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标准层空调设计

合集下载

高层(超高层)写字楼配置标准(非5A)

高层(超高层)写字楼配置标准(非5A)
高层
版本号:
项目
层高 结构形式
住宅设计 中心 2016.6.6 版
一 项

分 二级分项
高层(超高层)写字楼配置标准(非5A)
200米高塔楼办公楼(裙房商业+LOFT办公+SOHO办公)
描述 商业层高4.5~5.1米,LOFT5.1米,SOHO3.9米 框筒结构
备注 结构高度不超过210米
外墙
保温方式 面层材料
成品排气道
结构面层局部剃平打磨,刷素水泥浆 结构面层做1.5厚JS-Ⅱ型水泥基防水,遇墙上翻
300mm 水泥砂浆面层
设排气口
详设备标准
结构面层做防水,1.0厚JS-Ⅱ型水泥基防水涂料高 度1800mm高(四面)
结构面层局部剃平打磨,刷素水泥浆 地砖,水井设地漏同时地面做1.0厚JS-Ⅱ型水泥基
防水涂料高度1800mm高。 贴砖高度1800mm,两道腻子刷白
方矩管 钢管栏杆
屋面处理
夜景灯饰工程
户内
塔楼户内装修 卫生间 标准
顶棚 地面 内墙 排气道 顶棚 地面 内墙 排气口 上下水
防水
设备房间 入户门
顶棚 地面 内墙
护窗栏杆
入口门厅(天、地、墙)
电梯前室(天、地、墙)
非消防其他通道 电梯门套 防火门
楼梯间
地面 天棚 墙面 踏步 扶手
公共区域照明
信报箱
公共区域内装
一户一表(集中设在管井内)
一户一表,单相电表。
分户计量
商业在室外预留燃气接口,办公和LOFT部分不通燃 气
设置
视频免取卡设备
公共区域设置(在小区主次入口、主干道、重要设 备房、电梯内、大堂、入户大堂电梯厅、公共走道 、屋顶等配置摄像机)

超高层建筑空调设计总结

超高层建筑空调设计总结

2019/10/2
26
对于超高层建筑,为了满足承压要求,制冷
机需要管内走水的满液式蒸发器,但其蒸发器温度 低于0℃时,管内水易结冻。
而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其优点是蒸发温度在 0℃附近不会结冻,但其承压能力比之满液式蒸发 器要差。
2019/10/2
27
2)离心式制冷机组
制冷剂:HCFC-123(低压)
只有风路系统量调节VAV系统才能既节省风机 耗电,又节约制冷冷量。
2019/10/2
6
4.1 VAV在超高层建筑上的优点
(1)超高层主要冷负荷来自太阳辐射热,标准层南北方向 或东西方向,一般设计南北或东西各为一台空调机组 (AHU)。
当南向或东向太阳辐射热加大时,北向和西向负荷均处在 低值(一般办公建筑均以太阳热为主),反之亦然。
近年来在国内外集中式空调工程中,离心式制冷机组 的应用约占总制冷量的60%。
2019/10/2
29
3)吸收式制冷机
制冷剂:H2O/LiBr双效 单机制冷量:230~7000kW 空调工况COP:为1.0~1.3 最低供冷温度:6℃
2019/10/2
30
综上所述:
活塞式和涡旋式:由于单机制冷量较小,不宜在超高层
• 例如北京名人广场,每层两台L =15000m3/h空调机并配备两台 7000 m3/h风量排风机。
• 两者是连续的变频调节风机,当 过渡季节冷源停用时,随室外气 温变化,调节新风量维持室内 22~25℃,以此解决过渡季节空 调问题。
2019/10/2
北京名人广场冷水机组吊装 10
(4)VAV系统价
-- 由于不能充分地利用允许的送风温差,不论多大负荷均送同样大小的 风量,结果造成了再热器的加热量(因而也有制冷量)和电能上的浪费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

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

根据建筑方的要求,1-7层商业用房 设置集中空调,仅夏季供冷,冬季不供暖。 8层以上设置集中空调,夏季供冷,冬季 供暖。
2. 冷热源
冷热源设于地下室,考虑到部分时段空调负 荷可能很低,冷源配置采用3大1小,大机组选用 制冷量1744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额定负荷时效 率高,但负荷调节性能差,小机组选用制冷量为 676kw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效率较离心式低,但负 荷调节性能好。热源采用单台制热量为1744kw的 燃油热水机组二台;冷冻水泵4台,夏冬季兼用, 根据负荷大小,夏季开启1-4台泵,冬季开启1-2 台泵;冷却塔采用3大1小、共四台低噪声冷却塔, 为减小噪声对周边及该工程的影响,冷却塔设于 主楼屋面。
(一)按朝向、内外分区
对于大型建筑物来说,周边区(进深6m左右的 区域)受到室外空气和日射的影响大,冬夏季空调 负荷变化大;内部区由于远离外围护结构,室内 负荷主要是人体、照明、设备等的发热,可能为 全年冷负荷。因此,通常格平面分为周边区和内 部区,对应于各区负荷变化特点分别进行空调。 周边区由于日射负荷随时间变化大,故常按东、 南、西、北等朝向分成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空调区。
二、室内空调设计参数
三、空调系统设计 1. 系统划分
该工程夏季空调冷负荷5267kW,冬季空调热 负荷3348kW。空调水系统采用双管制变流量一次 泵系统,空调水系统按空调区域功能分三大环路, 1-6层、7-10层、ll-25各为一环路。1层餐厅,2、 3层交易大厅、25层多功能厅为大风管低速送风系 统,其他区域均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空调水系统承受水 压就越大。对于100m高建筑来说,静水压 力就达到1.0MPa左右。 • 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是由机组设备、水泵、 管道及阀门的耐压能力来决定。 • 下表列出来空调设备、管道等的承压能力。

恒大超高层超甲级办公机电设计标准

恒大超高层超甲级办公机电设计标准

超高层地标综合体超甲级办公机电设计标准第一章给排水专业1. 设计总则1.1超高层项目给水系统宜釆用串联给水、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压力不足部分应设置增压设施。

根据当地给水市政条件,市政直接供水范围内的楼层生活用水优先考虑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1.2根据项目当地要求使用中水系统(项目当地没要求时宜不设)。

1.3给水、热水定额选用详见下表:表1.1 给水、热水定额选用表(表中的“日”指“最高日”)1.4热水系统设置详见下表:表1.2 热水系统选用表1.5超甲级办公标准层平面四个角沿柱预留给排水点。

1.6排水体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室内采用污废分流系统。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市政不要求设置化粪池的地区除外),营业性厨房单独设置排水立管,并经成品隔油器(或隔油池)处理后排放。

1.7雨水根据屋面状况,宜采用重力排水系统,当裙房屋面面积过大采用重力排水有困难时可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

1.8消防系统按照规范和当地消防部门规定设计。

2. 技术要点2.1给水系统2.1.1 室外给水系统1)水质条件:遵照中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最新版标准。

除特殊业态(如酒店)和当地水质不达标外,原则上自来水不设置预处理。

2)为保证水源的可靠性,应由两路市政进水管道在室外形成环状供水。

当只有一路进水时,需考虑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3)室外景观绿化和水景用水优先采用天然水源(使用天然水源必须经过当地主管部门同意),其次是雨水回用系统和中水系统。

2.1.2室内给水系统1)地下室贮水池需储备30%的最高日用水量。

当地有特殊要求时,按当地有特殊要求执行。

2)生活贮水应保持新鲜清洁,贮水池设置在单独的封闭房间,贮水池材质采用不锈钢,检修口、通气口等都须有防虫措施。

贮水池应最少分成二格(或两个容积相当的贮水池),且互相连通。

3)裙房商业(办公楼底商)部分宜采用变频供水设施。

若当地自来水公司允许,可以采用无负压(叠压)供水设施。

超高层规范综合

超高层规范综合

超高层与普通高层的区别一、超高层建筑的界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1.2: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设计规范的详查及详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6.4。

2: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6。

1。

1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13.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6.1。

13.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6。

1。

13。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

00人/m2计算。

6.1.13.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6.1.13.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1.13.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6.1.13。

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6。

1。

13.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关于避难层面积要求,只规定了公共建筑的为5。

00人/m2,但对于住宅没有具体规定,计算超高层住宅避难层面积时,可以按公共建筑的要求,设计中可考虑空中花园及设备层(一梯两户的布置,45层的人口计算的话需要大概32 m2的避难空间),由于有避难层(间)、核心筒,加之内部结构条件等因素,同等条件下,公摊一定会比高层的高出一些,相同建筑面积下,使用面积会略低一些。

6。

1.14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

1。

14.1设在屋顶平台上的停机坪,距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效率设计策略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效率设计策略

超高层建筑标准层效率设计策略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总人口的快速增多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多,致使建筑逐渐朝纵向发展以增大使用空间。

同时科技的进步、用地紧张及商业化也推动了城市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

为此,本文探讨了设计中影响超高层建筑标准层效率的一些因素和其优化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标准层;效率城市现代超高层建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高地价也导致超高层建筑渐渐变为城市商务中心主体。

作为水准较高的载体,超高层建筑渐渐使城市经济变为一种高密度、集约型的楼宇型经济。

各种招商和税收使城市收入变得更大了,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城市在经济建设中,都在重点发展楼宇经济。

而标准层效率是量度超高层建筑经济性的最关键指标之一。

所以,超高层标准层的效率设计便显得非常重要。

1 影响超高层建筑中标准层效率的因素1.1 平面使用系数对于标准层,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平面使用系数。

因此,标准层效率会被其平面使用系数影响。

而如下因素又会影响平面使用系数。

1.1.1 内外筒的进深对内外筒进深的加大,具有2种影响。

其中积极影响如下:通过增大建筑中的使用面积,实现使用系数的提高;可用空间更加灵活,空间划分的可能性更多。

消极影响如下:若结构尺寸增大,相应的结构造价也会更高;在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楼层层高越高,楼层总层数越少,最终会影响总建筑规模;致使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自然采光变差,降低整个空间的品质。

总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内外筒进深。

1.1.2 层高对于超高层建筑,在建筑总规模与总高度的影响下,由于标准层平面面积和层高密切相关,因此,层高会直接影响着标准层使用系数。

针对超高层建筑中的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片面增加,至少会产生以下几种不利影响:①防火分区的增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规定:标准层超过3000平方米的高层办公楼必须配备2个或以上的防火分区,为此需要增添消防疏散楼梯。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超高层建筑(100-150m)与普通高层建筑(低于100m)各专业技术特点及对造价的影响分析如下:一、建筑专业1.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和审批程序。

2.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一般每隔50米要设置一个避难层)。

3. 电梯利用效率降低,要分高低区设置等原因影响,进一步加大核心筒辅助面积。

4. 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5. 由于高处气候复杂,在外墙材料,玻璃幕墙的选择更为严格,会一定程度增加建筑成本。

6. 超高层建筑的配套地下室埋深和面积会增加较多,对地下室建设成本有一定影响。

7. 建筑造价还要考虑垂直运输和超高人工费的增加,设计和管理费用也有一定的增加。

8. 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一般租金收益会相对增加。

二、结构专业(一)高层与超高层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和相关行业规定,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民用建筑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7度设防,框架-筒体结构的建筑高度超过130米,须进行超限审查。

报建和设计程序稍复杂。

(二)结构成本1.100米以内建筑可以选择常规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结构较多选择为框架-核心筒和筒中筒,钢骨构件比例更大,含钢量更高。

结构设计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材料投入,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2.100米以内建筑: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

3.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工程的深度和复杂度提高。

桩基础要求更高,桩径大且埋深更深,同时地基处理更为复杂。

4.超高层建筑的基坑围护成本相对较高。

(三)抗震性能1.100米以内建筑:由于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受到的地震波影响较小,因此抗震性能相对较好。

同时,较低的建筑高度也有利于逃生和救援。

某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简介

某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简介

[ y r s sp r ihr e uli ;icn io syt VR ; r o d in g n frno r tt tp o suc o eeg Kewo d ] u e hg- s b i n a -odt n s m; F a cn io i u i o id o wi woy e fo re f nry i dg r i s e i t n t h
O 引 言
近 年 来 ,变制 冷 剂流 量 空调 系统 ( 多联机 )应 用 曰趋 广 泛 , 由于 其制 热性 能 受室 外低 温 影 响 明显
[-] 15

房 ;一 、二 层 为商 业服 务 区 ;三 至 二 十二 层 为办 公 区 ;二 十 三层 、二 十五 层 为会 所及 泳 池 区 ;二十六 至 四十五 层 为公 寓 区 ;十 三 、二十 四 、三 十 五层 为
会形 成 此文 , 以与 读 者相 互勉 励 。
1 工程概 况与设计 内容
该 超高 层 建筑位 于 青 岛市 南 区黄金 地 段 , 总建
筑 高度 2 8 ,总建 筑 面积 近 l 万 平 方 ,包 括地 下 2米 0 五层 ,地 上 四十五 层 。其 中 ,地 下 为车 库和 设 备用

文 章编 号 : 17 .6 2 ( 0 2 0 .4 .4 6 16 1 2 1 ) 10 40
某超 高层建 筑 空调系统 设计简介
王 东 张 瑜
267; 601 267 ) 601 ( . 岛旅 游规 划建筑设计研 究院 青 岛 1青 2青 岛海信 日立 空调 系统有 限公 司 青 岛 .
【 键 词 】 超 高层 ; 空 调 系 统 ;V F 双 能 源 室 内机 关 R ;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U8 1 文献标识码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uT a — h a i in c u n
I i m o e c m pia e o d sg i O diO i gs s e o h u li g t n r n x e n l o e , ts r o l t d t e i na r c —c n t n n y t ms f r e b i n swi i e d e t r a z n s i t d hn a
e p ca l h g ie s I i g o o h i q a i , e u t n o e u n p p p r t g t e e e g a i g o s e i l i hr r .t s o d f r e a u ly r d c i fr t r i e o e a i i , n r y s v n f y s t r t o n m a l e t e o dt n n r w r s i fO o t i edi c l f o l g An e p c i es lt sf r h l a h r n io i gt d a fe h ar r m u s d r t c o i d r s e t o u i e w c i o e y or n v on o t
e a ls f h rjcsns a g aa dB i g i n x mp epo t i h n h in ej r gv . e ot e i ae e n
l ywO
i n r o e e t r a on c o i ga l a h r n e n xe n l z z e o l lwe t e n
维普资讯
立 足 北 京
纵 览 全 球
做 好 现 在
把 握 未 来
超 高层建 筑标 准层空调设计
— —
中国 建筑 设计 研 究 院 刘 天 J
摘 要 在空调设计 中内外区较为复杂, 尤其是超高层建筑 , 对此, 本文指出了直接从室 ̄ z进新鲜空气供冷 , ll , j 对减少回水管
仅有 十 几 天。 香 港 中银 大厦 ( 1 3 5米 ) 用 变风 量 采
( A 空 调 系统 。 外 区 末端 装 置 设 有 电加 热 器 , V V)

点譬

பைடு நூலகம்
厂 广
} I - 1 风
采 用 小 型水 源 热 泵 系统 ,可 以把 内 区余 热 用 来 加热 外 区 ,
结 构 的冷 热 负荷 。为 了保 证 一年 四季 内外 区维持 人 f Z作 所 需 但热 泵 系统 很 难使 内区 和 外 区热 量 一直 保 持平 衡 。并且 带 有 制 r l 的舒适 温 湿 度 , 空调 设 计 应是 全 天候 的 。无论 什 么 时间 内区 、 外 冷机 的热 泵噪 音 , 室 内运 行 会超 过 允许 的噪 音值 。 北 京 地 区 在 区温 湿度 均 应保 证 。超 高 层建 筑 标准 层 从 内筒 至 外筒 至 少 有 8 冬 季 供冷 存在 冷 却 塔 结冰 的 问题 。 上 海地 区虽 然 稍好 些 , 问 但 米 以上距 离 。建 筑 设 计时 并 没有 分成 内区  ̄ t 区的 隔墙 。而 空 题 还 是 存在 , Dl , 一般 在冷 却 塔 水 池 内装 置 电加 热 器 予 以解 决 。 调 设计 时 必 须要 有 一 条 中间假 设 线 。实际 使 用上 这 条假 设 线会 为 了满 足 全 天候 空 调 设 计 要 求 , 时又 要 节 约 能 源 , 此 同 因 出现 的。当 房 间装修 分割 时往 往 公 司 的经 理部 门布 置沿 窗 口一 直接从室外引进新鲜空气供冷 , 对于有 内区的办公楼来说减 少 侧 , 么 内 区便是 职 员办 公室 的 大空 间 。内区 只有 冷 负荷 , 区 四水 管 运 行 时 间是 有利 的 , 节 能 、 全 天 候 空 调 空 气 质 量 均 那 外 对 对 有 围护 结 构 的冷 热 负荷 和 人体 、 备 灯 光的 余 热。 设 对于上海 、 京区域来说内外分区设计尤为重要 , 北 当外 区 供 暖 、 区有 余 热 , 需 要供 冷 , 果不 采 用 四 管制 全 天候 空调 内 仍 如 设计 , 用户 会 投诉 的 。北 京地 区高 层 建筑 中 内 区过 热现 象 造成 空 调 设计 修 改 也 多次 发生 过 。
运行 时间 、 能及 全 天候 空 调 空气 质 量 是有 利 的 , 以上 海 、 京 某工 程 为 例指 出相应 方案 。 节 并 北
关 键 词 内区 外 区 供冷 全 天候 Ai c n iO ig De in o h r a lo si g s r r O dt nn sg f e No m l o r Hih Rie s — i t F n
1全天 候 空调 设 计
或F C所 能解 决 的 。 必须 是 多 种 设备 才 能达 到 节 能 、 能满 足 内 又
超 高层 建 筑 由于 楼 层 高 , 盘 面 积 大 , 论 标; 和 裙 房 外 区的 功 能要 求 。 底 无 隹层
均 存 在着 内 区和 外 区 。 内 区有 余热 , 区 除 了有 余 热还 有 围 护 外
深 圳 、 港地 区由于 冬 季 室外 温 度 在 5C以下 香  ̄
渊"  ̄ 4t JI I , 1 一 广‘ 一 JD . . 77 k
是 有利 的。
2上海 金 茂 大厦 标 准层 空调 设计 ( 见示 意 图 )
标准 办 公 层空 调 运行 特 点 及其 存 在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