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_田博
商务办公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商务办公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供人们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当然,暖通空调的应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能耗与污染,因此暖通空调在设计时也需要注重节能性。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在商务办公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一、工程概况某建筑项目裙房4层,主楼39层,主楼竖向设置 2 个区域,其中办公低区为 5-25层,办公高区为 27-39 层,避难层设置在 11 层与 26 层。
二、工程设计特点裙房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
主楼办公全部采用集中式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集中布置在避难层和屋顶层的新风机房内,处理过的新风通过垂直管道送至各楼层。
部分空调风机采用变频控制,适应系统负荷变化,变风量运行,可节省运行能耗。
三、设计参数及空调冷热负荷设计参数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1)室外气象参数(3)空调冷热负荷经计算,该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为 8501kW,空调冷指标为 93.9W/㎡;冬季采暖热负荷为4417kW,空调热指标为48.8W/㎡。
四、空调冷热源及设备选择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并结合建设方的要求空调冷热源选择如下:裙房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
本项目选用64台空调机组,容量26HP-40HP不等;裙房选用4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378KW,制热量378KW;主楼新风选用3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 567KW,制热量567KW 。
五、空调系统形式(1)空调风系统1)金融营业厅、员工餐厅等大空间全部采用全空气系统,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混合后,经变风量空调器处理后,通过风管和风口送到房间各个部位。
室内温度控制则由风管式温度传感器控制空调器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及每台变风量空调器的变频控器来实现。
浅谈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优化设计

浅谈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优化设计摘要简要描述了某办公楼的工程概况及使用要求,总结了空调冷热源设置、两管制空调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气流组织形式等的系统设计,并对该办公楼的空调节能系统设计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本次工程总结设计经验和个人体会关键词办公楼;暖通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统1 工程概述该工程位于四川省某市,为综合办公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
总建筑面积为13066.53m2。
建筑高度为53.45m,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一层层高6m,为办公大堂和客服大厅及办公区域、值班室、门厅等。
二层层高4.2m,为办公用房及档案室。
三层层高5.1m为职工食堂。
四~十一层层高4.2四~十一层主要为办公室。
十二层层高4.2m(局部为5.7m)主要为会议室及多功能厅,仅部分房间为办公室。
地下层层高为5.7米,为停车场和设备用房。
2 冷热源设备选择2.1 空调设计参数表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表2 室内设计参数空调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形式,设置集中中央空调系统,本楼空调使用区的面积为9502m2,夏季空调总冷负荷1311.2KW,单位面积冷指标138W/m2,冬季空调总热负荷647.7KW,单位面积热指标68.2W/m2,十二层生产调度中心用房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二层计算机管理中心用房采用精密空调系统,一层值班室采用分体空调。
其余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该系统适合于使用时间不同、新风量需求不同),选用两台螺杆式风冷热泵系统。
本楼采用玻璃幕墙(开窗面积较小)且会议室和办公区域较大不能采用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设置集中中央空调系统比较符合本楼的功能特点,夏季提供7~12℃冷水,冬季提供40~45℃热水。
表3 主要设备的参数2.2 通风设计参数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为12次/h,采用外窗或门下百叶自然进风,弱电间、强电间换气次数3次/h,十二层多功能会议室、三层餐厅、售卖间换气次数为2次/h,送风由空调新风补充。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摘要:本文从暖通空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系统方案和主要设备选择等,供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参考和应用,有利于拓展暖通工程师专业视野,跳出专业局限,站在更高角度更好完成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水系统设备选择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为人类扩展城市生活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及其带来的一系列诸如安全、环境和内部机电设备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暖通空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的主要设计考虑因素,有利于拓展暖通工程师专业视野,更好完成设计。
二、超高层建筑需考虑的因素2.1 建设方考虑的因素任何一座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都是由建设方(业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其它专业和顾问共同协商的结果,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方的需求,建设方的考虑因素包括所有权以及建筑物用途问题;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和功能必须满足业主和租户的使用需求,这一点尤为重要。
2.2建筑设计师考虑的因素建筑核心区的设计和楼层高度的确定是重点问题,核心区的布局应尽可能紧凑,保证楼层面积的高效利用。
楼层高度的微小差异会引起建筑外表面积的增加,外表面积的增加会影响造价(约5000元/㎡),以及垂直构件长度的增加,影响造价;一般来说,超高层办公的净高为2.6-2.8米比较合适,核心区走道净高为2.4米左右比较合适。
2.3暖通设计师考虑的因素暖通空调工程师作为设计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设计时,除了本专业外,还需要考虑工程的成本、建筑的运行费用、建筑物现在和将来的所有使用需求以及节能和环保问题。
三、超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设计(一)烟囱效应3.1.1烟囱效应分析当室外温度明显低于室内温度时,室外温度低、密度大的空气与室内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形成密度差,空气从建筑底层进入,流经建筑物,从顶层流出,产生烟囱效应;烟囱效应的压差大小直接正比于建筑物的高度和室内外冷热空气的温差,寒冷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尤其明显。
探究某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

置C A V定 风 量 装置 , 调节 各 层新 排 风 量 。新风 支 路设 有 电 动 周 , 未 出 租 或不 使 用 的楼 层可 关 闭 。
裙 房 除共 享 区域外 均 采用 四管 制 风机 盘管 加新 风 系统 。新 、 排 风 热 回收 裙房3 层会所为全玻璃幕墙的围护结构 , 空调 部分 主要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 , 其 中地下i 层有部分商业及餐饮; 地上 1 层~ 机组设于本层或4层设备层 内。 空调采用地板式风机盘管加热回收空调机组的方式 , 热 回收空调 3 层( 裙房部分) 为商业 、 餐饮、 会所及会议用房; 地_ 1 2 4 层一 3 3 层( 塔楼部分) 为 负荷较大 , 高 档 办公 用房 , 其 中4 层和1 8 层 为避 难层 。 机组设 予4层设备层内, 采用侧送风下 回风的方式。裙房共享区域采用金空 气系统 , 气流组织为侧送下回风的方式 。全空气系统豹空调机组入 口处设有 1 室 内设计 参数 新风量检测装置 , 回风总管处设有C 0 2 浓度传感器, 满足舒适度及节能要求 。
风口; 地上 、 地下共用楼梯间的加压送风 口采用电动多叶正压送风 口, 地上部 分着火时, 地上部分电动多叶送风 口打开 , 地下部分电动多叶送风 口关闭, 反
本 工程 空调 热 源采 用 三 台制 热 量为 2 t 0 0k W 的真 空锅 炉 , 置于 地 下 1 层 之 亦然 。 避 难走 道及 避难 前 室设 有正 压 送风 系统 。避难 走 道送 风按 3 O h ・ ) 锅炉房内。 单台锅炉容量满足裙房热负荷需求 , 另外两台锅炉容量满足塔楼热 设计。避难前室送风按疏散门洞 口风速不小于0 .7 r a / . 的原则确定。 负荷 需求 。 锅炉 供 、 回水 温 度为6 0 ̄ C / 5 0℃ , 为低 区空调 系统 直 接供热 。 低 区热 5 . 3排 烟 系统 水在l 7 层经换热机组换热 , 提供5 5  ̄ C / 4 5 ℃的热水作为高区空调系统热源。 地下停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 按照防火分区设置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 3 空调 水 系统 的面积不大于2 0 0 0 ,排烟量按换气次数6 次, h 设计 ,补风量为排烟量的 0 %。 排 烟 系统 流 程 : 补 风一 火灾 区域 一 排 烟 口一 排 烟 系 统 风 道 一 摊 烟 竖 为 减少 空调 末端 设 备及 阀 门附 件 的承 压 , 塔 楼空 调 冷热 水 系统 采 用 竖 向 5
北京某超高层公寓暖通空调设计

3 冷热源
本工程采暖热源来自能源子站,分别为低区、中 高区及 28 层设备机房内的换热机组提供 50/40 益采 暖热水。经 28 层设备机房内的热交换设备将 50/40 益 采暖热水交换为 45/35 益,供公寓高区采暖系统使用。 本工程空调冷热源为自带冷源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公 寓按户设置。每户一个室外机,三或四个室内机。可实 现每户独立使用,24 h 不间断的冬天供热,夏天供冷。
1 工程概况
超高层建筑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界定。在 1972 年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 委员会将 40 层以上的建筑定义为超高层建筑;日本将 15 层以上的建筑定义为超高层建筑;而我国《民用建 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 100 m 以上高度的 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1]。
表 1 室外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夏季大气压力/hPa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夏 季通 风计 算 温度/℃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m/s
最 大冻 土 深度/cm
数值
1000.2 33.5 26.4 29.7 2.1 4.7 66
设计参数
冬季大气压力/hPa 冬季空 调计算干 球温 度/℃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区正东方向,通州运河核心区, 用地属于多功能用地。总用地面积 17815 m2,总建筑面 积 180750 m2,包括 A、B、C、D 四栋单体建筑,其中 D 楼为超高层公寓,建筑面积 36000 m2,地下 3 层,地上 39 层,首层及二层为底商空间。3 层以上为标准层,其 中 14 层及 28 层为避难层。
收稿日期:2017815 作者简介:高丽颖(1987~),女,硕士,工程师;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19 号(100044);Email: gaoliying0211@
某大厦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大厦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唐继武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暖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设计
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笔者介绍了暖通空调设计的概况和空调
冷热源、水系统、通风系 统 及 防 排 烟 系 统 设 计 特 点。 现 根 据 我 国
暖通空调设计的各种规范,将这些特点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层宴会厅及厨房和餐饮单间,大堂和大会议厅; 6 ~ 7 层为 KTV 和
足疗,8 层房与 A 座相连,
主要是银行及商业网点。3 层为敞开式办公区,4 层为大、中型会
议室,5 层为大型对外餐厅,6 层以上为单元式办公区。地下 1 层
为汽车库( 战时为乙类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及机电设备用房。
5 空调、采暖水系统设计 5. 1 冷热水系统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为 一 次 泵 系 统,冷 冻 泵 采 用 定 流 量 运 行, 负荷侧变流量,同时在水 路 系 统 主 分 支 处 设 平 衡 阀,供 回 水 总 管 之间设压差控制旁通阀,末端装置设电动两通阀。系统分为空凋 ( 新风) 机组支路、风机盘管支路、散热器采暖支路三大支路。每 组立管的每层回水干管设平衡阀。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带膨胀 罐的补水装置定压补水,系统工作压力为 1. 0MPa。本工程房间 除设置空调系统外,卫生间、新风机房、厨房等均设散热器冬季采 暖,保证夜间值班采暖时的防冻要求。 5. 2 冷却水变频调节 本工程冷却塔 设 置 在 九 层 屋 面 上,由 于 冷 却 塔 高 度 受 到 限 制,故采用 7 台横流超低噪声冷却塔组成一体。设计过程中,考 虑到多台风机与两台冷却水泵并联控制,故采用两台冷却水泵变 频调节,根据冷却水供回 水 温 度 等 系 统 参 数,控 制 系 统 变 流 量 运 行,设定冷却水量变化时每台冷却塔风机与其供水电磁阀联锁开 关,同时兼顾不应小于直燃机的冷却水流量最小值。空调系统冷 源设备通常在设计选型 时,均 按 建 筑 物 的 逐 时 最 大 负 荷 来 选 择, 而实际运行空调负荷是 时 刻 变 化 的,它 随 季 节、昼 夜 及 用 户 负 荷 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 段 下,冷 源 设 备 制 冷 负 荷 变 化 较 大,常 规定流量系统,空调冷 却 水 大 部 分 时 间 在 大 流 量、小 温 差 状 态 下 运行,无法随负荷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调整,既不节能,也不利于 冷源设备正常、高效运行。通过分析空调冷却水系统特点和运行 要求,将冷却水系统设定为变流量运行,设定冷却塔回水温度,控 制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当 空 调 负 荷 变 化 或 外 界 温、湿 度 变 化,造 成冷却水出水温度变化时,通过调整冷却泵运行频率。在保证冷 冻机安全、满足用户负荷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节省大量电耗,大幅 降低运行费用,达到降低综合能耗。 6 机械通风系统 ( 1) 卫生间设排风系统,接至竖井,由屋顶设排风机集中排 风,排风机常年运行。 ( 2) 大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厅分别独立设置排风系统,满足最 小排风量,过渡季节增大排风量,全新风运行。 ( 3) 地下室设备用房设置独立通风系统,送排风机设置在地 下机房内,夏季新风不做 处 理,直 接 送 入 室 内,冬 季 送 热 风,负 担 室内冬季负荷。 ( 4) 地下汽车库设独立机械送排风系统及喷流导引系统,地 下一层六级人防( 物资库) 平时作汽车库,战时通风系统与平时汽 车库送排风系统相结合,车库送排风量按 6 次 / m 计算; 战时物资 库送排风量按 3 次 /h 计算。 ( 5) 公共厨房加工间设独立送排风系统,排风经除油装置处 理后排出室外,风机采用专用厨房排油烟风机系统。 7 防排烟系统 ( 1) 所有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 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机均布置九层屋面。
某大厦暖通空调设计

某大厦的暖通空调设计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空调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某大厦的暖通空调设计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冷源和热源的设计,接着讨论了风系统的设计,然后又论述了水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该大厦的防排烟系统和消声减震设计,最后,分析了本大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给同类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暖通空调;设计;水系统;消声减振0 工程概况本工程中大厦占地面积大概为65000平方米,大厦总层数为38,其中地上35层,地下3层,地上高度大概为147米,该大厦的功能比较广泛,其用途包括5星级酒店、高档餐饮、娱乐、智能化办公室等。
1 暖通空调设计1.1 空调冷源本工程中的冷源设备为800rt的离心冷水机组两台,400rt的变频冷水机组1台,该设备中冷冻水的进出温度范围在6—12摄氏度;每小时冷冻420立方米的冷冻水泵3台,每小时冷冻210立方米的冷冻水泵2台;工程设计中选用每小时冷却800立方米的冷却水泵3台和每小时冷却400立方米的冷却水泵2台;本工程大厦的34层的设备层,用来存储空调冷源设备(包括冷冻、冷却水泵以及冷水机组等),工程中通过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冷却塔设计在大厦的最高层。
本工程中将空调冷源机组设备设计在较高的楼层的原因是该大厦裙楼面积过小,不适合安装冷却塔,导致大厦的地下室不能设置冷水机组。
但是这种设计方法由于冷水机组位置较高所以其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且降低了冷却塔的噪音,此外,显然减小了地下室面的占用,增大了其使用面积。
此外,根据有关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结合大厦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消防水平,该大厦设置15层、25层和34层为消防避难层,34层同时做设备层和避难层使用增大了大厦的可使用面积。
1.2 空调热源该大厦的地下室设置有3台蒸汽锅炉,其每台每小时可产5吨的蒸汽,主要服务于大厦内部的空调、洗衣、洗澡等;根据实际情况,该大厦地下二层设有2 台汽水板式换热机组和1 台水水板式换热机组,地上18层设置两台汽水板式换热机组以及一台水水板式换热机组,它们都是利用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生产60摄氏度的热水,供大厦各楼层的空调末端使用。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层出不穷。
超高层建筑不仅是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标志,也是全面增强我国国力的象征。
超高层建筑和新用途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暖通空调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必要和重要设备,暖通空调行业已进入黄金时代。
因地制宜地选择能源,综合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高层建筑能源利用系统的效率,合理规划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尽量减少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摩天大楼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与普通建筑相比,摩天大楼的结构更复杂。
由于它们比普通建筑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发挥更多的功能,所以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在摩天大楼中,暖通空调系统是大楼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楼的使用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我国的发展需要,合理设计空调系统,以高效利用能源,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尽量减少对室外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空调业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发展。
1.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1.1经济性原则在超高层建筑当中要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原则,才能更加符合具体需求,在对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经济性就是投入费用比较少回报率比较高,想实现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满足环保、节能、稳定、同时投资费用少。
设计师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不仅要促使投入的造价成本有所降低,还要考虑到其与功能业态是否能相适应,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要减少高承压等级材料的使用,降低配电容量,所选择的材料当中要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而且要确保供应材料的供应商是正规厂家,同时要了解市场行情货比三家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以及是否具备可靠性,购买设备时要考虑具体使用的设备数量和需要的设备型号和价格问题。