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空调的设计共164页文档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介绍了某超高层办公楼的空调系统设计,主要涉及空调冷源、热源,水系统设计,竖向分区划分的分析对比,商业裙楼餐饮油烟系统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楼水系统竖向分区餐饮油烟一、工程概况该超高层项目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中天?会展城A区西南角,为两栋办公楼。
总建筑面积154451平方米,建筑高度195.15米,地上建筑总层数43层;共两层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房;负二层部分区域为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上三层裙楼主要功能房间为商业、大堂、餐饮、办公室;地上两栋独立塔楼均为办公室。
二、冷、热源系统设计1、冷热负荷:本工程塔楼一超高层空调总冷负荷为5280kW,总热负荷为3890kW;塔楼二超高层空调总冷负荷为6230kW,总热负荷为4430kW。
2、空调冷源系统:塔楼一超高层空调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为2461kW电制冷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一台制冷量为1231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五台横流式超低噪声冷却塔、五台冷却水泵和五台冷冻水泵组成。
塔楼二超高层空调制冷系统由二台制冷量为2110kW电制冷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一台制冷量为1055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五台横流式超低噪声冷却塔、五台冷却水泵和五台冷冻水泵组成。
空调主机房位于地下一层,冷却塔布置于4层裙楼室外天面。
冷水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1℃,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28℃/33℃。
3、空调热源系统原施工图设计阶段,空调供热热源来自区域热力站,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0℃/65℃,空调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和空调热水泵,接入空调冷冻水干管输送至各空调末端。
塔楼一和塔楼二超高层热水输送系统均分别由二台热交换器、三台水泵(两用一备)组成。
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45℃。
因区域热力站的建设进度远远滞后本项目投产计划期限,本项目空调热源调整为自建热水锅炉。
首层原换热机房及部分房间使用功能调整后修改为燃气常压热水锅炉房。
修改后选用4台2.1MW的燃气常压热水锅炉供暖,进出水温度为85℃/65℃,锅炉热水经板式换热器换成60℃/45℃的二次热水,分别接入塔楼一、二空调冷冻水系统干管。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某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3 5 5
新风量 (立方米/h.r)
50 50 30 25 30 25 25 25
三、 空调冷热负荷及指标(即不含地下部分) 本设计空调建筑面积:70 500 ㎡,夏季设计冷
负荷 1 740 kw,冬季设计热负荷为 7250 kw,建筑平 均冷指标 110 W/㎡,建筑平均热指标 103 W/㎡。
1 层、2 层为本塔楼三个主要功能分设了三个入 口大厅以及分设三个组空调系统,3、4、6 层为酒 店服务的餐饮、会议、游泳、健身等功能。5 层为 塔楼内第一个设备层,25 层为塔楼内第二个设备层, 27 层为塔楼内第三个设备层,47 层为塔楼内第四个 设备层,59、60 层也是设备层。 二、 设计参数
办公部分空调系统采用二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 形式,冷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全部由办公制 冷站直接提供。热水由市政热水经地下换热站换热 后提供。
公寓部分热水先由设在地下的市政换热站一次 换热,再由 25 层换热站二次换热提供给用户系统。
3. 空调风系统 大堂、餐厅、宴会厅、游泳、健身桑拿分别采 用独立的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会议走廊等采用风机 盘管加新风系统。 7~24 层办公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一 部分新风由设在 5 层的空气处理机提供,一部分新 风由设在 25 层设备层的空气处理机提供。26 层空 中大堂设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机组设在 27 层, 28~46 层酒店采用 4 管制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 风分别由设在 27 层和 47 层的空气处理机提供。48~ 57 层公寓设环热泵加新风的系统形式,新风由设在 58 层的热泵空气处理机提供。 主要出口均设电热风幕,夏季作为贯流风幕使 用。 4. 蒸汽和凝结水系统 由酒店专用蒸汽锅炉房提供 0.4 mpa 蒸汽,末 端通过减压阀减至 0.05 mpa 供空气处理机加湿使 用,给厨房、洗衣用蒸汽根据甲方定货情况确定来 端压力,凝结汇集到凝结水箱,然后用汽泵将凝结
超高层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项目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及自动控制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以期提升暖通设计水平。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冷热源;水系统竖向分区一、工程概况某建筑建筑面积53540.03m2,地上32层,地下2层,地下2层为设备机房区;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32层为屋顶机房区。
空调面积38000m2,空调总冷负荷约2280kW,冷负荷指标60W/m2;空调总热负荷约3496kW,热负荷指标92W/m2。
该建筑主要以办公为主,也集商务、餐饮等功能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图1二、空调冷、热水系统空调水路分高低区设置,地下2层~16 层为低区,17层~32层为高区。
低区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1℃,中、高区二次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5℃/12.5℃。
一次水和二次水的冷水换热机房位于9层避难层(地面标高为 36.0m)。
设2台高区用水 -- 水板式换热器、3 台高区用冷水循环泵。
热源采用市政热网提供一次空调用热水,供/回水温度90℃/65℃,供回水资用压力 0.4/0.2MPa,热交换设备设置在地下2层换热站内。
市政热水经水--水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低区用二次空调用热水,空调热水供 / 回水温度为60℃/45℃;高区空调热水由设在9层避难层的2台水--水板式换热器提供,高区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5℃/40℃。
空调水系统均采用两管制、一级泵系统、主机定流量系统,末端变流量系统;管路系统采用异程式;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末端设备处设置电动调节阀,各风机盘管末端设备处设置电动两通阀;在分集水器的各环路和各主要分支管路上设静态平衡阀,以利于整个系统的水力平衡;空调水路供回水总管上设有压差旁通阀,以满足负荷侧水量变化而冷水机组定流量的要求;空调水系统均采用隔膜式气压罐补水定压,系统的补水为经过软化处理后的软化水。
低区部分的补水定压装置和软化水装置设在地下1层的制冷机房内。
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已得到飞速的发展。
现代,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品质,因此,暖通空调系统受到特别的重视。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使用特点的基础上,从设计参数、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对本工程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介绍。
关键词暖通空调;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控制系统1工程概况及使用特点该建筑地处广州市,总建筑面积约154663平方米,其中中央空调面积约103000平方米,空调面积占总建筑面积66.6%。
地下室共四层,设有停车库、设备用房和酒店附属配套用房;地上部分裙楼共七层,主要功能为商业、餐饮、会议以及康体娱乐等;塔楼分为南塔楼和北塔楼,其中南塔楼共二十六层,主要功能为五星级酒店客房,避难层设置于八层,北塔楼共三十九层,主要功能为办公,避难层分别设置于八层和二十四层。
南塔楼总建筑高度为99.7米,北塔楼总建筑高度为185.5米。
该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是一幢集商业、办公和旅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由于该建筑商业办公和酒店分属两个不同的业主管理,甲方要求设计做到产权明确,管理方便,故设计方将该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分为商业办公和酒店两个独立的系统。
2空调设计2.1空调设计参数广州地区气象参数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0℃,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
该建筑空调为舒适性空调,根据各空调房间的功能要求以及该建筑高起点的定位,以高标准、高效、节能的原则确定室内设计参数,见下表1。
2.2空调冷热源和水系统2.2.1商业办公部分该部分夏季中央空调面积为57500平方米,经过逐时逐项冷负荷详细计算,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8700kW,冷负荷指标为151.3W/m2。
制冷机房设置于地下二层,制冷主机装机配置为:两台容量为3690kW(105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加一台容量为1340kW(380RT)的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媒为R134a。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全文)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全文)范本一: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求,确保建筑内部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概述1.1 建筑物用途1.2 建筑物总面积1.3 建筑物结构1.4 建筑物高度2. 暖通空调系统需求分析2.1 室内温度要求2.2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2.3 不同房间的需求差异2.4 系统的能效要求3. 设计方案3.1 供冷系统设计3.1.1 冷水机组选型及布局 3.1.2 冷却塔设计3.1.3 冷冻水管道布置3.2 供暖系统设计3.2.1 锅炉选型及布局3.2.2 暖气片布置3.2.3 供暖管道布置3.3 新风系统设计3.3.1 风机选型及布局3.3.2 进排风管道布置3.4 空调末端设计3.4.1 风口布置3.4.2 风管布置4. 控制系统设计4.1 中央控制系统4.1.1 控制逻辑设计4.1.2 设备联动控制4.2 室内分控系统4.2.1 温度控制装置4.2.2 湿度控制装置4.3 室外环境监测系统4.3.1 温度监测装置4.3.2 大气污染监测装置5. 安全与维护5.1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5.1.1 防火措施5.1.2 系统保护装置5.2 系统维护计划5.2.1 定期检查与维护5.2.2 故障排除与修理6. 附件6.1 平面图纸6.2 施工图纸6.3 设备选型表格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暖通:指建筑物内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暖通设计就是对这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过程。
7.2 空调:通过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等因素,达到人们舒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环境质量和条件。
------------------------------------------------------------------------------范本二: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求,确保建筑内部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方案和措施。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摘要介绍了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冷热源的设计、空调水系统的分区、空调及通风方案,为同类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水系统竖向分区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B区。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502.50㎡,总建筑面积为116585.5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3090.81㎡,地下建筑面积为23494.69㎡),其建筑外形如图1所示。
本次设计内容为1座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38212.27㎡,计容建筑面积为34079.87㎡,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148.80米,地下1层作车库、设备房、人防,1层作零售、大堂,2-11、13-22、24-33层作办公,12、23层作避难间、设备房。
图1 项目效果图2 设计参数及冷负荷2.1 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室外室内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表1 空调室外气象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主导风向大气压力/Pa夏季34.227.81.7SSE1004.0冬季5.272 1.7NNE1019.0表2空调室内主要设计参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A级噪声标准/dB新风量(m3/人·h)人员密度(m2/人)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大堂25-≤60-551010办公室26-≤60-45306商业26-≤60-451522.2 冷、热源负荷该工程空调冷负荷计算采用谐波法,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作为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各区域的空调冷、热负荷如表3所示。
区域空调冷负荷/KW建筑面积冷指标/(W/m2)空调热负荷/KW建筑面积热指标/(W/m2)办公4703138--商业180180--3 空调冷源和空调水系统3.1 空调冷热源设备1)该项目选用2台制冷量为450USRT高效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1台制冷量为225USRT螺杆式冷水机组+1台制冷量为225USRT的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配置6台超低噪声横流式逆流冷却塔,与制冷机搭配,冷却塔设置于裙楼屋面,各冷却塔进水管设置电动蝶阀实现分级负荷节能控制,接水盘采用平衡管连接。
超高层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超高层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摘要:随着国内房地产开发由住宅开发向商业地产开发转型,商业写字楼工程的开发建设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大型商业写字楼,如何做好空调系统的设计,给办公人群提供一个舒适、节能的办公环境,是商业写字楼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参照珠海某超高层商业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案例,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形式、空调冷源及水系统、新风、回风及排风量的确定及新风处理。
阐述了中央空调系统,给出了相关的节能环保措施。
关键词:商业写字楼;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措施1.工程实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珠海市。
建筑总面积276364.10㎡,建筑总高度196.8m,地上建筑四十八层,为一类公共建筑。
地下室共四层,四层均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为单核心筒板式带两层裙房的高层建筑,首二层为大堂及商业,三至四十八层为标准层办公楼,其中十二层、二十四层、三十六层为避难层。
2.中央空调系统本工程空调面积约为87932㎡,设计采用中央空调集中式供冷系统,冷源由市政管网提供6℃/9℃冷冻水,办公楼根据建筑高度以及其功能和使用时段不同,冷冻水系统从24层避难层将该大楼分为高、低区两个部分。
其中办公楼首二层大堂及商业部分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三层以上(避难层除外)末端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电梯机房等设备房区域采用VRV空调系统。
2.1 空调负荷计算气象参数参考广东省广州市,室内设计参数如下:说明:冷冻水泵选用变频双吸离心泵,其流量与板式换热器容量相匹配。
2.2.2水系统设计水系统中,冷冻水立管布置成同程式;首二层水平管布置成异程式,三层以上标准层布置成同程式。
在冷冻水系统的供回水管的最高处或局部高点设自动排气阀DN20,最低处设置手动泄水阀DN50。
同时,三层以上标准层,预留设置24小时冷却水系统,每层预留水管接口。
兼顾了现代上班族需要经常加班的需求,满足了在该大楼的办公人员在加班时间一样可以享受到良好的空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