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doc 11页)
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doc 11页)

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doc 11页)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摘要:以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新风方式、分内外区与否为三类基本不同条件,用正交表安排剩余因素并用DOE-2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高层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的统计估算指标: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城市的设计冷负荷统计估算值分别为138.3W/m2, 143.9W/m2, 161.4W/m2;焓控新风方式下全年耗冷量统计估算值分别为79.5kWh/(m2•a),114.5kWh/(m2•a),134.0kWh/(m2•a)。
分内外区设置空调系统及采用焓控新风方式最为节能。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冷负荷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新风方式内外区0 引言现代高层办公楼在某些方面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特点:窗面积与外墙面积的比值高;使用新型的墙体材料与玻璃;内部照明、设备的散热量大;一般有周边区与内区之分等。
这些都影响着空调负荷的大小和特性。
高层办公建筑最常见的平面布局为中央型核心式布局[1](核心式是指把楼梯间、电梯间及前室、卫生间、开水间等这些交通枢纽和必要的公共服务房间集中到一起;中央型是指核心部位位于标准层的中部),本文运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OE-2[2]对哈尔滨、北京、上海(可代表三个建筑热工分区)三城市的此类高层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进行模拟与分析。
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主体是标准层,本文近似建筑的各层功能与办公标准层相同。
本文取各因子等水平数2。
因为不作方差分析,故不考虑交互作用,各单因子安排可随机。
正交试验安排及水平取值见表1、表2。
表1 正交模拟安排L12(211)表2 正交模拟因子与其他因素取值表2中各因子(窗墙类型除外)两水平取其常见取值范围的两端值;窗墙类型取不同城市各自较常用、较具代表性的两种,“1”水平较“2”水平节能。
由于已经有了三类基本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哈尔滨、北京、上海)、不同新风方式(定新风、焓控新风、温控新风)、内外是否分区(内区、外区);又每次正交表需进行12次模拟,故一共要进行3×3×2×12=216次模拟,得出216组全年逐时冷负荷供处理成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等。
写字楼空调节能分析报告

写字楼空调节能分析报告大厦夏季供冷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供冷,冷水系统至今已使用了4年,4年间冷却系统只进行了正常的日常加药维护,没有进行冷凝器的专业清洗。
今年年初我专业对所属的4台制冷机的4台冷凝器进行了拆卸检测,并拍照留档,经检查发现内壁有可见的泥垢,用手触摸管壁有微小的结垢层。
为贯彻执行今年公司的能要求同时保证2018年制冷季运行平稳,经公司同意在今年4月份对我大厦所属的4台冷凝器进行了专业的化学清洗。
从2018年5月1日我大厦正式开启制冷机至今,制冷机运行平稳,冷凝器清洗后换热效果极佳,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一直保持在5度上下,冷凝效果显著,同比去年同期运行数据,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仅有3度左右,冷却水换热效果较差,无法充分为制冷机进行降温冷却,加之今年年初的对冷塔布水器进行全面改造,使得冷却水温比去年同期低3到4度。
今年是进15年来入夏最早的一年,仅7月一个月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就有近19天,根据往年的数据这样的温度早已开启两台大型制冷剂,去年从6月6日起就一直保持着两台1000冷吨制冷机运行。
但由于冷凝换热效果非常好的原因,今年制冷机运行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7月全月只有1天开启两台制冷机,且运行功率保持在80%上下。
1台1000冷吨的制冷机满负荷运行每小时耗能621度,400冷吨制冷机满负荷运行每小时316度。
每天可少开11KW冷却风扇一台、45KW水泵一台、制冷机每小时可节省316KW的能源,每天小机组开7小时供运行22天,(316+11+45)*7*22=57288KW,7月份共节电112584度。
另外由于今年大厦业主的上班时间有了很大变化,实行错峰上下班,上班时间从原来统一的8点半,改成了8点到10点的灵活上班时间,根据此情况,我专业对制冷机开机时间进行了实验性运行测试,原先制冷剂开启时间是早7点半开制冷机一台8点半跟据情况开另一台,6月18~22日全天功率保持在92~95%。
6月25~29日对制冷机开启时间进行了调整,早6点半开一台制冷机并把新风系统开启时间定在6点半,9点开启另一台制冷机全天两台制冷机运行功率保持在75~85%之间每天可节能近6%。
空调内外区设置分析

结果分析本文的正交试验设计中,对于分内外区与不分内外区两种情况,除了建筑面积不一致外,相同试验号的其他共有因素的取值完全一致,故我们可对是否分内外区的影响进行分析。
同理我们也将对地区、新风方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剩下的影响负荷的11个因素是作为因子安排在正交表中的;这些因素各自的影响程度可通过设计更多次数的、且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表来模拟计算,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正交方差分析考察得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研究。
分内外区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各城市分内外区时的供冷时数都大于不分内外区的数值,这是因为分内外区设置空调系统时,当外区在过渡季已不需供冷时,内区一般仍需较长时间的小负荷供冷。
各城市不分内外区的设计冷负荷(或峰值冷负荷)都大于分内外区的数值,这是因为标准层面积较小的建筑不分内外区,因此围护结构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较大。
各城市是否分内外区时的全年耗冷量大小没有规律。
从耗冷量最小的焓控新风方式来看,分内外区时的全年耗冷量总体上要少一些。
气候条件的影响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3城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计算其之比(不同城市的供冷时数之比意义不大,不考虑),再把12个试验的模拟结果之比作平均(不同于对表3~表5中列出的“平均”项再作有关比值处理,下同),所得的结果具有统计性、代表性,可使设计人员对城市(可代表不同建筑热工分区)间差异有一个宏观上的数量概念,见表6。
不同城市空调系统模拟结果平均比值全年耗冷量之比设计冷负荷之比峰值冷负荷之比定新风焓控新风温控新风各种新风方式各种新风方式分内外区北京/哈尔滨 129% 145% 145% 104% 104%上海/哈尔滨 136% 173% 172% 116% 114%不分内外区北京/哈尔滨 132% 144% 143% 104% 104%上海/哈尔滨 128% 165% 161% 117% 116%新风方式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各种新风方式下的设计冷负荷或峰值冷负荷是完全相同的。
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以北京市办公建筑空调为案例

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以北京市办公建筑空调为案例摘要:以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所获得的数据为样本,选取其中5栋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建筑单位能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办公建筑能耗的基本状况及特点,通过计算空调系统分项能耗指标,提出相应措施与建议,为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及用能单位自身加强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实现为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办公建筑;空调能耗;分项电耗前言办公建筑的使用特性,决定了其能耗特点与其他类型建筑有显著不同,可总结为以下四点:(1)空调能耗主要集中在工作日8:00~18:00,工作时段与非工作时段能耗差别明显;(2)办公建筑内大多设有遮阳设施,不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照明设备及办公设备数量多,能耗高;(3)新风负荷大;(4)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较高。
1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统计与分析1.1工程概况基于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所获取的资料及数据,整理后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栋办公建筑作为样本,对其空调系统能耗进行分析研究。
5栋建筑的结构形式均为混凝土剪力墙,建筑概况及外围护结构信息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5栋办公建筑外墙材料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除4号办公建筑外,均设有保温和遮阳措施。
并使用低透射率的Low-E玻璃或镀膜玻璃。
从围护结构的基本信息中可知,由于4号办公建筑竣工时间较早,围护结构所采用的节能措施尚不完备,具有很大的节能改造空间。
表1 办公建筑围护结构信息1.3办公建筑空调能耗分析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使用能耗,构成建筑能耗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根据5栋办公建筑的能耗及空调系统能耗数据,计算得到每栋建筑的能耗及空调系统能耗,折合标准煤后的数据见表3。
由表3可见,不同建筑能耗差别较大。
5号办公建筑空调能耗指标较4号办公建筑有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为4号办公建筑竣工时间较早,围护结构所采用的节能手段尚不完善。
同时通过现场走访,发现4号办公建筑存在下班后因少数人加班而运行整套空调系统、空调系统运行的同时未关闭门窗、无人区域灯常开以及电机长时间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等现象。
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doc 32页)

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doc 32页)重庆市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说明书一.空调设计1.办公楼空调负荷计算(以三楼15号房为例)(1)热负荷已知参数:外表面h=23.26w/㎡℃(夏),h=18.56 w/㎡℃(冬)内表面h=8.72 w/㎡℃冬季:室内18℃,40% 室外2℃,82%夏季:室内26℃,60% 室外36.5℃(干)27.3℃(湿)北外墙F b =3.9×3.3-1.5×1.5=10.62㎡K b =1/(1/18.56+0.02/0.93+0.04/0.04+0.02/0.93+0.2/0.69+0.02/0.93+1/8.72)=0.657 w/㎡℃Q b =KF(tn-tw)a=112.15W北外窗F bc =1.5×1.5=2.25㎡ K bc =3.5 w/㎡℃故Q bc = K bc F bc (tn-tw)a=126W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换气次数法)Vn=(3.9-0.125)×3.1×4.6=53.8m3 ,nk=1/4,ρw=1.34,cp=1Q bc ‵=0.278×1/4×53.8×1×1.34×(18-2)=80.2W南内墙Fn=3.3×3.9-0.9×2.1=10.98㎡Kn=1/(1/8.92+0.02/0.93+0.2/0.54+0.02/0.93+1/8.72)=1.56取a=0.7 Qn=1.56-10.98-16-0.7=191.8W屋面Fm=16.17㎡,K=0.649 Qw=0.649×16.17×16=167.94W冬季总热负荷Q1= Q b +Q bc +Q bc ‵+Qn=678.09 W(2)冷负荷已知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10 10 10 10 11 12 14 15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16 18 19 19 19 19 19 18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18 17 16 15 14 13 12 11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5 5 5 56 6 6 7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8 8 9 9 10 10 10 10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10 9 9 8 7 7 6 6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5 4 4 4 3 3 4 4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5 6 7 8 8 9 9 9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9 6 8 7 7 6 5 5屋面K=1/(1/23.26+0.02/0.93+0.05/0.04+0.02/0.93+0.1/1.94+0.02/0.93+1/8.72) =0.654F=16.17㎡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190.35 190.35 179.78 169.2 158.63 148.05 137.48 126.9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116.33 105.75 105.75 105.75 105.75 116.33 126.9 148.05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158.63 169.2 190.35 200.93 200.93 200.93 200.93 200.93 外墙K=1/(1/23.26+0.02/0.93+0.04/0.04+0.02/0.93+0.2/0.69+0.02/0.93+1/8.92) =0.661F=10.62㎡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63.18 56.18 56.16 49.14 49.14 42.12 42.12 35.1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35.1 35.1 42.12 42.12 42.12 49.14 56.16 56.16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63.18 63.18 70.2 70.2 70.2 70.2 70.2 63.18外窗K=3.5,F=2.25㎡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39.38 31.5 31.5 31.5 23.63 24.4 27.56 33.08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39.38 42.26 53.56 59.86 64.58 68.52 70.88 71.67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70.1 45.68 62.22 56.71 51.19 46.47 41.74 37.8窗户有效面积系数Xg=0.75,遮挡系数Cs=0.74,遮阳系数Cn=0.6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17 14 12 10 9 6 51 71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75 91 105 115 121 124 123 117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107 106 96 47 36 30 24 20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10.49 8.99 7.49 6.74 4.49 38.21 53.2 56.19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68.18 78.67 86.16 90.66 92.91 92.16 87.66 80.17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79.42 71.93 35.21 26.97 22.48 17.98 14.96 12.74南内墙F=10.98㎡㎡,K=1.56,twp=32.5,tls=1,tn=26Q=1.56×10.98×(32.5+1-26)=128.47W照明散热(取一盏36W荧光灯,镇流器4W)Qd=100n1n2p=1.2×0.6×40=28.8W人体散热n=2 ,n’=0.93,q=134W/人Qr=nn’q=249.24W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0.51 0.7 0.76 0.8 0.8 0.83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0.86 0.88 0.9 0.91 0.93 0.94 0.48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150.04 153.53 158.77 162.26 164 83.74 50.59 40.13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124.62 124.62 124.62 124.62 124.62 124.62 124.62 124.62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124.62 124.62 117.78 150.93 161.39 168.37 168.37 144.810:30 1:30 2:30 3:30 4:30 5:30 6:30 7:30 581.91 569 555.15 547.31 521.34 464.34 464.99 432.4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 14:30 15:30 419.87 500.09 504.38 533.19 551.48 558.45 579.24 594.69 16:30 17:30 18:30 19:30 20:30 21:30 22:30 23:30 609.14 614.45 635.26 624.68 648.23 652.91 646.4 624.94(3)人体湿负荷按照室内人数2人,n’=0.93,查表w=109W/人W=nn’w=202.74W0:30-7:30 8:30-17:30 18:30-23:3070% 50% 70%0:30-7:30 8:30-17:30 18:30-23:30141.918 101.37 141.918可总结该房间选型所需最大计算值如下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653 678 142房间号冷负荷湿负荷热负荷一层1 12492 2990 52792 10126 4929 2961二层3 6576 109 25004 1272 264 4135 1272 264 4136 1348 292 16247 6145 1958 20368 953 156 3719 1470 423 881三层10 950 100 85811 1171 101 191612 1048 68 44713 653 142 79014 815 63 71615 653 142 67816 1135 63 56717 1578 405 60018 1388 63 84219 1092 436 89820 1202 63 65621 1063 101 88022 1202 63 65623 1289 101 795(4)风量及冷量计算利用焓湿图可计算各房间的风量及冷量举例如下图所示1,2号房间4号房间10号房间根据如下公式:一次回风:送风量 G =Q/(in-i。
办公楼空调能耗的bin-法模拟

办公楼空调能耗的bin-法模拟
贾代勇杜雁霞程宝义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简化的能耗分析方法——BIN法对南京地区一办公楼的年空调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
文章分析了负荷组成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建筑物年能耗的影响程度,绘出了各因子的影响曲线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
关键字:能耗模拟BIN法节能措施
办公楼空调能耗的bin-法模拟:5模拟结果分析
由于南京地区属非采暖地区,夏季空调耗冷量是全年能耗的主要部分。
本例仅针对夏季耗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程序对该建筑物的需冷量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设计参数下的年空调耗冷量为100.22KWh/m2。
其中日射负荷占14.0%,传导负荷占14.3%,内部负荷占55.6%,新风负荷占16.1%。
从计算过程可以看出,空调系统的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室内设计温度、围护结构、人员密度、照度、新风指标、窗墙比、遮阳系数等。
当各因子变化时,相应的年耗冷量变化如图1-8所示。
办公楼空调能耗的bin-法模拟:。
全年累计供暖空调能耗模拟分析报告

中航投资大厦项目全年累计供暖空调能耗模拟分析报告声明:1、本报告咨询单位未盖章无效;2、本报告经涂改和复印均无效;3、本报告仅用于指定项目,非本项目无效。
项目名称:中航投资大厦项目委托单位:咨询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研究中心(章)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报告编号:报告日期:2015-12-28目录1. 模拟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参考依据 (1)1.3. 评价说明 (2)2. 模拟分析 (2)2.1. 基础数据 (2)2.2. 模型建立 (3)2.3. 围护结构 (3)2.4. 空调系统 (4)2.5. 参数设定 (4)2.5.1. 气象数据 (4)2.5.2. 热工参数 (5)2.5.3. 人员密度 (5)2.5.4. 照明功率密度 (6)2.5.5. 电器设备功率 (6)2.5.6. 室内设计参数 (7)2.5.7. 设备性能参数 (7)2.5.8. 空调运行时间 (8)2.6. 模拟结果 (9)3. 结论 (9)中航投资大厦项目全年累计供暖空调能耗模拟分析报告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中航投资大厦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大望京2号地。
中航投资大厦总建筑面积135382平方米,地上43层(不包括屋顶设备层),建筑高度219.95米,地下5层(局部4层)。
中航投资大厦参评北京市绿色建筑,其建筑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图 1 中航投资大厦项目效果图1.2.参考依据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委托方提供的项目建筑设计图纸(2014.06版)、效果图等图纸资料委托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评价说明中航投资大厦项目参评绿色建筑,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5第5.2.3条针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 甲类公共建筑按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方法和要求计算能耗,设计建筑全年累计供暖空调能耗值比参照建筑降低幅度达到3%,得3分,每增加1%,得1分,满分10分;2 乙类、丙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高3%,得3分,每增加1%,得1分,满分10分。
无锡某大厦商务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无锡XX大厦商务楼空调系统工程概况无锡市XX大厦商务楼,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是太湖大道临湖第一站的未来中心商贸区。
总建筑面积为75000m2(空调的使用面积为50000m2),地下二层,地面共二十七层,总层高为103m。
此项目定位为高档、新兴的商务办公楼。
其智慧的造型,超然的品质,力求打造出一个给人以自然、均衡、现代化的国际元素。
因此,高质量的多联机成为了此项目空调系统的唯一选择。
空调设计室内外参数表1空调系统根据无锡XXX大厦的定位及对空调系统的使用要求,空调设备全部采用XX 的机组。
在地下二层的变电室内,由于其本身对空调的要求,统一采用的是单冷柜机,以保持其长年低温需求。
而相对于其他房间的空调设置,就统一采用了112套变频多联机VRF系统。
变频多联机室外机采用的是机身结构紧凑的三面进风的PUHY系列.整个工程大部分选用了大匹数的外机,实现机组的一拖多。
外机的摆放位置因楼层而异,地下一二层及一层到四层的室外机大部分放在大楼北面一层地面上;五层至二十六层的外机分别安装在每一层的空调平台上,二十七层的室外机放置在屋顶平台上。
对于室内机的选择,除了地下一层的冷菜间因面积较小而配置一面出风的嵌机及一楼大厅因本身的结构设置及层高,选用的是PEFY的高静压风管机以外,其他房间都选用了送风均匀的四面出风嵌入机,使整个楼层的中央空调显得格外的美观、大方。
商务办公楼空调设备汇总,详见表2:表2因大楼楼层太多,现选26层进行空调配置分析(见表3):26层总房间面积为1711m2,根据每间房间的功用不同,单位冷量也各有不同,平均冷量都在250W/m2左右。
内机的形式根据房间的整个造型设计,统一选用四面出风嵌入机,其四个方向的均匀送风,能把冷量送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整个楼层的空调系统选用了3台室外机(2台50HP与1台34HP),拖带率都控制在110%以内。
室外机统一放在楼梯附近的空调平台上。
新风系统根据每人30m3/h的新风量,采用全热交换器来引进新风,在改善空气品质的同时,又能进行室内外空气的全热交换,实现节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doc 11页)
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
摘要:以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新风方式、分内外区与否为三类基本不同条件,用正交表安排剩余因素并用DOE-2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高层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的统计估算指标: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城市的设计冷负荷统计估算值分别为138.3W/m2, 143.9W/m2, 161.4W/m2;焓控新风方式下全年耗冷量统计估算值分别为79.5kWh/(m2•a),114.5kWh/(m2•a),134.0kWh/(m2•a)。
分内外区设置空调系统及采用焓控新风方式最为节能。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冷负荷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新风方式内外区
0 引言
现代高层办公楼在某些方面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特点:窗面积与外墙面积的比值高;使用新型的墙体材料与玻璃;内部照明、设备的散热量大;一般有周边区与内区之分等。
这些都影响着空调负荷的大小和特性。
高层办公建筑最常见的平面布局为中央型核心式布局[1](核心式是指把楼梯间、电梯间及前室、卫生间、开水间等这些交通枢纽和必要的公共服务房间集中到一起;中央型是指核心部位位于标准层的中部),本文运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OE-2[2]对哈尔滨、北京、上海(可代表三个建筑热工分区)三城市的此类高层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进行模拟与分析。
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主体是标准层,本文近似建筑的各层功能与办公标准层相同。
本文取各因子等水平数2。
因为不作方差分析,故不考虑交互作用,各单因子安排可随机。
正交试验安排及水平取值见表1、表2。
表1 正交模拟安排L12(211)
表2 正交模拟因子与其他因素取值
表2中各因子(窗墙类型除外)两水平取其常见取值范围的两端值;窗墙类型取不同城市各自较常用、较具代表性的两种,“1”水平较“2”水平节能。
由于已经有了三类基本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哈尔滨、北京、上海)、不同新风方式(定新风、焓控新风、温控新风)、内外是否分区(内区、外区);又每次正交表需进行12次模拟,故一共要进行3×3×2×12=216次模拟,得出216组全年逐时冷负荷供处理成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等。
1.3 系统及相关参数的选定
本文的模拟与分析针对普通集中式定风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
对于高层办公建筑这样的舒适性空调,该系统一般采取变露点送风(保证室内干球温度控制精度而不保证室内相对湿度)的方法来适应热湿负荷的变化。
考虑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的温度一般为7/12℃,简化地设定空调系统最小允许送风温度为14℃。
空调系统开机时间为非节假日的8:00~18:00。
2 模拟结果报表
空调系统模拟结果见表3至表5。
表中还给出了参考用理论峰值冷负荷。
实际设计冷负荷首先按理论峰值冷负荷的90%取,若在此条件下,全年不保证时数超过50小时,则按全年不保证50小时取[4]。
全年耗冷量是对应实际设计冷负荷的统计值,同时还统计出了空调系统全年的需供冷小时数。
表3 哈尔滨分内外区/不分内外区空调系统模拟结果
表4 北京分内外区/不分内外区空调系统模拟结果
表5 上海分内外区/不分内外区空调系统模拟结果
表3~表5中的模拟结果可供统计分析,同时,还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之用。
将各城市分内外区与否对应的两个多算例的平均“设计冷负荷”再作平均,所得数值就是某城市的设计冷负荷的统计估算值,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城市分别为138.3W/m2,143.9W/m2,161.4W/m2。
焓控新风方式下全年耗冷量统计估算值分别为
79.5kWh/(m2·a),114.5kWh/(m2·a),134.0kWh/(m2·a)。
需要指出的是:全年耗冷量、设计冷负荷、峰值冷负荷这三个指标是按单位空调面积给出的,若要改用单位建筑面积给出,由于本文设定的非空调面积比为25%,则以上三个指标都要乘以系数0.75。
表中给出的各项指标是在理想的设定下得出的,实际运行管理中较少符合这种理想设定。
具体应用时要根据专业知识对报表的有关指标酌情作一些变动。
如模拟计算时,设定人员密度、照明散热量、设备散热量在工作时间内不随时间变化、保持稳定,实际使用中是有较大变动的;模拟计算时设定100%使用空调面积,实际上空调空间的使用率(或出租率)不可能一直维持在100%;模拟计算时设定工作时间内空调系统总
是开机,总是保证设定的最小新风量,实际使用中业主很可能为了减少运行费用而少开机、关小新风阀。
考虑到空调空间的出租率、空调系统的开机率这两个影响较大的因素,一般来说模拟指标要作相应处理后应用。
3 模拟结果分析
本文的正交试验设计中,对于分内外区与不分内外区两种情况,除了建筑面积不一致外,相同试验号的其他共有因素的取值完全一致,故我们可对是否分内外区的影响进行分析。
同理我们也将对地区、新风方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剩下的影响负荷的11个因素是作为因子安排在正交表中的;这些因素各自的影响程度可通过设计更多次数的、且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表来模拟计算,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正交方差分析考察得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研究。
3.1 分内外区的影响
由模拟结果可知,各城市分内外区时的供冷时数都大于不分内外区的数值,这是因为分内外区设置空调系统时,当外区在过渡季已不需供冷时,内区一般仍需较长时间的小负荷供冷。
各城市不分内外区的设计冷负荷(或峰值冷负荷)都大于分内外区的数值,这是因为标准层面积较小的建筑不分内外区,因此围护结构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较大。
各城市是否分内外区时的全年耗冷量大小没有规律。
从耗冷量最小的焓控新风方式来看,分内外区时的全年耗冷量总体上要少一些。
3.2 气候条件的影响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3城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计算其之比(不同城市的供冷时数之比意义不大,不考虑),再把12个试验的模拟结果之比作平均(不同于对表3~表5中列出的“平均”项再作有关比值处理,下同),所得的结果具有统计性、代表性,可使设计人员对城市(可代表不同建筑热工分区)间差异有一个宏观上的数量概念,见表6。
表6 不同城市空调系统模拟结果平均比值
3.3 新风方式的影响
由模拟结果可知,各种新风方式下的设计冷负荷或峰值冷负荷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因为新风方式不同主要影响过渡季负荷,而设计冷负荷或峰值冷负荷一般都发生在最热月。
焓控和温控两种新风方式下的全年供冷时数几乎完全相同,而且这两种新风方式下的供冷时数都比定新风方式下的供冷时数少得多。
与气候条件的影响一样,可求出不同新风方式下模拟结果平均比值,见表7。
表7 不同新风方式下模拟结果平均比值
考察表7,可以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
①定新风方式下的全年耗冷量最大,而焓控新风要略小于温控新风,说明焓控新风方式最为节能。
②与不分内外区相比,分内外区的空调系统在过渡季大量使用新风更能减少耗冷量与供冷时数。
③采用焓控新风与温控新风时,哈尔滨空调系统全年耗冷量、供冷时数减小得最多,而上海则最少。
4 结论
本文对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等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
①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城市的设计冷负荷统计估算值分别为138.3W/m2, 143.9W/m2, 161.4W/m2;焓控新风方式下全年耗冷量统计估算值分别为
79.5kWh/(m2·a),114.5kWh/(m2·a),134.0kWh/(m2·a)。
②分内外区与采用不同的新风控制方式对设计冷负荷与全年耗冷量的影响是:
(a)分内外区时供冷时数大于不分内外区时的,设计冷负荷小于不分内外区时的;
(b)定新风方式下全年耗冷量比全新风方式(焓控、温控)时大很多;焓控新风方式最为节能;
(c)分内外区的空调系统在过渡季大量使用新风较不分内外区系统更能减少耗冷量与供冷时数;
(d)与采用定新风相比,采用焓控新风与温控新风时,在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城市中,哈尔滨空调系统全年耗冷量、供冷时数减小得最多,而上海则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