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坐标轴

合集下载

我国三大坐标系

我国三大坐标系

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北京54、西安80和WGS-84)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北京54、西安80和WGS-84)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 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中国坐标系

中国坐标系

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北京54、西安80和WGS-84)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 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中国历史朝代数轴2

中国历史朝代数轴2

南唐 后蜀 吴越 南汉 闵国 荆南 北汉 辽朝 西夏 金朝
辽朝(916-1125)(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都城:临潢 府、开封府。今址:内蒙古巴林左旗、河南开封 西夏(1038-1227)(夏景宗李元昊)都城:兴庆 府。今址:银川 金朝(1115-1234)(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都城:大 兴府、会宁府、开封府。今址:北京、哈尔滨、开封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西汉
陈 梁


北魏 新朝(8-23) (建兴帝王莽)都 城:常安。今址: 西安 东吴(222-280)(吴 蜀汉(221-263)(汉 烈祖刘备)都城:成 都。今址:成都 大帝孙权)都城:建 业。今址:南京 大同、洛阳 东魏(534-550)(魏孝静帝元善见)都城:邺城。今址:安阳 隋朝(581-618)(隋文帝杨坚)都城:大兴城、洛阳。今址:西安、洛阳 北齐(550-577)(齐文宣帝高洋)都城:邺城。今址:安阳 西魏(535-557)(魏文帝元宝炬)都城:长安。今址:西安 北周(557-581)(周明帝宇文毓)都城:长安。今址:西安 玄汉(23-25)(汉更始帝刘 玄)都城:南阳、洛阳、长 安。今址:南阳、洛阳、西安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都城:平城、洛阳。今址: 隋朝
西周(前 1046-前 771)(周 武王姬发)都城:镐京、成 夏朝(前 2029-前 1559)(夏王启)都城: 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 老丘、西河。今址:郑州、许昌、洛阳、商 丘、濮阳、济源、开封 商朝(前 1559-前 1046)(商太祖子履)都 城: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今址: 商丘、洛阳、郑州、安阳、焦作、鹤壁 周。今址:西安、洛阳
后金(1616-1636)清朝(1636-1911)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明朝(1369-1644)(明太祖朱元璋) 都城:应天府、顺天府。今址:南京、北京 都城:奉天府、顺天府。今址:沈阳、北京 中华民国 (1912-1949)

我国三大坐标系讲解

我国三大坐标系讲解

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北京54、西安80和WGS-84)我国三大常用坐标系区别(北京54、西安80和WGS-84)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 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2019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2019年高考历史通史时空坐标归纳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中体西用.呻夷长技.
-"~F
IWO*
也日甲八国联 竽睢爭军槪华
I9I2M
191」年
191H年1财年】9¥年1937年
"巧年
LN9年
华国立
齧一次第一欢世界大世界大
新三民主文马克思主丈■艮主科学三民主义维轨变法
京民的立
商9琏庞
北详军全艮族ttaffi阀班洁的抗日 争结束 站東甜半煨世
两弹一星教育方针亚百方针科砸起步.毛泽东思想
I8S6 I860 IJ(7MIBW IK95I9W1901 1911 1919兀髓兀雄刑甄
«>|f*—……j. —M.B-.jjg|| ……1j'"'■"
左宗累收
IMjI)I&7S
1*^21L9H
凶J6I时丁1*451949
中匡开姑沦毘 半翦民地半制、.建社会;
「中国半带民燃半.
封建化禮J9加深
中国半殖民迪 半封逵化程 雀光大加深
日車金而煨华战争
1町71W5
…i1(平
中华民®GCE战聲
中国开姑絶为兰殖
民地半丼建伸盏
申国半殖民地半 幷建化程窒巾深
申国半我民
地半對建化
理度大尢加裸
中国完全帝扎 半嗜民地襦間
中炉民糠由査独走
向掘料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井十年 对峙时期
爭吋期
Jk
中国民族
自畑侪5*±T初歩师
I--H-4-■"■
汁的年I860单】!(7D年1894#
[■申国完全斎入、 半殖民地爭封 建社会潍渊
国艮覚
一尢
SZ
曲起
箱些埠鼻怡祐年K二中日甲午

历史时空坐标

历史时空坐标


千古一帝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后,从政 治军事到经济文化对社会全方位进行制度创 新,造就中国封建文明政治经济及其他社会 体制的基本模式。 • 汉承秦制,在赢秦模式的基本框架内察举 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编户制度纷纷被 创设。儒实力强弱为指针,以和亲与战争 为主要形式,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 耕民族几百年间冲突着融合着,张骞、 班超等勇敢的探险家凿空与经营西域, 成就两汉哑铃型版图,开拓沟通东西 方两大文明的丝绸古道,发达的文明 辐射周边国家。
第四单元封建文明丽日中天------隋唐时代

西欧处于中世纪黑暗时期,宗教神 学成为唯一意识形态。六到九世纪东 方的隋唐帝国﹑西方的拜占庭帝国﹑ 西亚的阿拉伯帝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 地区,长安﹑君士坦丁堡﹑巴格达是 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三大城市。在唐文 化影响下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 隋统一全国结束300多年分裂局面。隋确立 起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对后世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奴隶主不 仅占有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而且占有奴隶,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中国 确立了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奴隶社会 的基本典章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礼乐文明维系的等级秩序瓦解。


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当青 铜时代的中国由奴隶制文明向铁器时 代的封建文明过渡与转轨之际,地中 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大放异 彩,它们是蔚蓝色的海洋文明,它们 代表人类奴隶制文明的成熟与发达。

秦朝统一以前(公元前221)的中国 历史即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 漫长的原始社会,公元前2070年禹建 立夏朝,中国奴隶社会由此确立,之 后商代为奴隶制发展时期,西周代为 奴隶制强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 国两大阶段,它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 转变时期。

中国时间轴发展历程

中国时间轴发展历程

PA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结束了南北朝时期,修建 了大运河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 时期之一,出现了"贞观之 治"和"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 907年-公元979年 ):这是一个分裂 时期,包括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 朝代和南唐、吴 越、楚、闽、南 汉、荆南、北汉 等十个割据政权
汇报人: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公 元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建立的国家政权,它实现 了中国的独立和统一。自成立以 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 和社会变革和发展。今天,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 一,其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
现代
-
XXX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
XXX
谢谢观看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这是中 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首都频繁迁移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 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古代
秦、汉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这是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修建 了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
中古时代
PART 3
近古时代
近古时代
宋、元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 个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展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由蒙古人建立,实 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PART 4
近代
近代
明、清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 年):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 建立的封建王朝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中国历史时间轴:清晰版1. 史前时期●约500万年前: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

●约170万年前:蓝田人出现。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出现,掌握用火技术。

●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出现,已具备现代人类特征。

●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出现干栏式建筑。

●距今约6000年:半坡文化,开始种植粟,饲养家畜。

2. 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开始使用甲骨文。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施分封制,建立宗法制。

3.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此时期学术繁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如孔子、老子等伟大思想家。

4. 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公元前213-212年: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逝世,秦朝开始衰落。

5. 汉朝兴盛●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6. 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结束。

●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国。

●公元229年:孙权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结束。

7. 隋唐盛世●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进入隋唐盛世。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出现了如唐诗、唐画等艺术高峰。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8.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五代更替,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期,南方及蜀地出现十个割据政权,即十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