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
20以内加减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20以内加减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生:学过师:都是什么算式?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1:9+2=9+3=9+4=9+5=9+6=9+7=9+8=9+9=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3:6+5=6+6=6+7=6+8=6+9=5+6=5+7=5+8=5+9=4:4+7=4+8=4+9=3+8=3+9=2+9=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2)、(3)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20以内加减法》教案

《20以内加减法》教案《20以内加减法》教案1活动目标: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生:学过师:都是什么算式?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生:算式是:9+3、9+4、9+5……9+9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1:9+2= 9+3= 9+4= 9+5= 9+6= 9+7= 9+8= 9+9=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4:4+7= 4+8= 4+9= 3+8= 3+9= 2+9=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加减法引言幼儿园大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为了帮助幼儿们打好数学基础,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且有趣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活动。
1. 数字的认知在学习加减法之前,幼儿首先需要对数字有基本的认知。
以下是几个帮助幼儿认知数字的活动:数字卡片游戏制作一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从1到20。
将卡片洗匀后放在桌上,要求幼儿依次翻开卡片并说出数字。
通过重复练习,幼儿可以逐渐熟悉和记忆数字。
数字游戏板制作一个数字游戏板,使用颜色或图案标出从1到20的数字。
让幼儿用指纹或贴纸的形式依次填充每个数字的位置。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数字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加法教学在幼儿园大班,加法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数学概念。
以下是几个加法教学的活动建议:数字图案相加将一些颜色或图案的卡片放在桌上,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字。
幼儿可以选择两张卡片,将上面的数字相加,并找到结果所对应的卡片。
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幼儿可以快速理解加法的概念。
加法骰子游戏制作一个特殊的骰子,上面用数字代表点数。
让幼儿轮流掷骰子并将点数相加。
他们可以使用小纸条或计数棒来记录每轮的得分。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加法运算,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
3. 减法教学减法是在幼儿园大班中引入的另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以下是几个减法教学的活动建议:减法填空练习给幼儿一些题目,例如“20减去5等于几?”要求幼儿用计数棒或者手指来完成减法运算,并在答案空白处写下结果。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同时加强他们对20以内数字的掌握。
减法大赛游戏将幼儿分成两个团队,每个团队轮流出题。
给每个团队发减法题目卡片,例如“15减去7等于几?”每个幼儿需要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交给队长检查。
最先完成并且全部答案正确的团队将获胜。
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可以学习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0以内加减法》教案

《20以内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加减法》章节,详细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20以内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含义。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0以内加减法进行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20以内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小明的玩具盒里有15个玩具,妈妈又给他买了5个玩具,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玩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观察情景,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3)引入新知识,讲解20以内加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讲解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
(2)讲解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强调2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以内加减法》2. 内容:(1)20以内数的认识(2)加减法运算规则(3)例题及解答(4)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7 + 8 = ?15 6 = ?12 + 9 = ?20 3 = ?(2)应用题:根据情景,列式解答。
小红有10个苹果,妈妈又给了她5个苹果,现在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答案:(1)计算题答案:7 + 8 = 1515 6 = 912 + 9 = 2120 3 = 17(2)应用题答案:小红现在有15个苹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幼儿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20的数字卡片。
2.数学符号卡片:加号和减号的符号卡片。
3.数学游戏道具:珠算珠、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0以内的加法1.引入:让幼儿观察20以内的数字卡片,复习0-10的顺序排列。
2.加法教学:–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如8和3,提问:8+3=?(示意使用数学符号卡片)–引导幼儿通过数学游戏道具进行计算操作,完成加法运算。
–练习几道类似的加法题目,让幼儿逐渐掌握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20以内的减法1.引入:展示20以内的数字卡片,与加法部分对比,让幼儿认识减法的概念。
2.减法教学:–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12,提问:12-5=?(示意使用数学符号卡片)–引导幼儿使用计数棒等道具,进行减法运算的实践操作。
–练习几道20以内减法的题目,巩固幼儿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1.综合训练:出示一些综合性的加减法题目,让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角色扮演计算小能手,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2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对数字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课题: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口算完成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能够通过口算完成2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掌握运用运算符号+和-表示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教学准备:1. 易碎小贴纸。
2. 2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卡片。
3. 彩色粉笔和黑板擦。
4. 学生用的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1. 教师写下题目:5 + 2。
然后询问学生答案是多少。
2. 接着,教师写下题目:8 - 4。
然后询问学生答案是多少。
3. 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师向学生解释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步骤二:学习加法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20个方格,每个方格代表一个数字,从1到20。
2. 教师写下题目:5 + 3 = ?,然后用小贴纸将5和3的方格覆盖起来。
询问学生覆盖后剩下的方格的数字是多少。
3. 继续进行其他的加法运算练习。
步骤三:学习减法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20个方格,每个方格代表一个数字,从1到20。
2. 教师写下题目:12 - 3 = ?,然后用小贴纸将12的方格覆盖起来,然后覆盖3的方格。
3. 询问学生覆盖后剩下的方格的数字是多少。
4. 继续进行其他的减法运算练习。
步骤四: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2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卡片。
2. 学生互相轮流出题,其他小组成员解答。
3. 教师巡回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
步骤五:练习巩固1. 在黑板上出示一些2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通过口算给出答案。
2. 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评估与反馈: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练习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简单的口算测试或问题解答,检测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