秋叶绚烂。
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碑护碑亭下,一棵数十米高的针叶松傲然耸立,四季常青。
1940年2月23日,年仅35岁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在敌人的疯狂追杀下,永远倒在了这棵青松旁的雪地上。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如今,在那片英魂永驻的东北热土上,尚志市、兆麟街、一曼街……人们以各种方式铭记着抗联英雄。
怎能忘了与杨靖宇同年牺牲的另一位英雄:张自忠。
1940年,日军分三路进犯襄樊、宜昌。
49岁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身陷重围。
5月16日,这位曾指挥部队击溃有“铁军”之称的日军板垣师团的抗日名将,在日军的刺刀下壮烈殉国。
“战而死,虽死犹生。
”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块来自张自忠牺牲地的“血石”——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对记者说,虽然没有经过鉴定,但她愿意相信人们的说法,把石头上那猩猩红点当作父亲留下的英雄血迹。
怎能忘了与张自忠同月牺牲的另一位英雄:左权。
1942年5月,日军重兵包围了位于山西辽县的八路军总部,38岁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为掩护部队突围,以身殉国,把年轻的生命永远融入了巍巍太行山。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将热血卫中华。
”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左太北已年逾古稀,老人每每读起父亲留下的文字,都禁不住热泪盈眶,“父亲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
”“将军和士兵并肩赴死,军人和百姓戮力抗敌。
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正是这种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砥柱——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民族救亡的大旗九月陕北,秋阳高照。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厅里,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工作过的窑洞里,参观者总能看到一种不起眼的煤油灯。
“正是这一盏盏煤油灯,犹如一座座灯塔,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点燃了希望,照亮了中国。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始终高举起民族救亡的大旗。
”——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了抗战的号角,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从1931年底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陆续向东北派出大批干部,加入到当地的抗日武装中,并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
”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彭玉龙说。
——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艰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有力地维护了全民族的坚强团结,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领导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
“当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尤其是在亡国论、速胜论等论调甚嚣尘上之际。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贺新城说,“是毛泽东集中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廓清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方向。
”——是中国共产党广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说:“在国难深重的艰难时刻,解放区战场的开辟,支撑了濒临崩溃的国力,滋养了饱受摧残的民族。
”挺身担大义,砥柱傲中流。
“在这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专家叶笃初说。
携手——东西方一起抗击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九月伦敦,秋雨淅沥。
2013年9月,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英文版专著《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
一年后的这个9月,它的简体中译本已摆放在北京许多书店的醒目位置。
“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
”拉纳·米特说,“在那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长期英勇作战,打乱了日军‘北进’‘南进’计划,有力支持了太平洋战场上英美联军作战;也正是因为确信日军无力进攻苏联,斯大林才得以放心从远东抽调50余万兵力抵抗德军,最终赢得了苏德战场上的胜利。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说。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人民和团体在道义和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援和帮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世界数以千百计的国际友人和团体纷纷来华支援中国人民抗战,加入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
这是一份并不完整的统计记录:苏联是抗战中首先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美国人民也直接参与中国的抗战事业。
抗战期间,德国的米勒大夫、奥地利的傅莱和罗申特大夫、瑞典的霍尔曼医师、捷克的弗里德利希·基希医师、英国记者乔治·阿克以及澳洲新西兰的路易·艾黎等欧洲朋友冒死来华服务。
抗战期间,朝鲜义勇军、义勇队和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
日本的反战同盟也加入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队伍。
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亚、缅甸、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人民也参加或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在这场抗击反侵略反人类的正义战争中,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和援助,引发了遍及全世界的声援浪潮,反映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共同愿望。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说。
胜利——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值得世界铭记的伟大胜利九月南京,秋花绽放。
在熙熙攘攘的黄浦路上,一个高墙环绕的大院内,郁郁葱葱的树丛中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当年,侵华日军正是在大院的一座礼堂里,正式签订了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在全世界正义之师的打击下,被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彻底摧毁信心的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回望69年前那个胜利的日子,许多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常常会像个孩子一样开怀大笑——93岁的张修齐老人说:“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想去看看妈妈安排的女朋友。
”95岁的石永固老人说:“我们拿着茶缸倒满酒,高兴得喝不下,互相泼起来。
”——6天后的8月21日,湖南芷江,日本降使向中方代表交出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的命令备忘录。
——18天后的9月2日,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包括中国的徐永昌将军,依次签字。
9月3日,国民政府决定这一天为抗日战争胜利庆祝日。
这个日子,也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